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成一大爷的亲外甥 第314节

这个年代的城市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如果大雪还一直这样下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停水停电的现象发生,毕竟没有下这样大雪的时候,院里面也经常停水停电。

家里面有四个老人,如今天气又这么冷,这煤球一定要多拉一点回来,不然的话老人要是冻着了,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个时候蜂窝煤已经走入了家家户户,很多富裕一些的人家,冬天为了省事儿,宁愿多花一些钱也要买蜂窝煤烧,毕竟蜂窝煤可比柴火耐烧多了。

但李安业家里面一般都是烧煤球,因为李安业不喜欢蜂窝煤的气味,他的至理名言就是赚的钱就是用来花,用来享受的,所以在生活所需这方面从来都不小气。

第724章 买煤球

李安业和傻柱两个人在堂屋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将姜茶喝下去,重新觉得暖和起来之后,外面的雪下的也小了,便全副武装地出门去买煤球了。

虽然家里面还剩下不少煤球,但是四九城的冬天很长,如今还仅仅是刚过完年几天而已,多买点煤球回来以后就不用经常出去买了。

再说傻柱也觉得现在这个天气实在是太邪性了,可以说是他有生以来,四九城最冷的一年了,多备点煤球蜂窝煤这种生活必需品还是相当重要的。

至于食物的话,暂时不用愁,因为家里有一台冰箱,所以他们家一年四季都养成了多买食物的好习惯,更何况冬天的时候,室外就是天然的冰箱。

加上是过年,地窖里面那更是被塞得满满的,不仅有崔大可从北部港口那边运过来的海鲜,还有很多米面都存放在地窖里面。

之所以会囤积这么多米面,是因为李安业知道起风这段特殊时期,动不动就会闹粮食短缺,定量发起来缺斤少两那是经常有的情况,所以他将家里采购粮食的任务直接交给了崔大可,让崔大可每次都送大量的米面过来,放在地窖里面囤积着。

地窖里面的米面消耗过了一半,就会及时通知崔大可补上,如今他们家里人口多,也不愁囤积的这些米面会吃不完,一大妈觉得这样也是十分省事,于是去粮站领粮食的时候,也是叫上傻柱,一次性将一个月的定量给领回来。

如今李安业觉得,如果出现断水断电,暴风雪之类的情况,食物肯定是不会缺的,最可能缺的就是煤球这样取暖的燃料,毕竟他们家堂屋的炉子,基本上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不熄火的。

大家白天都在堂屋活动,晚上的时候还要将大浴室里面的炉子给点起来,一边烧水一边保证大浴室里面的温度,然后老老少少排队洗澡。

大家也是受了李安业的影响,本来北方人一个星期洗一次澡都算频繁了,毕竟冬天这么冷,去澡堂的时候还好,但是出澡堂的时候,刚刚体会过澡堂里面的温暖,出来又要面对刺骨的寒风,那对人可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不过如今李安业弄了一个大浴室出来,大家洗澡都方便了许多,再加上家里面孩子多了,他们这些做家长的就要保持自己的卫生情况,这样跟孩子亲昵起来也是十分放心的。

所以李安业家里面,煤球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如今家里面现有的的煤球,估计只能撑一个星期就能被烧光。

李安业带着傻柱来到煤站,要了两板车的煤球,还有一板车的果木柴火送到四合院,李安业自己屋子里那个壁炉还是烧柴火比较舒服,果木烧起来自带一股清香,宋如章特别喜欢。

李安业和宋如章两夫妻白天一般都是到自家舅舅家的堂屋活动,果木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所以李安业只要了一车。

两边道路上的积雪虽然有民兵会定时出来清理,但是路面上依旧是结了一层厚厚的冰碴子,人走在上面都有些打滑,更别提这个时候出来拖板车的板车师傅了,那速度慢的跟蜗牛一样,深怕稍有不慎就连人带车给翻了。

李安业和傻柱两个人也是没有歇着,忙上忙下帮着三个板车师傅推车,花了比来时三倍的时间,这才将两车煤球和一车果木柴运到了四合院里面。

宋如章和宋如城原先住的那个屋现在没有人住了,再加上面积很小,也实在不太适合居住,于是李安业和宋如章一商量,索性将那间小屋子做成了杂物房,冬天就用来储存煤球和柴火。

李安业和傻柱,还有三个板车师傅在正院和杂物房里面进进出出,好不容易才将三车的煤球和柴火全部卸到了杂物房里面,本来易中海和老向也打算出来帮忙的,但李安业担心他们两个摔倒,严词拒绝了他们。

