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大国飞跃 第169节

波斯就不说了,就说老萨,那也是中东的一号狠人。这要打起来,肯定会极大地扰乱世界局势。

李镇长开始还不信,但周夏严却信誓旦旦地道:“去年波斯人推翻了巴列维王朝,让迈瑞肯投入的海量资源损失殆尽。再加上人质危机,迈瑞肯人不可能不找回场子。而且王爷们也很怕波斯人的实力扩散,必然会想办法趁波斯虚弱,将他们掐死。所以战争已经不可避免,我读了很多报纸,已经发现了端倪。说实话,现在国际原油市场买单多了不少,应该是知晓内幕的炒家已经入场了。”

听完周夏严所说,李振强帮腔道:“李经理,小周分析情报的水平还是很厉害的。上次他就分析出来九龙仓争夺战,这次分析出战争也实属正常。如果真是这样,正好我们能大赚一笔。那么收购布罗迪那个老头子的钱还真就不算什么了。”

听到这里,李镇长悬着的心也算是放了下来。毕竟如果真能掌握最新的液晶生产技术,那么对于华夏电子行业发展的意义可就太巨大了。

不过这时他又想到一个问题,沉声问周夏严:“小周,既然咱们可以从国际石油期货上赚到很多钱,那么是不是自己就可以投资将汽车厂建立起来了?因为我感觉,这要组建的液晶面板企业需要的资金,也是很多啊。”

周围人一听,感觉也是很有道理。

大家之所以来迈瑞肯,主要是寻找投资人。可现在一个挣大钱的机会就在眼前,似乎也不需要什么投资人分享利润了。自己通吃,他不香吗?

听到此,周夏严笑着摇头说:“镇长,您想得太简单了。我们为什么要开放?除了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另外一个就是要走出国门,将我们优质的商品卖到国际上去,挣到外汇。目前,迈瑞肯市场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每年会销售1500万辆以上的汽车。因此,州的汽车厂,除了国内,或者说在国内经济没有大发展之前,我们要争取将汽车卖到迈瑞肯来。大家要知道,这里赚的可是美金!外汇对咱们国家有多重要就不说了吧?”

听到这里,张新浩有些明悟,低声问道:“小周,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想将汽车卖到迈瑞肯来,那么我们就必须在这边找一个合作者,或者说投资人?”

听到张新浩的话,周夏严很欣慰。

这天底下哪有免费的午餐?

很多网文主角动不动就跑迈瑞肯这边大杀四方,岂不知迈瑞肯人对他们国内管控的有多严?

为什么霓虹汽车能在迈瑞肯摧城拔寨,一方面是霓虹的汽车便宜省油,另外一方面就是迈瑞肯人的默许。作为手下的小弟,东亚地区防范联盟和华夏的桥头堡,不给些甜头,怎么能让小弟替自己卖命呢?

因此,要想将汽车卖到迈瑞肯,必须让迈瑞肯的公司赚到钱,否则迈瑞肯凭什么向你开放市场呢?

没看霓虹的公司都开始大批在迈瑞肯建厂了吗?

这就是保护费。

周夏严点头道:“张哥说得对。而且如果我们在这边寻找到合作者,就可以让合作者帮忙进口迈瑞肯或者其他西方国家的关键装备。光靠我们自己,很可能买不到那些装备,又或者对方要价极为夸张。因此,我们还是必须找一个合作者的。”

这下,大家终于明白一个迈瑞肯本土合作者的重要。

李振强点头说:“小周你想得很好。那么,对这个迈瑞肯的合作者,你有目标了吗?又或者我们还要请其他人帮忙寻找?”

朱久兵也跟着道:“是啊小周,你有目标了吗?如果还要寻找,估计会耗时很长。春妮快要生产了,要是你赶不回去看着孩子降生,会让春妮伤心的。”

其他人脸上也替周夏严有了忧虑。

现在国家开始控制人口了,周夏严这辈子可能就会有这一次孩子。要是不能看着小家伙儿降生,绝对是人生的巨大遗憾。

见到大家如此替自己担心,周夏严心中一阵感动。显然大家与自己的感情还是很纯粹的。

他笑道:“放心吧,我以前请邹老板和黄老板在迈瑞肯这边做了一些工作,目前已经锁定了一个合作对象。如果能谈下来最好,要是谈不下来也没关系,我们干脆就自己建设汽车厂好了。”

