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成一大爷的亲外甥 第112节

“你别看大件的贵,这个虎虎生威的屏风,我绣了整整一个半月才绣好,您看这老虎的毛色,我用了两种绣法,才体现出层次感。”

李安业闻言上前查看了一下龚大娘说的老虎屏风,上面的毛发果然根根分明,完美的体现出了丛林之王的威风凛凛。

“那这种团扇呢?”李安业随手拿起一把放在桌子上的团扇查看,上面绣着富丽堂皇的牡丹花,十分精致。

“这种的您给两块钱就成了。”龚大娘一脸期待的看着李安业。

这些刺绣,在这个年代根本就不值钱,毕竟这个年代的人都是过的缺衣少食的日子,哪里还会有雅兴来收藏这些绣品。

但龚大娘没办法,她就只有这一个技能,偶尔给詹为民的纺织厂,画一下花样子,勉强维持生计。

李安业点了点头,看了一眼龚大娘的手,她的手指骨节都是突出来的,想必刺绣也已经很多年了,而如今看上去又比较窘迫,所以李安业也不打算讲价了,就当支持一下手艺人吧......

反正这些绣品,带到鹰酱去,肯定能卖出一个好价钱,毕竟西方那边的国家,就喜欢这种繁复华丽的图案。

“成,我要这两个大屏风,团扇我全收了,手帕我也全收了。”李安业几乎将龚大娘屋里所有的成品绣品都给买了下来。

龚大娘瞪大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居然可以一次性卖出这么多东西。

震惊过后,她犹豫了片刻,跟李安业说道,“小伙子,你买这么多回去,这些又不能吃又不能穿的......”

李安业明白龚大娘这是在为了自己着想,怕自己买这些回去之后,又后悔,毕竟在这个年代,愿意花钱买绣品的,几乎可以说没有。

这个年代,传统刺绣和布料正是收到工业化的印花布冲击的时候,大家都以印花布,洋气的呢子大衣为时尚,刺绣早就被扔到一旁,冷落了很多年了。

“没事儿龚大娘,我买这些不是为了自己,是帮工厂采购的,您就放心吧......”李安业笑着解释道。

他早就想好了,将这些采购来的绣品,都推到工厂身上,这样就不会引起有心人的怀疑了。

龚大娘这才点点头,估计李安业是为了厂里面的领导采购的,毕竟领导家里,摆一个刺绣的屏风,墙上挂个团扇,还是十分有面子的。

这些东西加起来的价格一共是58块钱,李安业当即就痛快的付了一半的钱,跟龚大娘说好下午再过来取。

毕竟如今詹为民在这里,而且还要取几个绣娘的家里,李安业打算下午一个人统一去取绣品,然后全部放在空间里面。

除了龚大娘的家,詹为民又带着李安业去了另外两个他相熟的绣娘家里,不过后面这两个绣娘,手艺跟龚大娘都没法比了,只有一些小物件能入李安业的眼。

大物件的精细程度,根本就没法跟龚大娘家里的那两个屏风相比。

所以李安业只在她们这里选购了一些小物件,不过犹豫数量多,也花了37块钱。

詹为民虽然纳闷,李安业所在的轧钢厂要这么多绣品干什么,但他知道李安业是轧钢厂的采购员,采购这些自然有他的道理,所以也没有再多问。

李安业和詹为民分别之后,回家吃了个午饭,就骑着自行车去拿他买到的绣品了,除了龚大娘家的两个大屏风费了李安业一点力气之外,其余的都用一个大麻袋装的,到了隐秘的地方就直接扔到空间里面。

最后李安业往自己空间里面瞟了一眼,这么多绣品,估计够他在鹰酱大赚一笔的了,尤其是那两个屏风,要不是为了赚外汇,李安业都想自己留下了......

第249章 【糖果果独家赞助】出发,北部港口

一晃就到了临出发的前一天,李安业将两个儿子的摇篮床搬到了自己屋里,明天就要出发了,今儿必须在家里好好陪陪老婆孩子才行。

毕竟这一次出去,估计要一个多月着不了家,大家到了北部港口之后,就要换乘大轮渡,在海上漂泊半个月,才能够顺利到达鹰酱,到了鹰酱之后,还要去谈机床......

而李安业两世也没有试过这种旅行方式,在后世的时候,旅游要么就是搭高铁,要么就是搭火车,而这样在海上漂泊半个月的出行方式,还是李安业第一次尝试,所以他心里还是特别期待的。

宋如章这会儿正在小厨房里面,给李安业准备在路上的吃食,毕竟这半个月,李安业可都是要在船上度过的。

虽然李安业再三强调,轮船途中也会靠岸进行补给的,但宋如章就是担心李安业在船上吃不好,所以这几天一直都闷头在厨房里面准备吃食。

行李更是早早的就给收拾出来了两大包,将李安业最好的衣裳全部都装了进去。

毕竟这次是要出国,宋如章的意思是,李安业这次出去,就代表的是华夏子民,千万不能在那些洋鬼子面前丢了面子,一定要穿得体体面面,让那些洋鬼子们看看,华夏子民的风采。

第二天去工厂上班的时候,傻柱直接是跟着易中海一起去的,毕竟李安业那二八大杠上,已经被行李塞得严严实实,无论如何都装不下一个傻柱了。

李安业和傻柱一路上并排骑着车,易中海坐在自行车后座,一直在嘱咐着李安业,到了外国人的地界千万要注意安全,遇到危险不要逞强,家里还有那么多人等着你平安归来呢!

