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大国飞跃 第241节

还是那句话,只要能造出来,就已经是极大的成绩了。

而对这些,周夏严却恰恰有办法解决。现在最宝贵的就是运十这支团队。

十年通过三结合打造出来的大飞机技术团队,放到哪个国家都是国宝一级的存在。

周夏严很赞同马组长所说,只要有这支团队在,华夏早晚能造出自己的大飞机。

可惜命运弄人,几年后,运十项目悄无声息地停摆。

参观完了飞机,一行人回到了会议室,准备下一步的讨论。

说实话,马组长有些紧张。

他不知道这次军方代表团过来会有什么样的消息,运十的未来会如何?

这可是他以及同事们最大的心血啊。

第0456章 你们真的要自信一些

对马组长的担忧,孟工倒是没有隐瞒,直接将军方的需求说了。

听到了结果,马组长终于松了一口气。

后世,很多人说运十军用不行,说还不如轰-6,甚至还写在百科上。

但军方却知道,这完全是扯淡。

轰-6是什么?

那是轰炸机!

为轰炸而设计的飞机,哪怕联盟用轰-6的原型机,图-16轰炸机改装成了图-104客机,还是世界上第二款投入使用的商用喷气式客机,但也无法摆脱因为轰炸机原本设计带来的各种不足。

加油机不谈,就说电子战和空中预警机,大型的基本上都是由大型客机和运输机为基础研制的。比如E-3就采用了波音的707-320B平台。

其中原因是按照客机和大型运输机标准生产的机体,可以有更宽敞的空间,也能装下更多的设备。

所以哪怕到了后世,我们的空警2000也是基于伊尔-76这样的运输机平台,而不是轰-6这样的轰炸机平台。

因此,想发展华夏的大飞机是刚需,而不是拿着一种老飞机修修补补。

等说完了以后,孟工道:“目前,我们想运十的第三架飞机按照军方标准生产,直接制作成大型运输机状态。这样的话,也利于我们军方在上面进行各种测试。”

显然孟工这是给项目组吃定心丸。毕竟将后续生产的飞机都接收了,研发工作肯定更没有问题啊。

可没想到,马组长却有些犹豫。

他想了一下,然后道:“孟工,我很高兴军方能愿意支持运十的后续研发。不过我们的第三架飞机设计是准备继续验证的,如果改成军用运输机,很多测试就没有办法进行了。毕竟大家都知道,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听到这里,孟工等人不由得皱起了眉。

而周夏严却明白马组长他们的想法。

很明显,马组长还想着能继续在民航领域有所建树呢。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别看军用飞机似乎很高大上,但实际上需要的量却很有限。比如我们后来耳熟能详的运八飞机,从1974年成功试飞,1980年量产,截止2004年,不过生产了90多架。

当然,其中有产能的原因,但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运八飞机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大!否则的话,国家早就砸重金扩大运八飞机的生产能力了,怎么可能让运八飞机如此慢悠悠地生产?平均一年才不到4架!

反观客机,全世界一年的客机新增需求量在1000架左右,加上更换老旧飞机,每年的客机需求量在1500架左右。这个数量对军用飞机来说绝对是碾压级别的。

军队能够接手运十项目是很好,但也限定了运十未来的发展。所以马组长他们还想争取一下民用航空市场,只要能有一点儿,那也比军方的需求多很多。

因此,他们才希望第三架原型机继续按照民航标准进行测试。

但很显然,军方不会这样想。

孟工思索了一下,然后继续道:“老马同志,实话跟你说,我们军方如今也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有钱。我们最近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是赚了一些,但大头还是交给国家统一调配,剩下的还有各个兵工企业的技术升级和改造。此外,我们还要生产新式武器。因此能挤出来的资金真的不是很多。之所以我们想接手运十项目,关键是我们的海疆安全压力很大,需要大型特种作战飞机。如今在国内,大些的飞机不过是运八和你们的运十。运八飞机速度太慢,我们也是没有办法才选择你们。因此,你们也要理解我们军方。如今国家百废待兴,大家都很困难,咱们项目组真的不能既要,又要了。”

听到这里,马组长等项目组成员一脸纠结。

的确,如今在民航不接收运十的情况下,军方能伸出援手真的很好。

但问题是,魔都这边已经为运十付出了太多,一整条的大型飞机生产线,可不是每年两三架飞机就可以支撑起来的。

以前,大家都讲奉献还好说。但如今已经慢慢向钱看了,如果运十只能维持温饱,那么这条华夏最先进的飞机生产线也很难有发展。毕竟不能让别人真的献了青春,献子孙,让父母吃糠咽菜吧?

所以对运十来说,真的需要足够的产量才能维持。

这边在纠结,那边周夏严想了想,附身在孟工耳边嘀咕了一通。

孟工听后有些犹豫,但看周夏严表情坚持,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清了清嗓子,孟工开口道:“马组长,我想问一下,如果你们继续利用二号机进行后续的客机方面实验,可不可行?”

