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第89节

  今天只觉得先前认为的姐姐嫁了城里人,又添了对姐夫家的敬畏。

  李学武拎着大哥的军大衣出了屋,赵根也跟着送出了屋。

  李学武把摩托车蹬着了,调了方向,带上墨镜,让赵雅军坐了挎斗,赵雅民坐了后座,又把大衣扔给了赵雅军让他披在前身,赵雅民则是躲在李学武的大衣后面。

  跟赵根打了声招呼,按照赵雅军的指点便往山上骑去,这先前跟着的孩子们也不怕冷,还远远地看着。

  上山的路更加不好走,李学武只能慢慢往上骑,很怕翻了车。

  过了一个山头,车走不了了,赵雅军跳下了车指着山沟儿里说道:“二哥,我下的套子就在那边,咱们走过去也不远”

  李学武停了车拔了钥匙,带着赵雅民下了车。

  “车就放这儿,咱们走过去”

  这时候的山上其实雪不太厚,因为风大,雪没化开就被风吹走了,倒是进了山沟子里雪厚了一些。

  赵雅军打头带路,李学武和赵雅民跟在后面。

  进了第一个沟洞,赵雅军看了看里面的雪,又看了看马鬃套儿,叹了一口气道:“这个没有,雪地上有脚印,但是没进去,走,咱们看下一个”

  说着便带头儿往旁边的山沟儿里走。

  李学武的狩猎方法就是发现猎物,然后想办法弄死猎物,比较直接。

  而用马鬃套猎物还是第一次见,很明显这哥俩儿是经常来的,李学武在两人面前好像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弟弟,这哥俩儿很细心地给李学武解释着怎么下套儿,怎么选地方。

  等进了第二个山沟,离老远儿就见一处山洞口的雪地上趴着一个灰色的东西。

  “是兔子,套住了”

  赵雅民惊喜地叫了一声便往那边跑,赵雅军也跟着弟弟跑了过去。

  李学武不知道地形,怕掉进雪窟窿,只能亦步亦趋地沿着哥俩走的路跟了上去。

  走近了才看清,这马鬃套是用木棍下在兔子洞穴口的,兔子出来找吃的就被套在了门口,越蹦越紧,最后勒死了。

  兔子不算大,灰色的,许是死的时间有点长了,已经冻僵了。

  赵雅民拎着兔子高兴地跟哥哥说着还是自己下的套准。

  赵雅军很是替弟弟高兴,拍了拍还在抱着兔子乐的弟弟。

  这会儿天儿有点儿冷,弟弟的脸被冻皲了,还流着鼻涕,赵雅军看着李学武有些不好意思,可能是怕李学武笑话弟弟没见识吧。

  李学武笑了笑,转过了头看向远处的小村子,没有说话。

  三人又转了几个山沟子,算上先前那只兔子,只找到一只野鸡,冬天还是野鸡多,兔子出来的少。

  看着雪地上噗凌凌跑过两只野鸡,李学武想着如果有猎枪一定能打到。

  赵雅军举了举手里的枪,但是想了想又放下了,这砂枪打过去别说野鸡,就是野狐狸都得被打成筛子,怎么着都吃不了。

  怕李学武误会,赵雅军指着野鸡道:“这玩意儿看着大,实际肉不多,你看它飞得挺快,但是只落地挑起飞三下,然后就一脑袋扎进雪堆里不动弹,咱们如果有条狗一定能撵到”

  “到时候你都不用追,只需要走到跟前儿像是拔萝卜一样,把野鸡从雪堆里拔出来就行......”

  说着说着赵雅军便不说话了,有些垂头丧气地往回走。

  赵雅民抱着套住的野鸡和兔子跟在李学武的后面小声说道:“我哥有条狗,训练的可聪明了,撵野鸡很厉害,但是前几年闹粮灾,我们家人口多,饿的不行了,我爹没办法,只能...”

  说着说着自己也有些难过,便息了声音不再说了。

  李学武大致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人都活不了,何况是狗呢。

  “你会训练狗?”

  听到李学武的问话,赵雅军理了理情绪回答道:“我爷是猎户,我爹也是,他们都是猎过老虎,豹子和狼的,以前家里常年养着狗的,都是自己训练的猎狗,我爷从小就教我这些呢,但是我打猎的本事不及我爹,跟我爷比更甭提了”

  李学武想了想又问道:“什么狗都行?”

