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成一大爷的亲外甥 第78节

大伙儿听到龚股长这番铿锵有力的发言,都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好!”

“好!”

龚股长冲着大家伙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去追自己那两个手下了,贾张氏虽然被钳制着,但还是一个劲儿地喊着冤。

“你们保卫科怎么胡乱抓人啊?秦京茹那个破坏社会风气的破鞋不抓,你们来欺负我这个孤苦无依的老婆子是吧?”

“你们这样护着那个小婊子,是不是也跟她有一腿啊?”

“你们也是真不怕得病啊,那样的公交车也敢上!?”

龚股长听着贾张氏越骂越脏,直接脱下皮鞋,将自己的袜子脱下来,揉成一团堵住了贾张氏那张臭嘴。

贾张氏瞪大眼睛,万万想不到她活到这个岁数,居然有被人臭袜子堵嘴这一天,当即就哼哼唧唧起来,不过她骂的是什么,没有一个人能听懂就是了。

龚股长之所以敢这样做,那是因为轧钢厂这样的厅局级大厂的保卫科跟公安局一样,是拥有执法权的,抓捕一个犯人那都是家常便饭。

再说了他也是打心眼里心疼秦京茹这个小姑娘,被这个恶老太婆逼成什么样了?也得亏贾张氏是个女的,如果是个男的,他的手段就不止塞臭袜子这么简单了?

两个手下看着自家头头的行为,也是见怪不怪了,毕竟这年头嘴臭的犯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还时常担心自家股长的袜子够不够使呢!

龚股长带着人将贾张氏扭送到了公安局,跟公安同志简单说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公安同志听说贾张氏上门闹事,还动手打人了,当即眉头就是一皱,表示接下来的事情他们会接手的,辛苦保卫科的同志了。

跟公安同志打过招呼之后,龚股长等人再也没有多看贾张氏一眼,直接离开了。

到了公安局的贾张氏这回算是彻底老实了,就算一个公安将堵住她嘴的袜子拿下来,她也是跟个鹌鹑一样不敢再闹腾了。

毕竟她也不是第一次进公安局了,里面的路数她也大概懂了,如果这个时候闹起来,不仅没有自己好果子吃,说不定还要在局子里多蹲几天呢!

当晚吃晚饭的时候,小当和槐花就嚎到易中海这儿来了,哭着喊着说奶奶不见了。

易中海自然是听说了贾张氏去工厂宿舍闹事,被公安局拘留的事情,只不过他当时没有想到小当和槐花,还以为贾张氏是托人照看了,没想到就这样扔在家里不管了。

易中海看着两个哭闹不止的孩子,叹了一口气,这会儿小当才六七岁,槐花也才三岁,大人造的孽,孩子懂什么啊?

“柱子啊,你去拿两双碗筷来,让俩孩子今儿在这凑合吃一顿吧!”易中海吩咐道。

傻柱看了一眼哭得伤心的小当和槐花,默默站起身来去给二人拿筷子去了。

这要是换做以前,小当和槐花没人照看,他是当仁不让的,但自从秦淮茹那次陷害他之后,他就对贾家寒了心,如今就算是易中海发言了,他心中也是有些不情不愿的。

刘小花许是怀孕了,身上的母性光辉使得她看不下小当和槐花这么哭下去,当即就起身一手搂一个,哄了起来。

李安业和宋如章则是默默扒着自己碗里的饭,对于易中海的这个决定并没有多说什么。

说实在的,李安业虽然讨厌贾家,但真让他看着两个小孩在自己面前活生生饿死,那也是做不到的。

就跟后世的那些网友一样,看着个个都是戾气大得不行,遇到点稍微看不惯的事情就破口大骂,可是真让他们看到网上那些困难的人,他们虽然自己都过得不怎么样,但总是会慷慨解囊,李安业就是这些网友的其中一个。

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上了桌之后看到这么一大桌可口的饭菜,当即就把找奶奶的事情抛到了脑后,一人拿着一个白面馒头,疯狂地往自己嘴里送。

要知道自从秦淮茹进去之后,她们两个别说是白面馒头了,就算是棒子面做的窝窝头那也是不能管饱了,一天到头不是米汤就是白菜汤的,二人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过油水了。

现在这桌上的菜不仅有荤腥,就算是素菜那油水也是足足的,饿久了的两个小丫头当即就甩开膀子吃了起来。

.................................

