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成一大爷的亲外甥 第9节

“合着你们爷俩是嫌弃我做得东西不好吃啊?”

李安业和易中海对视一眼,都哈哈大笑起来。

易中海这个严肃古板的小老头,自从养老问题解决之后,多了一分生气,再也不跟以前一样见人都是一副扑克脸了。

吃饱喝足李安业回到自己的房间,赫然发现桌子上有一个脚印,看大小估计是个孩子。

用脚趾头想就知道是盗圣棒梗光临他的屋子了。

四合院内的住户都没有锁门的习惯,大家都住在一个院里面这么多年了,彼此之间不说亲如一家吧,但基本的信任还是有的。

所以盗圣棒梗才能在四合院里面偷得这么如鱼得水。

不过剧情里棒梗一般只光顾傻柱家,再不济就是去许大茂那儿偷点东西,不过那都是为了报复许大茂说他妈妈坏话。

怎么今儿转了性子,光顾到他的头上来了?

李安业找来干净的帕子,仔仔细细将桌面上的脚印擦掉,估摸着那小子是记恨自己之前开口,破坏了他的吃肉计划呢。

不过他这屋子里是真的一点吃的都没有,吃的都被他放进空间里面了,盗圣这次无功而返了。

但既然都偷到他头上来了,李安业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找机会教训一下盗圣,最起码让他不敢随意到自家来偷东西了。

李安业拿着茶壶放在炉子上烧水,从空间里拆了一包绿茶,泡了一小杯绿茶喝。

零食茶叶烟酒一类的他是真的不缺,只不过不能明目张胆地拿出来吃。

不过他明天开始就要上班了,想到这里,李安业又去找一大妈,要了不少干净的报纸。

然后回到空间里面,将剩下的绿茶全部拆开,分成两半用报纸包裹了起来。

这个年代的茶叶票可是很难弄到的,就算是厂里面的小领导,估计也只能喝些碎茶沫解解馋。

所以这些茶叶就是他在厂里领导之间的硬通货了。

反正这个年代鸽子市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秘密,到时候问起来自己只要推脱说是在鸽子市买的,顶多挨一顿批评就完事了。

装好茶叶之后,李安业又从空间里拿了不少糖果,拆开外包装,将里面的糖果用报纸包裹起来。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下乡采购粮食,农村的人讲究没那么多,给他们茶叶也不实在,还不如到时候给村里面的小孩子们发一些糖果,赚一些好感度。

大人就散点烟,走到哪儿都不会吃亏。

主要是空间里面别的东西他也不敢送,一查出来被当成敌特分子,那就完蛋了。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人们可是空前团结,一致对外的。

