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大国飞跃 第2节

周夏严立刻从床上坐了起来,开始翻找自己的行李,不一会儿从里面翻出了一堆票子,挑挑拣拣,里面竟然有36块4角5分。

看到这些钱,他还是挺惊讶的。

想当初前身下乡的时候,后妈别别扭扭的只给了10块钱便将他打发走了。但要知道,那会儿周家夫妇俩人月收入要近80块!可见,前身很不受父母的待见。

但没想到,前身也是个妙人,下乡三年居然用这10块钱又赚了几十块钱。除了前一阵追马春妮的花费,剩下的全在这里。

虽然说三十多块钱少了点儿,但少有少的办法,只要计划好了,周夏严相信,组装出一台令人满意的立体声收音机还是没问题的。

有了目标,周夏严便放松了下来,沉沉的睡去。

第二天天还有亮,周夏严起身开始做早餐。如今整个知青点就他一个人了,想吃饭就只能自己动手。

吃起早饭来,他突然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今天早上的饭量奇大,怎么吃也没有吃饱的感觉。

思索了一阵,周夏严大概猜出了是怎么一回事情。

这很明显是系统带给他的副作用。

系统的运算能力如此之强,必然需要大量的能量支持,现在看,这个能量就是他身体本身的能量,否则他也不会如此饥饿,一顿饭直接干下了五个人的饭量。

也就是现在知青点没人了,否则他一定会被别人当成怪物。

想到此处,周夏严意识到,自己赚钱要抓紧了。

吃过早饭,周夏严就直接奔大队部,他要请假,前往晋州。

对周夏严的请假,马春泥的老爹,也就是马队长,想都没有想便答应了下来。如今知青已经都回城了,最后的这个周夏严也指不定哪天就会离开,赚不赚工分已经没有了意义,所以只要他不违法乱纪,大队上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请了假,周夏严便搭上村里去县里的马车出发,在县里再坐长途车。

晋州距离桃花沟大概100公里出头,等周夏严赶到晋州市的市区的时候,已经是上午9点多。

70年代末的晋州,经过老一辈建设者大力建设后,已经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化城市。

也因此,吸引了更多的人到这里定居,即便现在各方面都比不上后世,可仍旧让人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生机勃勃。周夏严发现,这个时代人的精气神都很高,人也非常热情。

可能后世的人会说现在的人贫穷,可周夏严想问,自70年代末完成每个县的化肥厂以及8.8万座中大型水库后,彻底摆脱饥饿威胁的国人,真的就不如后世的人幸福吗?

至少在现在,就没有人敢公开说966是福报,也没有人敢公开嘲讽劳动者。

周夏严放慢脚步,欣赏着周围如同老照片一样的街景,特别是路旁不时见到具有时代特色的标语和宣传画,有一种别样的时空错位感。

二毛是搪瓷厂的子弟,周夏严决定去搪瓷厂的家属区找他。现在不像后世找一个人非常麻烦,因为现在一个工厂就是一个小社会,居住的大多也是单位的公房,所以只要知道他或者父母的工作单位,找人还是很容易的。

到了搪瓷厂家属区,稍微一打听,周夏严便打听到了二毛。这个家伙居然进了搪瓷厂成了正式工。

这可真不容易。

要知道,国家之所以上山下乡,根本原因就是城市里无法提供那么多的就业岗位,国家养不起那么多的闲置人口。

实际上华夏的政策也是跟迈瑞肯学的。

二战前,迈瑞肯经济危机,他们就通过发放农业券的方式让年轻人下乡劳动。

这也算是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吧。

想一想,后世的大学生村官以及大学生下乡精准扶贫,难道不是另外一种方式的上山下乡吗?

第0003章 元器件的门路

在搪瓷厂门口见到周夏严的时候,二毛表现得非常震惊。他兴奋地冲过去,狠狠地拍着周夏严的肩膀说道:“好你个傻大个儿,居然有心能来看我。对了,你也快回海城了吧?”

周夏严拿出烟盒,磕出一根香烟递给二毛,然后自己也抽出了一支。他先给二毛点上,再给自己点上,然后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墙角道:“这事儿说来有些话长,咱们去那边吧。”

二毛点了点头,跟着周夏严走了过去。

周夏严先问了一下二毛在晋州的情况,听他说幸亏自己回城的早,通过他爸花钱买了一个工作。现在知青大量回城,城里面都是无所事事的年轻人,根本就找不到工作,那个惨啊。

周夏严点点头,的确,华夏实在是太积贫积弱了,哪怕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但也养活不起如此多的消费型人口。所以知青们虽然回城了,可回城后的生活却仍旧困苦。

这时二毛说道:“大个儿,我知道你万事不爱求人,但今天能找到我这里,是不是碰到麻烦了?”