本章由喜欢泰虎的唐三少独家赞助,谢谢金主的大神认证,也谢谢大家的礼物!

第173章 募捐大会

“慢点吃,别呛着。”一大妈一脸和蔼地看着两个狼吞虎咽的小丫头,心中也满是怜惜。

看小当和槐花的吃相就知道多久没有吃过好东西了,说起来大人造的孽,可苦了这两个孩子。

宋如城看着小当和槐花的吃相,莫名想到了自己第一次来这儿吃饭时候的吃相,有些忍不住笑意。

但他被宋如章教得很好,知道这个时候如果笑了,两个小妹妹会不自在的,所以狠掐了自己几把,不让自己笑出来。

“听说贾张氏一个星期才能被放出来,这两个小娃娃可怎么办哟……”一大妈有些愁眉不展的。

她此时内心有些复杂,一方面她对秦淮茹做的那些事情,那叫一个不齿,差点儿就害到了李安业,但如果他们家不管这两个小丫头的话,院里其他人也没有这个条件去管。

易中海此时心里的想法和一大妈一模一样,他想得更深一些,接济两个小娃娃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但是他就怕这要是养成了习惯,那贾张氏不得三天两头找由头去局子里,然后直接将两个小的扔给他们?

虽说按照家里目前的条件,添两双筷子是绰绰有余的事情,但易中海怎么想怎么觉得心里膈应,这毕竟不是自己家的孩子,里面门道可多了去了。

“安业啊,你怎么说?”易中海将目光放到李安业身上,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个最优解。

李安业自然懂得易中海说的是什么,放下筷子思忖了片刻,“不如开个全院大会,各家各户都掏点,算是为她们两姐妹募捐吧,反正一个星期而已,两个姐妹的口粮也不多,每人掏点儿就够了。”

其实李安业也怕自家就这样被贾家给赖上了,不说他小气,不愿意多出这两姐妹的口粮,只不过替别人家养孩子那算是什么事儿?

一到饭点就过来,过了饭点抹了嘴就溜是吧?他才不会这样惯着贾张氏,不然以后指定惯出毛病来了。

易中海听了李安业的话后点了点头,“不错,这个法子不错。”

两个小娃娃能吃多少,院里这么多人,你出一把面我出一把米的,都是不痛不痒的事情,也没人会多说什么。

“柱子,这样,待会儿吃完饭你去跟院里的二大爷三大爷通个气儿,通知下去,八点开全员大会。”

傻柱点了点头,“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一般傻柱和李安业都在的时候,易中海总会下意识的让傻柱去跑腿,而不是李安业,因为在易中海的心里,读书人就不应该干跑腿这活。

还好傻柱也不会往这方面多想,每次易中海使唤他的时候都是笑嘻嘻地应下。

吃完晚饭后,小当和槐花直接瘫在堂屋动不了了,谁也不能碰,一碰两个人就直嚷嚷肚子疼。

宋如章去检查了一下,说这两姐妹是吃撑了,将胃撑着了,休息会就没什么大事了。

这也让一大妈松了一口气,他们家让两个娃儿过来吃饭是好事没错,但这两个娃要是在他们家出问题了,这不就让贾张氏逮着闹腾的机会了?

所以这会儿她心里十分庆幸,幸好家里两个爷们儿是明智的,没有将两个娃娃的事情大包大揽下来,不然到时候操心的还是她这个老娘们。

闫埠贵将傻柱送出家门之后,脸色就有些不好了,但他毕竟在易中海家吃了这么多饭,这会儿易中海的想法他也不好驳回去。

只不过一想到自己家就出一把面,他就浑身不舒服,你说这把面要是给易中海家那他绝不多说什么,但贾家他可是一点儿光都没有沾过,如今还要他去倒贴贾家一把面,他就有些不乐意了。

“就当这把子面是给一大爷面子,不就行了?”三大妈看着自家老伴闷闷不乐的,劝解道,“待会你出去可不能耷拉着个脸,可不能不给一大爷面子。”

闫埠贵点了点头,“这个你放心,我心里有数,不是我不乐意给一大爷面子,只是这给贾家送东西,我实在是高兴不起来。”

