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成一大爷的亲外甥 第181节

对于这样的情况,李安业早就见怪不怪了。

反正现在的情况就是,整个轧钢厂的人都认识他,但是他认不全整个轧钢厂的人。

所以李安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管是谁,他一律微笑着点头。

李安业排在队伍后面,排在他前面的人都有意将动作加快,为的就是不让这个轧钢厂的太子爷多等。

大家也知道,让李安业插队插到他们前面,李安业肯定是不会肯的,毕竟这么久了,他就没有答应过这样的事情......

所以如今也只能自觉地加快速度,好让李安业能快点儿打到饭。

李安业自然也发现了,只要他排在哪个窗口,哪个窗口的速度就会明显加快。

对于这样的情况,他也有些无奈......

李安业排的是南易的窗口,南易见到李安业之后,脸上立马挂上了笑容。

“李副科长,您要哪些?”南易说着,指了指旁边挂着的小黑板,“咱们今天有野菜团子,凉拌马齿苋,还有荠菜饺子......”

李安业一看,真不愧是南易,简简单单一个忆苦思甜活动,规定食堂里面只能提供野菜,但是南易偏偏能整出这么多花样来......

如果这是在红口山机修厂,南易整这么一出,可能会热闹领导,毕竟一个忆苦思甜活动,弄得这么精致......

毕竟他们这领导,整这个活动就是为了让厂里面的工人们吃苦......

但是这是红星轧钢厂,厂里面的领导弄这个活动,仅仅只是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所以南易这里的伙食,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夸赞,就连傻柱所在的第三食堂,也一下子被比了下去。

“给我来三个野菜团子,再来一份荠菜饺子吧......”李安业笑着对南易说道。

“好嘞!”南易立马手脚利索的给李安业饭盒里面打菜。

李安业只要了三个野菜团子,这么多人看着,南易也不好多给李安业一个,所以只能在荠菜饺子身上下功夫。

给了李安业一份半的荠菜饺子。

其他人即使是看到了,也不会去多嘴,毕竟如果他们也有李安业如今在厂里面的地位的话,多给点饺子真的不算什么......

李安业拿着满满当当的饭盒走到食堂的餐桌旁边坐下的时候,心里面还在感慨。

看来这个南易,跟傻柱的性质是一样的啊......遇上了自己,就把自己当猪喂啊......

.............................

,手滑多放了一章,我的存稿啊!又少了一章,求求你们送点小礼物,安慰一下作者受伤的小心灵吧!

18号作者要出去旅游十天,这存稿真是发一章少一章啊!我真是太可怜了!

第393章 野菜团子

李安业拿起一个绿色的野菜团子,外面是一层浇了野菜汁的糯米,里面则是切得碎碎的野菜末。

一口咬下去,野菜的清香和清爽一下子霸占了李安业的味蕾,这让平日里无肉不欢的他,体会到了蔬菜的清爽感。

怪不得他看电视剧里面,那群工人们都疯抢南易的野菜团子,有一说一,是真的十分爽口美味。

李安业一口气炫了三个野菜团子,然后将荠菜饺子也全部都给消灭了。

这才起身,又去找南易要了十个野菜团子,打算带回去给一大妈还有宋如章他们尝尝。

毕竟这可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因为这次的野菜,可是轧钢厂组织工人们,去京郊的山上挖回来的,正新鲜呢!

下次办这种忆苦思甜的活动, 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南易见李安业一口气要了这么多野菜团子,笑眯眯地对他说,“李副科长,您要喜欢吃,我以后专门给您做一点送您家里面去!”

李安业自然是不会推辞的,高兴地谢过了南易,拿着打包好的野菜团子回办公室去了。

他的饭盒可装不下十个野菜团子,还是南易在厨房里面找到的油纸,和纸绳子,给李安业打包好的。

回办公室的路上,李安业发现,宣传科的大字报已经做出来了,这个时候已经张贴在了工厂一些重要的地方。

甚至已经有宣传科的人拿着厚厚一沓的大字报,看样子是要在厂里面分发了。

李安业咳嗽了几声,快步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面。

毕竟大字报上面的三篇文章都不是他亲手写的,所以这会儿看到文章上面的署名,是自己,还真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这些他都是付出了酒茶叶,或是肉包子的代价换来了,也不算剽窃。

想到这层之后,李安业心里面好受了很多。

下班回到四合院以后,李安业献宝似的,从包里面把那十个已经凉透了的野菜团子掏出来,递给了一大妈。

“舅妈,这是我们食堂南师傅做的,可好吃了!”

一大妈接过这一大包野菜团子,眉开眼笑地看着李安业,“还是我们安业知道心疼舅妈,有什么好吃的就想着舅妈!”

话音刚落,易中海和傻柱也骑着二八大杠回来了,他们两个比李安业下班要晚上一些。

两个人手里面拿着一模一样的油纸包,然后又看看一大妈手中的同款油纸包,都忍不住笑了。

“英雄所见略同啊!”傻柱笑眯眯地进来,将手里的油纸包放到了桌子上面。

打开一看,是六个野菜团子。

易中海也买了六个回来。

“得!”一大妈有些哭笑不得,“今儿咱们算是有口福了!”

“这么多野菜团子,得吃到什么时候去啊......”

宋如章下班回来,看着桌上摆着这么多野菜团子,也是忍不住吃了一惊,“你们这是......?”

这野菜,她是最熟悉不过了,毕竟以前在津县的时候,焦凤娥经常刻意克扣他们姐弟俩的伙食。

宋如章还好,一个女生本来也吃不了这么多,但是宋如城那个时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哪里经得起这样饿?

经常还不到晚上,他就饿得直哭......

