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大国飞跃 第129节

而后,轻工业部为了适应出口需要,率先在罐头行业强化标准化管理工作,1964年制定并发布了153项罐头品种的部颁产品标准。

至于国内,因为此时主要的企业都是国营和集体企业,也不完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所以并没有实施严格的标准化生产。但各个企业都还按照上级单位的要求生产,也不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

说白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用于市场经营的标准化,用处有限。

后来,国家改革,我国于1978年成立了国家标准局。今年,食品行业第一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会成立。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霓虹人说我们没有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还真的没有错。

周夏严想到这里,快步走了过去,拦住了还要跟霓虹人争论的翻译,低声道:“易哥,我来解决,你先过去歇一会儿。”

翻译知道周夏严,对他点了点头,就气呼呼地离开了。

见翻译走了,换上了一个高大帅气的年轻人,而且看样子跟普通的华夏人不一样,衣着得体不说,还充满了自信。

领头的那个霓虹人没有直接说话,而是与身后的几人窃窃私语起来。

虽然这些人说的是纯粹的霓虹语,而且语速奇快,但周夏严还是听清了他们在说什么。

原来,这几个家伙根本就是来找麻烦的。

他们并不是普通的食品餐具进口商,在霓虹,他们就在做一次性筷子这门生意,所以猛然见到华夏居然也有专业的一次性筷子工厂以后,下意识的就明白,这是来抢食的。

实际上,他们现在想做的就是将马市口镇的竹筷子工厂贬得一钱不值,然后再以施舍的名义让竹筷子工厂当他们的原料提供商。

心思不可谓不歹毒。

听到这些家伙的密谋,周夏严无奈地摇了摇头,心说:“果然同行是冤家,自己这边还没有开张,结果霓虹的同行就打上门来了。”

历史上,一次性筷子最早起源于霓虹,80年代,北海道和奈良逐渐发展成一次性筷子的生产基地,厂家最多的时候,达到了70多家。

在霓虹吃饭,一次性筷子并不是免费的,而是每双要收取20霓虹元的费用。按照汇率,折合0.3元华夏币。所以利润还是非常丰厚的。

当然,后来华夏厂家进入了,一口气将一次性筷子价格,干到了1.5霓虹元每双,折合每双2分钱。

于是,华夏的一次性筷子迅速就占领了霓虹市场,使得对方的生产商降到了后来的8家。

本来这些都应该在几年后发生,但周夏严的穿越,让华夏的一次性竹筷子提前出现了。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他后世吃过很多次霓虹美食,也去过好多次霓虹旅游,所以马池口镇的一次性竹筷子,从一开始就是霓虹筷子的样式,比华夏筷子短,上宽下细,头尖尖的。

所以这些霓虹人立刻知道了,别看这么一个小小的竹筷子展位,却很明显将是自己的劲敌。

虽然知道了这些家伙在想什么,但周夏严却并不讨厌。毕竟大家都是为了赚钱,而不是掐个你死我活。

如果这些霓虹人出价合适,他也不介意让马市口镇筷子厂作为他们初级的下游提供商。毕竟他给公社出这个主意的时候,就是希望通过竹筷子工厂,培训大量社员,提升他们的工业化意识,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招工做好准备。

所以能挣多少钱,反而是其次的。

可很显然,周夏严的希望落空了。这几个家伙明显就是想狠狠地咬上一口,居然将竹筷子的采购金额打到了三分钱每双。

实际上这些钱做下来,竹筷子厂还是能有些许盈利的,但周夏严怎么可能让乡亲们去给这些人打苦工?

现在正处于霓虹一次性筷子产业大发展的阶段,利润极其丰厚。要是在这样好的市场环境下,还沦落为霓虹人的单纯原料供应商,他这个穿越者不是白混了吗?

所以,周夏严明确地拒绝了这几个家伙,然后看着他们嘴中叨咕着不好听的霓虹话,渐渐远去。

见周夏严居然将霓虹人轰走了,马进宝有些担心地问:“小周,你这把客户都赶跑了,到时候咱们的竹筷子卖不出去,可怎么向全公社交代啊?”

