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498节

唐华:“赫鲁晓夫同志,……我和苏联的关系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可以说一直在为中苏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武器装备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不管是不是在七人委员会里面,我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总之,七人委员会我想让平日工作与苏联交流渠道不多的科学家担任,他们也是非常优秀的科学人才。”

赫鲁晓夫:“也是啊,马林科夫主席还给你颁发了金星勋章。”

唐华琢磨着,这几年搞不好还能混一块什么勋章,那时候应该就是赫秃给给他挂了。

……

10月11日,《中苏关于两型导弹批量生产的准备工作》协商会。

两型导弹就是鹰击-2和红旗-4。

鹰击-2分舰射版、空射版。红旗-4分地空近程型、地空中程型、舰空近程型、舰空中程型。

不过红旗-4也没有那么复杂。如果仅就导弹本身而言,舰空型和地空型几乎没有差别,但是整个导弹系统存在差别,尤其是雷达、发射系统和装填系统差别巨大。

舰空近程型可装备千吨级护卫舰。舰空中程型因为备弹库体积大很多,回旋发射架要求甲板有更大的净空区域,一般得是驱逐舰及以上的舰种才能装备。

这次协商会双方大佬不在场,都是总工总师讨论,那就自由多了,而且唐华是绝对的会场支配者。

鹰击-2的导弹,导引头由中国生产供应中苏两国;固体主发动机、助推发动机的喷嘴合金件由苏联生产供应中苏两国。其他零件中苏可以各自自制。

整个导弹系统,火控计算机由中国生产供应中苏两国,其他包括雷达在内的分系统、零件中苏各自自制。

新的固体推进剂劲儿比鹰击-1的大多了,于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一些关键零件的技术参数也被提得很高。

所以……现在无论大连还是鞍山都做不出来,且等两年吧。

反正导引头的价格是喷嘴合金件价格的八倍,况且苏联对这导弹的需求量也是中国的几倍,鹰击-2这个项目中国是能赚很多外汇的。

鹰击-2的射程不但从30公里增加到42公里,战斗部质量还从120公斤增加到180公斤,这个数字已经达到“飞鱼”的水准了。台湾战役那时候一艘万吨巡洋舰吃了两位数的鹰击-1才沉没,如果换上鹰击-2,可能4~6枚它就翘辫子。

红旗-4导弹的中苏分工和鹰击-2惊人的一致。

还是中国提供导引头和火控计算机,还是苏联提供发动机的高强度合金件。

另外中国还提供无线电指令发送系统的跳频模组。

……

“关于鹰击-2导弹的后续发展,”唐华说,“我们最近有一个新的想法,除了舰射版和空射版之外,继续开发一种潜射版,不知道贵方有没有兴趣,以及我想知道贵方能提供什么样的支持。”

苏方的首席谈判代表是对外贸易部科技合作事务局局长拉夫里谢夫,它饶有兴趣地说道:“我个人觉得非常棒,如果潜艇装备反舰导弹,那么就可以在40公里之外打击商船,甚至可以消灭商船队的护航舰艇,不,甚至可以对敌方的主力舰队发起致命打击。”

苏联造船工业部计划处的克洛沃说:“把密封的反舰导弹发射筒安装在潜艇的耐压壳与非耐压壳之间,潜艇上浮之后竖起导弹发射筒即可发射。苏联造船工业部设想过这种方案。……好吧,我们原打算安装的导弹过于庞大。如果实施潜射反舰导弹方案,我们可以用W或者R级作为基础改建导弹潜艇。”

“实际上,我不打算专门建造一种在耐压壳与非耐压壳之间安插反舰导弹发射筒的潜艇,也不打算让潜艇上浮。”唐华说,“它从鱼雷发射管打出去。”

克洛沃、拉夫里谢夫以及苏联的谈判代表团都有点迷糊。

唐华向他们讲潜射反舰导弹的基本计划。

“鹰击-2导弹的直径比533毫米要小很多。我们可以用一个金属浮筒将导弹装在里面,浮筒从鱼雷发射管推出之后,金属浮筒借助本身的浮力升上水面,”唐华说,“根据粗略的计算,长6.5米的浮筒从水下15米上浮时,出水所带的速度就可以让浮筒头部冒出水面1.5到2米,实际上只要冒出1米就足够了,导弹点火,冲破浮筒头部的玻璃钢密封罩,飞向目标。”

拉夫里谢夫:“这意味着浮筒从推出到上浮这段距离指向不能偏移。”

唐华:“是的,需要陀螺稳定,反舰导弹的陀螺仪应提前开机并输出信号。”

“导弹的初始弹道参数如何获得呢?”