“舅舅,您放心,我都知道的。”李安业笑着给易中海保证道,“我又不是第一次出差了,您放心,我心里有数的。”

“不就是鹰酱吗,我能行的。”李安业信誓旦旦的说着。

当易中海还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一大妈虽然嘴上不说,但李安业一大早出了门之后,她就在家里面偷偷抹眼泪了,弄得宋如章好一顿哄,才将一大妈给哄好了。

到了厂门口,李安业将自行车钥匙和自行车都交给了傻柱,就去厂里的空地上集合了。

老向和向婶也早早的等在了那里,向婶手里还拿着一个大包裹。

“安业啊,这是干爹干妈给你准备的行李。”向婶依依不舍地看着李安业,但这会儿李安业双手都已经拎满了东西,再也拿不下向婶手里的大包裹了。

于是李安业只能带着向婶来到一辆美式吉普车前,将手里的包裹放在车斗里面,这才接过了向婶手里的包裹。

“安业啊,要好好的,路上一定要好好吃饭,早点儿回来......”向婶拉着李安业的手,碎碎念着。

老向虽然一直在旁边没有说话,但目光也是没有离开过李安业,想来他心里也是特别不舍的。

“孩子,好好干,为厂里,为国家发光发热......”老向拍了拍李安业的肩膀,意味深长的说道。

李安业冲着老向点点头,“干爹,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干!”

“行了,你上车吧,我和你干妈回去了......”老向背着一只手,另一只手朝李安业挥了挥,然后挽着自家老伴的胳膊,一步一步走远了。

李安业看着老向和向婶的背影,掂了掂手里的包裹,感受了一下手里的重量,有些哭笑不得......

这真是出一趟远门,行李怕是都有一两百斤重了......

上了车之后,车上的司机正是郑师傅,他一看到李安业开车门上来,就眉开眼笑的跟他打招呼,“李干事啊,这回可多亏了你,我也能去北部港口转转了!”

“老看他们从北部港口那边带海鲜回来,好家伙,这次终于也有我的份了!”郑师傅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心想这李干事果然是说话算话,上次答应以后外贸部出差,车队里面算他一个,这不这么快就把自己给安排进来了。

李安业坐定之后,笑着对郑师傅说,“你跟我谢啥,到时候还有麻烦您跟我走一趟,还奶羊呢......”

“那没问题,只要您开口!”郑师傅豪爽的应下。

一想到这次跟着一起出去,他能够带不少海鲜回来,他心里就激动得不行,而且还不止一次。

等外贸部的人从鹰酱搭轮船返回的时候,他们这些司机还要去北部港口接一躺。

等于他可以去北部港口两趟,到时候海鲜还怕不够吃?

这种不要肉票的海鲜,既好吃又有营养,之前只看运输科的同事一箱一箱往家运,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来凑个热闹,估计这回要把其他的吉普车司机羡慕得够呛了!

保卫科,外贸部,还有运输科的人全部到齐之后,保卫科的副科长和龚股长清点了一遍人数之后,车队就准备出发了。

这次厂里运输科的大车几乎全部出动了,车上都载着满满当当的成品钢材。

但到了北部港口之后,运输科和保卫科的人就不会跟着轮船一起去了,毕竟这次去鹰酱路途遥远,而经费是有限的,所以事实上去鹰酱的,也就只有六个外贸部的核心成员。

毕竟到了鹰酱之后,那花的可都是外汇,这么多人一起去,成本一下子就高了,所以厂里面商讨过后,敲定了六个外贸部的核心成员去鹰酱,而运输科和保卫科的人,送货物和人上船之后,就回到厂里面等待。

等机床回来之后,再出发去北部港口接。

而外贸部这六人此次的任务十分艰巨,因为鹰酱那边新机床的厂家之前和轧钢厂是没有过交易往来的,双方只通过电报的方式有过简短的交流。

所以李安业他们,再到了鹰酱那边,拿到了货物的尾款之后,就要动身去拿个机床工厂,谈购买机床的事宜。

这六个人当中,只有李安业一个人会外语,可想而知李安业的任务有多么艰巨,带着五个同事,在异国他乡谈生意......

六个人签证都是由国家签发下来的,这个时候还没有护照,这六张签证就是六个人在鹰酱的身份证明。

...............................................

本章由糖果果用户送出的大神认证独家赞助,不好意思才看到,赶紧补上一章加更,谢谢富婆姐姐的打赏!

