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333节

1950年,钱学森被美国司法部临时拘留在特米诺岛监狱里15天,加州理工出面给钱学森取保候审这才得以脱身,但禁止离开洛杉矶县。在取保候审期间,唐华让华润的联络员找到钱学森,让他钻个空子离开美国就走,钱学森说不行,我一定要打赢这场官司。钱学森聘请纽约市知名辩护律师格兰特·古柏,与美国移民局打了两年多的官司,最后打赢了,法院证明钱学森没有窃取美国的国防机密。但司法部对他的旅行禁令却没有马上解除,直到1953年3月,所有的禁令全都消失了。

听法兰克·马波这么说,钱学森回道:“我十分感谢您和加州理工在这三年对我的帮助。但我现在刚刚重获自由,我想先去加州理工拜访冯·卡门老师,再去东海岸,旅行并拜会普林斯顿的爱因斯坦先生,然后去一趟欧洲。”

法兰克·马波:“看起来似乎你启动了返回中国的程序。”

钱学森既没有否认也没有开口肯定,只是笑了笑:“联邦调查局也做过一个书面报告,说我所知的机密信息五年后就会变得过时而没有用处。现在已经三年过去啦。如果从我被麦卡锡叫去做忠诚调查时算起,则是差不多四年。我回中国,嗯,就在家种种苹果树。”

……

香港。

“约翰先生,您上次提到的电视机,我给您搞来了一台,就在那里。最新的型号,红外遥控版。”

陈先生指着小会厅的一个角落,那里有一个大箱子,箱子外面写着“HUAWEI”的字样。

看见电视机到手,约翰先生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太好了,太好了,对你们的工作效率表示衷心的感谢。”

“贵方在汇丰银行被冻结的户头在两天前解冻,我也看见你们把资金转移走了,那么工作就完成了。”得到了小小的贿赂,约翰先生心情很舒畅,“但我以个人名义提醒一句,瑞士银行也不是完全保险的,如果你们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账户作为国际贸易户头,那么用第三国注册公司做掩护是最好的办法。我说到哪了,对了,罗尔斯·罗伊斯。”

陈先生微笑着点了点头。

约翰先生收起笑容,“这次我同样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罗尔斯·罗伊斯-毒蛇的技术资料,嗯,还有奥林匹斯的技术资料,我们准备好了。天哪,英国政府为此向罗尔斯·罗伊斯支付了一千万英镑,这还不算好几笔封口费……”

“英国政府体现出如此的诚意,我方也表示衷心的赞赏和敬佩。其实这笔钱花得是值得的。因为发动机仍有一部分零件我们今后还是需要从英国进口,只要你们继续默许我们利用香港作为中转站进行进出口贸易,那么随着你们提供这两型发动机的技术资料,贵国航空工业和其他工业系统都会获得源源不断的订单。这难道不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吗?”

……

唐华在第二天上午就看到了香港密谈的最新成果。

两款发动机的技术资料,加工设备没找英国,是从美国进口的。美国过会儿也要从英国购买奥林匹斯-1的授权,自己生产J67,所以美国的机器造这些发动机也是可以的。

罗尔斯·罗伊斯-毒蛇是一款一吨多的小型涡喷,奥林匹斯-1则是推力5吨大型涡喷,由劳斯莱斯-布里斯托尔研制。

奥林匹斯-1的长处是单台推力5吨,而且可继续改进,实际上“协和”超音速客机的发动机也算是奥林匹斯家族的发展型。

罗尔斯·罗伊斯-毒蛇的长处是推重比4.9,在这个时代可谓出类拔萃。

“段局长吗?我是唐华。”

在搞清楚这次引进的设备是否全部敲定后,唐华给沈阳的航空工业局打电话。

“航空工业局的南方发动机制造厂,我想现在可以开始动手了。喷气式发动机的两个生产研制基地,北方是沈发,南方……我们在一个月之内定下来到底叫武发还是重发还是成发。”

第二十九章,台海交锋的序幕

厦门,台湾战役前指。

“平潭岛侦听站截获敌台电报,识别序号XW-73-WQ-7。”“澎湖侦听站截获敌台电报,识别序号XW-73-WQ-7。”“金门侦听站截获敌台电报,识别序号未知。”

