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473节

北越、南越两个政权以北纬十七度线为界,以待未来大选建立联合政府。北纬十七度线划出两侧各5公里宽的范围内建立非军事区。

这个协议……美国没有签字。

法国倒是签字了,乖乖地自己团成一团,化为球形,骨碌骨碌从越南滚蛋。

美国没有签字,1954年就往南越派了650人的军事顾问团,此后逐年增加,到1963年美军在南越的军事顾问和支援部队达一万六千人,乒乒乓乓地搞斯特里计划、战略村。然后1964年东京湾事件booom引爆,开干。

真是何苦呢。按照1954年的日内瓦协议,南北越就这样分家多好,对美国好,对中国也好。

对越南也好。北纬十七度线那地方越南国土就是窄窄一条,南越北越很容易隔离,在军事分界线上挑事的可能性不高。

现在的不同之处是,今年初美国军方高层在听证会上明确表示,不赞成派遣海空军力量到越南作战和驻扎。这意味着美国基于朝鲜的教训,在中国周边会采取更谨慎的力量投入政策,那么日内瓦会议最后的结果存在着很大的未知数。

……

长春光电子研究所。

日内瓦会议要开两个多月,唐华当然不会在北京等结果。

“光学系统我们在做的是两个方案,一种是氦-镉激光器产生的蓝光,波长是441纳米;一种是氩激光器产生的紫外光,波长是351纳米。”

王大衍向唐华介绍现在的样机。“因为光电子所的人手有限,所以我们把重点放在了蓝光的光学系统上面,也就是现在的这一套样机。紫外激光的光学系统还在图纸设计阶段,另外适合于紫外光的光学玻璃透镜组,隔壁长光也还没有确定下来。”

唐华:“能把蓝光的光学系统做好,已经是飞速的成就了。我还以为实在不行又得去找东蔡呢。”

王大衍呵呵笑道:“还凑合吧,这两年我花在隔壁的时间比在光电子所还长,不过长广也还算是争气,没有拖后腿。他们最后定版可用的这一套透镜组,是半年前就开始磨的。”

长春光学仪器厂接受的是喀山光学仪器厂的对口援助,从仿制苏六双筒军用望远镜起步,苏六然后是苏八,然后更高级一点的光学镜,中间突然蹦了一下,硬是把激光光学透镜组给磕了下来。

听王大衍的描述,长光是集结了熟手和高级技工,一点一点地手工把这个东西啃下来的。

然而……管它呢。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就算以后量产了,这东西的产量也并不是很大,允许在现代辅助工具帮助下的手工制作。

一切准备就绪,所有人来到试验台前面,王大衍按下开关,启动了激光器。

氦-镉激光器产生一束工业级别的大功率蓝光。试验台上是一大堆用金属梁臂结构固定得异常结实的透镜和棱镜。蓝光先被扩大,然后反射,然后被另一个透镜从发散状改平行,然后再次折射……

最后,从终端射出来的激光已成了直径100毫米的一个筒子,标准的圆形光柱。

由于激光器本身的结构,启动之后从里面出来的激光都是一小束。长春光电子所和长春光学仪器厂做的这套光学系统,目标就是把这一小束激光扩散成一个直径100毫米的光柱。这个光柱不但要保持原先的几乎绝对的指向性,而且光柱每一个区域的功率都要绝对均匀。

王大衍再在终端射出的光柱上加一个棱镜反射镜,试验台向下射的光柱改成向左平行射出,射向墙上一块埋设了散热器的区域。唐华和王大衍戴上墨镜,走到墙边看,这个蓝光柱虽然在空气中又走了十几米的距离,但还是一个完美的圆形,直径还是分毫不差的100毫米。

成了!

王大衍、唐华、实验室所有人击掌庆祝。“重大成果,老规矩,”王大衍说,“杀一只狗庆祝。”

……

长春光学仪器厂。

在长光视察、表彰先进。唐华和王大衍走到仪器厂边上正在建设的光纤厂工地。

“赵忠尧老师和他的队伍是3月2日回北京的,他回去的时候,工地刚开始铲地皮。现在过去两个月了,虽然还是没有楼房竖立起来,但已经到处是建筑工人和建材,”王大衍说,“明年的4月,光纤厂就要试试量产光纤了。”

唐华:“光学玻璃组,现在炼出来的玻璃还是10dB级别吗?”