周夏严笑着安慰岳父:“爸,您放心吧,现在霓虹那边的市场大得很,对一次性筷子的需求非常旺盛。这几个家伙根本就不是来踏踏实实做生意的,他们是要从咱们身上吸血。您别着急,一会儿我们等到真正愿意合作的厂商,肯定能将筷子给卖出去。”

听到女婿这样说,马进宝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到一边坐着去了。

周夏严也不能走,只能在这里面继续看着展台。可左等右等,一个小时过去了,也没有见到新的霓虹人过来洽谈生意。

他不知道的是,那几个霓虹人走了以后,便向其他霓虹商人散布坏消息,说他们家的竹筷子工厂是大大地黑心,不但技术不好,而且还伪造卫生许可,让大家千万不要跟他们做生意。

其实这些家伙对马市口镇的竹筷子仍旧没有死心,因为周夏严给筷子厂制作了更为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所以做出的一次性竹筷子,各方面甚至比他们本土的一次性筷子还要好。

他们现在就想把马市口镇的竹筷子厂逼入死路,然后等展会快结束的时候再过去当救世主,从而拿到一个极低的价格,赚取那最丰厚的利润。

周夏严并不知道那些家伙干的事情,他只是奇怪,为什么霓虹人从摊位前走过,可却没有人稍微看一下呢?

这明显不正常啊。

渐渐地,他心中也着急了。但他也不好去拦住每个霓虹人询问人家愿不愿意购买竹筷子。

因为来参会的霓虹厂商虽多,可做餐具的却很少,自己也不会说霓虹话,如果见霓虹人就过去问人家要不要竹筷子,一旦惹毛了对方,对方告到组委会,那等于是害了竹筷子厂。

周夏严又坐了一会儿,就当他心烦气躁的时候,终于看到一个得有60多岁的霓虹老人,缓步向着竹筷子摊位走来。

可让周夏严奇怪的是,这个霓虹老人看着并不富裕,跟那些衣着光鲜的霓虹商人完全不一样。

“这个老人会是自己的客户吗?”周夏严心中有了这个疑问。

很快,老人走近,看了看布置得非常漂亮的展位,笑着用一口地道的鲁省口音问:“你们这个竹筷子很有些意思啊。”

周夏严一愣,怎么来了一个华夏通?

第0214章 周夏严的善意

周夏严非常诧异,再仔细看看对方,虽然说话挺地道,但穿着肯定是霓虹的,应该是一个华夏通了。

他迅速从座位上站起来,然后笑着对老人说:“老人家您好,快请坐。”

老人笑呵呵地坐下,看了着展位,欣赏道:“小伙子,你们这个展位弄得很有意思嘛,很有想法。”

周夏严忙谦虚说:“大爷您过奖了,这不算什么,都是大家一起想的点子,就是希望将一次性竹筷子多卖出去。”说到这里,他笑着问老人:“大爷,您是过来买竹筷子的吗?另外,您的华夏话说得很好啊。”

老人笑着摇摇头说:“我不是过来购买筷子的。不过,我原来在华夏这边打过仗。”说着,他用手做了个八的手势,笑着说:“那时候我是这个,后来战争结束了,我也被迫离开队伍返回了霓虹。但是我还是非常喜欢这片土地的。每年有时间,我都会过来华夏看一看。今年正好听说广交会进行改革,所以特别过来观看展会。”

听到这里,周夏言脑海中立刻想到了一个著名的名字,那就是霓虹八路。

他们曾经是我军的战俘,后在教育中认识到侵略战争的罪恶,霓虹的普通百姓根本不会得利,而只会成为炮灰。

于是,一些霓虹战俘毅然地加入了我军,甚至有35名反战同盟成员在与侵略军的作战中牺牲。

这些霓虹八路对霓虹士兵的影响非常大,关键是大大动摇了侵略军的军心,效果斐然。

后来战争结束了,这些霓虹战士虽然希望留在共和国,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最终只能无奈回国。

这些人回到了霓虹,但却一直在为华夏和霓虹的和平而奔走。

可以说,他们是一群真正的国际主义战士。

因此,当老人说出他是霓虹八路的时候,周夏严便对他肃然起敬了起来。

他这也才明白,这名叫小林五兵卫的老人为什么穿戴不如其他的霓虹商人那样光鲜了,肯定是因为他的身份受到了影响。

周夏严想到这里,便问老人:“小林先生,您如今在霓虹国内生活的如何?是不是比较艰难?”

