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855节

“开源情报是一个情报门类。近代以来,通过总结历次战争,人们发现,国与国交战时所依托的情报,有90%是可以通过公开的或开放的源头、资源来获取的。今后广播、电视日益普及,各种新的媒体形式不断出现,这一比例还会提升。”

“开源情报分析的三个步骤:获取开源信息、情报信息分析、形成价值情报。我们办公室的机构是很精简的,‘获取开源信息’这一条,基本上不需要我们负责,总参这个大系统可以为我们服务。我们主要是做好后两个步骤。”

“所以,开源情报中心好像又与二战时英美的同类情报分析机构有了一些差别,收集材料是英美的开源情报机构努力的重要方向。我们呢,把它外包出去给总参的其他单位和外交部了,因为这不是我们的核心业务了。”

“接下来,我们还要把一部分‘情报信息分析’的工作也外包出去。”

“开源分析并不是一个必须紧密配合工作的学科,开源的信息收集者、处理者和分析者可以是分散的一群人,分布在不同的地方。”

“而且,我们中心人数这么精简,平常就四个人,一个人负责美洲,一个人负责西欧,一个东亚和东南亚、一个南亚。举个例子,今后我们发现可能有价值的开源情报时,比如是印度的情报,就向国内熟悉印度的群体和专家咨询,让他们来告诉我们,这份情报后面都蕴含了什么信息。”

……

开源情报中心唐华以后肯定还是来得少,所以小周、小陈、小康、小庄这四个人估计要扛起绝大部分的日常工作。

除了军校给他们必要的情报参谋养成训练,唐华也要尽量把事儿给他们交待清楚。

“但是,除了以上我说的工作技巧之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你们务必时刻记在心里。”

“从事开源情报研究,意味着你们大部分时间要用于研究目标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从高层到底层,从军事到经济文化,从历史到现实,甚至还包括风土人情、文艺文化、趣闻轶事、民间段子……如果你是专攻美国方向的,几年之后,如果正常的话,你会变成一个美国通。”

“但是,你们不要与被研究的国家和地区产生共情,不要做着做着,自己变成了精神美国人。要时刻保持中立的和清醒的态度,分析时要钻下去,最终总结时要能上得来。”

“必须要提醒你们这一点,因为一旦工作起来,你们无论是不是在工作时间,可能都会下意识地投入到工作中:上班研究美国;回到家里,看着电视,看着报纸,脑子里想的还是美国。工作和非工作时间不分是小事,如果你自己和美国也分不开,潜意识里的观点和立场站在了美国人那一方,麻烦就大了。”

“如果

出现这样的情况,对我们的情报工作、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个人,都是灾难性的。”

“要提醒的就这些。小康,你的东亚方向,要尽快对南朝鲜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研判,重点是南朝鲜近期发生军事政变和群众运动的可能性。”

唐华布置下一个具体任务,小康立刻回答道:“自去年南朝鲜的大选骚动之后,李承晚政府的内外公信力受到了严重打击,一方面,他在事件后,对上街的学生和市民实际上已经妥协了,市民可能短时间不会搞他了;但另一方面,南朝鲜政府和南朝鲜军队内部,想把李承晚弄下去的人很多,形成了几个较有影响力的组织。”

唐华:“说几个这些组织的名字和带头人。”

小康:“首先是李承晚集团内部,韩民党元老、刚卸任的汉城市市长尹潽善,据悉可能打算另组新党,与李承晚决裂;其次是南朝鲜陆军参谋总长宋尧赞,他在笼络死党和同乡,政治诉求暂时不明,但确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且较有力量的军事将领团体;第三是南朝鲜临时首都釜山的京畿区司令官朴正熙,他曾是南朝鲜军的情报负责人,在情报系统有盘根错节的关系,虽然他的团体成员军衔不高,但如果用于发动政变,则很有能量。”

唐华:“这三股势力,都进行细挖分析。另外我想知道,南朝鲜内部还有没有可能搅动局势的第四股力量?”

