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大国飞跃 第226节

没办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子表水货如同潮水一般进入了内地。内地的电子表价格在一年的时间里迅速断崖式下跌,如今的利润已经大大降低了。

很明显,这是一场对国内钟表企业的重大考验。

不过因为有大量文娱作品进行托底,依靠着特约授权的名头,大河厂那些功能虽然简单,造型却非常漂亮的周边电子表,销售势头反而越来越好。

特别是那些青少年,其实对表的功能真没有多高的要求。他们反而更青睐这种个性化味道十足的周边电子表。

因此,大河厂这个时候的效益很不错,应该犯不着专程来找自己。

吕厂长看了一下唐厂长,然后笑着说:“我们这是顺便过来的。这次来首都,我们是参加系统会议。因为效益好,所以大河厂被评为了1980年的先进集体。这还多亏小周你的帮助啊。”

周夏严忙摆手说:“吕厂长,您过誉了。没有咱们大河厂的上上下下一起努力,没有您二位的决断,这个先进集体肯定拿不到。所以,我起的作用有限。”

这时,唐厂长说话了。

他笑道:“你这才是谦虚呢。全国那么多钟表厂,我们不过一个地方表厂,生产的也就是三级表,能被全国系统表彰,不都靠你吗?”

卢晨旺也点头说:“是的。要说没有小周,你们的限量款也没有办法制造,哪些周边手表也不会生产。这点上,我站在两位厂长这边。”

周夏严指着卢晨旺笑道:“卢生,您就不要再吹捧我了。”

说完以后,周夏严笑呵呵地看向唐厂长,道:“唐厂长,您有话可以直说。大河厂算是我们产业矩阵里面的核心企业。放心,只要我能办到的,肯定都会给办了。”

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唐厂长和吕厂长两个也是大忙人,怎么会特地找过来聊闲天儿?一定是碰到他们解决不了的事情了。

听周夏严这样说,唐厂长和吕厂长对视了一眼,然后讪讪道:“我们还真有些事情想找你。是这样的,虽然我们大河厂最近的效益不错,不过全国的钟表企业却很不乐观。其实大家对手表的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的。可问题是最近,电子表大规模登陆内地。虽然各地进行了管控,但价格相差悬殊,所以侵占了我们不少市场。因此,轻工部的领导希望我们能帮扶一些兄弟单位。”

说完以后,吕厂长跟着道:“全国钟表行业是一家,我们还是需要发挥战友精神的。不过目前我们的探索也刚刚开始,所以真的有些没有方向。”

听到这里,周夏严就明白了。

这也是当时的一种通行做法,那就是先进带后进。如果某个企业效益好了,那么上级往往就会塞几个效益不好的企业让他们帮扶。

这也不能说不对,毕竟共同富裕嘛。但如果在市场竞争的情况下,这样做就有不小的问题了。

很多事情并不是说你想做就能做成功的,需要从底层到上层的全面改变。

如今的国企基本上不具备创新能力,绝大多数都只有按计划生产的能力。而创新方面,此时则由各个研究所负责。在这里面,企业和研究所是平级的,都听上级部门调度。

这样一来,负责拉动的牵头企业就很难受了。

更麻烦的是,如果深究的话,国企创新是有风险的。毕竟商业上面的事情,谁也不能保证投资下去就必然会盈利。

因此,在不涉及生存危机的情况下,绝大多数领导是没有太大动力投入大量资源创新的。因为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可能就会自己承担了。

周夏严给大家倒了一圈儿茶水,然后问道:“唐厂长,上级给咱们划拨了多少家帮扶的企业?”

唐厂长叹了一口气,然后道:“本来说十五家,不过最后我们据理力争,减到了十家。”

说完以后,他又长叹了一口气。

周夏严一听,心中暗道:“还真是不少。如今大家的日子都不是那么好过,多了这么多张嘴,难怪两个人会如此难受。”

周夏严继续问:“那唐厂长,上级说没有说过,这些企业和大河厂什么关系?是上下级,还是平级的?”