马组长想了想,点头说:“可以倒是可以,不过我就怕安全方面没有那么保险。毕竟客机属于精密的设备,要是拆卸几回,很可能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如果不是真的没有办法,我们还是希望新造飞机实验。”

孟工听后摇头道:“这个不可能,又重新绕回了资金问题。要是有充足的研发资金,你们再造几架都行。我是这样想的,你们的飞机既然已经试飞成功了,所以干脆以打代练。我们认识明珠的大公司,他们需要自己的商务机。我可以建议他们租赁你们的二号机,这样你们的二号机不但可以进行商业飞行,而且所有飞行开销都有人承担了。此外,我们可以提供我们军方最好的技术力量,帮助你们检查和改进二号机。这样一来,等三号机建造好了以后,你们就可以有民用和军用两个平台进行实战测试了。”

听到孟工的话,马组长先是一愣,紧跟着高兴起来。

说实话,这个建议真的很好。

飞机制造昂贵是一方面,飞行的损耗更是厉害。

运十虽然是我们自主研制的大飞机,但技术其实与迈瑞肯先进国家的技术差得远了。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耗油严重。

而民航飞机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飞机必须尽量省油。因此,每次飞行,运十飞机都需要一大笔钱。

后世,1985年,运十飞机的下马,也是因为3000万元的燃油费用被否决才最终放弃的。

而如果有真正的客户租赁运十,那么运十飞机不但解决了飞行中的损耗,而且还可以积累商用飞行经验,真是一举两得。

不过很快,马组长又问道:“孟工,那么这个港商的飞行需求多不多?还有,你们的技术力量真能帮我们改进大飞机吗?毕竟我们华夏,也就是我们和运八团队有这些经验,他们还是螺旋桨飞机。”

听到此,孟工笑了。

第0457章 让大飞机脱胎换骨

正常的话,普通人是不敢有底气的。毕竟大飞机可以说是工业上的真正皇冠,不是几个草台班子就能搞定的。

而华夏能干大飞机的人,不过就分布在运十、运八和轰-6三个项目。

其中,真对欧美标准有理解的也就是运十团队。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大家都觉得运十项目叫停可惜的原因。

真是千顷地一根苗。

不过此时,华夏有了周夏严这个BUG。

当然,这也是周夏严要求的。

作为国家的战略支柱之一,大飞机可以说是所有国人心中的痛。后世的人对几亿件衬衫换一架大飞机可谓是记忆犹新。

因此,周夏严利用在世界范围飞行的机会,可是将尽可能多的飞机信息都收集了一遍。加上中东这行,他好好搞了一把迈瑞肯和联盟的各类型飞机。

那些飞机虽然是军用飞机,但发动机以及飞控系统却是新的,而且可以移植到运十上面来。

刚才借着参观运十二号机的机会,周夏严已经对二号机进行了全面的诊断。如今他的脑子里已经有了对运十进行优化的好几种方案。

所以他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借口接近运十,甚至对运十直接上手。

别看周夏严的能力在高层那里已经不算是秘密,但很显然,运十团队这个级别还是不能获知的。

外国对华夏的渗透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哪怕六七十年代,华夏好几名顶级的科学家都死的不明不白。所以在级别低的人面前,周夏严不过是一个翻译,一个传声筒而已。

见到孟工如此笃定,马组长虽然还有些不放心,但最终还是被可以报销后续飞行测试费用的条件吸引了。

等马组长点了头,孟工继续道:“老马同志,你们这架飞机要用作明珠大公司的商务机,肯定要进行改装的。你们到时候要做好准备,明珠会派人过来,提出商务机改装的要求,要做好配合工作。”

马组长显然已经接受了现实,笑着道:“我们肯定会做好准备。虽然没办法作为大型民航客机,但如果能作为商务机也是很好的,我们会全力以赴,保证用户的需要。当然,改装费用可要客户承担。”

孟工道:“这个是自然,肯定不会让你们赔钱的。”

等离开了运十项目组,回到宾馆,孟工问周夏严:“小周,明珠那边真的要租赁运十的二号机?要知道这东西可不是一般的耗油,需要花很多钱。”

孟工真的很担心。飞机这东西要想养一架可不是一般的贵,不光燃油等问题,就说机组人员也得付工资。也因此,老板们一般是买豪车,高级一些的买游艇,只有顶级富豪才会买飞机。

而运十这样的干线客机,养起来远比普通的商务飞机贵得多。就算华夏如今的人工非常便宜,但可以想见,为了维持运十的技术团队,马组长他们肯定也不会刀下留情。

周夏严笑道:“孟哥,你说的我自然想过。但你知道不,国外很多国家对特种飞机是有需求的。但咱们总不能开着军机飞来飞去。正好,我们可以用二号机作为商务机去其他国家,只要飞机上不搭乘有迈瑞肯等国家护照的人,就可以飞。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飞机能不断跨大洋飞行,那我们再对别人说我们的飞机好,买家也会相信了不是?”

