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533节

……

四川,广安。

离广安县城五十里,广安县恒升区供销社龙台乡分社的老陈一大早就动起来,往自行车后座抬了四袋尿素,用带子绑得结结实实,推车出门。

“老陈!这么早急着去干啥子?”

老陈回头对老婆解释:“送化肥!五队今天要给他们送十六袋,我和小刘上午一趟,中午回来,下午再送一趟。记得给我煮午饭!”

“就不能少跑一趟?屋后的地还没种呢。”

“婆娘话怎么这么多。你看现在惊蛰都过了,不把最后一个队的化肥送出去,上级就要骂娘了!”

“供销社”是供销合作社的简称,是遍布农村的贸易点和经济合作组织。1950年,供销社体系建立。1955年,大部分地区做到了一个县城至少一个百货公司,供销社和代销点正在逐渐普及到每个乡镇和农村。在许多地方,供销社和代销点几乎是农村唯一的商品买卖场所。

不要说供销社代表了农村商品交换极度不发达,在供销社之前,很多农村地区连代销点和供销社这样的商铺都没有。

自然经济时代的农村,最低限度,可以只需要两种商品:盐和铁。其他的商品,要么不是必须品,要么可以男耕女织自己解决。

铁又是很耐用的消费品,一把锄头几十年年都未必能磨秃,消耗性的必须天天使用的商品只有盐。

所以为啥古代盐税是王朝的命根子,因为只有这种东西是人人都要消费的、而且绝大多数地方不生产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才得来的。

现在的供销社至少比盐摊子还多了些针线布头、脸盆毛巾牙刷、还有卖得很便宜的锄头铁犁食盐。

当然还有化肥。

现在化肥不是自由售卖而是定向供应。先完成合作化初级社的、组织得最好的社/生产队优先供应化肥。

即使排定了这样的优先顺序,重庆这大半年产的三万多吨化肥也是远远供不应求的。只能在四川省内点缀地使用一些。

……

老陈和小刘的自行车一路下坡,到第5生产队时,看见稻田里已经有农民和耕牛在忙碌了。

“这就是乡书记说的尿素。”老陈说,“就是尿的精华,一斤尿素顶10斤农家肥。不信你闻闻这化肥,是不是一股浓浓的尿骚味?”

村支书老孙:“这尿素真的是尿做的?我试试看。”

老孙打开一袋尿素,捻起一小撮放进嘴里。

“啊扑哎!……没错,是真尿。”

老陈:“嘿,你能分出来真假?以前尝过?”

……

“这尿素,最先用的是用作底肥,每亩地用3斤,翻地之前把尿素和草木灰拌在一起,如果还有猪牛粪那也拌在一起,扬到田里。翻地的时候千万不能浅翻,要翻个五六寸的样子。翻得浅了,肥就跑了。”

老孙:“知道知道,和以前差不多,深翻。”

“翻地后追撒两斤,泡田前再追撒3斤,注意,从翻地到泡田插秧时间不能超过10天,要不然肥也会跑。”

老孙:“知道知道,和以前差不多。”

“插秧以后返青,返青以后分蘖,分蘖的时候,每亩用5到7斤尿素,均匀撒到田里。要保证田里至少有一寸水,而且撒完追肥以后田里四五天都得有水。然后是扬花续肥……老孙,你别光点头啊,叫个会写字的过来,把我说的话记下来啊。”

……

每亩水稻施用化肥在0到10公斤的时候,每公斤化肥可增产10~12公斤粮食。施用第10~第20公斤化肥时是1:10左右。

再往上就有一些递减,增产效应没那么高了。

就现在化肥的紧缺情况,还远到不了滥用氮肥的程度。

氮肥磷肥钾肥,氮肥用量最大。磷肥现在很多矿藏都可以生产,只是时间问题和物流问题。 钾肥可用草木灰凑合,不过未来还是需要建设钾肥厂。

1955年的春季,在重庆、长沙、吉林、郑州、南京附近,都活跃着氮肥的物流运输系统。火车、卡车,运到供销社后改驴车牛车马车自行车,将一袋袋的尿素送到生产队。

唯一的遗憾是没法给所有的化肥用户印制使用说明——地区不同,作物种类不同,而且气候不同耕作时间表也不同,太难统一了,只能分地区来,由当地阅读说明之后传达和抄写。

老陈和小刘空车骑回乡里的时候,两人看见路边远远的地方,一群人在野地里工作。

“他们是在做啥子?”老陈问小刘。

“工程队,说是要在这里找天然气。”

“天然气?就是用竹管接出来煮盐的那东西?我们这里好像没有盐井吧。”

小刘:“我也不太清楚,或许天然气还能用来干别的呢。”

……

1955年3月,四川征集的第一批义务兵新兵从重庆前往武汉。

长江码头上,新兵列队准备登船,岸上锣鼓喧天,重庆市政府群众自发前来送别,欢送这批娃儿前往全国各地。

1949年到1954年,中国实行的其实是志愿兵役制——虽然军队工资没和国家工人、干部挂钩,但确实不是全国普遍征召体制,而是自愿报名。

这两年虽然解放军在大裁军,但部队中二十五六岁的老战士也越来越多了。

1954年11月到1955年2月底,基于人口普查的数据,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征兵。从3月1日起,这些确定入伍的新兵就开始计算服役期了。

征兵现场只能用人山人海来形容。除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对于农村人家,当兵国家包吃穿住,每月发几块钱津贴,也是极有诱惑力的待遇。

实行义务兵役制,可以使国家有足够的预备兵员,可以使人人有机会履行保卫祖国的义务、而改变过去把服兵役的义务长期地集中在一部分人身上的情况。

对于国家来说,从农村把这些十八岁左右的青年带出来,三年后他们复原时,就有了良好的纪律训练和协作精神,有了基本的文化素质(这时候征兵是可以不识字的,到了部队再扫盲),对工业和大机器有了基本的认识。复原军人是新建工厂企业最好用的工人,从50年代起就是这样。

第八十一章,四部一会建筑群

“五月份计委要搬办公楼,肯定会有一段时间我们的工作部分停摆。现在是三月下旬,今天召集各位开会就是要抓紧时间,把一些大件的工作安排下去,不要让办公楼搬迁影响各地和各部门的生产。”

国家计委主任(从主席改主任了)邓子飞主持会议。

计委首先讨论的是小钢厂开工的问题。

首节上一节533/8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