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556节

小猴子的眼神写着大大的“无辜”俩字,但这没用,几人一起动手,把它固定好,全身绑上电极、血压计、心跳检测仪、心电脑电仪器什么的,塞进了载荷舱。

“降落伞主伞副伞都是我亲自监督他们折叠的,放心好了。”钱学森拍拍猴子的脑袋。

唐华:“说不定他是孙悟空,就算降落伞打不开他也能一个筋斗云飞到几百里外落地呢。”

载荷舱装配完毕,立即用车运到发射场,又被吊上发射场的发射架。在安装到TK-3探空火箭头部前三分钟,载荷舱的气密舱进入全封闭状态,这只猴子和下面的兔子的呼吸耗氧就全由气密舱中的过氧化钠板来供应。过氧化钠板可以供应3个小时的呼吸所用,应该是没问题的。

在此之前,TK-3探空火箭已经加注了燃料。载荷舱安装完毕、整流罩套上,所有人员车辆撤离,TK-3就进入点火发射准备阶段。

“最后10秒准备。1,2,3,4,5,6,7,8,9,10,发射!”

……

“老钱,你有没有看过《月宫少女》,二几年德国拍的那部科幻故事片。”唐华问钱学森。

钱学森:“我应该是在刚去美国的时候看过。”

唐华:“你有没有记得,里面那个大火箭发射的时候,科学家嘴里数数,是从10到0倒着数的。”

“你这么说我想起来了,确实是这样。”

“我觉得这样更好,它简单、清楚、准确。主要是报出来的数字越来越小,使人思想集中,产生紧迫感。”

钱学森也琢磨了一会儿,“发射前的最后10秒准备用倒计时……有意思。下次可以试试。”

在发射场,TK-3离地之后一直基本直着往上飞,没有在三五千米做转向动作。

飞着飞着就看不见了。要飞上170公里然后再往下掉,掉到万米高度依次开小伞大伞最后软着陆,没有半个小时下不来。

“老钱,白宫成立了‘茶壶’委员会,也就是战略导弹评估委员会,可能是要对美国空军的战略导弹项目进展缓慢的原因做调查。准将伯纳德·施里弗从空军参谋部调走,可能美国空军也要动起来以免被总统和国会问责。”

钱学森:“他们的RTV-A-2 Hiroc项目是从1946年开始的,1949年喷气推进实验室就已经给了他们火箭方案,到现在9年了,进展是不如预期。”

唐华笑道:“弹道导弹和轰炸机相比,美国空军还是喜欢轰炸机多一点。轰炸机要的人多,空军编制就会很大,军种地位更高,过手的经费也高。”

1954年,B-52轰炸机进入快速量产阶段。

这时候B-52不是在远远的地方扔巡航导弹虐小国的“导弹卡车”,它是要拿来强冲苏联的防空体系,丢核弹灭国的。显然这时候美国空军装作看不见S25防空导弹的威力——心中念叨着“S25是固定发射架,我除了莫斯科扎不进去,苏联其他地方能全给炸烂”,念叨久了他自己也相信了。

顽固的美国空军还一直在研制飞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快的轰轰炸机,挑战防空导弹和截击机。B-52的飞行高度能让米格-15非常难受。B-58能飞到两倍音速。然后是XB-70,然后是B-1A,然后,美国空军终于向现实低头,搞B-2去了。

钱学森:“美国搞弹道导弹还有个问题是不够循序渐进,直接冲洲际射程。不过这或许也和美国研制装备中导没有太大意义有关。中程弹道导弹拿来打谁,加拿大还是墨西哥啊。”

“不过直冲洲际导弹也会有连带的好处,这东西不装核弹,那就是一个航天运载工具。”唐华说,“苏联的朋友说,去年底科罗廖夫向国防工业部长提出了人造卫星的发展计划。而且苏联在做工程实施上的准备了。”

比向国防工业部长提出建议的时间更早,1954年5月,苏联军方下达了研发R-7洲际导弹的任务。也就是在5月,谢尔盖·科罗廖夫开始制定撰写人造卫星发射的方案。科罗廖夫还特别强调,轨道卫星的发射是火箭技术发展的必然阶段。

