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第253节

  李学武睡眼惺忪地被叫醒,看了看炕边站着的几个人,揉了都眼睛打了个哈欠。

  “回来了?中午没睡好,这会儿困了,栽歪一下就睡着了,啊~~~几点了?”

  “七点多了,再睡你晚上就睡不着了”

  老彪子见李学武坐起来了,便也就坐上了炕,这胆儿虚的动作看得李学武一乐。

  “你是不是坏事儿做多了自己都觉得疑神疑鬼了?”

  “哈哈哈”

  “哈哈哈”

  “呵呵呵,我特么就觉得以前他被叫醒那会儿踢人是特么装的,这会儿我算是看出来了”

  看着自己三舅要上来踢自己,老彪子赶紧踢了鞋往炕里窜,边窜边笑道:“那是真的,真的!我真没印象,就是不知怎么就踹人”

  被闻三儿追着捶了一顿,老彪子也不还手,只是嘻嘻哈哈地笑着喊疼。

  这两个活宝可把屋里人逗坏了,于丽和陈晓燕端着菜进来都被逗得看起了热闹来。

  这老彪子就是倒座房的开心果儿,天天嘻嘻哈哈的也不知道愁,以前没饭吃的时候跟着李学武瞎窜也是这个德行。

  笑闹一阵儿还是姥爷和二爷进屋,几人才算消停下来。

  请了姥爷和二爷上炕里坐了,几人这才也都上了炕围着炕桌坐了。

  今天是于丽做的菜,炖的土豆条,里面放了点儿酱,又放了干辣椒,这可是道下饭的菜。

  另一个菜就是萝卜丸子汤,这丸子也是肉丸子,但是肉不多,萝卜丝占了大多数,但是几人吃着都挺香。

  最后一道菜就是李家的保留菜式,炸冻白菜,白切萝卜条儿,白切大葱白儿,还有两头蒜,就这么拼着盘儿端了上来。

  蘸的酱是用荤油炸的熟酱。

  李家的酱都是老太太做的,刘茵做的酱家里人都说苦。

  当然了,在北方,这做酱不叫做,叫下,意思就是将酱块子洗干净,捏成小块儿,放进酱缸里填水进行发酵。

  刘茵常常自嘲说自己命苦,所以下的酱也苦,这李学武是不信的。

  但不信也没法儿,就算是老太太站在边上教刘茵下酱,那也不行,夏天一吃就是苦的。

  所以现在每年的三月份还都是老太太自己刷酱块子,自己调盐,忙活着下酱和筛酱。

  现在倒座房吃的酱和咸菜还都是李家的,只不过是前段时间姥爷又收拾了一些小土豆,萝卜啥的,让老太太在酱缸里腌制了咸菜。

  现在倒座房早上吃的咸菜就是前段时间新腌的。

  几人吵吵闹闹地吃着菜,陈晓燕又把李学才带来的馒头端了上来,给每个人都分了。

  今晚大家倒是没有喝酒,因为明天还有正经活儿。

  “学武,电机买回来了啊,轴承、锯片什么的五金店里都有,我就一起买了”

  李学武点点头,看向姥爷说道:“大姥,有空我们帮你把大框都打出来,剩下的细活儿得您自己慢慢做了”

  姥爷笑着说道:“好好好,简单得很,在家具厂就是我们自己攒电锯,没想到退休了还能用上电锯了,呵呵呵”

  老彪子见姥爷说完,皱着眉头说道:“您让我们留意的旧家具什么的还真有,量还不算小,但是愿意卖的不多,现在都是紧吧日子,没谁家愿意卖家具的,不是自己修就是找人修”

  “这倒是个问题,现在谁家不是这个样子,除非是要结婚的家庭,不然谁家愿意置办新家具啊”

  “要不怎么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呢”

  “我是没看见,我净帮着三舅往家倒腾那些家具了”

  这几人七嘴八舌地开始议论开了,有说家具多的,有说家具少的,有说有愿意买的,又有说日子困难没人买的。

  还是闻三儿给总结了一下:“您也别上火”

  这是看姥爷的脸上没了笑脸才安慰了一句。

  接着又对着几人说道:“这个事情还是要分情况看,咱们走街串巷的,遇到小门小户的那是收不上来旧家具,这是正常的,其他的东西收的也少啊”

  “但是工人居住的家属区或者干部居住区就有得收了嘛,再一个”

