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578节

因为美国对苏联的情报掌握实在太有限,尤其是乌拉尔附近的苏联工业区,至今美国手中唯一的一套航拍照片还是1942年纳粹德国的侦察机拍的,1945年美国从德国人手中缴获。

美国推测苏联的核工业有相当一部分位于乌拉尔山一带,因此急需获得这片地区的最新情报。

U-2的研制高度保密,但美国人也知道,只要往苏联和中国的头上一飞,它的飞行高度的秘密也就藏不住了。

但实际情况比美国人设想的更糟。

“未来几年,我们需要做好应对最大飞行高度在24000米左右的超高空侦察机的准备。”

U-2还没飞到中国,1956年1月3日,解放军空军参谋部就开了个“新时期国土防空会议”。

“这种作战,是在我下一代防空导弹尚未服役,只能以当前最大作战高度25000米的红旗-3为主要拦截装备的背景下,讨论如何制定适当的战术来提高拦截概率。”

“当前,美军高空侦察机对我国领土的侦察,以东北和华北地区最为密集,美军希望实时掌握我方在东北和华北、可以迅速进入朝鲜半岛作战的部队数量。”

“其次是台湾和杭州-上海地区,这里美军的重点侦察对象是我东海舰队的主要港口和海军基地。”

参谋部的作战情报参谋首先介绍拦截作战的背景。

“我不知道情报部门为什么要提醒我们准备拦截24000米飞行高度的侦察机,但这是来自总参情报部的消息,你们不仅要重视,而且在本次会议上,一切推演都要以此为绝对事实来进行。”

空军参谋长王炳章给会议定调,让手下的参谋们不要发出“24000米到底是不是瞎扯”之类的怀疑。

“红旗-3/S75导弹系统在苏联测试得比我们早,我们导弹旅也是先去的苏联学习训练,”空军防空部队何廷易司令员说,“虽然红旗-3的最大作战高度25000米,但要攻击24000米高度的目标,是非常困难的。”

何廷易先拿出了红旗-3的射程-射高剖面图,在图上,能打到24000米高度的区域不是35公里的射程半径,而是半径只有15公里的一个圆。

“除了有效射程缩减得厉害,红旗-3导弹在2万米以上,飞行速度也是会严重下降的。红旗-3导弹在推进剂刚烧尽的时候可达到1150米每秒的速度,在22000米就只剩450米每秒,在24000米高度就只有300多米每秒。”

第一旅有三个导弹营,也就是三个可独立作战的单位,每个营12个发射架,考虑到命中率和装填速率问题,至少要3个发射架一组部署。

算来算去,第一旅全部部署在东北,也无法堵截24000米的侦察机的飞行路线,至少在三分之二的海岸线,侦察机是可以偷偷溜进来的。

增加防空导弹旅的数量也很难,虽然中国造火控计算机和导弹控制模块造得快,可苏联造导弹和发射系统造得慢。国内的红旗-3生产厂还在建设中。

“鉴于超高空侦察机的拦截难度增大,我们的防空导弹数量也不可能无限增多,因此,百分之百地防御超高空侦察机的来袭是不可能的,”一名参谋说,“我认为,应该着眼于如何将频繁侵入我国的超高空侦察机击落一部分。”

“就是说,只能撞运气,美国侦察机恰好飞过我们导弹阵地上空,就把它打下来?”王炳章发问。

“如果我们能够击落其中一部分,比如说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那美国空军今后肯定也不敢往里飞了,”何廷易说,“这种损失率足够让美国人取消后续的侦察方案。”

王炳章:“那就算是一种权宜之计吧。这个方案原则上是可以执行,毕竟也能打下来美国飞机,但你们需要再多想想,如何再提高拦截的几率。”

……

1956年1月10日,上车。

1月22~28日,苏联国家计委,苏维埃全国自动计划计算与命令分发系统第一期工程总结;第二、第三期工程规划研讨。说不定还能从赫鲁晓夫那儿蹭块勋章。

1月29~31日,中苏空面制导弹药发展规划会议。

2月1日,总会计师、薛木桥和叶继壮来莫斯科,预计访问7天,主要工作是中国与经互会建立观察员国身份的最后商谈。

从2月初到10日左右,苏联科学院激光物理会议,日期待定,唐华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开……

2月份还有中苏原子能/科学技术合作,恐怕这才是决定中国这边核武器计划进度的大事。这个会议先是中苏的科学家七人小组先做学术报告,然后才是原子能技术的引进事宜。钱三强、赵忠尧会在1月底坐火车去莫斯科,就是为了这事儿的。