周夏严冲二毛笑笑,道:“原来在知青点的时候,就咱们两个关系最好,所以我也不瞒你,这次兄弟还真碰到事情了。”说罢,他便把跟马春妮处对象,不准备回海城的事情说了。

咝……二毛吸了一口冷气,不可置信地对周夏严道:“大个儿,那马老头儿可一心想让他闺女成为城里人,你这不回城,留在桃花沟当农民。啧啧,老马头肯定不能将他闺女嫁给你啊。”

周夏严摆了摆手道:“城里不城里人的可以往后放,只不过兄弟最近要挣一笔钱,这不就找你来了。”

听到这里,二毛愁眉苦脸道:“大个儿,你也太瞧得起我了。我现在就是搪瓷厂的一个普通工人,打破天儿去,能从厂里帮你买一些次等品出来。要说挣钱,我自己也想挣啊,可他娘的不是没有那个能力啊。这怎么帮你?”

周夏严听后笑了。

这个二毛还真不是推脱,要说挣钱,前身可比这个家伙厉害多了。都说前身是傻大个,但那是面憨心细,这个二毛才是真正有些傻乎乎呢。

他拍拍对方的肩膀,安慰道:“放心,挣钱的路子我已经想好了。你肯定能帮到我,否则也不会来找你。要是难为你,我成什么人了。”

“哦,说一说听听。”二毛眼睛一亮。

话说这个周夏严在挣钱方面还真的特有天赋,整个知青点儿,就他能折腾。看来,他还真有好机会。

周夏严笑了笑,斜叼着香烟,从书包里拿出一张报纸,指着一个豆腐块大小的内容说:“看见没有?晋州地区广播电台的广播将升级成立体声调频广播。兄弟,我们发财的机会来了。”

二毛听后十分不解。他挠了挠脑袋,问:“这东西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啊?广播电台,我也不认识人啊。”

周夏严指了指自己,无奈道:“如果只是你,肯定就没关系了。不过不是有我吗?我会做收音机,还会做立体声调频收音机。只是现在手头一没有零件,二没有电烙铁等工具,所以这不就来晋州找你帮忙了?”

“什么?你会做收音机?”二毛嘴里的烟差点儿掉了。

话说他和前身都是初中毕业便去桃花沟插队,认识这么久,以前也没有听说过周夏严会做收音机啊。

他仔细看起周夏严,发觉这个家伙似乎变了许多,至少,比原来能说了。

周夏严被二毛盯着有些不快,给了这个家伙胳膊一巴掌,沉声道:“小瞧我不是?我周夏严一个唾沫一个钉,既然说能做收音机,肯定就能做收音机。二毛,你不是说你有个同学家里是无线电厂的吗?从他那里买零件,借到电烙铁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你是说真的?”二毛认真地看向周夏严。

周夏严翻了翻白眼道:“从桃花沟到晋州城100多公里,我是没事儿大老远跑过来骗你?对了,那些电子元器件我可是要花钱买的,今天我连钱都带过来了。”

听到周夏严如此言之凿凿,二毛终于相信了。

他狠吸了几口烟,然后将烟屁扔在地上用脚踩灭,道:“行,我去推车,这就请假带你去找他。”

路上,二毛一边骑车带着周夏严,一边介绍着:“我那个同学叫韩卫红,大家都叫他大红,比我大半岁。他爹如今已经是市无线电厂的老大了,他也进了无线电厂的大集体。但这大集体整天也没有什么活儿干,不是打扫卫生就是打牌混日子。”

“二毛,既然他老子都是无线电厂的老大了,怎么没有给他弄进厂里当正式工啊?”周夏严有些奇怪。

所谓大集体,实际上是各个厂子照顾内部子弟弄出的小型集体企业,主要是负责一些本企业的配套工作。

这年头儿的工人名额很是金贵,一个萝卜一个坑都是有编制的,想当工人就必须有招工指标,否则就算是领导的孩子也没戏。

但单位的孩子也必须照顾,特别是后来下乡停了,孩子们长大完全没有了出路,这才弄出了大集体这样一个企业。反正不管工作有多少,孩子们可以进去拿一份临时工的工资不乱跑,也算是有个着落。

如今下乡知青开始大规模返城,大集体的作用也就越来越重要了。毕竟赚不赚钱那是国家的问题,但孩子们如果没有工作整天在街头上晃荡,那可就是自己家的问题了。

但韩卫红作为厂长公子,居然也在大集体,这个还是让周夏严没有想到。

二毛摇摇头说:“你不知道无线电厂的工作岗位有多紧张,无数的人盯着。所以别看他老子是老大,可也得按规矩办事儿。”

周夏严明白了,这个时代的领导还没有后世领导的样子,所以衙内也没有后世衙内的威风。

无线电厂的大集体就在无线电厂的隔壁,果然,两人进去后发现韩卫红正在和工友们打牌呢。

周夏严观察了一下,这里虽然是大集体,但还是挺正规的,至少韩卫红他们身上的工服,不论是设计还是材质上都不错。

只是很显然,无线电厂的效益不算好,这个大集体里面的氛围很松散。

想想也是,以前为了备战备荒,每个地级市都会有一个无线电厂,而所有的无线电厂生产任务都是计划好的,根本不愁销路。只是现在国家逐渐放开了计划,没有了订单,大批技术不强的厂子就露出了颓势。