小林苦笑了一声,无奈道:“他们那些人虽然战败了,但从骨子里根本就没反思过自己为何失败。因此,他们更接受不了像我这样,让更多霓虹人知道战争真相的人。我现在在国内干什么,都要受到他们的种种限制。稍微大一些的公司是不可能雇用我的,所以我就只能自己做一些小本生意。经济情况的确不算乐观。”

说到这里,他看着门庭冷落的展位,然后对周夏严沉声说:“小伙子,刚才我听到有人在散播你们的不利消息,说你们这里是黑心的筷子厂,做的筷子不但有质量问题,而且特别不安全,不卫生。我看那些家伙肯定在憋着坏水,你们可要小心。”

周夏严听到这里恍然大悟,心说难怪没有人过来洽谈筷子生意呢,原来是那些浑蛋在捣乱。

于是他无奈地摇摇头,便把刚才那几个人在他们展位上的行为说了一遍。

听了周夏严的叙述,小林长叹了一口气,道:“原来那些家伙居然这样无耻。没办法,很多霓虹人到现在仍旧如此短视。”说到这里,他微微欠身,抱歉道:“对不起,我的同胞让你们的生意受影响了。我代替他们,给你道个歉吧。”

周夏严哪能让这个老人给自己道歉,忙拦住他道:“小林先生,您不要自责,这就跟战争时候一样,那些军国分子就是要为了自己的私利侵害其他无辜的人。同样,那些家伙为了自己的利润,又要为难我们。所以这是他们自己的贪婪,跟您这样明事理的人没关系。”

小林点点头,叹息道:“战争时候我就想过,如果我们两个国家能够联手合作,亚洲地区就不会有这么多事情了。这些事情都是西方那些国家搞出来的,他们就是想让咱们两国互相斗来斗去,然后坐收渔翁之利。可偏偏那些可恶的政客却对此视而不见,真是让人痛心。”

听到此,周夏严也深感无奈。

在后世,哪怕对霓虹人再有成见,但华夏人在心里也是希望两国能够和平的,毕竟华夏人更有大局观,更有天下的理念。

可怎奈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那些霓虹的上层,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拆毁和平的基石,不断刺激华夏的神经,实在可恶。

想到这里,他看着痛心疾首的小林老人,忽然脑中灵光一闪。

他笑着问:“小林先生,不知道您愿不愿意成为我们的商业合作伙伴呢?”

“商业合作伙伴?”小林奇怪了。

周夏严让小林稍等,然后从展台里拿出了一套一次性竹筷子,放到了老人面前,然后对他说:“您看,这就是我们做的一次性筷子,使用两年成材的优质竹子制造,所有工序都经过京城大学食品专业的著名教授执导过,绝对符合严苛的食品安全标准。我们敢保证,在一次性竹筷子方面,我们绝对是最专业的那一批。”

小林听后点了点头,便拿起竹筷子看了起来。

很快,他抬起头,称赞道:“真是好筷子。别说,你们这一次性竹筷子,都比大多数霓虹本土筷子要好了。甚至让我感觉,让它当一次性筷子都有些浪费。”

周夏严笑道:“我们现在想将这些竹筷子卖到霓虹市场上去。霓虹如今正在大发展,所有人的时间都非常紧,吃饭会大量点外卖。所以肯定会对这种优质一次性筷子有大量需求。我们为他们提供质优价廉的一次性筷子,是一种双赢。”

小林听后点头同意道:“是的,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忙,大街上到处都是送外卖的摩托车。你们做的这种筷子的确很好,至少比我用过的霓虹本土的一次性筷子要好很多。”

周夏严笑着点头说:“现在那些家伙在外边散播我们的不利消息,我想,哪怕他们说的是假的,但因为食品安全无小事,所以还是会有大量霓虹商人听信他们谣言的。在这种情况下,我想问您,能不能成为我们竹筷子在霓虹的代理商?如果可以的话,甚至咱们可以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我们将竹筷子以一个非常优惠的价格批发给您,您帮着我们在霓虹本土完成质量检验和销售,您看如何?”

