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成一大爷的亲外甥 第44节

果然徐卫国说什么都不收,一脸强硬地将打火机塞到李安业的口袋里,“这人家给你的,你就好好收着。”

李安业也不再坚持,毕竟就算是后世,抽烟的男人都止不住对芝宝的喜爱,何况是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呢?

他敢保证,整个四九城,拥有这种煤油打火机的人也绝对不超过五十个。

交易提前完成了,徐卫国大手一挥,给车队的人整整放了一整天的假期,让大家可以在北部港口转转,尤其是方便李安业,毕竟李安业是第一次来北部港口。

本来方峰打算陪李安业一起逛逛的,但被李安业拒绝了,毕竟他这次想多采购一点海鲜放在空间的冻柜里面,方峰在旁边的话多少有些不方便。

第92章 黄瓜鱼和海鲜

李安业独自一人来到大街上闲逛着,卖海鲜的菜市场,大多都是一些海鱼,并没有李安业想象中大只的龙虾和肥美的梭子蟹。

李安业逛了一圈下来,愣是没有找见龙虾和螃蟹,找人问了之后,那人上下打量了李安业一下,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毕竟从李安业的穿着来看,也不是那种穷到要吃龙虾螃蟹的人啊!

那人虽然心中疑惑,但是跟李安业说了,如果想吃龙虾和螃蟹的话,自己去海边找渔民,或者自己下海捞也成。

毕竟龙虾和螃蟹都属于肉类的,摆在明面上卖,大家都吃腻了东西,谁会愿意掏肉票去买这些东西啊?

掏个肉票买海鱼都嫌奢侈了。

李安业这才恍然大悟,他只知道这个时代螃蟹和龙虾是穷人吃的,本以为应该会卖得很便宜,已经做好了要大买特买的准备,没想到人家根本不稀罕卖那东西。

无奈,李安业只能掏肉票买了几条黄瓜鱼,因为后世的过度捕捞,这黄瓜鱼在后世那可是堪比黄金的价格,今儿李安业在这儿见着了,那自然要买几条回去尝尝。

李安业出差之前,一大妈就给了他不少肉票,让他看见喜欢的海产品只管买,到时候家里肉票不够了,再去鸽子市买肉票就成。

而徐卫国在鹰酱国的轮船离港之后,也塞给李安业一个小信封,说是外贸部对他愿意帮忙的一点儿心意。

里面有不少全国粮票和肉票,更稀罕的是还有一张手表票。

所以李安业这会儿是根本不缺肉票的,看到有些不知名的海鱼也会停下来买上一条,毕竟空间里面是有冻柜的,只放了些冰淇淋什么的,李安业早就想它塞满了。

除了新鲜的海鱼,李安业还购买了不少晒好的鱼干,毕竟下一次来北部港口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随后李安业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将新鲜的海鱼全部扔到空间里的冻柜冷冻上,手里只留下一些干货。

李安业提着大包小包干货来到车队驻扎的地方,将干货全部放到后备箱之后,找到这次的司机王师傅,笑眯眯地给他塞了两包大前门,“王师傅,我想去海边买些稀奇的海产品带回去,你能不能载我一趟?”

收了烟的王师傅自然不会拒绝,直接示意李安业上车,“成,这地儿我也来过两次,熟得很,上次还帮我岳父带了去码头带了些鲍鱼回去。”

李安业一听笑容更盛,“既然王师傅有熟悉的地方买,那更好了,我正愁不知道去哪儿呢!”

上车之后王师傅和李安业天南海北的聊了起来,“你可别小看鲍鱼这东西,虽然在这儿都说是穷人吃的,但在四九城啊,这些东西可还是比较稀罕的。”

“到那儿你可以多拿一点鲍鱼海参,不管是送亲戚还是送领导都是倍儿有面的。”

李安业笑眯眯地连连点头称是。

到了地方之后,王师傅领着李安业来到了码头,有一个渔民也是恰好出船回来,听二人要买他的海鲜,顿时笑逐颜开。

要知道他家里每天龙虾鲍鱼当主食,日子那过得叫一个苦,但他们城下面的公社土地比较贫瘠,每年苞谷的产量就那么一点儿,交完公粮之后家家户户那是根本不剩什么,更别提他们这些渔民了。