唐厂长呵呵笑了一声,道:“没说完全是上下级,但也说了,他们接受我们的指导。如果连这个都没有,就是领导说破天去,我们也不能接受这么多企业啊。”

吕厂长补充道:“这些企业大多数都是跟我们差不多的三四线企业。手表等级也跟我们的产品差不多,也就是三四级手表。很多还是大手表厂在地方上的分厂。要说他们的底子还是不错的,但问题是他们的设备老化严重。原来就不行,现在进口设备进来以后,就更比不过其他大厂了。”

周夏严听到这里,忽然笑了,道:“这是好事情啊。两位厂长担心什么?”

本来还愁眉苦脸的唐厂长和吕厂长听到这里愣住了。

这被强塞进人,怎么还是好事儿了?

第0425章 如何应对眼前的危机

很多人不理解周夏严为什么一定要拉一个钟表厂。如果想挣钱,他可以找到更容易挣钱的路子。

但周夏严就那样干了,而且一直还跟大河厂联系紧密。

因为周夏严知道,别看钟表似乎不重要,既没有汽车那样对国民经济有着决定性作用,更没有半导体行业那样高端,也没有电影那样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钟表却代表着时间,而所有人对钟表的刚需是天生的。

因此,钟表业别看小,但确是文化阵地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甚至可以影响世界对华夏的观感。

不信的话,可以想一想,后世对钟表的印象,如果说精密,那肯定就是瑞士;如果说科技,那肯定就是霓虹;至于苹果推出智能腕表,则代表着科技的巅峰。

然后很自然的,大家对这些国家的认识就会受到相应影响。至于华夏的手表,对不起,有特点吗?

甚至最后沦落到,一些人会认为,华夏的技术能力,就不可能作出真正精良的手表。可他们却不知道,南边有很多地下小作坊在制作跟世界名表几乎一样的仿品,而机芯用的是国产机芯。

这也可以能够看出,我们的文化阵地丢失得有多么厉害。我们自己的产品,居然只能成为别人商品的零件,因为我们自己的国人都不相信自己的产品。

试想一下,作为一个连腕表都做不好的国家,那么在其他人心中,能作出世界上最精密的高技术产品吗?

周夏严之所以高兴,那是他知道,不论是机械表,还是电子表,其实都不是钟表的未来。钟表的未来是电波表、光动能、卫星手表和智能功能手表。

只有这些钟表,才能在寻呼机和手机等个人通信设备出现以后继续存在下去。

而要做出以上的产品,可不是大河厂这样一家三线地方小钟表厂能够完成的。必须有足够的实力,才能有足够的资本进行研发。

可那些真正的钟表大厂,级别都很高,关键是人家的产品根本不愁卖。如今老百姓的钱多了起来,购买腕表的热情高涨。而且如今可是年轻人大量结婚的时候,三转一响之一的腕表是抢手货。

唯一有压力的就是加在一级、二级和四级表中间的三级表厂,质量和品牌赶不上人家上面两个级别,价格也打不过人家四级表。不上不下,非常难受。

但现在,因为大河钟表厂的出色表现,轻工部居然塞给了他们十家其他表厂。虽然听这个意思,这些厂子日子都不怎么好,甚至有些运营上还有问题。但在这个物资紧缺的年代,却绝对不会沦落到倒闭的地步。

这样一来,膨胀起来的大河厂就有了成为国内一线钟表厂的实力。哪怕那些厂子的规模都不大,但这十一家钟表厂联合在一起,也肯定有能跟魔都和津门钟表厂一较高低的能力。

周夏严想了想道:“唐厂长,如果你们想从我这里得到建议。我的建议就是,这次的帮扶是机会难得。国家现在总说改革,实际上就是要让我们的企业脱离原来的运行模式,具有在市场上竞争的能力。正好,有了这十家兄弟单位,你们可以组建一个企业集团。具体的,就如同霓虹和迈瑞肯的那些大财团一样。内部统筹规划,将机械表、电子表以及周边手表等业务分解,由不同的厂家主要负责,最终形成合力。这样一来,资金有了,就可以启动新型钟表的研发,彻底打响我们的品牌。”

