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第1588节

  作吧,作到最后还不得像是京大一样,把工作组作来啊?

  正如李学武所料,随后进来的于德才汇报,厂里好多部门都在报告,出现了停工闹事的情况。

  李学武满脸的严肃,对着韩战吩咐道:“执行二级戒备,如果出现乱象,第一时间配合相关部门处理安全问题”。

  吩咐完又叮嘱道:“绝对不要插手里面的事,保卫处只负责治安,如果出现动手打人,或者造成轧钢厂财产损失的,一律按照规定执行纪律”。

  “是”

  韩战现在代替韩雅婷管理保卫科,所以也是赶上了不好的时候,只能一个人管两个部门。

  好在是消防科那边的工作不多,都是业务上的,还能支应的过来。

  这里面也是有着于德才的帮忙,才能让他轻松些。

  李学武也是对着于德才交代道:“给全厂各部门、车间以及相关的单位下警告函,就说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要求各部门负责人警惕起来,将安全威胁消弭在初期”。

  “是不是有些严肃了?”

  于德才迟疑着说道:“以保卫处的名义下发,怕是有些人会有意见的”。

  “有意见也要发”

  李学武将手里的钢笔在桌子上敲了敲,看着于德才说道:“保卫处不是消防队,哪里起火了哪里去灭,全厂这么多部门,保卫处长了几只手啊!”

  说完将手里的钢笔扔在了桌子上,道:“要他们学学生产管理处,把工作做在前面,管好自己的人,少惹麻烦”。

  “明白了”

  于德才看了李学武一眼,应声后转身就去办这件事了。

  这个函于德才知道是啥意思,免责嘛,保卫处已经通知你们警惕小心了,要是再出了事,别叫我背锅了。

  他迟疑的也是这个问题,怕李学武要求的这个函发出去,就会有人以推卸责任,或者制造紧张情绪和矛盾来攻击李学武。

  事情是这么个事情,但是不能明着说了。

  李学武没有明着说,于德才更没有明着说,两人的对话都在强调安全,说的也是安全的事。

  沙器之站在一旁倒是听的明白,依着处长的意思,现在厘清责任是要比后续的指责要重要一些的。

  尤其是保卫处在这种事情上,这个关键的时期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以及所做的工作,都是一个重要的点。

  一线执勤人员是要安排的,文件和通知也是要做的,留下白纸黑字,方便以后打官司了。

  至少这个函发出去,其他部门一定会有所准备和警醒的。

  即便是有的部门出了问题,那也是他一个部门的事情。

  上面的板子也是不会再打到李学武的身上。

  工作要坐在实处,也要做在虚处,不能活儿干了不吆喝,不然谁知道你干没干啊!

  综合办一直以来都有一项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记述日常工作的新闻稿。

  宣传处那边很希望有保卫处这样的,配合他们宣传的部门,尤其是经常提供新闻稿件的事。

  也不知道是不是现在的人都腼腆,还是真的谦虚,做工作竟然都不想着搞宣传。

  李学武也是捡了个便宜,一个保卫处能有多少成绩和新闻?

  还就偏偏让轧钢厂保卫处出了名,在系统内部都是有名的。

  最强的支持就来源于李学武一直要求的宣传工作。

  保卫处近期都组织了哪些工作,做出了什么样的成绩,或者对某一类的违法案件进行突破或者警示宣传等等。

  要按照各级宣传媒体的定位进行写作,综合办的那些老家伙,老笔杆子们被李学武退了几次稿,叫过来批评了几次,现在写出来的东西已经是炉火纯青了。

  什么样的稿件最得报纸的喜欢?

  当然是反应基层一线的工作内容,以及一线执勤人员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李学武也是让这些人抓住了这一点猛攻,要把工作安排,要把上级的正确领导,要把保卫处机关和干部们的功劳都用基层的角度来反应出来。

  这些老笔杆子都是人精,只是以前没人管,蹉跎了,就像保卫科的那台摩托车,上点机油,猛踹两下就好用了。

  于德才是个玲珑的心,很能把握李学武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更是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好。

  就像刚才安排的这个工作,不用问,准给你写成通报,或者新闻稿件,最少都得是广播站读一下。

  当然了,不可能按照警告函的内容来写,当然是写保卫处为了保卫轧钢厂和广大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全力实施安全宣传和保卫行动,深入到各机关、车间等部门……

  你说没做工作?那警告函没到你手里啊?

  宣传嘛,重点在于你怎么说,现在李学武是做的谨慎小心,宣传的锣鼓喧天。

  在工人的心中,保卫处一定是正面的,一定是他们在轧钢厂工作和生活的最坚实的保卫力量。

  李学武也是这么做的,不仅仅是要缓和李怀德每一次行动所带来的危机,更是要保证轧钢厂的基础安全。

  他现在真的是被李怀德和杨凤山推到了彼此的中间,成为了轧钢厂的防洪坝。

  李学武也是不想做这道防洪坝的,但每个人,身处一定的时期,或者是时间,他都有工作本身的性质要求,甚至是使命。

  保卫处的使命是保卫轧钢厂,保卫轧钢厂的工人和财产安全。

  现在李怀德和杨凤山所做的事就威胁到了这种稳定与安全,李学武能做的就是维稳。

  这是保卫处处长职务上的性质要求他这么做,而不是他愿意这么做的。

  其实李学武已经在给自己加保护伞,加游泳圈了,加防护罩了,但是没有用。

  至少是没有太大的用处,究其根本,还是他的能力太弱了,不然也没必要把邓之望祭天了。

  说起来,邓之望就是李学武抓出来顶缸的,或者叫缓冲这种紧张局势的。

  现在杨凤山处理居民区项目是有理由解释为啥建设进度缓慢、迟迟无法解决工人的住房困难了。

  都是邓之望的原因嘛,让工人的怒火和怨恨都发泄到邓之望的身上去,转移矛盾,让他有更多的转圜空间。

  这是李学武硬给的,他倒是想不这么做了,想用更温和的方式和方法来操作,但李学武不给他这个机会。

  总是要有牺牲的,李学武还能让他将保卫处摆到工人的对立面去?