小林听到以后,眼睛就是一亮。

现在霓虹的外卖市场可是相当红火的,对一次性筷子的需求量极大。如果自己能代理这种一次性竹筷子的话,客源肯定是不用发愁的。

但很快他又摇摇头,无奈地说道:“小周同志,虽然你的建议很好,但很可惜,我现在手头没有那么多钱。那些家伙有一点说得没错,就是咱们如果想将竹筷子卖到霓虹去,就必须通过霓虹食品方面的质检,那可是要花不少钱的。而我因为政府的严密监视,所以比较穷,还真完成不了你的重托。”

周夏严听到这里,哈哈笑了起来。

笑完后,他低声说:“小林先生,钱的事情您不用发愁,我们可以负担您在霓虹国内的前期运作经费,甚至连竹筷子都可以提前赊给您,等卖出去以后拿到了回款,咱们再结账。”说到这里,他笑着问:“小林先生,霓虹政府不会不让您做买卖吧?”

小林摇摇头,道:“那倒没有。”

周夏严一摊手,道:“这不就成了?我们这次来参展,并不只有竹筷子这一种产品,我们是华夏的一个企业集团。现在我们拥有重工、汽车、收音机、电子游戏、手表、服装以及包括竹筷子等一系列产品。所以可能的话,随着咱们的合作越来越深,您甚至能够成为我们在霓虹的主要合作伙伴。”

听周夏严这样一说,小林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他本来刚才听那些人在诋毁这个展位,而且听他们说到时候要压迫这些华夏人给他们最低的价格,这才赶过来提醒。

结果没想到,这边的实力居然这么强。

这哪里是一个生产筷子的厂家,这分明就是霓虹大财团,迈瑞肯托拉斯一样的庞然大物嘛。

想到这里,他又有些不自信了。

于是,他犹豫道:“小周同志,虽然你这么信任我,让我很高兴,但我毕竟已经60岁了,而且自己的能力有限,我怕耽误你们的销售工作啊。”

周夏严笑呵呵地问:“小林先生,我想问您,您真觉得自己老了,干不动了吗?”

小林一挺胸膛,傲然说:“怎么可能干不动?原来打仗的时候我就是一个好兵,连首长都夸过我厉害。现在虽然岁数大了,但还是很有活力的。”

周夏严点点头,又问道:“那么在霓虹,您还认识其他的霓虹八路吗?”

小林点点头说:“我认识一些。他们都跟我一样,回国以后都受到了政府的无理打压,所以我们互相帮助,还是很团结的。”

周夏严听到这里,朗声笑道:“小林先生,您看,你们既然有活力,又有了一个成型的组织,为什么就不能与我们合作呢?这样,既帮我们销售了商品,让更多的霓虹人了解华夏实际上是什么样子,促进两国的和平;又能让您和您的同伴们摆脱现在窘迫的经济现状,等于是大大的双赢啊。”说到这里,他笑道:“既然刚才我说了,初始的资金您不用发愁,那么你们就不要害怕。只需要将我们的产品,实事求是地销售出去就好。所以您看,这可比打仗轻松多了。作为一个老战士,您不会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吧?”

小林五兵卫看着周夏严,感受着他无比的真诚和善意,眼中不由得有了晶莹的泪光。

第0215章 也想放电影

小林五兵卫已经很多年没有感受到这种同志般的温暖了。

自从他离开部队,返回了霓虹以后,便一直被自己的同胞叫作卖国贼。政府也不许他们干这个干那个,所以只能自己做一些小买卖为生。

这次过来,本来想为这边提个醒,结果却没想到被周夏严如此热情地招待。

他知道对方这样是帮他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毕竟他已经看过华夏人生产的竹筷子,质量相当好,只要投放到霓虹去,必然会受到热烈欢迎。

因此,他们其实可以找到更有实力的商人合作。而没必要找自己,还要帮自己起步。

首节上一节129/3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