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大国飞跃 第108节

女服务员也点头说:“麦克是挺帅的。不过我还是最喜欢里面女主角伊丽莎白穿的那些衣服,实在是太漂亮了。可惜,咱们首都就是买不到。要是能买到,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肯定把它们都买了。”

男青年听到女服务员这样说,扑哧一下笑了。

他敲着桌面哈哈大笑道:“那娟子你可得真砸锅卖铁了。伊丽莎白穿的衣服,我也觉得非常好看。但这些可都是进口服装,一件还不得几十上百块钱?这么贵,你每个月的工资就是都投进去,也肯定不够啊。”

服务员冲男青年哼了一声,然后咬牙说道:“是,我肯定买不了那么多件,但只要买一件也行啊。看着吧,等我穿上那么漂亮的衣服,我肯定跟伊丽莎白似的。”

听到这里,正准备上楼的张新浩,脚下就不由得一顿。他知道这两个人在说的正是共和国引进的第一部迈瑞肯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

《大西洋底来的人》于1977年3月4日在迈瑞肯首播,1980年1月5日在华夏内地播出。

该剧讲述了被医学界视为死亡的奇异生物,麦克哈克斯,在被海洋学家放回海洋后得以复活,然后帮助玛丽博士等人探索海洋,破解一个个神秘离奇事件的故事。

这也是共和国首部引进的大型科幻片,是迈瑞肯的科幻电视经典之一。这系列剧风格严谨,与其它的科幻电视剧相比,更接近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科幻电视剧。

《大西洋底来的人》播出后,每周四晚上几乎都是万人空巷。

特别是主角麦克戴的那个大蛤蟆镜,连同里面的飞盘,成了一个时代的象征。

后来一些批评后进的宣传画上,“后进青年”就是戴“麦克镜”,提SONY的“四喇叭”收录机,穿牛仔喇叭裤的形象。

昨天晚上正好是周四,张新浩和小李在招待所的大厅里,跟着大家一起看了一集电视剧。别说,当时他觉得演得还是非常不错的。

但因为今天在首都汽车厂的遭遇,他又想起了周夏严跟他说过的话。

当你的文化不能够讲述未来你的故事的时候,被别的文化淘汰就会是一种必然。不同文化,其实就是一场竞争。

现在想起来,这句话说得真是太有道理了!

第0176章 也太年轻了吧

以前,张新浩对周夏严的很多行为并不是那么赞同,觉得周夏严总是容易偏离正题。

特别是这次他出差到魔都,居然一拍脑袋,就要跟魔都电影厂合作拍电影。

这拍电影跟造小汽车有半毛钱关系吗?

而且一部电影拍摄的成本相当大,这笔钱要从哪里出,怎么去申请?

所以当时他明确表示了反对。

但这次来首都,今天见识到了首都汽车厂对那辆小汽车的轻视,又看到了迈瑞肯电视剧对首都百姓的影响,他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周夏严总是在说,没有强大的文化护航,你就是造出来最好的产品,也很难卖出去。

别看张新浩是从晋州那种小地方来的,但因为有周夏严在身边的影响,所以他还真没觉得《大西洋海底的人》,各方面有多么新潮。哪怕那个女主角伊丽莎白博士,穿的衣服跟马春妮结婚时的喜服一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

可问题是,就是因为这部电视剧,首都的小年轻们都觉得人家迈瑞肯的东西就特别新潮,特别好看,哪怕砸锅卖铁也想拥有一件。

再联想到周夏严改造的那辆小汽车,是如此漂亮威武,结果拿到首都汽车厂去,居然遭到了冷遇。估计他们就是觉得这辆车不好卖。

张新浩长叹了一口气,心说:“别看我比周夏严大很多,但很多方面还真远不如他看得远。等这次回去,我要问问他这个电影该怎么拍?以后晋州的产品还真得加强宣传,至少也不能将市场那么轻易地让给外国人吧?”

