前两次恒河国死了不少人,但根本就没有服,反而越来越仇恨华夏。
所以,他们就是一群甩不开的狗皮膏药。
特别是这些家伙的身后,站着包括西方和联盟在内的一大票国家,但凡华夏作出什么动作来,不论有没有理,在国际舆论上都会被抹黑。
所以如果像一般战争那样,大规模杀伤对方的士兵,其实是没有震慑作用的,反而会让恒河国借题发挥。
这次迈瑞肯等国挑事儿,自然不怕事情闹大,没准儿还恨不得华夏将恒河国前线军队都杀光呢。
这样一来,华夏和恒河国两个国家将彻底陷入血仇。以后再怎么努力,也化解不开,陷入无解的循环中。
可华夏的主要敌人,其实是迈瑞肯。
所以在恒河国身上,花费太多资源就是得不偿失。
经过认真研究,军方就决定采用定点清除对方军官的斩首战术。
恒河国的国情决定了,军官和士兵不可能是一体的。
只要军官完蛋,底下的穷苦士兵可不会为那个狗屁政府卖命。
这样一来,既粉碎了敌人的部队,而且杀伤也不会太大。华夏在后面只需要放羊就好。
果然,当敌人的军官被连锅端了以后,恒河国军队就散架了。
至于那个叛军营,本来就是一群不能宽恕的家伙,正好给恒河国的士兵杀鸡儆猴。
高原上的恶劣气候,其实根本就不适合剧烈运动,所以溃散的恒河国士兵跑了一阵以后,发现只要不集结,华夏军队就不动他们,心中就活泛了。
这些家伙回忆起了上两次战争中,华夏人优待俘虏,于是干脆也不跑了,直接坐在地上等着投降。
此次的进攻,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打掉恒河国的嚣张气焰,展示共和国的军威。所以华夏军队这边基本上是机械化和直升机化。
结果就是,面对数量众多的俘虏和伤员。
呃,大部分伤员都是跑得。
在高原,跑一会儿没准儿肺叶就炸了,然后陷入昏迷。
面对这样多的累赘,华夏军队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呼叫后面,派更多的士兵上来。至少在战斗截止前,这些俘虏不能放掉。
加强团的崩溃一下子惊到了恒河国的前线司令部。
更麻烦的是,加强团军官直接被华夏团灭,所以具体的情况他们也不是很清楚。
等回过神儿来,前线司令立刻命令后面的三个旅上去增援。
后面的战斗就没有什么悬念了,在智能武器的轰炸下,增援上来的恒河国军官都倒了大霉。
那些特别精准的弹药,根本不管普通的士兵,就是往他们脑袋上砸。
这下,恒河国怕了,或者说恒河国的军官们怕了。
作为上等人,他们的建功立业是让下等人士兵冲锋,哪里有士兵没事儿,自己却首先被干掉的?
话说当年霓虹叫嚷着一亿人的玉碎,但结果呢?
炸弹掉在权贵头上以后,他们立刻怂了。
老百姓死多少人都不叫个事儿,但如果自己有生命危险,那真就是天塌了。
于是,没过多长时间,恒河国前线的部队不是被华夏军队扫荡一空,就是躲在后面拒绝出击。
哪怕上军事法庭,也比直接被打死强不是?
这下,恒河国彻底坐蜡了。
另一边,华夏通过特殊渠道给恒河国带去了口信儿:“兄弟,还需要继续比画吗?”
第0607章 重新拥有了和平发展资格
接到华夏从特殊渠道传来的信息,恒河国领导层的心态是非常尴尬的。
他们大概分成两派,其中一派自然就是主战派。
这些家伙以文官和在野重要人士为主,与西方国家牵扯极深。
直白点儿说,他们从西方那里领钱,算是西方国家在恒河国的代理人。
所以哪怕恒河国军队已经在前线吃了大亏,但自己又不用打仗,只需要动用嘴炮就好。因此,他们主战的声音反而愈发大了起来。
似乎只有这样,方能显得他们比其他人更爱国。
另外一派自然是主和派,比如现在当政的总理等官员。
虽然恒河国没有华夏那么深的文化根基,说不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但也明白,战争从来不是玩笑。
起码会直接决定他们能否在现在这个位置继续待下去。
开战前,迈瑞肯等国给了他们很大承诺,所以他们觉得自己很行,最终默许了前线军官的挑衅。
但现在华夏军队势如破竹,将自家军队按在地上猛烈摩擦,就让他们处在了非常不利的地位。
如今损失还不算大,死人还没有太多,他们还能压制住国内的舆论,但如果战争再持续下去,难保国内会出现什么意外。
毕竟那些反对派可是在盯着呢。
除了这两伙人,恒河国军方其实更为关键。
与开战前相比,他们现在却显得非常谨慎。
没办法,华夏军队总是盯着军官和指挥系统打,这点儿就有些太缺德了。
话说军官们上前线,那是要建功立业的。打仗都是指挥手下的大头兵去冲锋,可不是想自己送命。
结果让华夏弄得,恒河国军官死亡率远远高于普通士兵。
一场战斗下来,低等士兵没死几个,但军官全被干掉了。这样的话,谁还敢带兵去打仗?
