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695节

吉野正敏:“我想这正是我们日本在这件事中能发挥的作用。我们的科学调查船在远洋活动是自由的。”

涂长旺点点头:“你说得很对,看来这件事是有合作前景的。”

……

“吉野正敏先生居然主动提出了?这可不是一般性质的合作啊!”

从气象局得知了这一消息,海军周希汉参谋长十分惊讶。

“西太平洋的水文气象既是天气预报的素材,也是海军远洋活动必须先掌握的基本情报。尤其是潜艇活动和反潜,如果得到准确的洋流、气温、盐度这些资料,潜艇在西太平洋活动就更方便,而且很容易找到隐藏的区域。所以,美国人应该不会这么心大,就让日本和我们一起做海洋调查工作吧?”

涂长旺:“现在还是吉野正敏个人提出的想法,他回去要和日本气象学会谈,气象学会可能还要和日本政府谈,最后什么结果,还真不好说。”

周希汉:“那完了,只要一和日本政府说,那就等于和美国人说,美国人知道了,这事儿就黄了。”

涂长旺:“周参谋长,你的意思是……如果只有吉野正敏和日本气象学会知道,日本的这个气象学会自己租船把事情给办了,那么就会简单得多?”

……

斯塔格回国,吉野正敏,其余6名气象学家也陆续回国。

此次中国之行,首先他们作为见证人,肯定了一件事:中国在搞中长期天气预报了。

其次,他们的切身体会证明:把中国孤立在外是非常愚蠢的事,不但贸易断绝有害无益,不和中国科学家交流也是很大的损失。

哈尔滨。

“唐部长,我去年就说过了,你不要来东北到了长春就往回,继续来黑龙江哈尔滨转一转不好么。”

“你现在半年在北京半年在哈尔滨,我们在北京又不是没见过,”唐华说,“不过军事工程学院挺好,在学校里走走,这么多年轻学员,感觉不错。”

唐华来哈军工就一件事:看看去年顾懋祥、恽良搞的气垫船,现在进度咋样了。

夏季的呼兰河是气垫船试验的黄金季节,水量充沛,河道很宽,侧壁式气垫船容易跑起来。

去年唐华在这儿看见的是一个由导弹艇拖曳的全尺寸模型,以及船厂中刚刚动工的一个船壳。

在由六机局予以物资、设备支援,并且派了一队船厂工人来哈军工支持后,顾懋祥、恽良的气垫船样船制造小组鸟枪换炮,船壳的制造进度一下就加快了,而且有船厂工人在,制造质量比以前手工拼装好得多。

1958年1月,气垫船制造完毕,1958年4月下水,在呼兰河上做几百米距离的摆渡式试验航行。

“可惜了,是侧壁式气垫船,”唐华说,“如果你们制造的是全垫升气垫船,1月完工之后就可以试试在雪地里把气垫船跑起来。”

顾懋祥:“全垫升气垫船这跨度太大了,有点不敢。而且,我们没有制造那么大的橡胶围裙的设备。”

“是啊,只有等你们整体搬迁到大连,才是造全垫升气垫船的时候。在呼兰河,你们的任务就是把这艘侧壁式的试航给做了。”

顾懋祥、恽良跳上他们制造的“33号艇”,两台航空螺旋桨发动机“呼”地发动起来,气垫船离开了码头,又开始进行一次2公里的试航。

……

“导弹旅成军一年,到现在为止,训练一共打了10枚弹,你猜他们实测的东风-1命中精度是多少?”在等33号艇返航的这段时间,陈庚和唐华聊起了在哈军工成军的第一个弹道导弹旅。

唐华:“东风-1在导弹试验基地一共只打过三发全状态实弹,分别偏离800多米、200多米和300多米,样本太少,精度数据没什么代表性。10枚弹总平均……能进500米吗?”

“330米。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在各国的近程和中近程导弹里面,应该是最高的。”

“那还不错。不过,东风-1以后可能会边缘化,新一代的中近程弹道导弹应该怎么搞,可能还要国防部和总参重新讨论一次……”

唐华和陈庚在河边的气垫船码头、气垫船造船厂溜达。

“黄河特大洪灾顺利过关。”唐华手头的报纸,头版还在报道黄河洪灾的事。8月1日发“胜利公报”之后,接下来几天是表彰部队和地方的先进事迹、先进集体和个人。

陈庚:“这次抗灾确实做得很好。”

唐华:“主席在黄河边作词一首……”

陈庚:“在洪灾期间,主席就在郑州黄河边,与部队指战员同在,这确实是极大提振了军心士气。”

唐华:“哇!……哇!”

《浪淘沙·黄河》

唐华不得不大吃一惊。因为这首词……没穿越前唐华看的主席诗词集,没有出现过啊!

第189章,核潜艇肯定是要上的

(这首词作者仿了几首都不太满意,不贴了,各位自行想象……)

从时间精力分配来看,主席几十年主要工作是干革命,写诗是业余玩票的。

不过1945年在重庆,国府征召几十个精通旧体诗的国学大家,一人写一首和主席斗诗,最后几十个人也没斗过主席的《沁园春·雪》,这也是事实。

有一次谈诗的时候主席说自己的诗词“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应当兼读。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主席50年代的诗词,这种偏于豪放、不废婉约的风格是融合得最好的。

这首《浪淘沙·黄河》,唐华看了看,觉得可以入选主席总排行的top10,但也不一定,要是主席接下来又不断地写出原历史位面没有的新诗词,那就不好排了。

“等回北京能不能从主席那儿要一幅这首词的书法呢?怎么说我也是超算的顶层架构设计者,和黄河防灾也沾边吧。”

唐华现在心里是这么想的。

……

“校长,唐部长,这次试航是33号艇第9次试航,特别顺利,船上没出什么大毛病。一来一回,船走了将近4公里。”

顾懋祥、恽良跳下气垫船。这艘33号艇结构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简陋,开船一共两个人就够了:顾懋祥在船里面操纵充气的发动机,恽良坐在尾部的飞机座舱里操纵推进发动机。嗯,33号艇不但沿用了飞机的螺旋桨发动机,连单人座舱也一起装上了船。

陈庚:“每次试航你们回来都修复缺陷,改进设计,故障自然越来越少。现在该做长航时测试了。从呼兰河顺流而下开到黑龙江怎么样?”

顾懋祥吓得不轻:“校长,这步子跨得有点大,我们怕是还不敢这么干。”

恽良:“33号艇也带不了这么多燃油。”

唐华:“这样吧,长航时测试就做个30到40公里的。测试通过了,你们33号艇的设计和试航就可以告一段落,大连的气垫船车间也改建完成,你们就可以转移过去了。”

“没有问题,我们的33号艇到时候也可以拆卸然后拖过去。”

……

首节上一节695/8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