比1954年更早……那大概就得追溯到尼古拉·蒂科米洛夫的实验室了。

总之,美国和苏联在大型火箭和人造卫星方面起步确实早了几年,这是固有优势没法改变。1957年~1958年初,美国和苏联相继发射人造卫星,但唐华觉得虽然不能抢这个第一,但可以抢一个更实用的第一:第一颗具有实际生产、科研或军事用途的人造卫星。

嗯,美国和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都是试验品。苏联那颗卫星80多公斤,用的是蓄电池。蓄电池电量耗尽,对外发布的无线电信号就终止了。

美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就更小得离谱,赫鲁晓夫都笑美国卫星是往太空打了一颗棒球。

……

TK-3探空火箭并不是直上直下,载荷舱再入大气层的时候,跟踪雷达已经确认它到了乌梁素海西偏南100公里的地方,离五原县比较近。

载荷回收部队的掩体在距离再入点15公里的地方,雷达确定再入位置之后就出动了。下午的太阳亮度十足,车队在大草原上隔老远就看见了空中的降落伞,都不用无线电导航,径直朝降落伞那里开去即可。

270公斤的载荷舱顶着一张比伞兵伞大两倍的降落伞,以5米/秒的速度徐徐飘落。气压计感知到载荷舱高度低于2000米时,打开气密舱的通气口,现在舱内的生物不再需要过氧化钠板就能存活了。

回收部队找到载荷舱,切断伞绳,两人用力将载荷舱扶正。

“不知道里面的动物是死是活?”回收队的队长看着这个圆罐子,按照手册上的方法,用小扳手打开外壳。再打开有缓冲垫支撑着的中央气密舱。

猴子在里面吱哇乱叫。兔子也在小笼子里来回冲撞。

“报告指挥部,载荷舱找到并顺利打开。两只试验动物均存活!”回到吉普车,队长用大功率对讲机向总指挥部报告。

从五原北边到乌梁素海,回收部队把载荷舱送回来时已是黄昏。

“不简单了,这是有史以来飞得最高的中国的猴子,”钱学森说,“要不要给他起个名字,叫悟空?”

总指挥老王:“这猴子也算经历了大阵仗了,以后国家就养着他吧,直到他自然老死。”

钱学森:“我看行。要不,把它给试验基地,当做你们基地的吉祥物?”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做到不仅仅是把动物抛上去再下来,而是把它们抛上去就不回来了呢……”唐华说。

第九十五章,组建第一支战略导弹部队

7月28日,北戴河。

“六百多公里射程的弹道导弹、第一次太空试验,今年夏天航天导弹方面的突破可不小啊。对了,这就是那只送上天去的猴子?”

国防高级技术研究院院长聂帅在北戴河车站迎接钱学森和唐华一家子。小猴在旁边警卫员提着的笼子里,经过半小时的太空之旅,小猴现在可乖了,并且看什么都一副大彻大悟的神态。

钱学森指指笼子:“我们把它送上了170公里的太空,虽然一共只飞行了半个小时,在大气层外呆了不到10分钟,不过也算是破天荒第一次了。最重要的是安全降落,设备和动物一点事没有。”

……

还是中央机关的避暑期间,北戴河避暑区的景物和去年基本一样,变化大概就是有几条土路更平整了,而且铺上了石渣,别墅区的大树长得更加茂盛。

“东风-1属于中/近程弹道导弹,装载300公斤重的弹头,可以打到660公里远;装载500公斤重的弹头可以打到四百五十公里远。精度方面,这次试射发射了两枚导弹,偏差都在1000米以内,当然真正的精度要量产进行多次试射后才可拿到数据,我估计会在300到600米。”

唐华和“二钱”向彭总、聂帅、其他将帅们报告中国第一型弹道导弹的试射情况。

聂帅:“300或者500公斤的弹头,原子弹氢弹现在能做到这么小了吗?”

钱三强:“苏联和美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肯定比这要大得多,我估计如果我们设计第一枚原子弹,也得有两三吨。但未来设计方法成熟了,有可能把核弹做得很小。现在美国已经研制出了核炮弹,两百公斤的一颗原子弹,能用大口径火炮打出去。”

聂帅:“所以你们规划的东风-2中程导弹,设计的弹头重量是2.5吨。”

唐华:“是的,东风-2要能携带原子弹甚至氢弹,并且尽早形成战斗力,对中国周边的美军基地、仆从国家形成核威慑。”

首节上一节556/8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