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第1649节

  “不至于的,我这里还好”

  董文学听明白李学武话里的意思了,但没有往下了说,而是意味深长地说了句“做好自己的事,不用搭理那些人”。

  两人又说了道别的话便挂了电话。

  李学武看了看桌上的电话机,知道老师的这句话是为了解释下午王淑敏的电话,没有别的意思。

  两人之间不仅仅是工作上的师生关系,董文学还是李学武跟顾宁真正的媒人,也是李学武丈人的干儿子。

  现在顾宁还是跟董文学叫哥,李学武依旧叫老师,各论各的。

  董文学也很有大哥的样,对李学武也是照顾颇多,贴心贴肺那种。

  李学武在钢城搞的那些事,还不都是董文学在给他扛着。

  包括这一次,直接将炼钢厂的贸易经销权交给了钢城东风港务,明显的在帮李学武。

  虽然李学武没有给他什么钱,也没给他什么贵重的东西,但两人的感情是要比什么都珍贵的。

  闻三儿能在钢城那么豪横,让大强子直接接手了好多关东以前的生意和关系,包括现在的船队和码头,还不是靠着董文学给他撑着腰。

  炼钢厂在钢城不算是最大的炼钢工厂,但规模却也是不小的。

  不是说人数多少,而是炼钢的产能和材料生产的重要性。

  背靠京城最大轧钢厂,炼钢厂有底气不怕积压,也不怕没有任务。

  今年如果轧钢厂能升级,对应的,炼钢厂的级别也会提升。

  这跟轧钢厂内部的正处级单位不同,轧钢厂是有着自己一套完整班子的,就像要整合的联合企业一样,是有着特殊的话语权和地位的。

  今年走的稳,走的准,那董文学正正经经的会从正处级一步迈入副厂级,并且站稳了脚跟。

  年中会议上如果董文学进厂谠组,那也是因为他一身多职的加成,再加上有人推他。

  副厂级领导管着正处级分厂和正处级保卫处,就属于跃层领导了。

  带着业务进步,上去了,也就名正言顺的掌管分厂和保卫处了。

  不再是单一的兼职,而是主管领导了。

  除非到时候李怀德不让保卫处的位置,那董文学就会去掉保卫处处长的兼职,只保留分厂的两个职务。

  这都是可能,并不代表就一定发生,但也是董文学的奋斗目标。

  有李学武在京城给他占着位置,他在钢城也好施展的开。

  他施展的同时,也在给李学武打下基础和创造发展的方向。

  从副处长,再到副厂长,李学武会沿着他开出来的路前进。

  而到了副厂级干部的位置时,就不是董文学能帮着李学武开路的了。

  形势一天一个样,李学武不敢说自己升到副厂长是哪年哪月了,只能说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的走。

  董文学给他打来这个电话李学武也寻思了,有很大的可能就是王淑敏在董文学那告他的状了。

  至于告的什么,或者是谁给她提供的材料,这就不得而知了。

  也许是那个找关系的,也许是王淑敏无中生有的。

  但他想来,这个女人是不大聪明的,错误的估算了他同董文学两人之间的关系,简单的拿着职场上那么点事来判断关系,只能说正治思想及其幼稚。

  机关单位里,最忌讳的事便是打小报告,或者告状等等。

  因为你不知道你要告的人,和你要告状的领导有没有关系。

  如果你这么做了,事实会告诉你,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概率,他们是有关系的。

  说的这么绝对,这不是玄学,这是潜规则。

  当有领导告诉你:放心大胆的说,我来这讲的就是公平、公正……啥的,千万别信,谁信谁是大傻子。

  你就想,你要告他,那你的手里一定是有一些东西的,这些东西即便是表面上的东西,那也代表了他一定是有问题的。

  那关键的地方就来了,你这样的都能看出有问题,那他的主管领导,或者说你要告状的领导看不出来嘛?

  不要小瞧任何人,任何关系,他们明明看的出来,为什么不管呢?

  这个时候你出现了,拿着那么一点儿东西去告了,他跟你讲公平,讲正义,你傻傻的把东西交给他了,把你的话说给他了。

  你等着,不等你回到自己工作位置呢,你要告的人便已经知道这些东西了。

  那么你收集的那些东西还会存在嘛?

  你期盼着上面的调查组来了,看了,最后能给你什么解释?

  就算他抹不干净,擦不干净,但又能怎么着?

  到头来你被暴露了,谁都知道你被耍了,你的工作也别消停了。

  他有裁判站在身后,你怎么踢?

  就像现在,李学武又拿起电话打给了闻三儿,想问他近期的工作,电话却是张万河接的。

  张万河拿着电话有千言万语想跟李学武说,但他就是说不出来。

  只能是闻三儿收拾他,制约着他,不能是他跟李学武这边告闻三儿限制他的状。

  从五月末开始,闻三儿便一反常态,严格把控油料和补给,审查来往行程,严密关注在港口工作的人员。

  尤其是负责城里货物运输的大强子,直接被闻三儿叫过去训了两个多小时。

  大强子后来跟他说过,当时被训的都想甩闻三儿一巴掌,然后回老家不干了的。

  张万河也是庆幸他没有这么做,因为没几天老家便来了消息,山上有人给送米送面的,说是他的朋友。

  他可没有这么慷慨的朋友,送刀子还有可能,送这些的,唯独只有李学武了。

  而李学武在京城,那山上的东西是谁送的?