孟工听到这里,想了想,也感觉是不错的。

而且就习惯来说,华夏的一些高级领导还是喜欢坐专机。如今领导出国是坐民航的客机,在很多方面其实并没有那么舒适。而如果有一架华夏自主设计,专门公干的飞机真的很不错。

当然,如果能通过商务机的不断飞行,推销飞机那就更好了。

这时,周夏严又说道:“孟哥,我新写的那本小说大家应该已经看过了。如今我们的高端文化产品被人家给狙击,但文化阵地我们可不能放松。所以我准备搞这种接地气的通俗小说,建立我们自己的文化护城河。不过文娱这块儿,如果搞大了的话,应该需要审批。否则我害怕被别人再反对我们。”

孟工没想到周夏严居然如此快地从大飞机转到了文化方面,有些愕然。

见此,周夏严解释道:“孟哥,其实这个文化真的和飞机有关。你想,什么人最吸引眼球?那肯定是明星啊。想来明珠本土的明星是不会坐我们的飞机,毕竟他们身后的资本肯定会阻拦,他们不能反抗。但如果我们自己培养的明星呢?我们自己人坐我们自己的飞机肯定没有问题吧?所以啊,我们必须培养我们自己的明星。”

这下,孟工懂了。

自从《你好,州》拍摄以后,他们就明白了什么叫作关注度,什么叫明星效应。哪怕现在社会上还遮遮掩掩,但孟工也知道,明星爆火的时代即将来临了。

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小声说:“小周,如今国内的经济非常紧张,大批的人没有工作,这个时候推出很多明星的话,会不会引起社会的不好影响?真要是出了事情,那个咱们可就要背很大责任了。”

的确,《加里森敢死队》播出以后,让小年轻们崇尚了暴力,组建诸如菜刀队等一系列组织,的确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多问题。

周夏严一摊手道:“这个没有办法。如今外国就是用这些通俗和商业作品攻城略地。如今你也知道面对商业文娱产品,我们的严肃文学根本就不可能是对手。所以我们不管怎么样,也必须面对面的与敌人交锋,而不是当鸵鸟。说实话,现在这个时间还算合适,如果再过几年,等明珠、大员、霓虹和迈瑞肯的文娱产品大规模进入内地市场,老百姓已经接受了他们。那时我们再想反击,可就是千难万难。而所需要的资源,也远不是现在可以想象的。”

这个时代,以前的思想还是主流,我们的文化阵地还有大量优秀的作品。等再过一些时间,外国就会通过商业文化作品的倾销,攻占我们的文娱话语权。而一旦被人家掌握了话语权,那么我们的作品也只能跟着人家的节奏走了。

对此,周夏严可是有清醒的认识。

他也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否则他们好不容易设计和制造出来的产品,那不就被人家想怎么攻击就怎么攻击了吗?

听完周夏严的解释,孟工也同意了。

的确,文化阵地涉及国本,不容有失。

说完了通俗小说的问题,周夏严又对孟工道:“还有,我会尽快将运十商务机的改装设计拿出来。让他们尽快将飞机进行封闭,我们要对这架飞机进行好好的处理。”

第0458章 联盟那边的消息

运十的确是华夏大飞机的骄傲,一帮人在没有任何图纸的情况下,靠着对几架飞机实物的逆向研究,居然制造出来了能上天的飞机。

但正是因为这点,这架飞机本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一些设计不合理,很多地方材料强度不够,以及很多部件没有模块化,等等。

周夏严以后要让它成为真正的商务机,那么就不能含糊了。

因为未来它肯定需要长距离,大负荷,高频次的飞行,而不是如同现在一样小心翼翼。

孟工当然知道周夏严的意思,点头说:“行,我会及时催促他们将二号机封闭。对了,这架飞机太大,不可能转运到其他地方,其他地方也没有容纳他的车间,所以到时候咱们只能在运十项目组这边处理。”

周夏严想了想,摇头说:“运十这边不够安全。这样好了,让他们把三号机的主要零件分批运往州咱们那个秘密工厂,我们在那里对零件进行调整。如果好用,就让他们将二号机的配件换下来。”

孟工摇摇头说:“州那边做些小东西还行,但大飞机的话,太惹眼。这样,我申请在首都郊区重新建立一个秘密工厂,方便我们攻关。”

听到此,周夏严想了想就点头同意了。

第二天,大家起床以后,前往造船厂,看一看魔都造船厂的情况。

如今国家已经基本决定建造航空母舰了,那么就要看一看可以承接墨尔本号的造船厂。

后世大家都知道,华夏有两个地方的造船厂最厉害,一个是魔都,一个是滨城。

首节上一节241/3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