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成一大爷的亲外甥 第231节

卢德刚虽然没有点名,但是李安业觉得, 这个卢书记只差将他的身份证号码给报上去了......

卢德刚这话一出,本来对于之后机关干部要严格考勤的各位来说,本来就有些小意见,尤其是采购科这样的地方,如果要严格执行考勤制度的话,那么无形当中给采购员添加了很多压力。

这会儿又见卢德刚直接将枪口对准了李安业,顿时在会议室里面引起了一股骚动。

李安业虽然是厂长的干儿子,但是他对轧钢厂做出的贡献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可以说如果没有李安业的话,轧钢厂乃至整个冶金系统也不会有这么好的风貌。

而卢德刚所说的,李安业开后门,往轧钢厂塞人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

可李安业塞进来的人,可都是有真才实干的!

比如南易,如今赫然已经是第一食堂的一把手了,尝过他做的菜的人都赞不绝口,再比如崔大可,他在采购三科做出来的成绩,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而梁拉娣和丁秋楠两个女人也是有两把刷子在身上的,梁拉娣焊工的手艺可以比得过车间里面大部分男工人了,而丁秋楠更不用说,人家是有正儿八经的医师资格证的。

可以说李安业给轧钢厂带进来的这四个人,来了轧钢厂之后,或多或少都是对厂里面有贡献的,但如今到了卢德刚的嘴里面,竟成了李安业为了一己私欲,给人家开后门走关系了......

况且在座的都是轧钢厂的机关干部,谁能拍着胸脯保证,自己没有给别人开过后门,悄咪咪把自己亲属塞进轧钢厂?

这些都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罢了......

而卢德刚将这事儿放在明面上面讲,几乎就是要将这些机关干部以前享受的特权,给一一拔下来。

大家在会议室里面开始交头接耳起来,而身处舆论中心的李安业却是稳如泰山。

这个卢书记,若是想将他当做鸡,杀鸡给猴看的话,那就选错对象了。

若是以前,李安业可能还会慌一下,可如今他在轧钢厂的地位,并不单单是靠了老向的面子,更多的靠的是新式机床的面子。

果然,李安业这边还没有开口,就有不少人开口帮李安业说话了。

“卢书记,您话也不能这么说,李科长虽然是向厂长的干儿子没有错,但是李科长人是有真才实学的,说句不好听的,人李科长对于咱们轧钢厂做出的贡献,可比您坐在这里指点江山两句,要强多了!”说话的是采购三科的科长。

采购科掌管着整个轧钢厂以后的物资,向来都是天不怕地不怕,只怕运输科不给车的。

“是啊卢书记,咱们厂能有今天,可全都是靠李科长,您第一天来工厂,想要大展身手我们可以理解,但您不能拿咱们李科长开刀啊......”

李副厂长见状,脸上出现了一丝笑容,如今卢德刚引起了公愤,自然是他愿意见到了。

“卢书记,是这样,您刚来轧钢厂,可能不了解情况,李安业同志,现在在四九城各个冶金工厂,那都是香饽饽,是因为向厂长的关系,李安业同志这才死心塌地留在轧钢厂。”

“但李安业同志如果愿意的话,随便去哪一个冶金工厂,人家都是举双手欢迎的,因为李安业同志如果走的话,肯定不是一个人走,他是攥着和鹰酱那边的合作走的。”

卢德刚来之前自然是调查过这些,但他却不以为意,“不就是一个机床生意,不用跟我说的这样神乎其神的,他一个人难道能够垄断新式机床嘛?”

“换一个人跟鹰酱那边对接就是了,虽然会外语的人才不多,但这诺大的四九城,也是能找出一两个来的。”

第502章 抢李安业的劳动成果

卢德刚在来之前,就对全国的新式机床,全部掌握在红星轧钢厂手里这事颇有异议。

他认为红星轧钢厂对其他工厂购买新式机床,收取手续费这事儿根本就是投机倒把。

如果是为了冶金系统更加长久的发展,那就应该不对其他工厂收取任何手续费,无私地将新式机床,按照原价卖给其他的工厂。

李副厂长一听卢德刚这话,就明白他应该是对新式机床的事情起了心思,想要将新式机床的掌管大权接过去,不然也不会一来就拿李安业开刀。

其实这事儿其他冶金工厂也不是没有尝试过,他们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鹰酱那边机床公司的电话,找来会外语的人才单独跟那边沟通。

可单单是口音问题,就遇到了很大的阻碍,沟通起来也是磕磕绊绊的,好不容易沟通好了,巨大的电话费费用支付出去了,可机床公司那边根本就不信任。

因为如今机床公司和轧钢厂这边的合作十分稳定,而且轧钢厂这边的订单数量很大,工厂都快供应不上了,哪儿会去接其他的订单。

那边的意思也很明确,如果要拿货的话,只能按照工厂对外的销售价拿货,数量多的话会给出一些折扣。

但这价格和运费一算下来,所有人都打了退堂鼓,再也没有人去接触鹰酱那边的机床公司了。

先不说如今其他冶金工厂已经认准轧钢厂了,从他们那里购买的机床不仅质量有保障,出了故障轧钢厂也会派人过去保修,而且就算是收取了五十外汇的手续费,机床价格也依旧比苏联产的机床价格要低很多。