“三位师傅辛苦了。”李安业给三个师傅结清了的工钱之后,额外还给他们三个一人发了一个两块钱的红包。

因为在过年这个时间段,而且天气条件这么恶劣的时候还选择出来拉货的,一定有他自己的难处,李安业也帮不了那么多,只能多给一些工钱,尽尽自己的一份小心意。

三个板车师傅接过李安业的红包之后,三个人的眼眶都红了,他们虽然还不知道红包里面有多少钱,但是这冰天雪地的一抹红色,已经足够给他们带来温暖了。

这可能也是他们人生当中第一次收到别人的红包,是背负着生活重担前行的时候,别人给予的一份美好的祝福。

送走三个板车师傅之后,不到两个小时,雪就变大了,并且还伴随着强劲的大风,李安业他们在室内都能听到屋外在呼呼作响。

好在室内还是温暖如春的,只不过大家看着屋外的大雪,心里面不禁都有些担忧,不知道这大雪什么时候能停。

如果还跟前几天一样,一直这样下下去的话,那么四九城里面不知道有多少房屋会被大雪给压塌。

“我感觉今年应该会推迟开工了。”李安业看着屋外的鹅毛大雪,“这天气,大家连门都出不了,怎么去上班啊......”

易中海也是十分赞同的点了点头,“应该会推迟开工,不过咱们这些工人,到时候可能会被组织去街头清理道路。”

“等道路清理出来了,基本就能开工了。”

“舅舅,到时候您可别去啊,您可是咱们工厂的技术骨干,到时候要是在街上摔一下,那咱们工厂的车间可好久都开不了工。”李安业一脸警惕地看着易中海。

没办法,自家舅舅对于工作这方面实在是太过耿直了,如今明明已经是退休返聘回去的技术顾问,但他还是经常趁着他们不注意,偷偷下车间工作,李安业是劝也劝了,告状也告了,一大妈则是骂也骂了,打也打了,但他下次还敢......

第725章 这叫及时止损

“就是,老头子你这次要是还不听话,我就告诉乐林乐树,他们舅爷爷是个说话不算话的老乌龟!”一大妈拉下脸来威胁道。

易中海尴尬的咳嗽了两声,“我不去总行了吧,真是的,好歹也在孩子面前给我留些面子啊......”

大家被逗得哈哈大笑起来,只有乐林还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询问李安业,“爸爸,老乌龟是什么啊?”

“等开春了,爸爸弄一只过来给你瞧瞧!”李安业笑着摸了摸乐林的小脑袋。

这个时候不跟后世一样,小孩子可以通过儿童书籍里面插画,或是电视和手机上面的画面,认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这个年代的儿童读物实在是少得可怜,所以乐林三岁还不知道乌龟是什么动物,是十分普遍的。

毕竟长在大院里的孩子,可不跟农村的孩子一样,能随处见到乌龟青蛙这一类的动物。

这也就导致了,三个孩子对于大人口中的这些动物都十分好奇,李安业则是尽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像乌龟,兔子,青蛙这种容易弄来的基本上他都会弄个过来给孩子们看看,这些小动物究竟是长成什么样子的。

至于蛇,蜘蛛,老虎,狮子这些,李安业就只能给他们找照片了,毕竟这东西弄过来,他自己都害怕......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傻柱还刚刚将做好的饭菜端上桌,屋里面的电灯啪一下就灭了,电视机也一下子黑了屏。

大家对于这样时不时停下电的状况,已经是习以为常了,就连屋里的三个孩子也是异常淡定,不哭不闹地坐在那里,等待长辈将蜡烛给点起来。

一大妈将放在柜子上的蜡烛给拿了下来,易中海从兜里面掏出火柴来,将蜡烛给点燃了。

虽然李安业给他送了一个煤油打火机,但是易中海除了刚开始的时候新鲜,在别人面前显摆了一番,后面几乎就不用了,只是天天揣在胸前的口袋里面。

一大妈经常打趣易中海,说他宝贝那个打火机,宝贝得跟个什么似的,这是要死后带下去陪葬的时候还是崭新的啊!