想完这些,张新浩便回到房间踏踏实实地睡了一觉。等养足了精神,他和小李两个人便直奔华夏科学院的计算所。

因为已经提前联系过,所以两人顺利地进入了计算所内部,并与精通芯片研究的张工见了面。

张工笑呵呵地对张新浩说:“张同志你好,真是太巧了,我也姓张,咱们500年前是一家啊。”

张新浩也觉得挺有意思,没想到两个人居然同姓。

不过张姓乃华夏的大姓,后来更是成了第一大姓,所以碰到同姓的人可太容易了,甚至连同名同姓的都不少。

于是他一边跟张工握手,一边说:“是啊,咱们500年前就是亲戚。一会儿可要好好地亲近亲近。”

两个人寒暄完,便坐了下来。

张新浩首先开口道:“张工,我们以前跟贵所联系过。我们呢,手头现在有一个项目,需要一款特制的芯片。芯片的事情我不是太懂,本来应该是我们经理过来的,但是他那边工作忙走不开,便让我先过来跟咱们计算所交流一下。这是我们经理让我带过来的资料和数据磁带。”

说着,他从随身的大书包里面,拿出了一叠手写的文稿和一台体积不算大的录音机。

张工是没想到对方居然连录音机都带来了。

他指着录音机,感兴趣地问道:“没想到你们单位这么有钱,这一台录音机不便宜吧?我看着这个体积可比市场上的录音机要小很多。这么小的录音机,应该更贵。”

张新浩笑着摇摇头说:“录音机是我们经理用普通的录音机改装的。他说普通的录音机在处理数据磁带的时候,很容易造成数据丢失,所以必须对录音机进行改造。这次他出门前特别给我了这台录音机,说用这台录音机无论是读取还是存储数据,都要比普通的录音机强很多,基本上能达到专用磁带机的水平。”

本来张新浩只是复述一下周夏严当时讲的话,但却没想到引起了张工这个技术男的心理抵触。

他不由得呵呵笑了笑,有些不屑道:“你们经理也算是个妙人。不过他是不是有些吹牛?要知道,存储用的磁带机在各方面,比普通民用录音机要求高多了。别说普通人,就是一般的无线电厂,也很难做出专业的磁带机来。不过你们经理能把录音机改装得这么小,倒也算是有些本事。”

小李听后就有些不高兴,他刚想反驳,却被张新浩拦住了。

张新浩淡淡地笑了笑,然后说:“张工,这台录音机的水平到底如何,等读取数据的时候不就能知道了?咱们还是继续主题吧。我们经理特别交代,这款芯片的设计标准非常重要,必须全部满足。另外,芯片的研发时间上也要保证,尽可能地尽快完成。”

张工听到这里,表情也严肃了。

他点头说:“江城无线电元件厂的孙总已经跟我们联系过了。说实话,你们的要求还是很高的,要知道,想显示256种颜色,两层图形卷轴,对处理器的计算压力是很大的。关键是你们还要压缩芯片的成本,这就更难办了。”

张新浩摊手道:“张工,这是没有办法的。我们的项目要想达到理想的销售量,就只能用这样的价钱出货。如果芯片成本不能被压下来,那么整个产品就没有竞争力。还有,张工你可以看一看我拿过来的资料,这是我们经理参考国外的一款类似芯片,将他们的技术分解后撰写的。估计它对咱们计算所这边会是很好的参考。”

本来听到金手指公司的那个经理吹牛,张工很有些不太喜欢,所以张新浩给他的资料,他连看都没看就放在了手边。现在听说这居然是从国外搞到的处理器资料,张工终于来了兴趣。

他笑着说:“没想到你们还找到了这样的好东西。国外的处理器资料可不是那么容易弄到的,我倒要看一看,这里面到底有些什么样的内容?”