第16章 正直善良的李安业

第二天一大早,李安业起床换上了新买的白衬衫和中山装,打扮一新到了隔壁吃早饭。

今儿早上依旧是白面馒头配上咸粥,李安业一口气炫了三个大馒头,两碗稀粥才罢手。

吃饱喝足后,李安业跨上自行车,载上易中海就朝着轧钢厂出发了。

本来易中海不愿意让李安业载的,说自己腿着去就好,让李安业先出发。

可李安业不同意,直言要和易中海一起推着自行车去厂里上班,易中海这才妥协,上了李安业的后座。

一路上不少在厂里上班的熟人都笑眯眯地跟易中海打招呼,而李安业也会耐心地停下自行车,让易中海和人聊上两句再走。

大家无一例外都夸赞易中海有福气,大外甥这么孝顺,这年头哪里见过小辈载上长辈去上班的。

易中海虽然嘴上推脱着大伙的夸赞,但明眼人一瞧他的笑脸,就知道他内心还是十分受用的。

什么时候见过厂里的易老师傅,脸上的笑容没停过的呀。

进了厂里的大门之后,易中海就从后座上跳了下来,一手拿着保温杯,冲李安业摆摆手,就自个去车间上班了。

李安业骑着自行车直奔采购科的小楼,将自行车停在了楼下。

自行车停在厂里面还是不用担心会被偷的,所以李安业也只将自行车单独锁了一下,就拿着钥匙上楼了。

进入办公室的时候,里面的同事还寥寥无几,王建民也还没有来上班。

毕竟是第一天上班,李安业总不能最后一个到,怎么说也得好好表现一下。

李安业跟里面的同事友好地打过招呼,然后走到写着自己铭牌的办公桌前坐下,拿出包里的保温壶,喝了一口热水,静静地等待王建民的到来。

今儿是他第一天上班,很多注意事项还不清楚,所以需要等王建民来了,第一时间去他办公室里报到,顺便把这个月的补贴给领了。

他来之前就听说采购科的采购员,每个月可是有不少票证补贴的,而且每个月还可以报销两条大前门。

毕竟采购员需要去外面采购,需要走动的地方不少,没有好烟可是寸步难行。

不止如此,因着采购员出去是代表了轧钢厂,所以采购科的人每个人每月都有额外的十张澡票可以领,要知道普通工人每个月才五张澡票。

这个年代大多数人家里都是不能洗澡的,平时只能稍微擦洗一下身体,要想洗澡就只有两个地方。

一个是厂里的锅炉房,一个就是澡堂。

但锅炉房洗澡毕竟不方便,所以采购科补贴的额外十张澡票,可以说是救了李安业的命。

作为一个现代人,让他一个星期洗一次澡,跟要了他老命似的。

不多时办公室里人都来齐了,三三两两地进来了,王建民也掐着时间进了办公室。

“王科长。”李安业立马上前迎了过去。

“李安业是吧。”王建明上下打量了李安业一眼,“这身衣服不错,精神。”

“谢谢王科长。”李安业谦虚地低下头。

“跟我进来吧。”

王科长拎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转身进入了小办公室。

他在办公桌前坐下之后,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封,递给李安业,“这是咱们科这个月的补贴,其他人都领过了,你也拿去吧。”

李安业双手接过信封,“谢谢王科长。”

“咱们采购科工作特殊,大部分时间都下乡采购去了,你平时只需要上午过来点个名,其他时间坐不坐办公室都看你自己了。”

“只有一点,每个月科里分配给你的任务必须要完成,如果有额外任务给你的话,也是需要及时完成的,不过额外任务一般都是发奖金,不计入工资条里面。”

李安业认真地听着王建民给自己说注意事项。

“咱们采购科呢,不跟其他科室一样,有收徒的规矩,一切都是靠自己,不懂的可以多问问同事。”王建民说着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李安业。

李安业闻言,立马懂事地才兜里掏出一个小纸包,里面是一小份绿茶的茶叶。

“科长,这是我好不容易搞到的一点茶叶,送给您尝尝。”

王建民本想拒绝,可一听是茶叶,立马来了兴致,不动声色地将小纸包接过来,打开闻了闻,立马露出了陶醉的神色,“不错,是好茶。”

那可不吗,便利店里卖88块钱一包呢!

李安业在心中腹诽道,但面上还是一片谦虚,“我也不懂,还没尝过呢,寻思科长平时工作辛苦,就先送过来给您了。”

王建民欣慰地点了点头,“不错,我就知道我没看错人,你果然是一个正直善良的好同志。”

说着,二人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其实咱们采购科的工作说难也不难,只要跟下面公社的支书搞好关系,完成科里分配给你的采购额,就行了。”

说着王建民沉吟了一下,“这样吧,看你也是新来的同志,今儿周胜利正好要下乡采购,你跟着他一起去,第一天就当学习学习前辈的经验吧。”

“谢谢科长!”李安业脸上露出了喜色。

“行了你出去吧,一会我跟周胜利说一声,他出去的时候你只管跟着就行了,记住多听多看。”

“是!”李安业高高兴兴地出了小办公室。

能够跟在科室里的前辈身边学习一下经验那当然是最好的,不然他一个愣头青就这样跑到乡下,采购里面的门道都不清楚,很容易上当受骗。

再者,采购的流程他也完全不清楚,完全就是两眼一抹黑。

现在能够跟着周胜利下乡学习一下经验和流程,总没有什么坏处的。

不一会儿周胜利就过来了,一脸友好的看着李安业,“李安业同志,科长让你待会跟着我下乡一起去采购,学习一下经验。”

李安业当即装作一副惊喜的模样,“真的吗,那可真是太好了,你看我这正愁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呢!”