想来十多年后,晋州的无线电厂也会跟很多无线电厂一样,最终烟消云散,成为老一辈人的记忆。

对二毛的到来,韩卫红是相当高兴,忙将两个迎了进来。

“大红,这是我下乡时候的战友,周夏严,人称大个儿。”二毛向韩卫红介绍道。

“大红哥你好,以前就听二毛哥老说你,今天终于见到你本人了。”周夏严说着,便拿出烟盒递上了一根烟。

“哎哟,红梅,二毛,你这个战友够大气啊。”韩卫红本来还有些冷淡的脸,看到周夏严递上的香烟以后立刻笑了起来。

红梅烟现在可不便宜,一盒三毛八分一包,所以基本是干部才抽。像普通工人一般都抽经济、大鸡这些,几分钱一包。至于农民,呵呵,除了烟袋锅子就只能自己用烟叶卷大炮了。

给韩卫红点上了烟,周夏严笑着说:“大红哥,今天兄弟过来呢是有事相求,不知道能不能找一个说话的地方。”

韩卫红点点头,跟周围人打了个招呼,就领着周夏严和二毛走出了屋子。

很快,三人来到了一个僻静的墙脚,然后找了几块干净的石头坐了下去。

韩卫红吐出一个烟圈,道:“二毛是我发小儿,都是自己人,说吧,要我帮什么忙?”

周夏严呵呵笑了两声,然后低声说:“兄弟我这次过来,是想弄一些电子元器件。”

见到韩卫红的眉头皱了起来,二毛笑着解释道:“给钱的,不会坑你老子。”

听到说给钱,韩卫红的眉头舒展开了。

他叹了一口气,解释道:“兄弟,哥哥我真不是小气。你们不知道我爹这个人多讲原则,别看我是他儿子,但很多事情是不能触碰的,碰了,他能打断我的腿。”

周夏严点头赞道:“叔叔真是一个负责的领导干部,我肯定不会让大红哥你难做。这是我需要的东西,大红哥帮忙看看。”说完,他从上衣口袋里面掏出一张纸,递了过去。

接过写满字的纸,韩卫红仔细看了起来。

等了好一阵,周夏严见对方的眉头微皱,心里咯噔一下,小声问:“怎么了大红哥,你这里有什么困难吗?”

韩卫红仔细看完,这才道:“小周,你要这么多元器件,可要不少钱啊。你真需要这么多吗?特别是喇叭,不便宜!”

周夏严见韩卫红没有说搞不到这些元器件,顿时松了一口气。

虽然他已经根据电路图上面的电子元件筛选过了,但毕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对华夏现在能生产出什么并不了解,所以很担心这些电子元件根本就买不到。那样的话自己就必须更改设计,做出的收音机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现在看,情况似乎不是那么糟。

第0004章 突然出现的新能力

想了想,周夏严问道:“大红哥,我现在手头有30块钱,不知道能买多少东西?还有这焊接的设备,你能不能帮我借到?我就用两天,两天后还你。”

没办法,别看周夏严清单上的元器件在后世很便宜,可那是依托华夏工业生产能力爆发的福。现在才是1979年年末,华夏的整体工业还比较落后,所以电子元器件的生产成本都挺高的。再加上刚才韩卫红那样一说,他也些拿不准,自己能不能买得起这些元器件了。

听到周夏严准备了30块钱,韩卫红在心中盘算了一下,暗暗点了点头。这些钱不少了,他现在一个月还挣不到这个数呢。虽说如今的电子元器件不便宜,但有这些钱打底,运作的空间可就大了。

他想了想,问周夏严:“小周,那你对这些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有什么要求吗?差一点儿的能不能接受?”

周夏严明白,质量越好的电子元器件必然也越贵。

如今自己拥有跨越了几十年的电子技术,又有堪比超级计算机的系统,想来就算是质量差一些的电子元器件,只要优化好电路,也是能组装出一台高质量收音机的。

反正这个时代的人要求都挺低,太好的效果他们也未必能欣赏得了。

于是他点点头说:“没问题,质量方面可以放低一些。大红哥,你也算是专业人士,帮兄弟把一下关,只要不是太差就行。”

韩卫红松了一口气,点点头这才说道:“行。正品的价格厂里都有规定,就算我拿也没有办法便宜多少。不过呢,我们厂里有不少次级品,虽然是被质检挑出来的,但用一用还是没问题的。”然后他又补充说:“当然,你别用在电磁要求太高的地方,否则这些东西不是那么靠谱儿,容易出问题。”

周夏严立刻笑了。

在这个计划经济时代,工厂生产的数量都是计划好的,卖出的利润也几乎上缴国家,所以并没有多少盈利冲动,也就没有后世那种可以计算到厘的成本意识。也因此,只要是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质检都会挑出来。

可这样一来,很多被挑出的产品其实还是能用的,于是,厂子里面的工人就会对这些产品进行再挑选,也就是所谓的次级品。

与正规产品不同,次级品是可以由企业自行处理的,这也是很多工厂的福利来源。

但次级品终究是次级品,里面的猫儿腻不小,水挺深,没有内部专业人士帮忙,很容易就掉沟里。

首节上一节2/3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