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大国飞跃 第161节

大家站起身,跟着浅田吉男走向后面的生产区。

到了厂区以后,李振强他们很受震撼,因为这里对比国内企业实在是太干净了。院子里几乎见不到杂物,更没有散乱穿行的工人。

而且整个厂区没有什么噪声,显得非常安静。

在进入生产车间前,浅田吉男告诉大家,生产区域内禁止拍照,如果需要拍照,可以跟陪同人员说。等浅田企业认为没有问题的,会帮助大家拍摄需要的照片。但如果认为会泄露企业的秘密,那么对不起,就不能满足大家的要求了。

听完游博华的翻译,李振强小声对张新浩说:“你看看霓虹人的这个管理和保密意识,比咱们国内强太多了。咱们国内的企业,车间里面随便拍照,一点儿安全意识也没有。”

张新浩点头小声说:“这次考察还是非常有收获的。等回去以后,咱们要给上级打报告,加强这方面的管理。老说开放引进技术,像这种优秀的管理规定也需要引入。”

提前说完参观事项,大家就正式走进了生产车间。

这个生产车间的规模还是很大的。

让众人惊讶的是,里面工作区域除了跟玉山县农机厂一样,有很宽的过道,地面画有彩色的线条以外,还有红绿灯和特殊的白线或红线。

经过介绍,这些额外的标志,居然是为机器人准备的。

1967年,霓虹川崎重工从迈瑞肯Unimation公司引进了机器人技术,第二年试制出了第一台尤尼曼特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的出现,大大缓解了霓虹劳动力的不足,因此受到了霓虹企业热烈欢迎。与此同时,霓虹政府也颁布大量扶植政策,进一步鼓励和发展了霓虹的机器人产业。

于是,霓虹的机器人产业迅速发展了起来,后世成了著名的“机器人王国”。

今年,也就是1980年,被霓虹政府定为产业机器人的普及元年,所以浅田企业中有不少机器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很快,一辆仿佛小型运输车的机器人顺着画线缓缓地开来,一边走,这台小车还播放着音乐,显然是提醒有车辆路过。

对这些,包括周夏严在内的众人,看得都津津有味。

这时,李振强低声问周夏严:“小周,这个车间虽然没有《你好,州》里面那么庞大,但现代化程度其实也不低啊。”

周夏严点了点头,他指着不远处正在挥舞着手臂移动电路板,不停给电路板焊接的机器人说:“这就是霓虹能够崛起的关键。相对人工操作,机器人显然更有效率,质量更好。咱们的企业也必须大量使用机器人。不过重工,特别是汽车整装方面,还无法实现机器人的自动化操作。现在盛京的程所长他们正在研究自动化生产,咱们以后的生产线,肯定会比这个还先进。”

吉男在介绍自家生产线的时候,其实还是很有些自得的。

老浅田做技术起家,所以浅田家对新技术追踪得非常紧密,因此浅田企业的机器人密度要超过普通的同等水平公司。就是那些大企业,也未必比浅田家的机器人密度大。

光这一方面,他就很有理由自豪。

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来参观的这几个华夏人居然没有什么太大的触动。可以看得出,他们对车间里的自动化程度很欣赏,但也只是欣赏而已。

这可跟他的预想差远了。不是说华夏很落后吗?

他们见到这样先进的电子工厂,不应该目瞪口呆,然后发出感慨,说要努力向霓虹企业学习吗?

怎能如此淡然?

吉男哪里知道,这些家伙因为拍摄了《你好,州》,与盛京自动化研究所一起了解了未来自动化企业该如何运行。因为周夏严深度还原了一座后世现代化的汽车车间,所以浅田企业里面的这些东西,都在电影里面出现过。

甚至这里的感觉,还没有《你好,州》电影里面更先进呢。

不得不说,周夏严用一部电影给大家打了一个预防针,面对先进的霓虹,大家已经没有了仿佛发现新世界般的震撼。

李振强他们最多也就是很好,不错之类的夸奖。

周夏严一行人的这种表现,让浅田吉男失望的同时,他的态度也谦逊了许多。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的华夏话,但看他们的样子,明显是见过这样先进工厂的。很明显,这些人是见过世面的精英。妄图用先进生产环境震慑他们,然后获得主动的计划是行不通了。

于是,吉男老老实实地带着大家参观起来。

对这些,其他人,比如李振强能勉强听懂,但像张新浩以及朱久兵就听得云山雾罩了。不过他们也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不时点头微笑,显得很专业。

与他们不同,周夏严在四处观看,时不时还会用手触摸一下机器设备。给人一种年轻人,对什么都好奇的样子。

可其他人不知道的是,周夏严让系统将整个车间的布局以及所有设备都拍了下来,然后用手敲的方式,将设备的参数、内部构造也搞清楚了。

等参观完了这个车间,可以说,浅田家的生产技术已经对周夏严没有秘密了。他甚至对这条生产线的理解,还要超过浅田家的男人们。

考察车间完毕,一行人又返回了会议室。

李振强根据昨天商量好的计划,想问问浅田企业,愿不愿意转让收录机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对此,浅田本一郎没有什么犹豫的就答应了。