李安业跟着这个渔民来到他的渔船处,立马就看到了不少手腕粗的皮皮虾,大龙虾,还有梭子蟹,鲍鱼,海胆,应有尽有。

“都是现捞上来的。”那渔民搓着手,一脸紧张地笑着。

李安业也不跟他客气,上手就挑了不少皮皮虾和梭子蟹,海胆也拿了不少。

王师傅看李安业只盯着一些不值钱的东西拿,连忙上前低声指导,“这鲍鱼和海参也多拿点。”

李安业从善如流地挑了一些鲍鱼和海参,又拿了不少扇贝这才意犹未尽地罢手,王师傅在旁边极大地限制了他的购买数量。

龙虾和螃蟹村民只要了三分钱一斤,其他的也大多都是不超过一毛钱一斤,七八分钱一斤,李安业采购了这么多海鲜,才只花了四块钱。

渔民有一种遇到了冤大头的感觉,收钱的时候脸上还有一种不真实的表情。

李安业又花了五毛钱,跟渔民买了几个大木盆,将这些海鲜放到木盆里面,然后灌上少量的海水,尽量保鲜。

王师傅也跟着买了一些海参和鲍鱼,不过数量并不多,虽然他知道这东西稀罕,但买回去除了送人就只能自己吃,卖是万万不能卖的,毕竟他在运输科工作,活得挺滋润的,还不想自寻死路。

将东西塞满后备箱之后,李安业才意犹未尽地坐上了车,刚刚村民先给他开了一个海胆让他尝了,味道果然特别鲜美,这拿回去蒸个鸡蛋在里面,可不香掉牙么?

回去的路上李安业心里还有些忐忑,毕竟这些东西都是没有给肉票的,而且自己也不是打着给采购的名义来的。

王师傅却安慰李安业不要多想,他也跟着车来港口送过好几次货了,外贸部的人大多都这样干过,既然是为了厂里里面的事情出差,给自己买些特产带回去不会有问题的,李安业这才放下心来。

第二天车队就集合了,浩浩荡荡地回四九城了,方峰一路上爱不释手地把玩着李安业的打火机,“这东西好,打着火了,还有一股淡淡的煤油香味。”

李安业也特别喜欢问芝宝打火机打着火后,煤油燃烧发出来的香味,后世他就有好几个芝宝打火机,虽然不会玩花样,但拿出去装装逼是顶好的。

在路上又折腾了两天,众人才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四九城。

还好现在气温低,不然李安业都担心后备箱的海鲜会坏掉,王师傅和方峰停下车之后,都热情地帮李安业卸着车上的海鲜,李安业不动声色地将几条冷冻的黄瓜鱼塞到木桶的最下面。

这黄瓜鱼放在他空间也浪费了,到时候拿出来就不方便了,很容易穿帮,所以李安业一次性全拿了出来。

其他的海鱼也分批次被李安业藏到了木桶的最下面。

好食材必须要配好厨子,不然这些东西放到他空间里,放烂了自己也不会做。

第93章 痛风套餐

忙完之后,李安业看到贾家旁边的一间厢房外站着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正在捣鼓着一个看起来破烂的木箱子,看起来是个生面孔。

李安业也没有太在意,毕竟孩子们在各个大杂院串门也是经常的事情。

帮着一大妈将海鲜全部归置妥当之后,李安业才暂时回到房间里,能够歇口气,现在就等着傻柱晚上回来做海鲜大餐了。

这会儿李安业使唤起傻柱来也是得心应手,许是因为李安业帮他解决了人生大事,傻柱对李安业那叫一个有求必应,有时候都不用李安业开口,就自发地带食材过来做饭。

一大爷和一大妈也从来不让傻柱吃亏,每次都会给加上不少食材,所以这阵子李安业在伙食待遇上是十分满意的。

晚上傻柱回来之后,看到这么多海鲜也是傻了眼,虽然他是个厨子,但还真没有见过这么多海鲜,毕竟他学的菜系里面,关于海鲜的菜还是比较少的,像龙虾螃蟹这些他就只知道具体的做饭,鲍鱼海参还好一些,但实际做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