说着,他便将资料翻开了。

结果这一看,张工的眼睛就瞪了个溜圆儿。

因为这份资料别看是一个手抄稿,但从摘要开始,就显得特别专业。再看目录,好家伙,将芯片的各方面内容都清晰地列了出来,包括芯片设计目标,应用场景,重要的技术点,解决的原理,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写得明明白白。

更让张工吃惊的是,这份资料的字体极为漂亮,跟打印出来似的,等再翻到里面的配图,好家伙,更是让他惊为天人。

这要不仔细看,都发现不了这是用钢笔写出来的,比国外那些印刷的资料还清楚、美观。

翻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惊讶地问张新浩:“张总,这个资料是谁写的?功力可太厉害了。”

张新浩见到张工露出惊讶的表情,笑了笑,自豪地说:“这就是我们周经理手写出来的。怎么样?是不是特别漂亮,特别工整?”

张工听后重重地点了点头,冲张新浩竖起了大拇指,佩服万分地说:“确实漂亮。这个资料,我觉得比迈瑞肯那边机器打印出来的还好。而且他们那里可没有汉字,全是英文。而你这份资料里不但有文字,还有图例。啧啧,刚上手的时候,我还以为咱们国家有了最新式的打印系统。结果细看之下,才发现居然是用钢笔写的。”

张新浩笑着说:“很正常,我们周经理在我们晋州那边可是大大有名。跟你说实话,我感觉天底下就似乎没有他不懂的东西。”

说着,他便把周夏严在晋州干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他特别说了周夏严用从魔都和江城搞到的处理器,然后做出了三轴数控机床。

好家伙,这一通讲,直接把张工听得张大了嘴巴。

等张新浩说完,张工不可置信地问:“张总,你说的是真的?你们的经理这么厉害,他居然自己能做出一台三轴数控机床来?”

张新浩骄傲地点了点头,说:“是的,那台机床现在已经在我们玉山县农机厂开始使用了,效果非常好。在我离开的时候,我们经理已经在开发四轴数控机床。也许现在已经有了试验机了。”

这下,刚才还一直很有些居高临下的张工,真是再也不敢端架子了。

他感叹道:“没想到在晋州那个地方居然还能出如此厉害的人物。乖乖,他居然能够造出多轴数控机床来。江城的6502处理器我是知道的,那东西做工业化控制可没有那么好用,你们经理居然把它用作了机床的控制中心。不一般,真是不一般啊。就是我们科学院,估计也没有几个人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说到这里,他又拿起了桌上的资料翻看了起来。

这一看,居然就入了迷。

见张工看起了资料,张新浩在那边也不着急。

他们这次来首都,主要就是办两件事情。第一件跟首都汽车厂讨论卖汽车改装设计的事情;第二件事情就是要跟科学院联系好,共同进行芯片开发。

但因为第一件事情出现了问题,他已经发现,想让首都这些大单位接受金手指公司这样一家外地的社办企业,就不能太谦虚。必须显示出自己的实力来。

现在看,效果不错,科学院的张工已经被震住了。

足足等了将近一个小时,小李都有些坐不住了,张工才从资料里抬起头来。

他此时满眼都是兴奋的光芒,大声道:“没想到你们的周经理真是一位厉害的老专家。说实话,能将图形和音频部分分析得如此清楚,我还是头一次见到。上次我跟江城的孙总讨论的时候,还觉得里面有大量棘手的问题难以解决。结果这份资料居然都给出了解决方案,实在是太好了!”

听到张工说周夏严是老专家,小李再也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

这一笑,让张工真有些莫名其妙。

他疑惑地问:“这位小同志,我哪里说得不对吗?”

小李一边忍,一边抱歉:“对不起张工,我就是听您说我们经理是老专家,觉得太有意思了。”

张工很是疑惑问道:“怎么,我说得有什么错误吗?能够知道这么多先进的知识,还能自己做出多轴数控机床,那肯定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老专家才行啊。否则的话,普通人哪有这样的实力?不行,到时候我一定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我的老师,我的老师也肯定会非常高兴的。”

没想到他这么一说,不但小李,就是张新浩也乐出了声。

这次,可把张工笑迷糊了。

等忍住了笑,张新浩才对张工说:“我们的周经理是很厉害,但他可一点儿都不老。今年……”说到这里,张新浩在心中算了一下,才说:“嗯,我们经理今年应该周岁19,虚岁20。”

听到这里,张工立刻尖叫一声:“什么?你们经理才19岁?”

