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第1973节

  王敬章都没了,张国祁还有存在的必要嘛?

  张国祁的存在只会影响大局,时刻提醒着李怀德等人,他们是怎么掌控的轧钢厂。

  现在李怀德不觉得,那是因为他还没倒出手来,可嫌弃已经产生,只需要一个理由。

  或者叫做借口。

  而想明白了的徐斯年,在面临着要去造船厂的时机,想跟李学武最后再确定一次,他到底会不会去造船厂。

  这件事不用问李怀德,也不用问刚才跟他谈话的杨元松。

  就问李学武,如果李学武犹豫了,他立马回去收拾东西,赶紧把收的东西给人家送回去。

  这件事不用他说,李学武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也没想藏着。

  要跟着他去造船厂的不知道有多少干部,如果真的不收,那这个工作真就做到头了。

  他是去主持全面工作的,不是去当纪检书记的,李学武和李怀德要看的不是他去清鱼塘的,而是尽快把厂子建好,把船造出来。

  所以他很敢收,来者不惧,反正这些东西也带不走,到时候直接送李怀德那里去。

  当了半辈子办公室主任,这么点事要是还拎不清,他就真是个棒槌了。

  另一个担心就是张国祁了,他东西都收了,要是这小子坚持不到那一天,说不定自己这个办公室主任还得做下去。

  要是刚开始他还会庆幸,可都走到这一步了,职场哪有往后退的,只能往前跑。

  所以这个造船厂他必须要去!

  李学武也说他能去了,所以心是放下了,可他也知道,张国祁完蛋了。

  被李学武盯上的人没有一个能跑的了,尤其是张国祁在上个月干的那些事。

  “你不会杀我灭口吧?”

  徐斯年看着李学武,吐出一口烟,说道:“我是不是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事?”

  “对!”

  李学武扯了扯嘴角,一边往车边走,一边点了点徐斯年说道:“你自己选个死法吧,别特么让我再看见你!”

  说着话上了车,关了车门子对着站在那笑呵呵的徐斯年说道:“低调点,卖惨会不会啊,博同情还特么用我教你啊!”

  “给你块臭狗屎你都当香饽饽!有时间去厂医院看看脑子,八成是神经病!”

  看着车开走了,李学武的声音还拉着长音在骂他,徐斯年笑的更开心了。

  -----------------

  “领导”

  “喔,高光啊~”

  李学武听见身后有动静,转回身看了一眼,点点头问道:“怎么没去忙?”

  “看您来了,这不就过来了嘛”

  高光很有眼力见地接了李学武手里的包,站在了领导的身后。

  “赵政委、楚副团长和沈副长上山去了,主持合改编工作,说是要安排分流、转业和退伍的事宜”

  “上午齐团和王副政委去卫戍区开会,只有张长在家带训”。

  “知道了”

  李学武点头应了一声,他看着的是大操场上的演练,这是已经完成合改编工作的队伍,新招人员同老兵混合,组成了现在的一营、二营和六营。

  新队伍有老面孔,也有新面孔,有老兵,也有新兵,是需要时间和训练来磨合的。

  这个时候的人还是有些保守的,部队里的习气,有的时候对新兵不算友好。

  在齐耀武看来没什么,可李学武要求的很严格,他就吃过这方面的亏,打了好几次架。

  本来就没什么的,就是该死的优越感作祟,总觉得先来的就高人一等。

  新队伍磨合,李学武怎么还会给他们养这个传统,直接在合改编条令里下了硬性规定,谁敢因为这种事情闹矛盾,直接安排退伍滚蛋。

  三千人缩编成一千五百人跟治安大队刚训好的本地兵混合,不出问题才怪了。

  要是不卡死了,这些有精力没处发的混小子们要把天通个窟窿。

  而在合改编完成的一营、二营和六营中,率先开展了大学习和大训练活动。

  大学习不仅仅要学习思想,还要学习文化,学习技能,学习标准。

  老兵跟新兵学文化,新兵跟老兵学技能,新兵老兵一起学习新的考核标准。

  李学武不是来卫三团避风的,他是想着要把卫三团带回去的。

  要是嘻了马哈的,说不定就回不去了,这边的一条腿也就瘸了。

  所以,学习,成为了合改编完成后的第一项任务。

  而训练,则是学习的递补,老兵跟新兵学保卫执勤,学城市巡逻,学安全防卫,新兵跟老兵学战斗突击,学击杀技能,学战斗经验。

  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尽快完成融合工作,好开展下一步的合训工作。

  看见李学武站在这边,主持训练的张成功在交代完任务后走了过来。

  “李团,咋不过去?”

  张成功示意了一下训练场那边说道:“过去看看同志们啊?我们正在搞队列训练”。

  “算了,越看越着急”

  李学武笑着摆了摆手,道:“过来看看情况就得了,一会去处理一下这几天的文件”。

  嘴里说着,目光还是放在了正在搞训练的队伍中,眼里全是期盼和自豪。

  张成功跟李学武打过很多交道的,了解李学武的为人,也知道李学武的背景,所以很和气。

  见李学武不过去,便介绍道:“已经完成合改编的队伍都在这边了,情况说明已经送了一份在您办公桌上”。

  “嗯,山上的情况怎么样?”