第250章 准备登船

车队浩浩荡荡地从轧钢厂出发了,李安业搭乘的吉普车混在保卫科的皮卡队伍里面,毫无违和感。

徐卫国则是乘坐的黑色轿车,跟在保卫科的车队后面,后面就是运输科的大车,上面都载着满满的成品钢材。

李安业散了一根大前门给郑师傅,车上就只有他们两个人,很快两个人就开始吞云吐雾起来。

李安业看着郑师傅一脸激动的模样,估计这是郑师傅第一次去这么远的地方,毕竟他这个吉普车可不是出差的最佳选择,一般只有采购科需要采购的时候,既需要运人,也需要运货,才会考虑到郑师傅。

厂里其他人去很远的地方出差的话,一般都会考虑火车,其次就是较为舒适一些的小轿车。

李安业并不是第一次去北部港口了,保守估计路上也得花上三天的时间,他坐着郑师傅的吉普车,十分惬意欣赏着窗外的风景。

这俩吉普车的窗户都是坏的,但四九城的冬天毕竟是寒风凛冽,于是郑师傅拜托厂里面的焊工,给坏掉的车窗焊了两个可以活动的铁架子,然后用厚实一些的透明塑料布固定在架子上面,充当车窗了。

平时不用的时候,是可以往两边拉起来的,使用起来虽然有些麻烦,但总归是能遮风挡雨,又能透气了。

中午停车休息吃饭的时候,李安业可没有舍得将宋如章给自己准备的东西拿出来吃,毕竟她给自己准备的都是一些开胃,又耐放的腌菜,这会儿这么多人,李安业也不能拿出来自己吃独食......

所以决定还是等上了轮船之后,再拿出来吃。

毕竟轮船可要在大海上行驶半个多月,才能顺利到达鹰酱,虽然船上有厨师,但李安业胃口毕竟是被傻柱和宋如章给养刁了的,不知道到时候合不合胃口。

李安业打听清楚了,中途轮船会靠岸,一共补给三次,都是在不同的国家的港口,船上的人在补给的时候,除了下去采买的船员,任何人都是不能离开轮船一步的。

如果贸然离开轮船被发现了,船长和船员是一律不管的,到时候不管你是被边境警察给逮了,还是怎么的,他们都是一律不管的。

临出发前,李副厂长就严肃地嘱咐了他们,到时候一定要留在船上不能乱走,如果到时候有别国的警察上来查船,也必须要好好配合。

毕竟以前外贸部也是出国买过一次机床的,那个时候外贸部一共去了五个人,只回来了三个。

毕竟这个时候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高,而那些眼睛长在头顶上的西方人又特别看不起他们,所以这一路上要提防的东西太多了,一定要小心行事。

李安业也明白李副厂长的意思,别说是现在了,就算是在后世,他们出国也还时不时的会遭到不公平的对待。

但后世的不公平对待并不是因为穷了,而是因为太富了,别的国家的人都喜欢把他们当冤大头宰。

而李安业觉得很荣幸,自己要看着国家一点一点富裕起来,走上富强之路,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人敢看不起他们华夏子民。

但如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这三天的路程都很太平,也许是保卫科倾巢出动的原因,路上并没有遇到什么偷油贼,车队顺利的在第三天的上午抵达了北部港口。

除了李安业和徐卫国还有方峰这几个要上船去鹰酱的人,其他所有人都在港口,帮忙去搬货去了,而李安业他们则是入住到了北部港口的招待所。

六个人要在这里休整一天,明天上午就要搭上运货的轮船,出发去鹰酱。

这艘轮船是日不落帝国生产的,载重

吨的货轮,是这次轧钢厂向日不落帝国海上运输公司租赁过来的,特意是为了运货去鹰酱而准备的。

而几个人买到机床回来的时候,就不要这么大的货船了,厂里面给联系了另一艘小型货轮。

这个时候其实国内也是有万吨载重的货轮的,只不过一般用于和漫画国的海上贸易,63年还莫名其妙沉没了一艘,给国内的海上运输事业来了一个沉重的打击。

郑师傅开车将李安业送到招待所,还十分贴心地将李安业大包小包的行李帮他搬到了房间里面。

“李干事,一路顺风啊,一个月之后我来接你......”郑师傅笑着跟李安业挥手告别。

李安业点了点头,“到时候可要麻烦你,帮我载点儿海鲜回去......”

郑师傅那车后面的车斗空间可不能浪费了,上次的海鲜味道他还历历在目呢!

这个时候的龙虾和螃蟹,不仅个儿大,味道也比后世的要好,可能是这个时候的海水,污染还没有后世那么严重。

郑师傅离开之后,李安业就去打了瓶开水,准备在房间里面泡杯茶休息一下,等待明天出发。

毕竟他明天是要坐船去鹰酱的,这个时候出去买海鲜就完全没有必要了,毕竟要在船上待这么久,还怕吃不到海鲜?

怕是都时候到会直接吃吐了......

这次外贸部的六个人里面,除了李安业徐卫国和方峰之外,还有三个人,分别是刘凤英,江山和王大可。

这三个人也是外贸部的老人了,平时就是跟鹰酱那边对接贸易的,只不过去鹰酱还真是头一遭。

首节上一节112/3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