  笑谈!

第664章 背锅?

  “处长,谷副书记的电话”

  沙器之握着话筒跟李学武轻声示意了一下,眼神也是满是询问。

  刚才桌上的电话乱跳,李学武没有接,而是让沙器之接了。

  沙器之也是知道谁的电话李学武会接,谁的不想接。

  听到是谷维洁的,尤其是点了名的要李学武,他也是不敢耽误。

  既然都这么处理了,李学武也是一定得接的,沙器之的建议一定是最适合他的。

  “我是李学武……”

  “他想干什么!另立山头嘛!什么性质,这是……”

  李学武刚把电话放在耳边说了一句,谷维洁的声音便传了出来,而且很大声。

  对着沙器之摆了摆手,也将耳边的话筒挪开了一些。

  见着沙器之出了门,并且把门关好了,这才等谷维洁的声音停顿后说道:“领导,我这边也是刚处理完这堆事”。

  “我不管你怎么想,我是反对他这么做的”

  谷维洁在电话里的态度很是强硬,对着李学武说道:“无组织、无纪律,他想干什么?造轧钢厂的……”

  “我能怎么想?”

  李学武靠坐在了椅子上,用手捏着额头,神情疲惫地说道:“您总不会以为联合企业的工地还是我挡着的吧?”

  也不怪谷维洁会这么想,现在制约杨凤山的只有两件事,一个是居民区项目,一个是联合企业项目。

  硬说起来,如果杨凤山把这两个都甩掉,回归轧钢厂的本来轨道行不行?

  答案是不行!

  如果不发展这两个项目,都不用李怀德出手,其他干部都不会让,上面也不会让。

  发展小工厂,中型工厂,解决当前供需关系和矛盾是最上面制定的策略,你敢对着干?

  再有一个,无论是工人福利保障,亦或者是工人子弟的就业安排、工厂扩大等等,都跟这些干部和工人有关系。

  如果轧钢厂新建了其他工厂,那又是一套管理班子和工人招用,这就是铁饭碗啊。

  所以这个时候,部门只能多,不能少,似是保卫处和武部合并的那种情况只能出现在上面统一要求的情况下。

  况且居民区项目是杨凤山当初同意过的,为的就是消耗掉今年的财务预算,解决一部分工人的居住问题。

  李学武这样的,能分配房子的情况其实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很困难了,要不然也不可能出现李学武只能选倒座房的情况了。

  工人从生到死都是要求厂里来管的,住房问题当然也是厂里的问题。

  跟地方协调不开,那就只能是自己来解决了,更是杨凤山在任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和做出的成绩。

  联合企业项目既是上面要求的政策,也是成绩体现的一种,且是代表了大家共同的成绩。

  所以在不能甩掉这两个项目的前提下,杨凤山如果处理好了,那就是大大的成绩,处理不好,就是要被李怀德利用和钳制。

  现在居民区项目被李怀德给搞了一下,被李学武给拦腰斩了一下,倒是给了杨凤山一个重整旗鼓再开张的机会。

  但这个机会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把压力全都倾注到了联合企业项目上,把厂里工人的目光也都转移到了联合企业项目上面。

  这是一个相当有风险的事情,也是让杨凤山在联合企业上面,同景玉农压力加倍的事情。

  只要是明眼人,只要是在轧钢厂下棋的人,就一定能看得出来,不是李怀德,就是李学武,把这种压力推向了联合企业。

  因为联合企业就是他们两个人首先提出来的,也是他们制定的发展策略。

  现在换了景玉农来管,换了杨凤山来收割利益,那必然是要引起争论的。

  居民区项目的负责人换了,压力也没了,书记倾向于交给李怀德来管理,那自然是不会再经受李学武的压力。

  好巧不巧的,现在联合企业工地开始出事,项目进展缓慢,甚至就是停顿的状态,你说谷维洁会不会怀疑李学武。

  因为李学武的嫌疑是最大的,谷维洁更知道李学武跟李怀德穿的是一条裤子,她也穿了半条。

  三人现在是个有合作,也有分歧的状态,这也让谷维洁更加的清楚李学武的每一步指向都是谁。

  联合企业的蛋糕太大了,涉及到了人事、财务、谠务等等,方方面面的合作与分配问题。

  联合企业的一把手就被定义为副厂级,那么这个职务的任命必然也是一场腥风血雨了。

  李学武是不可能去任这一职务的,因为他现在的年龄和职务都不够,但是董文学还有两年就够了啊。

  而李学武再有两年也够接董文学的班了,去钢城,沿着董文学给他出来的路走就是了。

  且看李学武为什么这么在意联合企业,就是在给他的老师铺路。

  联合企业最符合李怀德和李学武的预期安排是:由李怀德主持联合企业的筹备与建设工作,也就是分蛋糕。

  而联合企业按照计划也是两年至三年才能完成一期建设,期间产生的成绩也都是由李怀德收割。

  李怀德也会因为这个成绩坐稳常务副的职务,两三年后就能奔着厂长的位置用劲了。

首节上一节1588/21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