易中海只是笑笑不说话,事实上,李安业送他的东西,无论是打火机还是皮带,又或者是皮鞋,大衣,他基本上都不舍得穿,但经常拿出来擦一擦,掸一掸,生怕这些宝贝放在房间久了落了灰尘。

一大妈点了两根蜡烛放在桌子上,然后在屋里面的各个柜子上都摆上一根蜡烛,这样整个家里面虽然光线昏暗,但是大体已经能看清楚了。

有一根蜡烛摆得离乐树很近,乐树对于跳跃的烛火十分感兴趣,上手就想去抓,他这样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每次都被人及时发现,阻止了下来。

不过乐树这个孩子有些天生反骨,你越不让他干的事情,他就越感兴趣。

“哎哟,乐树,吓死人了,这烛火怎么能摸呢!”向婶一把抢救下乐树的小手,一脸的后怕。

李安业半眯着眼睛看了一眼乐树,上前将乐树从向婶怀里捞出来, 然后拽着乐树的小手去摸跳跃的烛火,大家都被李安业这突如其来的危险动作给吓了一跳。

不过李安业心里还是十分有分寸的,听着怀里的乐树被烛火撩得叫了起来, 立马就拉着他的手撤了回来,低头看着委屈巴巴的乐树,“知道为什么不让你摸了吧?”

乐树赶紧点了点头,一个劲儿地吹着自己已经烫红了的小手。

“安业你这是干啥啊!”一大妈心疼得不得了,“乐树快来,舅奶奶给你抹点药,抹点药就不疼了。”

“这孩子好奇心这么重,总有一天一个不注意要就摸到了火芯子的,倒不如让他现在痛痛,免得以后手都给烫破皮。”李安业将怀里的乐树给放了下去,一本正经地对一大妈说道,“这叫及时止损。”

一大妈被李安业这一套大道理给弄得晕晕乎乎的,但又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剜了李安业一眼之后,将乐树给带到里屋上药去了。

“安业,你好聪明啊!”宋如章赶紧拍自家男人马屁,她觉得自家男人在教育孩子这方面实在是太有想法了,这不得多生两个出来,让李安业多教养两个国家的栋梁出来?

“那是!”得了媳妇儿夸奖的李安业,心情立刻飞扬了起来, 只是如果让他知道宋如章的想法之后,会不会后悔莫及......

果然,乐树抹完烫烧膏出来之后,对于桌上的烛火再也没有了任何好奇与兴趣,还不动声色地离火源远了一些,这样的反应大家看在眼里,瞬间明白了李安业刚刚话里的意思。

如今乐树的小手只是被烫红了一些而已,但却让乐树明白了火焰的危险,以后就不会再因为火焰而受伤了,毕竟他们也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能一直看着孩子,不让他接触危险的东西。

但李安业这一招就不一样了,用最小的代价让孩子明白危险,并且知道以后院里威胁,原来孩子还可以这样教啊!

李安业的行为,顿时给屋里的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这突如其来的停电并没有给四合院的住户带来多大的影响,毕竟停电停水是这个年代经常发生的事情,就跟家常便饭一样。

可是直到第二天也依旧没有电,自来水管子也被连日来的超低温度给冻住了,家家户户都停了水,不过好在后院的井水是地下水,并没有给冻住,所以四合院的住户也都还有水用。

但是估计居住在没有水井的四合院里的住户,和那些住在小楼房里面,和筒子楼里面的人,可就要遭殃了。

于是,四合院上午,院里就排起了长队,全都是隔壁院的人提着水桶,冒着严寒过来打水的。

这个年代虽然虽然家家户户都会蓄一口大水缸,防止停水,但如今可不是停水这么简单,停水一般不超过一天就会供水,如今是自来水管被低温天气给冻住了,必须要等天气回暖了才会有水,所以大家只能提前过来排队,做好蓄水的准备。

因为谁也不知道天气会什么时候回暖。

第726章 这是遭贼了??

好在李安业昨天出去买煤球的时候,就提醒一大妈要在家里面多备一些水了,如今厨房里面的两口大缸都装满了水,暂时不需要出去跟其他院的人抢水。

再说如果水不够用了,后院才几步路,到时候晚上趁着人少的时候 ,去打些回来就是了,再不济,弄些雪回来融化了就是水了,反正他家如今是不缺煤球的。

没有电没有水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三天,这个时候四九城的人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他们这是遇上雪灾了啊!

由于持续的降雪和低温,这个时候外面的积雪已经差不多快到大腿处了,眼看着复工的日子就快到了,但是这样的情况依然没有丝毫改善,所有人都被这样大的雪困在了家里面,外出不得。

这个时候民兵和公安同志冒着风雪出来,深一脚浅一脚地,拿着大喇叭在外面发通知,告知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出门,如今他们大部分人手都在救援那些因为大雪,压塌了房屋的居民。

而他们这些居住在砖瓦建成的四合院里面的住户,暂时没有这方面的困扰,但请大家都安生待在屋子里面,不要出来给他们添加麻烦,因为如今人手不足,道路的积雪没有人清理,出来的话很容易就会摔倒的。