  赵雅军仰着头看向李学武,有些不解他为什么这么问,但是还是回道:“嗯,土狗就行,从小就练,一年左右就能跟着猎狗后面猎食了,两年左右就是成熟的好猎狗了”

  李学武看着憨厚朴实的赵雅军,又看了看一身补丁衣服却不自卑的哥俩儿,想了想没说什么,回到车上蹬着了原路返回。

  回到家看了看时间也才出去四十多分钟,刚停好车,赵雅民便跳下车抱着鸡和兔子进了屋儿。

  “爸,真有东西,有个兔子还是我下的套子套住的”

  看见赵家老二欢欢喜喜地跑进了屋。

  李学武没着急跟着进去,在外面跟陪着自己的赵雅军抽上了烟。

  赵雅军学抽烟的时间应该没多久,抽烟的动作还不是很熟练。

  看着有些稚嫩但是很坚毅朴实的脸,带着有些沉稳或者说是郁郁的表情,李学武问道:“念书念到几年级不念的?”

  赵雅军抬头看了李学武一眼又低下了头,闷声回答道:“初一就不念了”

  李学武点了点头,又问道:“没读上书怨恨你姐吗?”

  赵雅军摇了摇头,神情有些迷茫,想了想才缓缓地说道:“我姐学习比我好呢,就该她继续读,我身体好,回家正好帮着家里干活儿,不然我弟弟妹妹就饿肚子了,更别提念书了”

  李学武刚聊两句,赵根出来了。

  “在门口站着干啥,赶紧屋里待着,太冷了”

  “老叔,站外面抽支烟”

  “屋里抽,进屋吧”

  说着便把李学武让进了屋,大哥学文还在炕上坐着,跟赵老爷子聊着城里的事儿。

  李学武进屋也上了炕,赵雅军进屋儿打了个转儿又拿着刀出去剥兔子皮去了。

第160章 运气

  李学武只是听着,也不搭话,炕上很暖和,摘了兔皮套腿,盘腿坐在炕上听赵老爷子讲古。

  赵老爷子夹着烟卷,眼睛眯着回忆道:“那年吴大炮来山里征兵,就相中这山里的兵了,因为腿力好,能吃苦,傻,不懂事儿”

  说完还“嘿嘿”地笑了笑,说道:“不懂事儿的兵蛋子敢拿着枪往上冲,所以当年都愿意从山里抓,但是天子脚下,有人看着,不是自愿的不能要”

  李学文嗤笑道:“当年兵荒马乱的,谁愿意当兵啊”

  赵老爷子叹气道:“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啊,那时候哪里有道理可讲”

  说完指了指山下道:“把我们当年这些小伙子们全叫过去问谁愿意当兵吃粮,有两个实在饿不住的报了名,剩下的都缩着个脑袋,不敢跟问话的朝面儿”

  李学文叹气道:“哪里躲得过去”

  赵老爷子也是点头道:“那领头的见没人报名,便把我们都扒了鞋,让我们上炕待着”

  李学文问道:“上炕待着干嘛?”

  听到这里李学武的神情微微一顿,像是想到了什么。

  赵老爷子恨恨地道:“起初我们也不知道干什么,后来那领头的让手下大头兵不断地添柴,有当兵的站在地上不住地问有没有人愿意当兵,我们在炕上的只要吭一声就算是答应入伍了”

  李学武尴尬地附和了一声:“这招儿可真损”

  赵老爷子道:“可不是咋地,村里吴占奎、韩老六、丁峰都坚持不住,只是斯哈一声,就被硬招走了”

  李学文问道:“您是怎么坚持住的?”

  赵老爷子苦笑道:“我是猎户,脚底板儿上山下山磨得都是死肉疙瘩,烫着没感觉了,其实那领头儿的喜欢猎户,因为打枪准”

  李学武接着话题问道:“刚才雅军跟我说您还会训练猎犬?”

  赵老爷子“呵呵”一笑,道:“都是吃饭的本事”

  李学武心里有了判断,便问道:“如果把狗送到您这儿需要多久能训练好?能训练到什么程度?”