听周夏严果然有了目标,大家顿时松了一口气。

当天,李振强就给大使馆打了个电话。然后第二天来了两个大使馆的人,找到周夏严和李振强密谈了半天。

周夏严将自己的猜测交代给他们以后,两个人就告辞了。

两天后,布罗迪和他的伙伴终于达成了一致,愿意与明珠的量子新创造公司合作,组建一家液晶面板企业。

等李镇长宣布整个公司将投资1.5亿美金,布罗迪他们团队估值3000万美金,占20%的股份,布罗迪可是狠狠地吃了一惊。

要知道现在的美元还是非常值钱的,所以哪怕有技术折现,但总投资1.5亿元绝对算得上大手笔。关键是他对自己的技术被估值3000万美元实在是太满意了。自己一下子就成了千万富翁。

除此以外,李镇长还向他保证,如果他的团队能去明珠工作,年薪至少每人10万美金,而他作为首席的科学家,年薪更是达到每年30万美金。可以说非常优厚。

在这样的条件下,布罗迪很痛快地就表示同意了。

当然,具体的合同签署还需要做很多工作,但迈瑞肯就这点好,只要有钱,就可以找到专业人士帮你搞定一切。

解决了布罗迪和他的技术团队,周夏严就准备离开匹兹堡了。

他要去解决州汽车厂的事情,找到那个迈瑞肯的合作伙伴。

李镇长、张工和倪工留下,一番交代之后,他带着剩下的人登上了前往底特律的飞机。

第0292章 最具科幻气质的跑车

底特律,也被称作汽车之城。

它坐落在底特律河的岸边,是一座重要的港口城市。

因为地理位置优越,所以从18世纪末开始,底特律的航运、造船以及制造工业蓬勃兴起。

1896年,亨利福特制造了他的第一辆汽车,从此开始,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就蓬勃发展了起来,最终成为世界的汽车工业之都。

所以底特律也是全世界汽车公司最多的城市。

只不过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重创了迈瑞肯的汽车工业,加上以霓虹为首的外国小汽车大量进入迈瑞肯市场,造成大批迈瑞肯汽车公司倒闭,工人失业,底特律开始没落。

但在此时,底特律还是迈瑞肯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世界上最著名的汽车之城。

下了飞机,周夏严就发现,底特律与匹兹堡给人的感觉很不一样。

虽然两个城市都是港口城市,也都是重工业起家,但底特律的节奏显然要更紧张,建筑也更现代。

当然,最大的不同就是底特律街道上那无处不在的汽车广告。

来之前,周夏严已经在这边预订了酒店。虽然没有单独租住别墅舒服,但也算是很不错了。

在酒店里休整了一番,下午,周夏严一行人就去了市里面的德罗宁汽车公司。

周夏严此次寻找的合作伙伴,就是德罗宁汽车公司的老板,约翰德罗宁。

德罗宁公司被大家所熟知,其实还是因为一部非常著名的电影《回到未来》。

《回到未来》由环球影业制作发行,1985年7月在迈瑞肯上映,获得了第58届奥斯卡的最佳音效剪辑奖。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马蒂,被意外送回了1955年,结果年轻的母亲对自己却一见钟情,无奈之下,他又想办法让父母重坠爱河的事情。

故事很有意思,而且里面那辆作为时空穿梭机器的汽车,让人印象极其深刻。这辆拥有海鸥门的汽车就是德罗宁公司的DMC-12,绝对是80年代初最有科幻色彩的跑车。

也因此,哪怕德罗宁公司在1982年就倒闭了,导演还是用它作为了那辆未来之车。

当然,德罗宁自己也极其优秀,他曾是通用汽车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主管,后来更是全面负责雪佛兰这个通用的旗舰品牌,并设计出了庞蒂亚克GTO这样著名的汽车。

1973年,德罗宁离开通用,创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汽车公司,并推出了梦幻跑车DMC-12。这辆使用海鸥门的跑车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因此,1978年,德罗宁得到了资助,开始在北爱尔兰建设自己的汽车工厂。

可惜,历史证明德罗宁的这个决定是错误的。

虽然英吉利政府给他提供了1亿英镑的巨额财政奖励,但汽车工厂的建设却一直磕磕绊绊,跑车是迟迟无法生产交付给客户。

结果就是,1979年因为波斯事件开启的石油危机,给了德罗宁公司致命一击,主打炫酷奢华的DMC-12跑车错过的最好的年月,彻底凉了。截止到1982年英吉利政府永久没收,德罗宁的工厂不过才生产了一万辆汽车。