听周夏严这样说完,唐厂长和吕厂长都有些懵。

别看他们跟领导说的时候,要承认大河厂的领导权,但那种也是松散的。换句话说,这其实就是一个联盟,大河厂是带头大哥。

可周夏严的建议,却直接将各个厂子的管理架构都改变了。集合了十一个钟表厂,组建一个大企业,这样的企业规模都比得上魔都和津门那两家大表厂了。这样的话,自己这个科级干部还能负责得了这样的大单位吗?

周夏严自然也看出了唐厂长的纠结,笑了笑道:“唐厂长,您是不是有什么顾虑?这里都是自己人,您可以直接说出来。”

被周夏严如此说,唐厂长想了想,最后还是将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

这个时候,周夏严才想起来,如今的企业和后世的企业是不同的。

在这个时代,国企都是有级别的,跟政府官员一样。因此,即便上级让大河厂帮扶十家钟表厂,但也不代表着大河厂真能指挥其他跟大河厂同级别的单位做什么。毕竟别看人家厂子小,但人家可不比你弱。

直白点说,这些工厂都是国家大体系的一个零件,并不存在真正的高低。

因此,国有企业在国家指导下战斗力肯定没有问题。但如果拿出来,那么就真的打不过国外那些大财团了。

想了想,周夏严沉声道:“唐厂长,我觉得这次真的是非常好的机会。我们未来肯定是要与国外的大企业进行竞争的。无论是从资源利用上,还是外交上考虑,国家的力量都会淡化,只能靠企业自身去参与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规模就非常重要了。为什么迈瑞肯、霓虹等国家都有大财团,是因为只有大财团在国际竞争中才有竞争力。因此,我希望您能将这个计划好好想想。如果能操作好了,还真是我们华夏钟表业的一次突破。”

听到此,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这个时代人对国企的认知和后世是完全不同的。

国家就如同一个大家庭,通过各级管理将所有人管理起来。市场等工作都交给国家的专业部门去解决,各个企业只负责生产就好。哪怕周夏严做的,其实也是利用金手指和明珠的公司,将市场那部分接走了。

无论是企业还是科学院,角色和以前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主要的还是接受指令,然后开展研究和生产。

但周夏严现在的建议,则相当于让大河厂彻底脱离原来的运营方式,变成一个主要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这样的改变,真的有些大。

关键是,哪怕大家没有搞过市场,但也知道市场的风险。这种风险下的压力,这个时代的人,绝大部分都没有承受过。

周夏严知道自己这些话,唐厂长他们不可能立刻做出决定,于是就转移了话题。

他转向卢晨旺,笑着道:“卢生,虽然我们请科学院去研发新的芯片设备和新型芯片。但芯片研发和量产都需要时间。”

卢晨旺点头说:“是的。如今霓虹人的攻势很猛,16位游戏机真是太有压力了。”

周夏严笑着道:“所以我有了一个想法,正好咱们一起商量一下。”

第0426章 雅达利的困境

虽然周夏严心里不愿,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如今霓虹的半导体产业远比华夏强大。

当然这不是说霓虹人聪明,关键是人家真的大规模投入,而且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受到封锁,想要什么技术就买什么技术。

因此,这次霓虹政府协调出来的电子游戏产业联盟,华夏想短时间内与其竞争,保持现有的优势就很不容易了。

但周夏严却知道怎么扬长避短。

他对卢晨旺道:“卢生,以前我跟你们提过的,购买数据光碟的技术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1968年,迈瑞肯的Energy Conversion Devices (ECD)公司,首先发现了硫系开关材料中具有记忆功能的相变现象,从而为光碟的研发建立了理论基础。