于是宋如章就经常去山上采野菜,蘑菇之类的山货,天气好就去河边钓鱼,这才勉勉强强让宋如城将肚子填饱。

晚饭的时候,傻柱将这些野菜团子稍微热热,就端上了桌。

“咱们今儿也来一场忆苦思甜大会!”傻柱笑眯眯的坐下来,用筷子插了一个野菜团子放到嘴里面。

“我这个轧钢厂大厨也不得不承认,南师傅这个野菜团子是做的真心不错,比我们第三食堂做的野菜好吃多了!”

“要不是听其他工友说的,我还真要错过这个美味了。”傻柱咬了一口野菜团子,一脸的满足。

“......也不能这么说。”易中海抿了一口酒,笑眯眯地对傻柱说道,“南师傅之前所在的红口山机修厂条件不好,食堂里面吃野菜那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南师傅对于怎么料理野菜熟悉......”

“你要是经常做啊,你也能做得这么好吃!”

傻柱听了易中海的话,笑得更加开心了,“嗨,还是我一大爷疼我......哈哈......”

李安业他们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着清爽的野菜团子,当此时还有一家人也在野菜,但是却没有李安业他们那么开心了......

那就是焦凤娥,和她的宝贝大儿子,金宝。

陈建业自从得知宋如章姐弟的遭遇之后,当即就跟津县那边的领导打了个招呼,让他代替他死去的姐姐,好好“照顾”这一对母子。

从这天开始,焦凤娥和金宝两个人领到的定量,不是馊的就是坏的,就连棒子面都是掺了一半沙子的。

而津县的冶金局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了焦凤娥和李安业之间的恩怨,更是直接将她们娘儿俩在居士巷的房子给收了回去。

毕竟她们娘俩现在居士巷的房子,是以前宋如章爸爸工作的单位分下来,而宋爸爸之前恰巧就是冶金工厂的。

你说这房子要是继续让这娘俩住着,以后四九城那边会乐意批机床给他们吗?

所以当即,宋如章爸爸以前工作的单位就找上门来,随便找了个理由就将房子给收回了。

焦凤娥没有办法,只能带着儿子回到了以前娘家的老屋里面,但是这老屋只有一间房不说,因为年久失修,早就破破烂烂的了。

不过好在这娘家的老屋就在津县的边缘,外面就是深山老林的,正方便焦凤娥上山去挖野菜,回来跟儿子两个果腹。

焦凤娥也尝试过,去街道开介绍信,想去四九城投奔宋如章和那个有钱女婿。

毕竟她看着李安业那个样子,一看就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而这样的人最看重面子了。

到时候她只要仗着丈母娘的明天,去人家工作的单位一闹,就不怕要不到钱......

但是街道办不知道为什么,任由焦凤娥撒泼打滚,就是不愿意给她开介绍信。

没有介绍信,焦凤娥就不能去四九城,再加上房子也被收回了, 手里也没几个余钱了,领到的定量也是完全不能入口的。

所以焦凤娥母子俩如今的日子,别提有多惨了,只能挖些野菜果腹了......

第394章 李安业升职科长

李安业他们吃完晚饭之后,闫埠贵就拿着学校里面发的大字报过来了,一进门就竖着大拇指夸赞李安业。

“我说安业啊,你真的不愧是咱们院里的高材生啊,瞅瞅你这两篇文章写的,三大爷真是甘拜下风啊......”

“跟你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我真是脸都红了......”

李安业面对闫埠贵的夸奖,瞬间有些脸红。

毕竟这两篇文章也不是他写的啊......

“三大爷,您别这么说,我还要感谢您,百忙之中还抽出空来帮我呢!”李安业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后脑勺。

“诶诶诶......”闫埠贵连忙摆手,“可别这么说,跟你那两篇大作比起来,我那篇完全就是滥竽充数嘛......”

说着,闫埠贵就开始大力夸赞起李安业其他两篇文章来,“安业啊,按你这个文笔,要我说,就算是教以前的大学生,那也是绰绰有余了啊......”

易中海听到闫埠贵这样夸李安业,顿时觉得面上也有光,于是邀请闫埠贵坐下来,一起看电视,顺便喝点儿小酒。

闫埠贵那自然是欣然同意啊,他本来有事儿没事儿就喜欢往易中海这里跑,不就是为了蹭电视机嘛?

第二天,李安业到了办公室,屁股还没坐热就被李副厂长叫了过去。

“安业啊......你在四九城日报上面发表的文章,那可是被报社的编辑夸得没边了啊!”李副厂长笑眯眯地对李安业说道。

“报社那边,让我把你在厂里面大字报上面发表的文章,也一并送了过去,他们又选了一篇,打算在明天的报纸上面发表!”

说着,李副厂长重重地拍了两下李安业的肩膀,“你小子,这次可真是给我们轧钢厂长脸啊!”

这个时候,哪个厂能在四九城日报上面发表文章,那简直就是行走的积极分子啊!

而且这对厂里面,在四九城里面树立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是非常有用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四九城里面只要是万人级别的大厂,一般都会养几个大才子,专门在四九城日报上面,发表歌颂工厂的文章。

轧钢厂也不例外,宣传科里面就养了三个,专门给四九城日报发表文章的才子。

只不过他们之前递出去的文章,可没有得到过报社这么强烈的认可......

反倒是李安业这一篇拿出去,给他的个人履历凑数的文章,却得到了报社编辑的一致认可。

“你小子,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不知道的!”李副厂长一脸激动地看着李安业,“以后你必须得抽出时间,一个月最少要交三篇文章给报社里边......”

“这对你未来的职业道路,可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啊......”

李安业听到李副厂长让他一个月至少三篇文章,下意识地就想要拒绝。

但是当听到他后面一句,这对你未来的职业道路,是有很大帮助的时候,他硬生生将拒绝的话吞进了肚子里面。

首节上一节181/3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