然后……唐华看看自己的日程,在1956年2月24日那天再写了一行字:

今天是苏共二十大的最后一天。

苏共二十大2月14日召开,中国这边是有代表团来的,已经确定由总司令担任团长,副团长是聂帅。代表团12月22日就启程了,到莫斯科之后会继续西行,先访问波兰、东德、捷克、罗马尼亚,在二十大开幕前再回到莫斯科。二十大从2月14日开到2月24日,前10天开得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在24日,也就是会场讨论的最后一天,晚上,赫鲁晓夫在主席台掏出一份讲稿:“最后,我简单说两句”,然后就讲了四个小时。

这份报告叫做《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hmmmm……

第110章,闪亮的光头出现在台下

简单列了一下活动日程,唐华这次在苏联至少要呆一个多月。

1955年已经过去,这是五年计划的第三年。虽然经济统计数据要1月下旬才能出来,但不用担心工业增长率,反正就是一声“嗖”。去年唐华在意的也不是增长速度,而是产业发展速率的平衡。

不过,产业平衡发展也意味着地方工业(少部分重工业大部分轻工业)的增长会高于预期,尤其是在重点关照的那六七个大城市。

1955年最好的消息应该是农业方面,现在农业产值数据没出,但是粮食产量数据出来了,比1954年增长9.1%。其中有1954年大灾之后55年产量的反弹,也有化肥、农田水利、垦殖这些方面的改善。

在去苏联之前,唐华最后一件事是给郭沫若添了个大堵。

“唐院长,这……这是什么?”

这是一份报告第一页的图纸,一个跨度100X200米的椭圆形穹顶结构,剖视图显示出了穹顶的内部结构,可能是钢材,也可能是铝合金,总之密密麻麻的金属大网格,让这个巨型穹顶达到极大的跨度,而中间没有一根支撑柱。

唐华:“这是重型机器局提出的全密封穹顶方案,你们不是要开挖明长陵吗,还找重机局要工程机械……重机局就给你们做了个全套的穹顶设计方案,要发掘明长陵,就得在地宫上头盖一个。”

郭沫若:“发掘明长陵之后再在上面盖这个穹顶吗?”

唐华:“不,在发掘之前。首先,用挖掘机减薄封土,土山接近被削平之后,开始施工建造穹顶。穹顶的尺寸是可以把整个地宫包裹在其中的,工程队在地宫四周挖掘椭圆形深沟,其实也就是穹顶的地基,我看至少要下挖20米。”

“建地基、然后将穹顶建起来,这就对地宫以及其上的残存封土作了彻底的密封。然后,往穹顶密封的空间注入惰性气体,可以是氮气,但我认为最好是注入氩气。之后的发掘工作,发掘人员就佩戴封闭循环的呼吸面罩进入穹顶内工作。”

“这是整个穹顶的中央大气过滤器和气体交换机,在发掘中打开内部的空腔时,混入穹顶内空间的其他杂质气体都能在这里过滤消除,然后再补入相应的氩气。”

“最后,在穹顶内把封土移除,让朱棣的地宫外部轮廓全部显现出来,然后,土全部刮干净了,就不存在找不到墓道的问题了,所以地宫内部也就可以顺顺当当地进入了。”

郭沫若和吴晗大概从来没见过这么“盗墓”的。这不是打洞,这是把当年朱棣死后修建长陵的过程:盖地宫,送棺椁、封口、填土——再倒着播放一遍。

“我们……是想用一些探测手段找到长陵的墓道入口,然后挖掘正确的探洞,打开入口,”郭沫若说,“只是长陵很大,人力挖掘困难而且有一些危险,所以想到了工程机械……”

“那种探洞不仅危险,技术上我觉得也很落后。”

唐华决定继续把水搅浑。“所谓的文物,就是埋藏在地下的信息,比如长陵……发掘的建议是吴委员提出来的,所以它最重要的信息一定是《永乐大典》,对吧。”

“信息熵和热力学熵是相似的,二者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总的规律就是,熵不可逆,能量无法被再利用,且永远在增加。那么,文物在出土之后的熵增是在加速呢,还是减缓呢?”

显然,郭院长一定是被搅晕的。因为和他对线的是信息论和信息熵概念的提出者。

郭沫若:“那这个穹顶的造价……算了,我们现在大概是没有这么多经费的。”

唐华的态度就是,打洞发掘长陵不行,得建穹顶,完全密封并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整体发掘。中国工程院和重工业部只支持整体密封发掘法。

首节上一节578/8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