可后面的话,却让人有些愤怒了。

第0277章 自主生产线的不同

对今天的考察,周夏严他们还是很满意的,特别是浅田企业的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很高,引入以后一方面可以提升华夏录音机的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华夏企业的现代化进程。

本来周夏严认为,面临转型的浅田家,应该很愿意将技术卖出一个好价钱,毕竟他们现在生产线上生产的收录机,在霓虹和其他发达国家,竞争力是越来越弱了。

可惜想法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骨感的。

等浅田本一郎报价完毕以后,包括李振强在内的华夏人,脸色都有些低沉。

原来,浅田企业将华夏人当成冤大头了。

首先,本一郎给生产线报了一个180万美金的价格。这个价格略微有些高,但不是不能接受。紧接着,他又给两款收录机的设计报出了80万元的价格,而且想购买生产线必须得打包购买设计。这还不算,如果将生产线运到华夏国内,并对华夏企业培训的话,都不免费,人员费用更是高得离谱儿。

这就让人不能忍了。

周夏严低声跟李振强耳语了几句,李振强点点头,然后对本一郎道:“浅井社长,我们对贵方此次热情的招待非常满意。但贵方提出的价格无法让人接受。众所周知,在霓虹和迈瑞肯等国,收录机的市场已经竞争非常激烈了,各家的利润都很低。在这种情况下,贵方全套技术居然要260万美金,而且不提供后续技术支持服务。这样的价格,我们华夏的客户很难接受。”

听到此,本一郎淡淡地笑了笑,然后自信道:“李社长,我觉得您的理解有些偏差。目前收录机在霓虹等发达国家市场的增长势头的确放缓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那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包括华夏,收录机的市场仍旧广阔。我们提供的这两款收录机设计,是我们浅田企业花费大价钱才研发出来的,各方面性能非常优异。因此我觉得,我们的价格很合适。”

说到这里,他笑道:“李社长,您可以告诉客户,现在能出售如此先进生产线的企业,只有我们霓虹,而在霓虹,愿意与华夏合作的企业则更少。所以我觉得,客户为了尽快投产,引入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多花一些钱是非常值得的。”

说完以后,本一郎便向李振强点点头,不再说话了。一副吃定你的模样。

很明显,浅田本一郎对自己非常有自信。他料定,华夏企业在如今,其实并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在历史上,华夏企业还真没有什么选择。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收音机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消费者纷纷转向了收录机以及组合音响。在这样旺盛的需求下,华夏的企业开始大量引进国外的生产线。

现在全世界录音机比较优秀的国家也就是迈瑞肯、霓虹以及尼德兰。

而在几国之中,霓虹生产线是性价比最高的。所以也是华夏企业最感兴趣的。

几年后,华夏引进外国生产线将会大爆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光录音机的生产线就引进了三四十条。

也因此,收录机很快就替代收音机,成了年轻人结婚的必备之物。

所以如果只从国内市场来看,现在引进浅田企业的生产线无疑是明智的。

因为浅田企业的生产线的确挺先进,哪怕在世界上也有很强的竞争力。

不过周夏严却不想妥协。

他刚才已经对浅田的生产线进行了全面探查,发现大部分设备其实盛京机床厂等单位都可以制造。这样一来,这条生产线只需要购买一些专用高技术设备就可以了。

哪怕那几台关键的设备很昂贵,但与整条生产线相比,可就便宜多了。

更何况,周夏严绝不可能接受必须打包购买两款收录机的设计。

开玩笑,现在大型录音机设备已经开始被边缘化了,未来属于随身听和CD的天下。他脑子进水才会花费大价钱购买这样的落后设计。

当然,这次只是意向性的讨论,具体购买还需要谈判。

但看浅田本一郎的模样,估计很难降低价格。

等回到了租住的院子,周夏严几人进了屋子,关上门,开起了小会。

其实李振强等人对浅田他们很有些不满,特别是捆绑销售政策就是准备坑人的。不过,他们也知道不可能凭空变出生产线,所以希望知道周夏严这次在浅田那里得到了什么有用的信息。

周夏严拿出了请小林早买好的大张绘图纸,一边画生产线,一边给大家讲解里面的设备情况。

其实,浅田企业的生产线看着很厉害,但很多部件都是他们从其他企业购买的,他们最强的就是一个小型电机技术,另外磁头也很有特色。

录音机最关键的就是磁带能否平稳运行,浅田企业的电机设计得非常精巧,使用特殊设计的集成电路模块控制,运行平稳,噪声小,非常先进。

所以周夏严着重地将这两块的生产设备调查了一番。

等他讲解完毕,整个生产线运行图也画完了。

看着图上的生产线,大家都不免叹为观止。虽然周夏严说过来考察准备搞到一些霓虹的技术,但只看了一遍,就能将生产线复刻出来的本事,真的有些让人震撼。

看着这张图纸,李振强有些疑惑。

他想了想,问道:“小周,你这个图纸是不是跟浅田企业的生产线不一样啊?”