因此,别看主战派疯狂发动舆论,叫嚷着要给华夏军队好看,但实际上恒河国军队却已经偷偷的将部队收缩了回来。
他们再不收缩其实也不行了。
要是再让前线部队与华夏军队这么折腾下去,前沿极有可能会发生大规模擅自撤退,然后演变成全线崩溃。
真要是那样,恒河国不但会将面子丢干净不说,国家甚至还会有分裂的风险。
毕竟恒河国在古代只是一片松散的区域,被英吉利人征服,这才强行捏在了一起。
为了团结国民,增强国家认同感,恒河国就必须对外展现出一个大国和强国的姿态,所以他们才不断向周围扩张。
这种扩张其实是饮鸿止渴,但没有办法。如果国家战败,政府失去威信,整个国家很可能会分崩离析。
这是所有人都无法接受的。
但现在恒河国却不好作出什么回应。
服软等于是认输,下一步就需要去华夏签城下之盟。弄不好以前偷摸摸占领的地方都要还回去。
但如果不服软,前线的部队又真的打不过华夏人。
纠结啊,干脆将脑袋埋在沙子里,等时间过去就好。
也许等着等着,就有转机了呢。
就忍耐的功夫,别人还真比不过恒河国。
恒河国装鸵鸟,华夏也是早有准备。
所以消息发出去以后,华夏并没有停止进攻。
既然你现在还不服,那就彻底打服你好了。
不过如果细看,华夏军队收复大片无人区以后,进攻速度实际已经慢了下来。
甚至对一些近在咫尺的村镇,华夏军队都没有进入,反而绕了过去,仿佛根本就不感兴趣一样。
没办法,军事上击败敌人容易,可要想真正占领一块地方却很难。
这片区域已经脱离华夏统治很长时间,当地土著对华夏的感情不但非常淡漠,而且恒河国还从国内搬来了很多的本国居民,对当地的居民人口进行了稀释。
所以对华夏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
加上这里面肯定还有一些华夏叛军以及恒河国的特工,所以华夏军队真要进入,肯定会遇到无数棘手的麻烦。
现在已经与古代不同了。
古代要想征服一片地区,只要将那里的敌国老百姓杀光就好,是想怎么清理就怎么清理。
甚至杀人还有震慑作用,更可以加速敌国的经济崩溃。
但如果现在这样干,一个灭绝人性的屠夫帽子肯定就会被扣在脑袋上。华夏的声誉也就完蛋了。
没看打了好几天,但华夏对这次冲突的称呼根本就不是战争,而是特别军事行动。
没错,这个有名的词汇提前出现了。
军事行动连冲突的级别都不如,也从侧面说明,华夏根本就不愿意扩大冲突范围,给外交斡旋留下了足够的余地。
与李振强交流完相关消息,周夏严咧嘴笑了。
历史上的1987年,恒河国也是这样挑衅,结果因为实力不行,所以华夏最终只能接受维持现状的提议。
这样的举动虽然让华夏获得了好些年的和平,但却为后来的冲突留下了隐患。
特别是那些关键的隘口掌握在恒河国手中,让他们能很容易地将大部队派到前线,然后有实力挑战华夏边防军。
这次华夏军队虽然进展非常谨慎,但却将那些关键的山谷和隘口都夺了回来。
哪怕不能彻底收复国土,但以后恒河国再想侵占华夏的土地,也要变得非常费劲儿。
想到这里,周夏严问道:“对了,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支持锡金王国的王室回归,并表明我们的严正立场。”
历史上,因为需要,华夏对恒河国做出了让步,承认了他们对锡金王国的主权。
但那绝对是无奈之举,毕竟锡金已经在1967年就被恒河国占领了,几十年间,华夏军队根本没有力量进入锡金的土地。
这次的冲突,正好给了华夏机会。
哪怕恒河国派了一大批国民进入锡金,但锡金王室的影响力如旧强大。华夏军队完全可以打着帮助锡金王室回归的旗号将恒河国势力赶出去。
这样一来,恒河国以后再想侵占华夏领土,首先就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入侵锡金。
也就更没有后来的对峙了。
李振强笑着点头说:“这个军方已经在弄了。锡金王国属于国际上一直承认的独立主权国家,我们自然要帮助他们。这次恒河国的军队战败,锡金王国军已经进入了锡金。目前,我们已经协助他们组建了内保部队,稳定了锡金局势。”
周夏严点头说:“这个好,一次就将恒河国打痛。省得让他们老以为,每一次冒险都能占便宜。也要让他们明白,以后再敢开启战端,小心连底裤都赔掉。”
说到这里,周夏严又问:“这打起来好几天了,其他国家的反应如何?”
第0608章 防止那些家伙篡改历史
历史上,华夏军队对阵恒河国军队就从来没有输过,所以周夏严对结果根本就不担心。
这一次,他更关注这场冲突爆发以后,华夏的外部环境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很多人总提和平发展。
但在这个世界上,强盗和坏人却无处不在。如果没有强大的武力,那么恭喜你,你很快就会成为某些人眼中的待宰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