“我说,你这哪是出了趟差啊,你这是出去旅游了一趟啊!”傻柱看着小厨房地上的海鲜捅啧啧称奇。

李安业倚着门框笑道,“那也是上面的领导照顾,不然我也不能带回来这么多。”

“有文化真好!”傻柱一脸羡慕,“要是爷们我也有文化,也不至于在食堂操劳这么多年了。”

“得了吧,赶紧的做饭,我出去买两瓶酒,晚上咱们好好喝一口。”李安业说着,抬腿往外面走了。

走到外面似乎又发现了什么,折返了回来,“这贾家隔壁怎么个情况,看那样子是不是住进去了人啊?”

李安业出去发现贾家隔壁的厢房门前多了两副对联,于是一脸好奇地回来询问傻柱。

傻柱正从桶子里捞出来一只大龙虾,放到案板上,“噢,是津县那边回来的一对姐弟,回祖屋来住了。”

说着他对李安业投去一个男人才懂的眼神,“你出差了没见着,那姑娘长得可漂亮了,不过现在搁家待业呢。”

“不然啊,一大妈早过去帮你说媒了。”

李安业见突然扯到了自己的婚事,有些无奈,“舅妈就这样,你平时帮我多劝劝她,对象这事儿急不来的。”

对于对门姐弟的事情李安业并没有放在心上,他现在就想赶紧把自己在轧钢厂的行政等级升上一升,早日领上高工资,搞对象的事情还是暂时放到一边吧。

毕竟原身今年也才二十一岁,这个年纪放在后世,还是一个学生呢!

出四合院门的时候,李安业正好见到一个浑身沾满了灰白色粉尘的女孩子进来,她脸上一片斑驳,看不出原本的长相,只能看到她梳着两个麻花辫,身材高挑窈窕。

李安业寻思咱院里除了何雨水,什么时候出了个这么年轻的姑娘,立马就联想到了傻柱说的姐弟。

不过看姑娘这样子,不会是去粮站搬粮袋了吧?院里的闫解成每次从粮站卸完货回来,就是这副样子。

李安业好奇地打量了她一眼,接着就急吼吼地去供销社买酒了,今儿晚上必须好好整上一套“痛风套餐”才行,只可惜这个年代啤酒并不流行,不然龙虾配上一口啤酒才是绝配啊!

买完酒回来之后,易中海吩咐李安业把二大爷和三大爷一起叫过来,现在只要李安业带了点什么稀罕东西过来,易中海就会大方地请二大爷和三大爷过来一起尝个鲜,都快成为惯例了。

由于正是新年,家家户户饭桌上这几天都是能见到肉星子的,从易中海房子里飘出来的鲜香味虽然很稀奇,但没有吃过海鲜的孩子们也不馋,都乖乖在家里等着晚上吃肉。

傻柱将一道道硬菜端上桌,爆炒梭子蟹,红烧鲍鱼,清蒸皮皮虾和黄瓜鱼,还特意用大锅蒸了一只大螃蟹和一只大龙虾。

这样的菜色,放在后世没有几千大洋那可整不下来,而在这个年代,却是穷人的代餐。

“这得花多少钱啊……”闫埠贵看着桌上的海鲜,手里拿着筷子一时不敢下手。

“三大爷您就放心吃吧,这些东西在海边遍地都是,大家连卖都不稀罕卖,我是找了村民才弄回来这些东西的,咱就吃个新鲜。”李安业笑眯眯地跟闫埠贵解释道。

闫埠贵和刘海中自然也知道李安业这次出差,是跟着厂里外贸部去出口钢材的,一个劲儿地夸李安业有本事。

刘海中的胖脸上露出了羡慕的表情,“安业啊,你二大爷我想当领导想当了一辈子,可现在看来啊,咱们全院也估计就你有当大领导的希望了。”

“以后你要是当上了厂里大领导,可别忘了提携一把你二大爷啊!”刘海中的官瘾挺大,眼瞅着自己没戏了,就把希望放到李安业这边了。

虽然刘海中也是轧钢厂里的七级钳工,可七级钳工和八级钳工别看只差了一级,但待遇那可是天差地别的,刘海中在工厂工作这么多年了,连大领导的边儿都没摸着,更别说当上干部了。