“有多种方法。首先我打算让潜艇本身的声呐具备将搜索到的目标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的能力,然后为火控计算机增添一个依据声呐信号来装订导弹参数的功能。第二种方法,是潜艇在潜望镜状态接收友方水面舰和飞机传递过来的目标信息。第三种方法,是潜艇在潜望镜深度用无线电侦听和定位装置被动截获正在发报或雷达开机的敌舰位置。”

……

唐华抛出的水下发射反舰导弹的构想过于离奇,苏联代表团回去请示库兹涅佐夫去了。

但是……一般来说……苏联海军抵挡不住这个诱惑。

明天10月12日,中苏双方会把谈判的成果公布开来,各报纸都会刊载。然后赫鲁晓夫带着几个哥们考察访问几个中国城市。

10月12日之后,唐华差不多也该南下了。

还有比他走得早的。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开完,李四光8号就颠儿去了渤海区,还是开着那辆路虎。

……

11日唐华在与苏联代表团谈判时,李四光其实已经到了渤海区。从7月底到10月初,两个勘探队移动位置,又打了两口井。

李四光现在就在4号井旁边,看4号井的报告,身边是一条条的钻机从地下打上来的岩芯。

“渤3井,山东渤海区牛庄镇西1公里,武王凹陷西端。井深2590米,N以下红层。无油气显示。修正‘武王凹陷’地质构造。”

“渤4井,山东渤海区陈官镇北1.5公里,武王凹陷西端。井深2650米,N以下K。无油气显示。修正‘武王凹陷’地质构造。”

无油气显示。更糟糕的是,以前对这一带的地质构造模型认知是错误的,李四光不得不修正之前定义的“武王凹陷”地质构造。

放下笔记本,眉头紧缩的李四光走到一条条的岩芯旁边,捡起一条碗口粗的岩芯,端详一番,放下,再捡起一条岩芯,再端详。

第五十九章,13个军委委员

之前的5个多月,两部钻机打了4眼井,现在调集到渤海区的钻井机已经有4部,可以同时在4个地方打井。

根据渤3井、渤4井的钻探情况,李四光重新修订了这一带的地质构造,确定下一批井打在何处。

“王岗村、三水井村、东营村、张盖村,”李四光在地图上勾出了4个地名,再在每个村附近的某个精确地点打上一个十字。

苏联钻井工程师格鲁别尼科夫库茨看着地表地形图皱起了眉头,“达瓦里希李,我们在渐渐接近黄河口。这里有大面积的湿地,山东不处于冻土带,这些湿地在冬季也是烂泥潭。即便村与村之间的交通道路,也是很糟糕的狭窄路面,转移工作会非常困难。”

“是的,钻井转移时,重型车辆要非常小心,经过的泥泞地带最好事先垫上干草和木柴。不用担心人手不足,附近的村民已经被镇政府组织起来了,他们会帮助我们的。”

在安排下4个钻井的位置后,李四光从黄河口附近折返回济南,他离开北京之前已经召集地质部的专家,要在济南召开一个华北地质构造研讨会,把这半年来的研究钻探成果订正到以前的数据模型里面。然后他就打算留在济南,这里距离渤海区不远,有了新的发现可以立即赶过去。

……

莫斯科。

《中苏关于两型导弹批量生产的准备工作》落定,苏联代表团马上就飞回莫斯科。因为在协议签署的同时,中国这边又提出了一个鹰击-2扩展改型的设想。

首节上一节498/8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