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484节

苏联钻井专家格鲁别尼科夫库茨对李四光说。

“库茨同志,我们打井的周期能够再提高一点吗?”

格鲁别尼科夫库茨:“按照苏联地质部的标注,一口3000米深的钻井工作周期是86天,我们钻探渤2井以及移动所花的时间是75天,虽然钻探深度也没有3000米,但总的效率已经略有提高了。”

李四光:“如果能像渤1井那样快就好了。”

“那是特例,渤1井只有1063米。”

钻井工作周期包括安装钻井塔、打井、打完之后做好善后工作,然后拆掉钻井塔架,装上重卡,搬家到下一个钻井地点。单纯的往下打洞花的时间只占钻井工作周期的40%左右。

渤1井钻到1063米就知道肯定没希望了,立即拆钻井塔架开往下一个钻探地点,所以省了十几天的时间。渤2井则老老实实地打洞到2500+的深度才准备转移。

根据计算机数值模拟的结果,李四光几乎是直奔后来的胜利油田地址,在这里进行试探。但即便大致位置找准了,也不是随便打个洞下去就冒油。

加上胜利油田极其复杂的地质条件增加了额外的困难,渤1井的大漏以前就没有预料到。可以想象以后还会遇到更多的意外情况,要是钻杆损坏什么的,钻井工作周期还得延误,不止75天。

李四光:“如果按75天一口井计算,我们两个钻探队分头行动,花上一年时间,也就能打9到10口井。这效率太慢了。”

格鲁别尼科夫库茨:“两个钻探队确实少了。但我估计,20口井之内,我们就可以把黄河口南岸的地区勘探完毕。也就是只需要花两年时间。”

李四光:“不,我要回北京,让政务院再给我找两部钻井机械。”

……

北戴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天的总体讨论结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并不是别墅1号到95号的主人全都参加。国家计委委员肯定都在场,但政协和政务院系统的人,主要是里面民主党派的副主席、常委们大多不参加。另外还有些人就没来北戴河,所以参会的人数只有40多个。

毕竟这是国家建设计划执行者的会议。没参会的人也是心知肚明的。

尽管如此,李宗仁副主席还是稍微有点着急。

从美国到台湾,再带着台湾回到北京,李宗仁之后一年的主要日程是在全国各地考察,熟悉了解国家这几年的建设情况。

看到几个大工业区的建设速度很快,李宗仁当然很高兴。但他这一年里念叨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搞点原子弹”。

这次中央的会议他也想在会上露个脸,主要目的还是提醒提醒“要搞点原子弹。”

“主席,这一年我在全国考察,我们的工业建设速度很快!好多工厂建起来了,有的还是很高级的工业,我现在倍感欣慰。”

李宗仁和主席、总理几个人,在1号别墅小院的大树下随意坐着聊天。

“德邻,你可以直接叫我润之,”主席笑道,“不用一口一个主席的叫。”

“我们现在工业搞起来了,虽然跟美国还有些差,但我觉得有些长远的计划,现在也该做了,”李宗仁说,“那就是原子弹。还在美国的时候,我就觉得,一个大国要搞点原子弹。我知道主席以前说过原子弹是纸老虎,但这个纸老虎,也毕竟是那么大威力的一个炸弹……”

“噢,这个我们都是明白的,”主席说,“原子弹氢弹,在帝国主义反动派那里是个侵略的工具,但现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了,他用几颗原子弹,吓不到中国人民。但这个炸弹本身来讲,我们都知道它是一个厉害的武器。”

总理:“社会主义阵营不会只谈精神,我们也是讲物质的。在美国爆炸了原子弹之后,苏联不就赶了上来,49年他们的原子弹也试验成功了。”

李宗仁:“苏联有原子弹是苏联的。虽然我们现在和苏联是盟友,但还是分开来讲。苏联有原子弹是好事,但我们最好也有。”

总理和主席都点头同意。

李宗仁:“所以我是真诚建议,我们国家也要开始研究原子弹,尽快把这个东西搞出来。以后我们有原子弹、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那就没有人敢打中国了。所以要赶快开始做。”

主席:……

总理:……

没毛病,核武器和弹道导弹工程上马的事情,没有在政协和政务院全部通报。只有最核心的那几个人知道。

“不要催,在做了。”

总理考虑了一下,用模糊但大致上是肯定的语气回答李宗仁。

第五十章,浪淘沙·北戴河

总理说出“不要催,在做了.JPG”,李宗仁就全明白了。

“呵呵呵,”李宗仁说,“你们开始搞了,应该让我知道啊。我这一年都在乱猜。”

总理:“项目启动没多久,本来是打算9月份全国人大之后在军委委员范围内做一个统一的通报。”

李宗仁现在是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张治中、傅作义、蔡廷锴、龙云等一个性质,而排名是在这四个人之前,在罗大将之后。

9月份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在会上要制定和颁布第一部宪法,政务院改组为国务院,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改组为国防委员会。

但总体上还是49年9月政协制定下来的框架。只是人大召开后,政协就从代行人大的职能,变为参政议政职能。

……

中央机关在北戴河避暑整整一个月,当然不可能只开一场经济工作会议。

平时这些机关虽然都在北京工作,但其实大多数人并没有时间互相串门联络。在北戴河,就可以呼上几个人随意坐在一起,聊工作也行,叙旧也行。

“总理,杜勒斯居然最后一天到场了,还签字了,日内瓦会议我们是大获全胜啊。”

唐华最想了解的还是总理在日内瓦会议的情况。

总理把卓别林签名的海报递给唐华,“印支半岛离美国太远,离中国太近。我们的态度是坚决的,方式是灵活的,代表团在每条渠道和每个人身上都不放弃努力,这是成功的基础。最后杜勒斯也不得不回到我们谈判的节奏来啊。”

唐华:“必要的时候显示强硬,美国人就吃这一套。我记得谈判开始前几天,是我们主动披露了在海南岛和广西修建大型轰炸机基地的信息,另外就是南海舰队驱逐舰支队挂牌成立的消息也放了出去。美国人不得不重新考虑他们之前的战略。”

“我们把越南全国普选的建议改为进行统一公投,也是让双方都有了回旋的余地,”总理说,“两年之后全国普选,潜台词就是‘越南必须统一为一个国家’,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都明白南越统治者的政治号召力是很差的,全国普选就意味着越南北方政治上统一全国。统一公投那就存在一种可能性,南越虽然不如北越,却也可以把自己境内治理好,那时候公投结果南方大多数反对合并,南北越就不会合并。”

统一公投的建议具体是:2年(后改为10年)后南方和北方各自全民公投,如南北方各自的投票结果,赞成统一的都占多数,那么南北组成联合政府统一。如其中有一方的投票结果赞成统一的是少数,那么南北就继续维持现状,各自保持独立。

在杜勒斯的建议下,还加入了这样的条款:每隔10年越南南北举行一次全民公投决定要不要统一。下一次是1964年,下下一次是1974年。

唐华:“不知道苏联同志现在的看法如何,莫洛托夫外长在日内瓦的时候有没有说?”

“印支三国现在成了四国,美国控制着南越,其他三国,北越、老挝选择社会主义,柬埔寨还是个王国,但是他的国王现在亲近社会主义阵营。这个结果苏联基本是满意的。”

首节上一节484/8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