第0177章 这些就不是问题啊

张新浩在科学院与张工讨论的时候,老吴书记也找到了周夏严所说的那个自动化研究所。

看着大门口挂着的大牌子,老吴书记对两个手下说:“也不知道小周是怎么知道这个地方的?居然这样难找。如果不是咱们到了盛京,都不知道国内还有这样一群人在干自动化工业控制,这么高大上的东西。”

一个手下笑呵呵地对老吴书记说:“小周做事还是靠谱儿的,虽然听着奇怪,但他不会骗人。书记,您想啊,这个自动化研究所如此厉害,肯定不是一般的单位,咱们不知道也很正常嘛。”

老吴书记点了点头,便带着大家走了进去。

接待老吴书记的是研究所里面的一位副科长。

当他听老吴书记说,居然是从晋州赶过来的,而且还想让他们主持建设一条自动化汽车生产线,被惊得张大了嘴巴。

缓了好一会儿,他才不确信地问:“吴书记,你没有开玩笑?你们真想让我们主持搭建自动化汽车生产线?”

吴书记听到此,很有些疑惑地问这位姓肖的科长:“是啊,我们过来当然是希望得到咱们研究所的帮助。据我所知,贵研究所在工业自动化方面还是非常有实力的。汽车生产线涉及的设备非常多,又要保证足够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因此必须用最新的自动化设计才能够搭建起来。咱们研究所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听到老吴书记这样说,肖科长顿时高兴了起来。

他是真的非常兴奋。

要知道他们这个研究所做的事情,现在还很难被一般的国人理解。但是吧,自动化生产这个东西,对重工业非常重要。所以以前虽然一直没有作出特别的成果,但各种荣誉还是不停地在给他们,每年的经费也很多。

因此,大家感觉自己做的事情,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但现在国内的形势变了,各个企业都把视线投到了海外生产线上。

那些人是宁可买国外的二手生产线,也不从他们所里购买服务。

其实想一想也能明白那些企业的苦衷,那就是以后企业都要自负盈亏,可不敢拿有限的资金去冒险。所以自然会选择风险更小,建设速度更快的国外生产线。

这样一来,他们如今的订单是越来越少了。

订单少了,客户一看,对他们就越不信任。

没有订单,他们所里的经费就越来越紧张,研究速度也就更慢了。

等于陷入了恶性循环。

前些日子,有一位领导到他们所里来调研,等听完他们的汇报以后,想了想,问道:“你们研究所与国外那些发达国家,比如迈瑞肯和霓虹在这方面进行过交流没有?”

当时所长点点头说:“有过交流,不过不多。我们现在经济方面有些紧张,所以跟国外交流得不是太频繁。”

这位领导听后,摇了摇头,低声说:“还是要多交流。我感觉,咱们现在弄的这个自动化生产系统,有些闭门造车。既然咱们已经跟其他国家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完全可以跟他们的设计单位多交流嘛。我们不要老端着架子,可以把咱们的研究成果请人家帮忙看一看嘛。这样也能搞清楚,我们现在做的东西,是不是已经落后于国际最新的发展了。当学生,不难看。”

说到这里,这位领导还痛心疾首地说:“我们以前很多的研究就有这个问题。好嘛,研究了多少年,结果拿出来以后,居然比国际上还要落后很长时间。这样干,不是将我们有限的资金随便浪费吗?所以我们要解放思想,不要老把自己的东西掖着藏着,要多跟国外先进单位多交流。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发展我们自己嘛。”

当然,也有研究所的干部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担心的是,将自己好不容易研究出来的东西向外国人公开,泄密了该怎么办?

领导听到这里想了想,问所长道:“你觉得你们研究的这些东西,会涉及国家机密吗?”

所长听后想了想,说道:“那倒没有。我们是研究工业化控制的,不涉及国家机密。不过咱们毕竟已经研究了几十年,要是这么轻易地就把资料拿出去,我觉得也有些不妥。”

首节上一节108/3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