约翰德罗宁此时已经有些焦头烂额,两年多了,工厂无法建成,汽车迟迟不能下线,大量的贷款无法偿还,真是让他度日如年。

可就在前几天,忽然有一个来自明珠的企业,说想跟他合作生产汽车。虽然这让他很有些疑惑,毕竟明珠那个小地方他还是知道的,但怎么看也不像是能建汽车厂的地方啊。

不过他现在的经济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每一个有可能提供合作机会的人,他都非常重视。

就这样,周夏严一行人见到了这个满头金发,文质彬彬的55岁的汽车传奇人物。

因为游博华被留在匹兹堡继续与布罗迪的谈判,所以周夏严这次作为翻译出场。

托这次定制高端西装的福,德罗宁感觉这些明珠人看着居然比霓虹人还要有气势一些,所以接待的时候明显很热情。

大家在会议室坐下后,李振强开始介绍此次过来拜访的目的。

本来挺高兴的德罗宁,等听完周夏严的介绍,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当初他以为这些明珠人会跟那些霓虹人一样,准备往他的汽车公司里面投资,缓解公司现在的资金压力。可没想到,这些人居然是准备让他去华夏内地某个没有听说过的城市投资,建设一座大型汽车工厂。

话说,他在北爱的汽车工厂现在还是一脑门子官司呢,怎么可能再跑华夏去建设新的汽车厂?他的脑子还没有进水。

于是他皮笑肉不笑地道:“诸位,我非常感谢你们对德罗宁公司的青睐,但本公司目前并没有扩张的打算。而且我也不认为,华夏那种贫穷的地方,会有人能买得起昂贵的跑车。”

作为前通用汽车的高管,德罗宁心气极高,所以对周夏严他们现在可没有什么好脾气。

李振强听了周夏严的翻译,心中立刻升腾起怒火。他在来之前已经听周夏严说过德罗宁现在的困境,本以为这个家伙会知道自己的好意,没想到却如此地傲慢。话说你都是泥菩萨过江了,还装什么装?

不过他知道自己不能发怒,于是对周夏严小声说:“小周,该你上了,怼死这个狂妄的家伙。”

于是,周夏严笑了,对着德罗宁说道:“德罗宁先生,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估计是担心我们会同北爱工厂一样,将你坑了吧?”

德罗宁没想到周夏严一上来就揭了自己的伤疤,心中有些不快,不过他还是很有涵养地道:“我不知道你这个年轻人在说什么。我们的北爱工厂现在的进度很好,并没有什么问题。”

周夏严听后摇了摇头说:“对不起,虽然我不想说,但还是想提醒您,既然我们从大洋彼岸,千里迢迢过来拜访,肯定是做足了相关的功课。因此,德罗宁现在连DMC-12跑车都无法量产,这是骗不了人的。”

说到这里,周夏严不理德罗宁已经有些难看的脸,继续道:“说实话,我们评估了您的跑车和现在的市场环境,觉得您的公司现在非常危险。雪佛兰的Corvette,马力要比您的跑车强很多,而售价不过才【厌世小说中转站一937929266】

【厌世小说中转站一九三七九二九二六六】美金。反观您的跑车,那辆镀金的跑车居然要【厌世小说中转站一937929266】

【厌世小说中转站一九三七九二九二六六】美元,我不认为在只有130马力的情况下,会有多少人购买。因此我们这次过来,是真的很有诚意,也是您脱离现在麻烦的最好时机。否则等油价继续攀升,您的奢华跑车就更难卖了。而如果跑车卖不出去,您觉得,您在北爱的工厂还能保住吗?”

德罗宁看着周夏严在那里侃侃而谈,脸是越来越黑。

这次他可是花了大价钱制作了一批24k镀金的奢华版跑车,结果广告打出去,却如同将石头扔进水里,听了个响动就没有然后了。

关键是那个工厂,虽然英吉利政府补贴了一亿英镑,但如果自己无法盈利,以英吉利人的性格,肯定要强制收回的。所以他碰到了大麻烦。结果这个华夏人居然就那样随随便便地说了出来,让他很有些难堪。

想了想,德罗宁冷笑道:“既然这位周先生如此了解我的现状,那么肯定有办法能帮我解决现在的麻烦。我可提前说好,我现在所有的钱都已经砸到了北爱的工厂里面,已经没钱了。所以你能告诉我,要在华夏州建设汽车工厂,资金从哪里出吗?”