另外他们已经跟街道办联系了,街道办已经组织了一批志愿者,很快就会有救援物资送到各位住户的手里面,帮助大家平安度过这场雪灾,让大家不要惊慌,耐心在家等待救援。

已经在家困了三天的四合院居民,这才长松了一口气,虽然这是过年期间,大家家里的存粮都足够,但是也经不住这样长时间的消耗啊,如果后续有救援物资送过来的话,那么他们至少不会饿肚子。

李安业家因为存粮和煤球都足够,所以在这停水停电的三天里面,没有任何影响,依旧是该吃吃该喝喝,至少没有电视和收音机了而已。

但任春梅这三天就一言难尽了。

刚开始停电停水的第一天还好,任春梅和陈招娣两个人在家里面窝了一天,任春梅家住的是一栋小楼房,她家住在一楼,还自带一个杂物间。

第二天的时候,家里的蜂窝煤不够了, 于是任春梅就打算去杂物间里面取一下,顺便拿些米面出来。

结果用钥匙打开杂物间的大门之后,任春梅差点儿就报警了,她明明记得过冬之前家里面是囤了不少蜂窝煤的,而且她男人在家的时间很少,基本上只有她一个人用,怎么可能只剩下十块蜂窝煤了??至少应该还有一百多块啊!

还有米面,过年的时候他男人的单位给补贴了不少白面和精米,还有她自己的街道办给的米面,如今全都不翼而飞了,只剩下了一些棒子面......

“这是招贼了!?”任春梅有些不敢置信,毕竟她如今居住的这个房子,是他男人单位的住房,平时治安是十分好的,怎么可能有小毛贼敢来他们这块偷东西?

这个时候陈招娣出现在了任春梅的身后,“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她刚刚被任春梅收养,因为是过年,所以还没有来得及改名字,不过她如今已经改口称任春梅妈妈了,只是任春梅的男人到现在还没有回来过,据说有重要的事情出差了,得开春才能回来,对于自己家里多了个女儿的事情还不知晓。

“妈妈,对不起!”陈招娣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一个劲儿地跟任春梅道歉。

任春梅看陈招娣哭得这么伤心,连忙上前安慰,“怎么了招娣,是不是被吓着了,妈妈在,别哭......”

她单纯的以为,陈招娣是被家里失窃的事情给吓到了,但没想到陈招娣后面的话出乎了她的意料。

“昨儿我爸爸带着弟弟过来了,他说家里没有柴火了,外面现在也买不到,全部卖光了,他跟弟弟就快冻死了......”陈招娣抽抽搭搭的说道,“我不忍心,就给他开了门......”

任春梅听了陈招娣的话,眉头一下子就皱了起来,“所以,这些东西都是陈铁柱拿走的?”

“这什么人呐!把我家的东西都拿走,是要看我们娘俩饿死,冻死在这里吗?”任春梅气得不行,“不行,我得上门跟他掰扯掰扯。”

陈招娣听任春梅说,要去找他爸爸和弟弟的麻烦,连忙一下子拉住了任春梅的衣角,哭得更加伤心了,“对不起,妈妈是招娣没有用,招娣没有守好家......”

“招娣不忍心爸爸和弟弟挨冻,所以自作主张给他们开了门,妈妈你要怪就怪招娣吧!”说着,陈招娣狠狠打了自己一耳光,似乎对于之前放陈铁柱进来的行为,十分悔恨。

任春梅哪儿能见陈招娣这样啊,连忙一脸心疼地上前帮陈招娣揉了揉脸,“好了好了,也不是什么大事,等雪停了,妈妈再出去买就好了......”

“你这孩子也是心软,别怪自己了啊,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任春梅温声细语地哄着陈招娣。

毕竟如今陈招娣已经是她的养女了,为了她以后在街道办的名声着想,她也一定要对陈招娣好,眼下看到陈招娣如此自责的模样,虽然任春梅对于陈铁柱的行为,还是觉得很不舒服,但也不想去追究了。

如果到时候闹起来,夹在中间为难的还是这个养女,这传到外人耳朵里面,还以为是自己为了这些东西,苛待了养女,反而对她的名声不好。

现在任春梅已经吃到了,名声好给自己在街道办带来的红利,所以这个时候万万是不想让别人知道,她待陈招娣有一丁点不好的地方,毕竟这孩子要是再哭下去,邻居听到了难免要开始说闲话了。

毕竟她收养陈招娣这事儿在这栋楼里面也没有藏着掖着,反而是靠这个,获得了邻居们的一致好感,所以这会儿她绝对不能自砸招牌。

陈招娣见任春梅不打算追究这件事了,哭声这才渐渐小了,任春梅用簸箕装上仅剩的十块蜂窝煤,再提了一袋棒子面,带着陈招娣回屋去了。

首节上一节314/3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