第四十章,跳蚤的一跃

2月22日,拜科努尔。

“东方”号运载火箭第六次发射,载人飞船(最终版)第二次无人飞行试验。

大概两年前,科罗廖夫看每一次火箭发射的感觉就像是玩俄罗斯轮盘赌,火箭升空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在天上booom,炸出一朵烟花。有时候更惨,在发射架上炸成个火球。

东方号火箭从这几枚开始,技术状态迅速稳定下来,前三次发射全都成功了,四条狗、一个假人都顺利升空再落地,没有俄罗斯轮盘赌的紧张感了。第六次发射如果一如既往地成功,在3月20日到4月1日,苏联第一个宇航员就可以上天。

对了,和中国同志在贝加尔湖开过会之后,苏联这边也把8K7系列火箭的发射频度控制在1个月左右一发,这样整个生产厂家和检测车间就有足够的时间,按部就班、不缩水地完成所有检测程序。

要搁以前,可能就是两三枚火箭一起屯好,一周一枚集中发射,但要是爆了一发,就全线停摆,四五个月后才能发射第二枚。

远处发射架上,东方号火箭点火,升空,助推器脱落,飞出视线……绕地球一圈,苏联北部的航天测控站捕捉到飞船,在哈萨克斯坦上空再入大气层。当飞船再入舱距地面7000米时,模拟假人弹出,和上一次一样,晃晃悠悠地落地。

……

“2月22日,苏联进行了载人宇宙飞船无人试验船的发射试验。试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苏联将继续进行宇宙飞船的测试,待完全成熟之后,用运载火箭发射载人宇宙飞船,送第一名宇航员进入近地轨道,进行人类历史上首次太空飞行。”

苏联电台的这一句简短的报道在美国掀起了巨浪。

“水星计划已经投入了1.7亿美元,今年还编列了6000万美元的预算,我不知道苏联为他们的载人航天计划投入了多少,但我们花的钱已经够多的了。”

新上任的NASA局长詹姆斯·韦伯敲敲桌子加重语气:

“我们必须赶在苏联之前把人送上太空!这是艾森豪威尔的要求、也是肯尼迪总统的要求。”

詹姆斯·韦伯接手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航天计划可谓千头万绪,每个计划都很庞大,但都没到出成果的时候。

和东方计划对应的美国载人航天工程叫做水星计划,1958年正式启动——就在美国发射人造卫星之后不久。

实事求是地说,水星计划制订得比东方计划完善。和苏联糙快猛的载人飞船不同,水星计划的载人飞船设施很完善。

它有逃逸塔,在发射初期如果火箭崩溃,逃逸系统可在1秒内启动,把飞船和航天员带离运载火箭,然后用降落伞着陆。

水星计划的宇宙飞船是可以由宇航员操纵的,而苏联东方计划的飞行员就是绑在座位上看风景,飞船的一切操纵都由地面无线电指令完成或者自控。

为了保险,水星计划先做小型缩比模型、再做全尺寸载人飞船,分两阶段完成项目。

就因为要试的东西太多,水星计划从1959年8月到现在,一共发射了14枚运载火箭。按照计划,之后还要发射7枚火箭,然后在1962年上半年把宇航员送入太空。

这好像有点来不及了。

……

詹姆斯·韦伯强调必须赶在苏联之前把人送上太空,在座的NASA水星计划官员顿时愁云满面。

“我们刚刚完成缩比飞船模型的全套测试。”

“宇宙神携带水星飞船一共只发射过两次,最近的一次发射,飞船舱内甚至还是真空状态,根本不可能载人。”

詹姆斯·韦伯:“马克西姆,你估计,苏联还有多久会正式将人送上太空?”

“苏联已经两次宣称无人试验飞船的发射成功,我们估计,他们再进行一次无人飞船的测试飞行,就可以把宇航员送上去了。”水星号飞船的主任设计师马克西姆说,“根据苏联最近的发射频率,2月22日之后,他们会在3月20日再发射一次无人飞船,然后4月20日发射有人的飞船。”

詹姆斯·韦伯:“你们制定一个在4月中上旬送人上去的计划。”

马克西姆:……

项目总监理查德:……

“如果降低一些要求,那么或许我们能做到。”

冯·布劳恩说,“我们现在虽然无法将宇宙飞船送入近地轨道运行,但可以把人送上太空,再安全返回。威廉,是这样的吗?”

冯·布劳恩点名,JPL——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威廉·皮克林不得不说话了。

“是的,JPL准备了一套方案,可以将宇航员送入亚轨道,进行短期的太空飞行,虽然只在太空中停留不到15分钟、飞行距离320英里,但的确是飞出了大气层。”

冯·布劳恩:“JPL的亚轨道飞行器不是搭载‘宇宙神’运载火箭升空,而是用‘红石’-3火箭。宇宙神火箭现在尚未成熟,但红石-3是很成熟的设计。”

首节上一节855/8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