周胜利推了推眼镜,脸上除了笑容没有什么多的表情。

在采购科的哪个不是人精,既然科长要特殊照顾这个新来的同事,他们这些前辈也只能顺着科长的意思,毕竟能让科长开金口照顾的,估计都是有来头的,所以周胜利对待李安业的态度也十分友好。

第17章 采购员的人情世故

李安业和周胜利一起骑着自行车出了轧钢厂的大门,一直沿着大路出了四九城。

在周胜利的带领下,二人离开大路,拐上了一条崎岖不平的小路。

一路上李安业骑着自行车,只觉得屁股都要被坐垫给震麻了。

看来这采购员的工作,外人看起来油水多,是个肥差,但其实并没有表面上看的那么光鲜亮丽,就这崎岖不平的路面,都够人喝一壶的了。

大概骑了两个小时左右,周胜利才带着李安业在一处村庄停了下来。

周胜利领着李安业推着自行车进了村,接着他找到一个精瘦的小老头,估摸着是村里的支书,说明了来意。

这个村支书看样子和周胜利熟稔得很,稍微聊了两句,就让人去叫村民抬东西去了。

这里公社下面的一个生产队,平时多余没有上交给公社的粮食,就会卖给各个大厂的收购员,换一些钱票改善一下生产队里的设施。

“像咱们这些没门路的,就只能来队里收购一下粮食,级别高一些的采购员基本就会去公社采购粮食。”周胜利在等待的时间,抽空给李安业解释。

“在队里能收购到的量一般不大,不过太多了自行车也运不回去。”周胜利说着,露出了一个笑容。

“不过今儿安业同志你跟着来了,我可以多收购一些了,这不马上月底了,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呢!”

李安业立马听明白了周胜利的意思,这是要让自己给他当运输工具呢。

他当即就拍了胸脯,“你放心,我力气大,能帮你运不少呢!”

李安业也不含糊,既然跟着来学习来了,帮忙做点事情是应该的,毕竟人的帮助都是相互的。

周胜利闻言,立马露出了第一个真心的笑容,他拍了拍李安业的肩膀,“那我就先谢谢你了。”

说着,他也作为回报,跟李安业事无巨细地说起了采购的规矩。

采购员下乡采购,一般都是先自掏腰包,把东西收上去,然后运到工厂之后拿着生产队或者公社开具的收条去报销。

“你要记得一定要拿到收条,不然很容易被当成投机倒把。”

李安业认真地听着,默默地把注意事项都记在脑海里,手上也没闲着,给支书还有周胜利都散了一根大前门,不一会儿生产队办公室里面就烟雾缭绕了。

不一会儿就有两个小伙子抬着几个布袋子过来了,也有不少闻讯赶来的村民过来了。

一般村里来采购员的时候,村民们都会过来把自己家里多余的农产品换成钱。

有的村民提着一个篮子,装了些鸡蛋,有的则是一把大白菜,应有尽有,大家都拿着手里的东西,老老实实地在办公室外排队。

周胜利先是检查了几个布袋子,里面全是棒子面,一袋看起来有十几斤的模样。

“还是老规矩,1毛3一斤吧。”周胜利给村支书散了一根大前门,“这里一共多少斤啊?”

村支书接过烟,笑眯眯的,“一共46斤。”

李安业默默地立在一旁,仔细地观察着二人的互动。

首节上一节9/3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