  闻三儿看了看姥爷说道:“咱们还应该是以新家具作为咱们的主要商品,再辅以旧家具置换,这样才能把这个事情流动起来”

  姥爷也是笑着点点头道:“是我想当然了,没想到实际情况,就想着做家具了”

  “没事儿,您手工做一套家具,就算有我们的帮忙,怎么也得个三四天呢,就这个频率,怎么都够咱们卖的了”

  李学武吃得快,说话这会儿工夫已经吃了两个馒头了。

  晚上不想吃得太饱,撂下筷子往后撤了一下屁股,然后又靠在了被子上。

  可能是刚才睡了一会儿有些发嗫,一直没怎么说话,这会儿吃了饭才有了点儿精气神儿。

  于丽见李学武下桌了,赶紧放下筷子去柜子上取了茶杯给李学武砌了一杯高碎,端着放在了炕上。

  “谢谢嫂子”

  李学武坐起身虚扶了一下道了谢。

  于丽则是随口说了句:“没事儿,今晚的菜盐精重,喝点儿水”

  闫解成端着饭碗看了看于丽,又看了看李学武,觉得还是自己爸爸多心了,挺正常的嘛。

  李学武又躺靠在了被子上,然后说道:“整套的家具还是缓一缓,像是柱子哥这样订做的,咱们可以接了订单做嘛,我看还是做一些规格单一的家具合适”

  姥爷吃得少,这会儿也吃完了,往后撤了一下,然后问道:“做什么单一的?”

  李学武喝了一口茶叶水说道:“整套的家具不舍得买,那吃饭的桌子和板凳得买吧”

  见大姥和几人皱着眉头想着,李学武继续解释道:“比方说单做一个板凳要一个小时,四个小时就能做四个,但用一个小时专门做凳子面儿,一个小时专门做凳子腿儿,那两个小时能做多少?”

  闻三儿“嘿嘿”笑道:“你是要把你姥爷累着咋地,还用上流水线了”

  “哈哈哈”

  听着几人玩笑,李学武也是笑了一阵儿,然后看着姥爷说道:“就是怕您累着,这玩意简单,您做着单一的配件省时省力省精神头儿”

  “呵呵呵”

  姥爷也是笑了一阵,看着李学武问道:“那样可就做不得什么花样了”

  姥爷说的是早先那种凳子,有的带弧形的,有的凳子面为了屁股舒服也做弧形的。

  李学武摆摆手说道:“甭麻烦,怎么简单大气怎么来,现在讲的可是结实,就是实木板,下面四条实木腿儿加上横称,您再给调好了漆,上它三面儿漆,这凳子就完活儿了”

  闻三儿磕了磕姥爷的腿说道:“就要这样儿的,咱老百姓要的就是这个结实劲儿,一辈子用不坏才好呢”

  姥爷“呵呵呵”地笑道:“放心,咱做出来的凳子绝对是质量有保证,一辈子可能时间太长了,30年用不坏还是敢说的”

  这个李学武可是知道的,前世上小学的时候,课桌和长条凳子就是木头的。

  想想鲁迅先生那篇文章的影响力,这课桌可是经历过无数个“早”字摧残的,依旧坚挺地支持着一代代的学子。

  如果不是打架的时候强拆了凳子腿儿和桌子腿儿,那些“早”字对于纯手工桌椅的伤害简直不值一提。

  老彪子这会儿也吃完了饭,跟着二孩儿下地给大家伙儿沏茶。

  端着两碗茶水交给二爷和姥爷,老彪子站起身说道:“其实啊,咱们出去收废品最好还是不要用钱,这就是一种浪费”

  说了这句话,老彪子又给其他人端茶。

  “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咱们的商品去换,没有的找供销社低价购买也好,这一来一去就能赚两次钱”

  闻三儿盘腿儿坐在炕上,看着老彪子说道:“想明白了吧,等这凳子做出来,咱们就往车子上放那么四五个,有愿意换的就换,有愿意买的就卖,卖不出去还能做个宣传不是?”