  如果是吉城那个回收站,山上的人一定认识,只能说李学武给了他一个不大不小的警告。

  这个警告吓的他一晚上都没睡好觉,他儿子的德行他知道,不会乱说话的。

  大春也不会让他乱讲话的,能找去山里,还能找到他老家,挨个儿兄弟家给送粮食,这种能耐,恐怖的很。

  现在码头管理更严了,出船的人当天才知道自己上哪条船,跟哪个船长,办什么业务。

  而船长更严格,知道的消息倒是早一天,但当天就得在船上住了,下不来。

  这种管制比特么以前的保密单位还严格,也不知道他是打哪儿学的。

  直到有一天,他下船回来,看见院里停了好些车,见着跟闻三儿谈话的人,才知道这边的码头有多么的复杂。

  闻三儿虽然是二把手,但能跟炼钢厂对话,能跟钢城好多部门对话,能跟在这边活动的调查部对话。

  而他只能跟闻三儿对话,这一把手当的真真的是“一”把手啊!

  财务审核不在他这,港务管理不在他这,后勤保障不在他这,他只负责船队的训练和业务。

  就连名义上属于他管的大强子都不能跟他有业务交叉了,城里的运输和货物调配大强子直接跟闻三儿汇报。

  这也就造成了,闻三儿坐镇码头,他负责水上,大强子负责陆上,正好给两人隔开了。

  他能说什么,他敢跟李学武说什么,回忆过去李学武答应他的条件?

  现在都特么给他钉在案板上了,他还能蹦几下。

  就算他想蹦,大强子等人还想吗?

  大强子对他抱怨闻三儿,更像是一种无奈的炫耀,炫耀他在闻三儿那里还敢说话。

  现在的大强子开着威利斯吉普车,跟各个单位的后勤主管打交道,正经的面儿上人了,让他再上山恐怕都不肯了,更别提下海了。

第685章 李老师

  管理是一门学问,闻三儿跟李学武学了好多。

  被李学武手把手教着,经历了几次惊险波折,他现在的内心无比强大,跟张万河对着干,一点都不惧。

  别看现在大强子跟张万河还是一家人,慢慢的就不是了。

  没有人是利益不能聚拢的,也没有人是利益不能分散的。

  闻三懂这个道理是跟李学武学的,张万河不用学,他自己悟的。

  在山上,下到山下,在吉城开了这么大的“事业”,手里有着那多的人,他哪里能不知道。

  所以他现在拿着电话,真的是有千言万语跟李学武都说不出啊。

  “东家,是我,老张”

  “掌柜的啊,我说怎么三舅没说话呢”

  李学武顿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晚上忙不?吃了吧?”

  “是,刚吃完,老三出去送个客人,是强子带来谈业务的”。

  张万河听见李学武的笑声,便也跟着笑着回了。

  “晚上老三媳妇儿整的鱼,吃挺好”

  “要吃的好,更要吃的饱”

  李学武关心地说道:“你们都是跑水上的,干的都是力气活,风里雨里的,不能饿了肚子,更要注意身体”。

  “是,谢谢东家惦记”

  张万河拿着电话眼神虚着,内心想着李学武,脑子里也是过电似的考虑着李学武的话。

  “怎么能不惦记你们啊,都是跑辛苦的,尤其是海上,浪大风急的,咱们的船太小了”

  李学武也是拿着电话,眼皮耷拉着,言词恳切地关心着对方。

  李姝被妈妈抱着刚哄好,再看见爸爸的表情,吓的又要掉眼泪。

  顾宁瞅了李学武一眼,就知道这人又开始耍坏了,脸都不对心。

  伸手打开了小怪兽,给李姝指了里面的小人,不要她去看里屋。

  “嗯!”

  李姝看了看小盒子里的人,是比爸爸要善良的多。

  李学武的善良被闺女“误会”了,而电话那头儿张万河也是眯着眼睛听着。

  “我是不忍心催你们的,可二十七条船,就是咱们在钢城立足的根本”

  “内河是有限制的,冬天就歇菜了,唯有大海才是咱们的征途”

  “咱们在津门港务的合作业务马上就要开展了,承当港务运输跟在内河里打鱼是两码事,运输都不是一个类型”

  “该有的训练一定要抓,该有的纪律一定要管,该有的职责和责任一定要承担起来”

  李学武的训话是一套一套的,明着听是一回事,暗着听又是一回事。

  怎么听都得听着,因为明着、暗着两个意思都得办。

  “当然了,咱们内河的运输业务也不能扔下,还要持续开展,毕竟咱们的根据地还是在内河里”

  “相关的业务也是依托内河港口来开展的,你要把这个工作抓好啊”

首节上一节1649/21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