“你说平日里,我们沾过他们什么光啊……”闫埠贵嘟囔道,“要不是这事儿是一大爷提出来的,我一颗麦子都不愿意给。”

不过抱怨归抱怨,闫埠贵心里知道,就算一大爷今儿要他出五斤棒子面,他也是必须要拿出去的,毕竟他这些日子在易中海家吃的饭,就远远超过五斤棒子面的价值了,这点儿他还是能算计清楚的。

很快,傻柱就将各家各户都通知到位了,大伙儿听了要给贾家两个小丫头捐粮这事儿,也没有多大异议,毕竟两个小丫头一个星期能吃多少啊,也就是一家抓一把的事情。

再说了,贾家两个小丫头也确实是可怜,妈妈进去了,哥哥不知所踪,如今奶奶也被拘留了,都是一个院里的邻居,能帮一些是一些吧。

所以全院大会召开的时候,易中海简单的将事情说了一下,大家就自发地排队去捐粮食了,许大茂倒是大气,直接给了一小袋子细面,估计是娄晓娥逼着来的。

很快,易中海就筹到了一袋子粮食,估摸着两个小丫头能吃上好几个星期的。

“行,大家不愧都是先进同志,这袋子粮,我就替两个小丫头谢谢诸位了。”一大爷笑眯眯地看着面前一张张熟悉的脸,“这袋子粮呢,我就做主放到正院门槛旁边了。”

“以后中午由一大妈给做好,给两个小丫头送去,晚上就由柱子多做出来一份给她们送过去。”

“今天的这次募捐,我会上报到街道办,大家呀,都是这次募捐的功臣!”

大伙儿听了一大爷的话之后,都热情地鼓起了掌,不过还是有人小声嘟囔着,说一大爷家条件这么好,怎么还让他们来捐粮?

但这样的话,很快就被明事理的给压了下去。

“你别胡说,一大爷这些年为咱们院里做的,大伙儿都看在眼里,我估摸着,他是不想包揽这事儿,所以才发动募捐的。”

“毕竟你想想,那可是贾家的两个丫头,如果一大爷真大包大揽了,贾张氏出来以后闻到风声,还不立马贴上去啊?”

那人听了这话之后,立马就闭嘴不言语了,毕竟一大爷这些年来在院里是怎么做的,大家都确实有目共睹,家家户户有个困难的时候,你只要求到一大爷门口,他就绝对不会拒绝你。

你看看那时候孤苦伶仃的何雨柱兄妹俩,还有现在的聋老太太,哪个不是一大爷帮衬着过来的?

第174章 这不是棒梗吗?

贾张氏待在局子的这一个星期,一大妈和傻柱轮番给两个丫头送饭吃,两个丫头除了吵着要奶奶要妈妈要哥哥之外,其他倒是没什么大事。

倒是刘小花母性光辉很足,没事儿就跑到两个小丫头的屋里安慰二人一番,本来二人对刘小花还是比较抵触的,毕竟刘小花上门找她们妈妈麻烦的事情,二人都还是历历在目。

但由于家里的长辈都不在的恐慌,渐渐地和刘小花也熟络了起来,也不叫刘小花“傻婶”了,一口一个“小花婶子”,叫得可亲了。

很快一个星期就过去了,贾张氏灰头土脸地回到了四合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大伙儿募捐的那大半袋粮食搬回了自己家,还嚷嚷着一大妈和傻柱是不是私吞了一些,两个丫头怎么能一个星期吃完这么半袋粮食。

贾张氏这种放下碗就骂娘的做法,让院里大部分人看了都直摇头,一大妈和傻柱更是都不愿意搭理她,仿佛她是什么脏东西一般。

贾张氏这一个星期在局子里,最担心的倒不是院里头的两个小丫头,而是自己在外漂泊的宝贝大孙子,毕竟院里面那么多人呢,小当和槐花横竖是有人管的,倒是棒梗就不知道有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出来之后,贾张氏跟个没事人一样,但她也不敢再去找秦京茹的麻烦了,看周围人的反应,和秦京茹那副有恃无恐的样子,贾张氏就算是再傻,也能看出点什么。

不过她还是咽不下心里这口气,天天在家里指着两个小丫头的鼻子,指桑骂槐的。

“吃吃吃,整天就知道吃,你哥哥在外面还不知道有没有得吃呢!”

