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785节

邦迪拉。

藏南全线反击的时候,我军真的就只有五个团级野战部队,两万人向总兵力超过6万的印军发动了进攻。

这两万人除了五个团,还有6个边防部队营,以及11个民兵连。在战役进入反击阶段,一线部队还是出现了兵力不足的情况,鉴于民兵部队战斗力也够用,而且靠近战场,因此张国华也把民兵连调上去用于反击。

“刘连满?王富洲?嘿,这几个月你们登山队去哪了?然后怎么又回来了?”155团2营向前进攻的部队又遇到了老熟人。

中国登山队民兵连连长史占春:“我们呀,5、6、7月回去爬了两座7000米以上的高山练手,训练结束到成都休整了一段时间,10月底返回西藏继续训练,练着练着,我们这登山队又变成民兵连了。”

2营副营长:“史连长,这和三月份不一样,那时候你们主要工作是运送补给和修攻势,这次可能要真的投入战斗。”

王富洲:“不管是投入战斗还是登山,那都是革命工作”

“对对对,上次你说了好多什么个人奋斗啊历史进程啊什么的,不过蛮有道理的。”

王富洲:“所以我也明白了,不管参与哪一个历史的进程,都是在创造历史。不用想太多,干就完事了。”

史占春:“到现在为止,世界范围内的8000米以上高峰,各国的登山运动员上去了200多人次,死亡39人。我们这一行是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的,在战场上牺牲的几率,可能还比攀登珠穆朗玛峰要低。”

副营长:“对了,史连长,上次你说你们民兵连的射击成绩特别差,这大半年,成绩有没有提高一点?”

史占春:“……没有。我们都没空练射击。”

……

从巴克鲁旁到邦迪拉再到德让宗。

这段公路直线距离49公里,实际路程105公里,只要走完这段公路,第四师就回到了平原地区——但这是在做梦。这一段公路已经被穿插的154团、155团部队切成了肠梗阻,而且梗塞的地段不是一段两段,而是十几段。

第四师近卫联队第四营在昨天损失了所有的摩托化车辆,只能沿着公路徒步向南撤退。头顶的中国飞机虽然不多,但每次中国飞机出现,总能让全营鸡飞狗跳。

12月29日早上,近卫第四营在公路上遇到了高尔瓦尔联队第四营,这个营也在徒步撤退,只是跑得没有近卫第四营快。

“我们不能走公路了!”高尔瓦尔联队的普吉上校声音沙哑,“一小时前,两架中国飞机的扫射让我们损失了110人,再这样下去,还没遇到中国的地面部队,我们就要全部死光。”

“中国军队就在我们两侧的山里,他们在悄悄跟踪,会在我们最松懈的时候冲下来攻击,”近卫第四营营长在德让宗就这么被袭击过一次,“现在你让我们走进山里撤退?是把我们送到中国山地兵的枪口下吗?”

“不!不是走进山里,只是在公路附近的野地步行,这样更容易隐藏……”

两个疲惫的步兵营汇合在一起,匆匆忙忙吃了一顿午饭,按照普吉上校的建议,离开公路在野地里走着。野地的步行速度比不上公路,走了两个小时才出去8公里,该停下来喝下午茶了。

头顶隐隐传来喷气式引擎的轰鸣声。

“还是我有先见之明,”

普吉上校在树林里一棵松树下面喝茶,“休息和就餐时所有部队都要进入树丛,这里的常绿乔木会帮助我们隐藏自己……”

普吉上校的flag立得真不是时候,天空中出现的那架飞机很快拐了一个弯,朝着两个营隐藏的地方扑过来,地面的印军士兵认出了这是一架伊尔-28,不过这其实不是轰炸机,而是伊尔-28的侦察型。

如果印军部队里有残存的山南叛匪,可能会提醒普吉上校“小心中国飞机!它们有透视眼!”可惜的是,山南叛匪几乎就没有能跑出国境线的。

伊尔-28侦察型在印军呆的树林子里投下了一枚白磷弹。

这不是伊尔-28侦察机要纵火烧人。藏南的山林降雨量大,即使冬季植被含水也很丰沛,烧不起来。

此时这枚白磷弹的用途是烟雾指示,白磷弹落地后爆炸,升起浓浓的白色烟雾,很久不散,十几公里外都看得见。

伊尔-28侦察机投完弹又用无线电通知附近友机,四架歼教-1就顺着无线电指示的方向飞了过来,找到地上的那一团白烟后,就先把炸弹给投了下去。

“目标指示很准确!我们看见从树林里逃出的印度兵了!”