电文比对无误,前指的战情中心计算机迅速录入了这封电报。

台湾战役的发起时间是4月10日至20日择机而动,但在3月底,北京、厦门两个战情中心已经投入正式运行。

蒋介石退守台湾,现在是龟王状态,部队都是固定的驻防一个地方,绝大部分情况下用电话和有线电报联系,用无线电报联系的次数的确很少。但终归还是有一些,特别是国军偶尔会有营团级的部队拉出营演习,这时候就能截获到他们的无线通信。

为了配合台湾战役,总参通信部在澎湖、平潭岛、金门岛设了三个无线侦听站,其中澎湖的侦听站离台湾的平均距离最近;平潭岛在大陆但优点是正对着台北;金门距离就稍远一些了,作为后备站。

无线电侦听站建设难度最大的也是澎湖,其中最难搞的工程是从厦门到澎湖的海底电缆。

台湾与大陆曾有海底有线电报缆线,当然现在已经断开了。

说起来这第一条台湾海峡电报线还是1887年台湾巡抚刘铭传下令铺设的,由马尾船政电报学堂毕业生施工,“飞捷”号炮舰客串铺缆舰。但这条电报线的路径是从福州到台湾岛北部的淡水,不经过澎湖。

所以从1952年10月到1953年1月,得由华南军区海军用二手登陆舰当铺缆船,自己动手再铺设一条厦门-澎湖的海底电缆。

章震在前指战情中心,有些新鲜地看着几名参谋在计算机屏幕前忙碌。

“粟司令员,这截获的电报发送给情报部门之后,有多大的概率会破解出来?”

章震解放战争时期就是三野的参谋长,淮海战役时就是他在协助粟峪。不过五次战役开始粟峪作为代总参谋长坐镇北京,而那时候章震与苏联总参的军事顾问在进行总参谋部体系的改革和重组,最近参与台湾战役,才第一次接触到这种中心模式的指挥部,之前也不清楚蛟河的50中心是干什么的。

粟峪:“只要我们截获的敌台电报达到一定的数量,破解的概率就是百分之百。而且,是在一瞬间完成破解。”

“是情报部的王科长吧!”章震听了司令员的话被震撼到了,但脑子也在飞快转动,想到了什么,“王科长50年底见过,以后好像在总参就找不到他了,是不是……”

“就是他,王永俊”作为前指的参谋长,粟峪可以跟章震说一些信息,“现在呢,既可以说你见不到他,也可以说他时时刻刻就在我们身边。”

章震:“……?”

粟峪:“看见这台计算机了吧,后面拖着一根电报线……网线。顺着这根网线,在几千里外,线头又连着另一台计算机,王永俊就在那台计算机的屏幕前面。”

……

北京。

“是厦门的ip在进行邮件申请吗?”

唐华坐在监控整个网络的计算机前,看见邮件服务器有反应了。

通信参谋:“是的,4.2,厦门的情报终端。”

唐华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一秒,两秒,验证通过。接着,一封邮件从厦门传递到北京,写入北京战情中心/邮件服务器的硬盘里。

这,大概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子邮件系统……

厦门中心接入计算机网络后,唐华就对战情中心做了技术改造,主要就是增添一台邮件服务器,别的不多就是硬盘多,一共6块5M硬盘。

之前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是互相往对方硬盘(存储器)里写入数据,虽然大部分时间用起来也挺方便的,但无论是T51、T52还是T53,内置的都是几十K的磁芯存储器,50中心和唐华这边都是经常用着用着,“硬盘”就满了,只得每隔一两个星期用磁带备份一次数据或者干脆打印出来存档。

现在有邮件服务器,四个中心的数据就可以都储存在这里,计算机之间发送数据,就先传到邮件服务器,收信人会同时得到提示。收信人读取邮件的时候,就申请从邮件服务器将数据下载到本机。

当然缺点就是现在的电缆网速有些不给力,1951年初代设备的网速是300bps,1953年2月换新机之后是2400bps。不过现在各个中心之间既不传图又不传小视频,基本上都是军令和破解电报,纯文字通信的话,这个速度还是够用的。

过了两分钟,唐华又看到2.2——蛟河50中心王永俊的通信终端的ip地址——开始收信,从邮件服务器读取数据到了本地。

“电报验证完成,同类归并,国军1类电报密文总量已达到2112字,可以运行破解程序了。”

首节上一节333/8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