  李学武转回身,从兜里掏出一盒烟,递了一根给张成功。

  张成功则是回头看了一眼正在训练的队伍,捂着手由着李学武给点了烟。

  “政委他们在呢,连训带挑,定下来的还得一周左右,主要是心态问题”

  “这个很重要”

  李学武抽了一口烟点了点头,道:“留下的要带好,走的要送好,不能出了岔子”。

  “放心吧李团”

  张成功认真地说道:“齐团他们开完会应该也会上去,这几天在改编三营,装备调集还是个问题”。

  李学武抽了一口烟,道:“一步一步来,先把训练搞起来,然后练突击和防卫,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张成功是正管策划训练的一把手,李学武跟他提要求很得当。

  示意了办公室那边,带着高光就离开了,张成功则是站在李学武刚才站的位置上看着正在训练的队伍。

  合改编对于他来说影响还是很大的,队伍拆分,重新整编,战斗力一下子就降下来了。

  齐团急的直上火,可他也知道这是合改编后的正常情况,毕竟超过一半的人走了,新来的人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武器训练呢。

  当然了,这里面包括步枪和炮,以及其他装甲武器,三个月的训练只是让这些新兵蛋子学会了走正步,距离一个合格的战士还差的远呢。

  而他,作为,肩膀上的担子很重。

  李学武在会议上明确的表示过,卫三团进入卫戍区序列后,应该会面临城市安保问题,尤其是卫三团所处的位置,以及协同地方的使命。

  在应急和保卫方面,卫三团是要下苦功夫来转变原来作战思路的。

  原来只求进攻和破坏,现在不成,必须具备优良的安保手段,能当矛,也要能当盾。

  其实张成功看得出来,李学武的意思是偏向盾多一些的。

  既然强调了城市安保,那就是常规化的执勤和保障工作了,就像是原来的治安大队。

  而治安大队的训练他也看过,尤其是在山上,那三个特种战法的教官,他也跟对方交流和学习过。

  可以这么说,如果按照李学武的思路,卫三团将是一支具有成熟城市防卫能力,并且能快速完成救援、应急、勤务,以及重点打击的特勤队伍。

  尤其是一营的建设大纲,李学武明确表示,需要他参考原治安大队政训科的训练大纲,研究出一套适合卫三团的训练方案。

  他要求,在城市应急保卫工作中,一营必须具备快速投放和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处理能力的条件。

  按照张成功的理解就是,这是一支天兵天将,哪有需要哪出现。

  当然了,他并没有觉得李学武是在为难他,或者在异想天开。

  直升机作战和特种作战并不是新鲜事,早就有了,他们在研究和学习全世界各种先进战法的时候都有涉猎到。

  但是!

  卫三团没有直升机,卫戍区也没有几台,那是卫戍区的宝贝,怎么可能给卫三团这个新儿子呢。

  现在部队正在列装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直5直升飞机。

  用现在的眼光看,很漂亮,也很先进,但是产量很少。

  这款直升机的原型是毛子哥的米-4直升机,五八年哈飞开始按照毛子哥提供的全套图纸进行仿制。

  当年年底就制造出了直-5直升机,并且成功地进行了试飞。

  而在五九年开始投入批量生产,六三年才全面达标进行定型生产,这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

  就是这个1,从一穷二白走过来的咱们也是咬着牙,到八几年也总共才生产了545架。

  这里还包含了对外援助的87架,剩下的三家分,张成功除非是想瞎了心了,才敢想卫三团能有这种金贵玩意。

  就算是给了卫三团也养不起,所以李学武说的只能是设想。

  当然了,代替手段不是没有,治安大队的草原虎装甲巡逻车,以及信号灯通讯指挥车,已经在训练之中了。

  未来装备扩充,应该会考虑到这种快速反应专业装备的,大卡车有点不专业了。

  他这还不叫做梦呢,李学武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合改编情况,又翻看着装备名录,卫三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高光是一个比较开朗率直的小伙子,服务工作没有沙器之仔细,但态度很积极。

  李学武看着文件,他一直在屋里忙活着,又是倒茶又是找文件的。

  这屋里算是两间房,空间不小,但跟在保卫处一样,李学武有保存文件的习惯。

  高光现在整理的就是治安大队时期,李学武做的一些文件和批示。

  这些文件已经失去了效用,单位都被撤销了,这些文件自然就没了意义。

  不过高光觉得只要是文件,还是被领导保留着的,一定就是有用的。

  所以他找了一些纸箱子,将这些文件整理了,准备封存了搬去大库房。

  李学武用铅笔敲了敲桌面,见高光看过来,笑着提醒道:“不要一个人做,这么沉,找个人帮你”。

  “是!”

  高光咧嘴一笑,转身跑出了屋子,去找警卫排的人帮忙了。

  领导岁数不大,做事起来稳重的很,说起话来却是和气的很。

首节上一节1973/21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