说完以后,他指到了图上的几个位置。

张新浩、朱久兵和游博华仔细看去,还真是。不愧是部队安全部门出身,李振强的记忆力也相当强悍。

周夏严看着李振强指出的问题,笑着道:“李哥你真是火眼金睛。不错,这些地方是与浅田企业的生产线不一样。因为盛京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正在研究自动化生产,上次我们一起交流过,为了应对变化越来越剧烈的市场,生产线必须有足够的灵活性。也就是说,新建设的生产线需要按照模块化设计,以方便未来调整。我们管这叫做生产线的柔性。浅田企业显然已经在向这方面进行探索,但还有很多不足,所以我将可以切分的地方在图上进行了切分。这样等回去,与程所长他们讨论建设咱们自己的录音机生产线,就容易多了。”

听完周夏严的解释,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张新浩笑道:“刚到霓虹的时候,我还真被霓虹的发展吓了一大跳,包括这次参观他们的生产车间,也觉得非常厉害。不过现在我发现,其实咱们自己也很有实力的。你看,这霓虹人做不出来的东西,咱们自己不也一样能解决吗?”

游博华点头说:“我真没想到,霓虹人没有解决的问题,结果咱们居然已经有了解决方案。咱们华夏还是很厉害的嘛。”说得时候,这个家伙明显自信了很多。

周夏严点头说:“总体上,我们肯定还是落后的。不过我们前几十年,依靠自力更生,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系统,而且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研究。这些研究有些的确没有国外先进,但工业从来都是体系的竞争,不是靠一两样技术,一两台设备包打天下的。现在国内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行业无法形成合力,才显得有些落后。所以我认为,金手指公司必须起到桥梁作用,将国内的优势发挥出来,促进国内进步。比如这次的录音机生产线,如果咱们自己研究,然后委托国内的企业制造大部分设备,少量必须购买的设备外采,费用至少能降低一半。而且我们自己打造生产线,本身就是经验积累的过程。咱们只要建立起一条生产线,就能建设更多的生产线,那么设备厂,研究所就都有业务了。这样即便财政拨款减少,这些单位也可以少受到影响。因此,自力更生看着开头慢一点,但从长远看,则更有意义。”

李振强听到这里,拍着手大声笑道:“小周你说得好,我们就应该本着独立自主的精神,将外国的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绝对不能走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路子。”

第0278章 商场里的危险

在后世,很多人总是说白象国未来要超过华夏,但周夏严却对此嗤之以鼻。

打铁需要自身硬,别看白象国的国际环境比华夏强那么多,但不完整的工业基础就能要了他的老命。一个连子弹都无法生产的国家,还想成为世界大国?做梦吧。

其实现在有一个鲜活的例子就在身边,那就是北高丽。

此时的北高丽,依靠着联盟和盟国的大市场,轻工业和农业大量出口,赚得是盆满钵满,百姓生活水平远高于华夏和南高丽,人家种地都是开拖拉机,完全的机械化。

后世人不能想象的是,这个时代南高丽人可是整天梦想去北高丽生活的。

可惜,后来联盟崩溃了,北高丽偏科的生产体系也就跟着完蛋了,经济一落千丈。

周夏严之所以敢到霓虹来搞新技术,不是因为他有外星黑科技,而是因为华夏前几十年已经建立起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只要他能将生产线的图纸和设备的运行参数搞回去,自然有企业接手研究,然后一起复刻出新的生产线。

如果没有这些,他也别想大国飞跃了,干脆当国际倒爷去发财好了。

跟大家说完,李振强低声问道:“小周,你说那个随身听会非常流行,市场前景会非常好吗?”

周夏严有些疑惑,但还是点头说:“是啊。其实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需要录音,他们只需要听音乐就行。这种随身听体积小方便携带,关键是砍掉了多余功能,价格会非常便宜。因此,它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我认为,随身听肯定会是像游戏机,不,是比游戏机还要市场广阔的产业。”

听了周夏严所说,李振强双眼一下子迸射出慑人的光彩。

他笑道:“小周,以前首长派我和老孟过来的时候,就说看一看能不能给我们军方系统搞一些项目回去。现在国家的拨款越来越少,我们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你看这个随身听,我们能不能做?”

说完,他看着周夏严,眼中满是期盼。

周夏严想了想道:“可以做,不过随身听并不可能长期流行下去。在未来,必然是集成了音乐,视频的智能终端的天下。而这一切,都有赖于芯片以及精加工的进步。”

李振强猛点头,他很喜欢周夏严的答案。

他拍着周夏严的肩膀道:“没关系,能赚钱就行,管它长远不长远。而且我有信心,到时候我们有了钱,肯定可以开发出更好的产品,至于你说的智能终端也会有的。”

听到此,周夏严先是一愣,紧接着笑了。

他当然相信李振强所说。

后世证明,就没有华夏人攻克不了的难关。

首节上一节161/3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