  赵老爷子疑问道:“你问这个干嘛?想要一条?我去给你要,老刘老了,上不了山了...”

  李学武解释道:“不是我要,我想试试可不可以用在检查物品上,比如工件等,轧钢厂里有的工人手里不干净,天天检查有点儿废人力”

  大哥学文适时地给赵家几人介绍了李学武的工作。

  赵老爷子这才知道李学武是轧钢厂的保卫科长,一听官职就不算小了。

  赵老爷子问道:“你想用猎狗查偷盗?”

  李学武点了点头道:“是有这么个想法,平时厂护卫队人手紧张,想着巡逻的时候如果有警犬的话会方便很多,容易发现问题”

  赵老爷子点了点头道:“猎犬聪明着呢,找一条成熟的,训练两天就行,但是效果一般,如果从小针对性训练那就没问题了,一年就能训练成”

  李学武点了点头,问道:“老爷,能不能帮我弄到一条猎犬,我出钱买下,我想带回轧钢厂试试”

  李学文打断道:“学武,这得问问你们领导吧,再说你们保卫也不会使用猎犬啊”

  见赵老爷子看着自己,李学武便说道:“先试试再说,领导那边好说”

  赵老爷子见李学武确定,便说道:“老刘那条就行,吃完饭我带你去”。

  李学武点了点头便不再说这个,而是问道:“老爷,咱这山里猎物多吗?”

  赵根擦着手进来,显然是刚跟大儿子收拾完兔子和鸡,嘴上回答着李学武的问题:“学武,咱这山里啥都有,天上飞的金雕、黑鹳、灰鹤、隼,地上跑的老虎,云豹,狼,赤狐,野猪,狍子、兔子、野鸡,地上爬的短尾蝮,赤练蛇、王锦蛇,水里游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噘嘴鱼、公鱼”

  “现在少有人进山下陷阱了,都忙着公社里的活儿,就雅民和雅军趁着天黑前跑一趟,也就碰碰运气,还不能远走了”

  李学武疑问道:“能猎到吗?”

  跟着进来赵雅军答道:“能是能,得看运气,不过我爷和我爸能猎到活的”

  赵老爷子苦笑道:“猎到也没用,只能家里吃,费劲巴力的还危险,耽误公分不说,不值当的,现在没人上去了”

  李学武知道赵老爷子啥意思,现在不允许私自贩卖肉食、皮毛,供销社还不从这边收野兽,出一次山也不容易,所以没人愿意打猎了。

  李学武想了想没说什么,有些事情得慢慢来。

  赵根擦完了手对着赵雅军道:“去,叫你姑父去”

  赵雅军答应一声就跑出去了。

  赵根这才对着李学武说道:“孩子的姑父是村里的书记,刚才你走了以后他来了,说是看看你,叫他一起陪你吃个饭”

  现在农村里的规矩,家里来了比较有身份的客人,自己家身份又不高,一般会请自己亲戚家有身份的一起过来陪陪酒。

  这里的陪酒可不是后来变成贬义词的那种意思。

  李学武忙点头说道:“老叔您别客气,这身儿是因为我懒得骑自行车,为了骑摩托穿的,怕路上说不清楚,可不是隔开咱们亲戚距离的,叫姑父过来一起吃饭是应该的”

  赵根听见李学武的话很受用,农村人最讲究亲戚礼道,就怕亲戚里出一个二愣子。

  这亲家的家教真是没的说,这二小子说话办事滴水不漏,看着便是场面人,比自己姑爷在待人接物上要强的多。

  在轧钢厂能当上科长可是了不得的人物,比乡长还牛气呢。

  况且还是不到20岁的年龄,说话时一点儿恃才傲物的感觉都没有。

  想到姑爷,赵根也是很满意的,虽说不上是什么厉害人物,但是有文化,心地善良,敦厚老实。

  最重要的是对自己闺女实心实意,对自己家人更是尊重有加,亲家也是对自己家颇多照顾。

  大哥学文听见弟弟的话很是高兴,觉得弟弟给自己丈人面子就是让自己有面子,所以脸上乐开了花。

第161章 我对钱没兴趣

  赵根说笑两句就出去劈柴了,雅民和雅亭则是在厨房帮着忙活。

首节上一节89/21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