说完以后,他就好整以暇地等着周夏严的回答。

其他人听完周夏严的翻译,也有些紧张。

钱是英雄胆,没有钱,万事皆休。

看约翰德罗宁这个样子,如果不能解决钱的问题,这次合作肯定就告吹了。

第0293章 汽车界的大网红

周夏严早就预料到约翰德罗宁会很难缠。

这个家伙可是通用汽车历史上最年轻的部门主管,而且还能忽悠英吉利给他在北爱尔兰设立工厂,又和好莱坞很多明星私交甚好,可以说比老布罗迪奸诈多了。

因此见到德罗宁这样问,周夏严笑着问:“德罗宁先生,我想问您,您觉得德罗宁公司,对比其他公司,最强的是哪方面吗?”说到这里,周夏严又补充道:“您不要说动力以及质量这些。DMC-12上面用到的技术我们已经调研过了,动力比不过雪佛兰的科尔维特,海鸥门的质量也存在问题。”

听到周夏严这样说,德罗宁一时语塞。

虽然当时他宣传DMC-12如何强大,但转子发动机因为不成熟,所以只能换装了标致、雷诺和沃尔沃联合研发的杜普伦V6发动机。更换发动机的结果就是让整车的动力降到了130马力,完全失去了初始宣传的狂暴。

至于海鸥门那就更无奈了。电动海鸥门的确很有科幻感,但问题是德罗宁公司的直流电机不是很可靠,加上海鸥门的内部结构过于复杂,所以哪怕德罗宁自己,也不敢在质量上拍胸脯。

见到德罗宁半天不说话,周夏严笑了,心说,我让你狂。

经过他一顿连打带削,德罗宁已经没有了刚才的气势。

他认真地想了想,这才问周夏严:“周先生,既然你说了我们这么多的问题,但又从遥远的明珠过来,肯定发现我们自己都没有发现过的优点。那么,你能不能将答案告诉我呢?如果能不吝赐教,我肯定会衷心感谢的。”

李振强等人见到德罗宁终于不拿鼻孔看人了,心中也是一松,也想知道这个明显有大问题的公司,怎么会成为周夏严的合作目标?

州可是想引入优秀的投资人,而不是一个自身难保的累赘。

周夏严没有耍花腔,看着德罗宁沉声说道:“德罗宁公司除了汽车和北爱的那座老是建设不起来的汽车工厂,我觉得最大的优势就是您和DMC-12汽车本身的魅力。您作为通用汽车的传奇人物,40岁就能当上关键部门的主管,本身就非常符合普通人的奋斗梦。还有DMC-12汽车,是那样漂亮,那样与众不同,无论它开到哪里都会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如果说乔布斯是电子界的英雄,您就是汽车界的英雄。所以这种传奇一般的名声才是您公司最大的资产。不过,乔布斯可以将他们的苹果电脑量产,以超低的价格卖向全世界,可您的梦幻跑车却迟迟难产。因此这也就是乔布斯可以在商界呼风唤雨,而您却需要在公司里为给员工发工资而发愁。”

听到这里,德罗宁眼中闪过一抹隐隐的骄傲和难过。

作为底特律底层移民家庭的贫穷孩子,他从小就非常努力,这也是后来他能入职通用汽车,而且成为高管的原因。可以说在汽车界,他就是真正的明星。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所以他才会有很多明星朋友,并在他们的帮助下,拿到了英吉利政府的投资。

可惜,就像周夏严所说的一样,DMC-12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发出来了,但到了1980年,却迟迟无法上市,错过了最好的销售时间。

自己与乔布斯,其实相差的正是那个能将产品落地的能力。

德罗宁叹了一口气,然后道:“感谢周先生对我的褒奖。很显然你对我的研究甚至比我自己对自己的了解还要深刻。的确,名声才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但现在的情况是北爱的生产线已经将我困住了,我真的没钱再开辟新的领域。而且我要声明,我是不可能将我的公司卖掉的。这个公司是我从小的梦想。”

首节上一节169/3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