李安业看了刘海中一眼,“二大爷,我觉得吧,现在这样挺好的,什么领导不领导的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咱还是甭操那个心。”

原剧情里这位二大爷确实在起风的时候,得到了李副厂长的赏识,威风了一阵子,但是这位在位期间,可尽没干好事,所以李安业是不希望这位二大爷当上干部的。

毕竟刘海中贪恋的仅仅只是当官的威风。

刘海中听了李安业的话,却并不是很赞成,“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可不是好士兵,他一大爷,你这可要好好教育一下你外甥。”

“他现在这么得厂里领导赏识,抱着这样懒散的心态可不行。”

易中海听了也只是笑笑,“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的要求很低,只要他今年给我娶个媳妇回来就成。”

李安业闻言默默低头吃了一口大鲍鱼,心想咋啥事都能扯到他的婚事上啊……

第94章 男人的心头好

中场休息的时候,易中海掏出李安业给他的骆驼香烟,给桌上的人散了一圈,除了李安业之外的众人都拿着手里的烟稀罕得不得了。

“这个啊,是安业孝敬给我的外烟,大家一起尝个鲜。”易中海眼角的鱼尾纹都皱到了一起,可见小老头现在有多高兴。

李安业看着易中海高兴的样子,直接将兜里的煤油打火机拿出来,伸到易中海的嘴边,“咔嚓”一下,帮易中海点燃了嘴边的香烟。

这一幕让饭桌上的人顿时张大了双眼,打火机这个东西,二大爷三大爷这个岁数了,倒是有在外头见人用过,但那也绝对是屈指可数的。

毕竟这个年代大家点烟的方式大多都是香烟,而一个小小的打火机还需要工业票,价格也是不菲,自然没有人会愿意去花这个冤枉钱,更何况李安业手里的这个打火机明显跟老式的燃油打火机不一样,不仅外边更加精致,而且点火的时候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那开合的声音更是清脆无比。

李安业看着大家盯着自己手里的打火机,笑眯眯将它放在桌子上,让众人拿着点火,“这是我出差的时候,外国的友人送给我的。”

刘海中第一个将打火机拿过来,学着李安业的样子,单手将打火机的盖打开,然后用拇指滚动了一下齿轮,随着“咔嚓”一声,棉线处冒出了跳动的火焰。

“这东西,可稀罕呐!”刘海中将打火机盖重新盖上,递给闫埠贵,一副“今儿我是开了眼”的样子。

闫埠贵拿着打火机也是稀罕得不行,拿在手里把玩了许久,愣是不点火,一旁的傻柱都着急了,“三大爷,您倒是点火啊,我这儿还排着队呢!”

“嗬,急什么,我还没见过这么精巧的打火机呢!”闫埠贵扶了扶眼镜,小心翼翼的地将打火机外盖拨开,给自己点了火,接着又把玩了一阵才递给了傻柱。

“安业真是有本事啊,这种打火机,我看不便宜啊……”闫埠贵深吸了一口香烟,“你还别说,经过这个打火机点的烟啊,还真香了不少!”

李安业看着大家稀罕得不行的样子,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芝宝打火机就算是在后世,那也是男人们的心头好,何况是在这个人人都用火柴的年代呢?

只是里面的火石不知道现在国内有没有适合的,棉芯和煤油都肯定是有的,如果没有合适的火石的话,那这个打火机的寿命就比较短了。

傻柱终于拿到了心心念念的打火机,放到鼻子前猛嗅了一把煤油的香味,这才给自己点上了一根香烟,颇为感叹,“安业兄弟是真的有本事啊,这外烟,外国的打火机,那是样样俱全,这些我以前见都没见过。”

李安业也给自己点燃了一根香烟,“这也是多亏了外贸部的领导赏识,不然我也没这个机会见识到这些啊。”

“那也是你有本事才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啊!”闫埠贵这会儿对李安业是真心地佩服了,作为四合院里唯二的读书人,对于李安业的优秀闫埠贵也与有荣焉。

“可惜我家几个孩子都是不喜欢读书的,要是能有你一半,我也就知足了。”闫埠贵说着叹了一口气。

首节上一节44/3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