这也是轧钢厂为什么能将机床牢牢掌握在手里面的原因。

李安业见卢德刚如此大言不惭,打定了主意要对自己开刀,于是也懒得再在会议室当乖宝宝了。

他直接起了身,对卢德刚说道,“卢书记,既然你都已经打算好了,那就按照你的想法来吧。”

李安业连敬语都懒得说了,这机床的事情,是他们外贸部,历经千辛万苦到鹰酱,厚着脸皮找约瑟谈下来的。

如今卢德刚一过来,二话不说就要卸磨杀驴,他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说完,李安业就收起桌上的笔记本和钢笔,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会议室。

李安业一起身离开,徐卫国也沉着脸收拾了桌上的东西,跟着李安业一起走了。

他们两个都是外贸部的人,机床的事情也是他跟着李安业一起去鹰酱谈下来的,他自然知道其中过程有多么曲折,如今面对卢德刚的做法,心里面也是十分不忿。

徐卫国一离开,跟徐卫国交好的王建民和几个处长也走了, 采购二科三科的科长看着王建民走了,也收拾东西跟着出去了。

到了最后,会议室里面就只剩李副厂长,和寥寥几个干部了。

李副厂长之所以还留在这里,是因为他虽然是副厂长,但其实在轧钢厂里面行使的是厂长的权利,毕竟厂长老向是个挂牌厂长,根本就不管事的。

而且他也知道,如果不挫一挫眼前这个卢书记的锐气,让卢书记知道他之前那一套管人用人的方法,放到工厂里面来是绝对不行的。

因为工厂从来都不是用铁血手段的地方,需要领导和工人之间,相互磨合,相互退让,这才有利于工厂的成长,有利于工厂的生产。

因为工厂的目的是要盈利的,所以其中很多事情肯定是不能想当然,比如机关干部每日考勤这个事情。

采购科如果严格执行这一套的话,那么势必有很多采购员不愿意出去采购了,毕竟谁乐意,在乡下采购到一半,急着下班时间要到了,要赶紧回工厂点名的啊?

这不闹着玩嘛?

卢德刚似乎也是第一次吃这么大的瘪,第一次遇到这么多手下人不把他放在眼里的状况。

他不知道,像轧钢厂这样的厅局级大厂,向来都是把产量和营收放在第一位的,虽然轧钢厂是国营工厂,但国营大厂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在轧钢厂里面,级别并不是一切,能在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办好分内的工作,才是一切。

“李副厂长,看来你手底下这些干部,气性都挺大的!”卢德刚失了面子,阴阳怪气地对李副厂长说道,“一个小小的科长,居然敢在这么多领导都在场的情况下,先行离席。”

李副厂长对着卢德刚露出一个苦笑,“卢书记,以后你就习惯了,各个部门的处长都在我面前大小声过,这些都是小意思......”

李副厂长这话不是假话,如今轧钢厂的福利和待遇越来越好,各个部门的人也真正将轧钢厂当成了自己毕生所有奋斗的事业,每个机关的干事几乎都是以轧钢厂的利益为第一要务。

所以经常为了一些轧钢厂内部的决策,在李副厂长的办公室争锋相对,李副厂长几乎都已经习惯了。

毕竟自从开始收其他冶金工厂的礼之后,他腰包肉眼可见的鼓了起来,这有钱了,脾气自然也就好了......

卢德刚被李副厂长说的话,气得呼吸都不稳了起来,心里面愈发坚定要将轧钢厂这松散的纪律给抓起来。

“既然大家都没什么意见,那就按我说的做吧,以后轧钢厂各个机关处的干部,都要严格执行我制定的考勤制度,违反者扣工资处理,屡教不改者降级处理!”

“还有今天我统计的这些迟到的人,无论什么理由,都要扣一天的工资,以儆效尤!”

接着,卢德刚对着旁边的王秘书招了招手,“李副厂长,给你引荐一下,这是我的秘书,王秘书。”

“我在来之前,特意将他送去国家外交部,学习了三个月的外语,之后由他负责跟鹰酱那边机床公司的订单对接。”

“在他熟悉了鹰酱机床公司的订单任务之后,我就会安排他,在全国的冶金系统里面开设学习班,争取让每个冶金工厂,都能自主购买机床!”

李副厂长听了卢德刚的话之后,脸色十分复杂。

心想这个卢书记,是想要机床的事情作筏子,给他自己增加成绩啊!

毕竟如果他如果将新式机床普及给全国的冶金工厂的事情,作为自己以后的成绩的话,那么他以后的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

第503章 李副厂长的对策

但是这样做的话,轧钢厂就会失去一大笔机床的手续费,这个卢书记,看来来轧钢厂指导工作,根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是想要踩着轧钢厂往上面走,根本就不是将轧钢厂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既然如此的话,那也不能怪他了......