“略低于10dB,但离你说的4.5dB的目标,可能还得一段时间。”

唐华:“今天的重大成果,你知道意味着什么。”

王大衍:“长春又要建一座新厂了。叫做……光刻机厂?”

唐华点点头,“如果广义来说,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光刻机都叫光刻机,但我还是觉得,非接触式底板的光刻机才是真正的光刻机。”

底板就是掩膜。苏州鸿海公司的工程师们自己给它起了个“底板”的通用名称,唐华已经改不掉了。

王大衍上次回北京的时候已经算是X小组成员了,所以他知道唐华说的话的意思,但还是感叹道:“为了走出这一小步,代价好大啊。”

为了这一堆镜片,王大衍在长春闭关三年,而且把一个研究所和一个光学仪器厂折磨得痛不欲生……

唐华:“我们现在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都加上,一年产量不过一千多台,所以还看不出效率有太大的差别。未来计算机和各种准系统的年产量会指数上升,到年产一百万台、甚至一千万台,计算机的制造成本也要指数下降,那时候只有非接触式工艺才有前途。”

底板就像底片,上面有集成电路的缩微图样。接触式光刻机把底板放在硅片上,然后用汞灯照。但这样底板和硅片上的光刻胶会相互污染,其中底板的污染比较要命。

美国曾尝试过用接触式光刻机生产1微米工艺的芯片,结果发现当刻到第五张硅片的时候,掩膜(底板)的线条就开始出现瑕疵,刻到第25张的时候掩膜已完全损坏不可用。

现在X小组刚刚实现10微米工艺,底板的寿命就从16微米的500次缩减到大概200次了。

但早期的技术又不得不让掩膜直接接触硅片,因为这时候用的是汞灯,掩膜哪怕悬浮在硅片上方1毫米处,硅片上照出来的显影图案就马上变糊。

所以得用激光,一束直径100毫米的、完全直射的、均匀的、大功率工业激光。有了它,底板或者说掩膜悬浮起1毫米半毫米也没关系,硅片上依然会显现出清晰的图案。

掩膜不和硅片接触,那光刻胶和底板的相互污染就不存在了,掩膜可以用很久很久。

……

“那咱们回光电所吧,”唐华说,“我还惦记着狗肉呢。说起来,今天应该杀两只狗而不是一只。”

王大衍:“我们不经意间取得了两项重大突破?”

“也不是。但你这个东西搞了出来,那我就可以放心地把集成电路计算机往外卖了。”

第四十三章,主席要视察沈阳

“老王,看了前几天我转发的坦克4师内蒙古演习的汇报吧?营连夜间对抗演习那一段。”

听唐华问,王大衍回道:“看了。演习过程,简直……有点出乎意料了。”

1954年5月,全军唯一的T-54坦克师——坦克第4师第10团拉到内蒙古大草原进行几个科目的演习,其中包括营级夜间对抗演练。

这是总参军训部和装甲兵司令员徐光达亲自压阵的综合演练,每个科目的总结都是要作为今后全军装甲部队演习训练模板的。夜间对抗演练中,坦克4师的坦克兵们纷纷祭出了自己过去两年使用夜视仪的心得,让对抗演练完全跑偏了。

动脑子的坦克兵很早就发现夜间作战时,对面坦克的主动红外大灯就像指路明灯一样。现在夜视仪的工作模式是开红外探照灯,照在物体上反射回来被锑化铟感应器件接收并转换成可视的画面。如果夜视仪的探测距离是1200米,那自己的红外探照灯能被至少2400米外的同类型坦克看到,而自己还蒙在鼓里。

对抗双方各20多辆坦克在夜间从相距5公里开始接近、对战,第一次对抗,第二天第二次对抗……从第二天开始,越来越多的坦克选择不开红外大灯,炮手瞪大眼睛看屏幕有没有对面不长脑子的坦克开灯。即使屏幕上什么也没有,坦克兵也不想开自己的红外探照灯,双方就这么摸黑打。

首节上一节473/8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