……

邦迪拉以北,拉甘、拉昌两座村子之间的山路,登山队民兵连一排与2营2连1排、2排在行进途中,突然遭遇一大股印度军队。

“怎么在邦迪拉北边这么远,还有印度人!”2连副连长挥手示意两个排长靠近,“1排上这边山,2排上那边山,民兵连的同志,你们在路上且战且退,把这一股印度兵引到包围圈!”

刘连满:“明白!”

登山队一排各就各位,先利用路边的大石头隐藏起来,看印度兵一群群地走近,探身出去先打了一通子弹,打算用火力压他们一下,然后全排分成两拨人交替掩护撤退。

“砰,……砰砰砰……”

半自动步枪打了一通,刘连满和王富洲发现不太对,印度兵不但没有呈进攻队形围上来,反而掉头撒腿就跑。

王富洲闪出来,手持50式轻机枪,不用两脚架(反正用了两脚架也照样打不准),哒哒哒哒地泼出去几十发子弹,印度兵跑得更快了。

“靠?”2连副连长的粗话从对讲机里传出来,“计划改一下,1排在左,2排在右,从山上追;民兵连你们从正面大路赶他们。该不会……这几百人全让我们抓俘虏了吧?”

第251章,自卫反击是为了和平解决争端

“1959年12月29日下午3时,2连一排、二排及配合作战的登山队民兵连一排,在拉甘、拉昌之间遭遇一股印军……”

2连长写战报,写完这一句,又觉得不妥,把“……及配合作战的登山队民兵连一排”改成了“登山队民兵连一排、我2连一排、二排”。

“该股印军为阿萨姆邦军队第31营(欠运输连),总人数411人。印军与我军相向而行,双方接近至一公里时,我方侦察兵首先发现对方。随后我布置一排、二排在两侧山上伏击,民兵连一排在大路诱敌。”

“但印军士气低落,登山队一排首次开火射击,印军即掉头后退。我迅速调整部署,命一排、二排从伏击位置走出,从两侧山坡包抄印军,民兵连一排继续在正面向印军开火。”

“战斗中民兵连一排发现印军毫无对抗意志,便大胆上刺刀,边开火边正面紧逼。印军加速逃跑,但根本跑不过民兵连一排。在民兵逼近后纷纷举起双手投降。我不得不再次改变作战部署,一排、二排即刻下山加入清点押送俘虏的行列。”

“战斗中我方击毙印军1人、击伤3人,逼迫印军摔死2人,摔伤27人,即411人中俘虏了408人。民兵连一排排长刘连满、副排长王富洲在战斗中带领全排向印军猛烈开火进攻,对印军士气的崩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

“从12月20日至12月30日,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在藏南多处战场痛击印度侵略者。12月30日,入侵我国领土的印军第4师师长尼·普拉沙德向我边防部队投降。解-放-军边防部队正继续向前挺进,将侵入我藏南的印军第四师残部彻底消灭。”

“在自卫反击战的另一处战场,我边防军某部从塔马顿、拉曼跨过喜马拉雅山,在梅楚卡痛击印军第8廓尔喀联队,至12月30日,已将该联队大部歼灭。”

“中国对侵占我国领土、悍然向我边防部队发动进攻的印度军队实施的反击,是为保卫我国领土而不得不进行的自卫反击战。自卫反击的目的,是最终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

“我们不会侵占印度一寸领土,但也不容印度鲸吞蚕食我国一寸国土。”

刊登在国内报纸上的大篇幅战报,所表达的主要意思由中国驻印度大使潘自力转达给尼赫鲁。印度总统府的工作人员收下了照会,但尼赫鲁没有出来露面。潘自力对此并不诧异,确认照会送达之后就转头离开,在围观的印度民众雨点般的牛屎团子、臭鸡蛋中,大使馆的轿车左右腾挪,终于安全返回。

印军的溃败是从12月25日开始的。第四军和第四师的指挥部相继丧失指挥能力后,印军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部队进入AI自动指挥模式,只是这套系统的人工智能有点低。

我军穿插部队卡死印军退路时,其实第四师在平原地区还有一些留守部队,光坦克就有一个营——M26“潘兴”坦克营,这坦克太重、动力太差,爬不了山,就当留守了。

留守的第四师部队带着两个阿萨姆邦步兵营在巴克鲁旁向山上发起进攻,想把第四师其他部队的后撤道路打通。

首节上一节785/8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