这新式机床的事情,可不是他想拿走,就能拿走的。

李副厂长脸色阴了阴,若是这次来的是一个,真心为了轧钢厂以后发展的人,他倒是愿意提点一两句,如今看来那是大可不必。

所以李副厂长就直接顺着卢德刚的话往下说了,“既然卢书记都已经想好了,那就去做呗......”

说完,李副厂长也收拾了桌上的笔记本,离开了会议室。

卢德刚虽然不满李副厂长不打招呼就离开了,但是他的目的毕竟是达到了,也不好多说什么,于是对着王秘书吩咐道。

“王秘书,你下午就去找那个李安业,从他手里将机床的事情交接过来,另外通知各个车间的工人,轮流停工,参加我组织的学习大会。”

王秘书毕恭毕敬地站在卢德刚身边,“书记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干的!”

毕竟这机床的事情事关重大,如果干好了,那可不单单是卢德刚一个人获益,他也能跟着受益。

此时李副厂长的办公室里面,几乎每个部门的领头人都在那里。

“李副厂长,您说让一个外行人在咱们工厂发号施令,这不闹着玩吗?”

“是啊李副厂长,您赶紧将向厂长喊出来,好好说说那个卢书记,什么考勤制度,这不简直就是开玩笑嘛?”

“对啊,这考勤制度要是实行了,让我们采购科怎么工作!?”

“难道我们的采购员,采购中途,还要赶回来点名嘛!?”王建民一脸无语,“大家为了完成采购任务,都是大老远跑去周边的乡下采购,光是来回的时间,就快到下班点名的时间了......”

面对众说纷纭,李副厂长赶紧朝着大家摆了摆手,“大家的意向,我都知道了......”

“但现在的问题是,卢书记他并不在乎咱们轧钢厂的业绩,他只在乎他自己的成绩,而且他又是上面派下来的,我也十分为难啊......”

说着,李副厂长将刚刚大家离开后,卢德刚跟他说的关于机床的事情告诉了大家。

“这不胡闹吗?这是要牺牲我们大家所有人的利益,去证明他一个人成绩!?”

“就是,况且咱们这手续费也不是白收的,这些年咱们下放到各个地方去修理机床的人员,全国各地的跑,给大家修理机床,而且咱们厂还有负责港口那边的对接,这钱难道咱们是白赚的?!”

“就是就是,为了对接机床,咱们厂运输科,通讯科,后勤处,无论哪个部门,可都是付出了心血的,他说抢了就抢了?”

没办法,如今轧钢厂的福利和待遇之所以变得这么好,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新式机床的手续费,其次就是轧钢厂的收益上来了。

但这些收益,大部分都是交上去的,只有小部分留下了给工人发工资,发补贴,所以轧钢厂如今真正靠的还是这个手续费的外快。

这如果不收取手续费了,不止是他们这些机关的干部这些好福利补贴没有了,工人们的福利补贴也会随之取消。

要知道无论是他们,还是车间的工人们,都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福利补贴,如果一夜之间取消的话,恐怕中间产生的心理落差,会让这些工人无心生产啊......

“你们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李副厂长对着大家摆了摆手,“但现在摆在咱们轧钢厂最重要的问题是,来了一个,跟咱们工厂不是一条心的书记。”

“咱们如果想要让轧钢厂以后很能长远发展的话,就务必要让卢书记知道,他现在做的都是错误的事情。”

李副厂长的话说得十分委婉,但在场的都是人精,不费吹灰之力就想明白了。

是啊,如果现在不按照这个卢书记的话去做,那么这个卢书记肯定之后就会去告状,说他们轧钢厂不服从安排。

但现在他们如果按照这个卢书记的话去做,工厂的产量一下子滑铁卢式下降,那么上面肯定会过问,毕竟如今冶金行业,可是国家最重视的行业。

到时候大家完全可以把错误全部归咎到卢书记的身上,毕竟他们只是配合了卢书记的一切错误决策而已。

再说了他们也反抗了,只不过反抗不过而已......

这样一来,日后卢书记肯定会受到批评,就算不调离轧钢厂,那么以后也是无法对轧钢厂的大小事务指手画脚了......

“大家放心,艰难也就艰难了这一个月,现在咱们失去的,日后也一定会补上的。”李副厂长给大家打了一剂定心丸。

这也是下策中的下策了,但是没有办法, 谁也不想背负这个不服从的罪名,就连李副厂长自己也是不愿意的。

况且如今的轧钢厂,是绝对经得起折腾的,如果不折腾这一遭,任由卢书记这个外行在厂里面指手画脚的话,那么轧钢厂后面的境况才会真的伤及根本。

大家伙儿都得到了李副厂长的保证之后,都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按照李副厂长的话来说,他们这段时间,只要好好贯彻卢书记给出来的各种制度,然后静静等着卢书记遭殃就可以了。

首节上一节231/3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