1971年,ECD公司和IBM公司合作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片只读光碟(CD-ROM)。

同时,荷兰的飞利浦公司也开始研究使用激光光束来进行记录和重放信息。1972年,他们获得了成功。

1978年,飞利浦公司的激光视盘(LD,Laser Vision Disc)投放市场。

另一边,霓虹的索尼公司也在开展光碟的研究,很快形成了商用。

明年,也就是1982年,飞利浦和索尼将共同制定CD-DA激光唱盘的红皮书标准。从此以后,光碟这种廉价、大容量存储的介质将正式开始大规模商业应用。

后世,华夏人知道光碟这个东西,主要是VCD碟片。但周夏严认为,这才是这个时空,华夏半导体产业能否与迈瑞肯和霓虹对抗的大杀器。

因此他早早就安排卢晨旺去飞利浦公司购买相关技术和授权了。

卢晨旺笑着应道:“已经买回来了,如今正在明珠那边进行技术吸收工作。”

说到这里,他无奈道:“不得不说飞利浦的人很黑,要价特别高,而且咱们要购买,不但要购买全套技术来说,更是不卖给咱们允许我们继续技术研发的授权。”

周夏严有些紧张。

其他都好说,如果不能自己在飞利浦的技术上继续研发,那么对未来华夏的半导体产业有什么用?

他忙问:“那最后这件事情解决了吗?”

卢晨旺笑道:“解决了。我们多花了不少钱,而且还请大使馆的领导帮忙做了工作,最终将全套的授权都买了。”

周夏严听到这里终于放松了下来。

他摇头嘲笑道:“飞利浦的人也就是想卖个高价。这个世界上又不是只有他一家拥有光碟的技术,如果不卖我们,难道还希望我们去找霓虹人购买吗?不过只要能购买到就行,很快所有的投资就都能赚回来。”

解决了存储介质的问题,周夏严说起了他的计划,那就是制作动画游戏。

历史上,1983年,迈瑞肯的街机市场出现了一款奇葩的游戏,全程动画,画质惊人,一出现就震惊了所有的玩家,它的名字是《龙穴历险记》。

《龙穴历险记》是电子游戏历史上第一个使用光碟的电子游戏,所有动画由前迪士尼的动画师,唐布鲁斯制作。同时,它也是第一个引入了全动态影像的电子游戏。

之所以要使用光碟,就是因为光碟是如今能找到容量和读取速度最符合要求的存储介质。

《龙穴历险记》虽然可以操控,但大体上却是一部动画片,所以存储容量是很大的。如今已经有的存储方案,存储芯片太过昂贵,磁带和磁盘速度慢,无法及时调取数据,硬盘还很不成熟,只有光碟最合适。

周夏严将这个游戏的想法介绍了一遍,然后道:“我管这种游戏机叫沉浸式游戏,里面主要的内容是动画片和电影。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先跟霓虹人在硬件上硬碰硬了。而我们以前不但建立起来了强大的电子游戏产业,同样建立起来完整的电影和动画片产业。正好,可以将这些资源利用上,推出相应的游戏。”

周夏严在首都这边忙碌,另外一边的迈瑞肯,雅达利公司总部,凯撒也正在跟手下们讨论如今的电子游戏机市场。

霓虹游戏机产业联盟的出现,不但让华夏深感压力,就是雅达利也受到了强烈的威胁。

在这场竞争中,随着霓虹16位游戏机的预告发布,他们的2600已经成了性能最低的游戏机。哪怕此时的雅达利已经开始步入其黄金年代,但如此明显的问题是不容回避的。首先反映的就是他们的股价大幅度受挫。

股价受挫以后,华纳立刻坐不住了,马上过来询问凯撒有何对策。

面对老板的询问,凯撒忙保证自己一定可以摆平。

华纳的高层虽然没有继续深究,但还是在挂断电话前给凯撒施加了压力。毕竟换掉一个从服装业起家的经理人,可比换掉布什内尔容易多了。

首节上一节226/3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