  “嘿嘿”老彪子笑了两声,道:“您还真别说,真就有愿意扒车看的老头老太太,总想着占点便宜,要我说啊,这凳子就挺好”

  李学武这会儿见姥爷和二爷都坐着喝茶,便也坐了起来,随后说道:“其实桌子也有好做的,桌面儿的板子直接用电锯,条框也是,到最后直接一拼接就成”

  这个时候的桌面儿拼接还少有用胶的,都是直接用木板拼,然后外框固定了上漆。

  李学武拿着桌子上的筷子比画着说道:“最重要的是这个桌子腿,可以做成这种带中轴的,不用的时候可以合起来,用的时候打开了成十字,稳当得很”

  “嘿,这不就是咱们早先街面上买卖摊子用的那种嘛”

  李学武笑着说道:“就是这个,但是要做得结实些,桌腿儿桌面儿一起卖,简单又实用,遇到家里人口多,屋里窄吧的,用着多合适”

  姥爷想了想说道:“不难,有了电锯不难,破木头,刨面儿,钻眼儿,都不用手工了,就剩下拼接和组装,一天还不得弄出个几套来啊”

  闻三儿看着李学武说道:“到时候就是材料的问题了”

  李学武喝了一口茶水说道:“慢慢来,老百姓们接受也需要时间,西院儿剩下的木头还有,咱们收上来的旧家具还够支吧一段时间”

  边说着李学武已经想到东北那趟走货的事儿了,如果能经常去一趟,从二叔那边儿弄木材过来就好了。

  这个限制倒不是渠道,因为有自己这个金手指在,从东北运木材过来还真就不是个事儿。

  麻烦的是没有时间,现在自己的事情是一件接着一件,现在更是走不开了。

  只能想着年后尘埃落定的时候往东北走一趟了,顺便看看当初埋下的那枚棋子能不能用一用。

  “暂时先这么着,木材的事情我来想辙,年前这一阵儿咱们先糊弄过去”

  “得嘞,有您这句话我们就都甭担心了,呵呵呵”

  几人说笑着,看着闫解成也吃完了饭,老彪子用茶缸子给闫解成也倒了一杯茶。

  再怎么瞧不起这窝囊的人,看着在倒座房伺候自己几人的于丽的面子上也得给闫解成个面子,最起码面子上要过得去。

  就像是傻柱,这么浑的人都没跟闫解成一般见识,都是看着于丽会联合人儿。

  刚开始老彪子还以为李学武是用闫解成的原因才安排的于丽,没想到是用的于丽,才安排的闫解成。

  今天是于丽带着陈晓燕在家看着店儿,本来老彪子和闻三儿还不放心,中午在家耽误了一会儿才走,但是看着于丽待人接物上确实没的说。

  街坊邻里来卖废品都是笑呵呵的,就算是那些想要占个小便宜的,于丽也都能笑着挡回去。

  这就是闻三儿比较看重的了,因为在以往时候,不管是外面收,还是家里收,遇见斤斤计较的那个,几个大老爷们都不好意思抠扯那几分钱的。

  但是从今天开始,这些大妈大婶儿们算是遇到对手了。

  要说一分两分的,于丽可能就在这废品成色上找补了,但要说计较得多了,三分五分的,非笑着跟你说笑一番。

  倒不是回收站差这个几分钱,而是干这个行当,就挣那么几分钱,不得不精细些。

  让闻三儿更看重于丽的是这小媳妇儿的勤快,几个大老爷们儿的衣服只要脱下来就给洗了。

  有几次闻三儿也是故意不说不故意的吧,兜里还有几块钱呢,就交给于丽洗了。

  还没等进屋呢,于丽就追着送了回来,两三次的这么试探着,还落了于丽的埋怨,说是爷们儿就是粗心,这得丢多少钱。

  等第二天早晨,于丽就给了闻三儿一个青布缝制的小口袋,袋口是绳子拉拽收口的。

  于丽说这是在家给她爹缝烟袋口袋一个样式的,装烟合适,装钱也合适,绳子一拉,跨在脖子上或者系在腰上都行。

  这倒是给闻三儿闹了个大红脸,上赶着给于丽道了谢。

  闫解成也是没想到自己在倒座房能有这个待遇,双手虚扶着茶杯道了谢。

  “甭客气,咱都是自己人,今天就安心住在这儿,以后也是,到家来就住在这边儿,有什么不方便的就直说”

  老彪子笑着跟闫解成客气了两句,又对着闻三儿说道:“三舅,今儿个可是2号了都,赶紧把嫂子的月钱结了”

  “不用不用,着啥急啊”

  于丽这会儿也吃完了饭,正准备收拾桌子上的碗筷呢,见老彪子说了赶紧摆手推辞。

  闻三儿得了外甥的提醒,也是赶紧下了地,从钱包里拿出一张大团结,双手递交到了于丽手中。

首节上一节253/21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