“别跟你那破鞋小姨一样,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我,好的不学,尽管你那破鞋小姨,学副狐媚子模样。”

大家起先还愿意说贾张氏几句,不要这样对待孩子,但被贾张氏阴阳怪气地损回去之后,再也没有人愿意开口了。

毕竟也不是自家的孩子,贾张氏愿意怎么教就怎么教吧,反正最后也害不到他们头上。

易中海家最近可是忙翻了天,在给李安业和宋如章准备婚礼的酒席用品,二人的新衣服一早就托三大妈给做好了。

李安业一身板正的中山装,宋如章的则是一条的确良的裙子,外面再配上一件红色的呢子大衣,这些布料都是李安业拿了布票,亲自去百货大楼里面挑的,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了。

还真别说,这量身定做的,和百货大楼里面买来的成衣就是不一样,宋如章仅仅是试穿了一下那件红色的呢子大衣,就让李安业挪不开眼睛了。

三大妈的手艺也真是十分好,衣服的腰身把握得非常好,更加显得宋如章的腰身盈盈一握了。

一大妈看了也直点头,直说李安业上辈子积了福,这辈子娶到这么俊俏的一个媳妇儿,这男的俊,女的俏,未来的孩子也肯定差不了!

这天李安业在办公室点完名之后,就骑着自行车下乡了,他是已经不用下乡采购了的,但奈何办婚礼酒席要用到的食材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他打算从今天开始下乡,每次多往家捣腾一点食材,这样等到婚礼的那一天,保证来吃酒的客人都能吃到丰盛的酒席。

毕竟结婚可是大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李安业这辈子是不会再办第二次婚礼了,所以他心里也很重视这场婚礼,什么都要挑好的。

李安业骑着自行车来到三沟村,给村里的书记塞了一包烟之后,指明要收购好一点的食材,棒子面什么的就不考虑了。

毕竟家里的粮票是足够的,易中海和自己每个月补贴的粮票就有不少,更何况他们每个月还有定量,而且家里还有不少余粮,婚礼酒席的细粮是不缺的,缺是的肉菜和鸡蛋。

傻柱办婚礼的时候,每桌可是按人头给了一个红烧狮子头的,虽然红烧狮子头的肉很少,掺得面粉很多,但那也是实打实的肉啊!

李安业这次办婚礼,那规格指定是不能落在傻柱后面的,必须要超过傻柱才行,也不是攀比,毕竟易中海一个八级钳工,李安业一个六级干部,他们家的喜事要是办得比傻柱寒碜,那吃席的人肯定是要骂他们家抠门的。

虽然李安业手里的肉票也还不少,但他是一个无肉不欢的人,自己平时也是要吃的,所以这会儿只能下乡来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收到老乡家的鸡鸭鹅什么的,拿回去做酒席用。

村民们很快提着东西过来了,鸡蛋李安业那是照单全收下来,咸鸭蛋皮蛋也收了不少,这些可以做成凉菜放在酒席上,也是倍儿有面子的。

李安业的运气不错,在三沟村收到了两只鹅,一只鸭,这下任务又轻省了很多。

由于这次李安业大气,来收购东西都是捡得贵的挑,所以村民们十分热情地帮李安业将采购的东西统统打了包,装在李安业的二八大杠上面。

李安业骑着自行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骑到了没人的小路上,将一部分的东西放进空间,不过这两只鹅和一只鸭是不能放进空间的,空间里面活物进去立马就会死掉,所以李安业只能将它们拴牢在车上,继续骑着车往四九城的方向去。

今儿可以说收获颇丰,他待会儿回到厂里,只需要将一些打掩护的白菜瓜果之力的加上去,其他的自己都可以落下来,毕竟自己家里要办酒席这是厂里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多拿些东西回去,也不会有人说闲话。

毕竟谁家里没个喜事啊?采购科里有同事家里要办酒席的时候,那都是大包小包往家里带的,大家对待这种情况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家有喜事的时候就照做。

将东西放到空间之后,自行车的重量明显轻了一大半,李安业哼着小曲儿骑行在乡间小道上,在离四九城不远的郊外,遇到了一帮半大的小伙子。

李安业经过他们的时候,腾地停下了自行车,不为别的,那帮半大小子里面,有一个李安业十分熟悉的身影。

首节上一节78/3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