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华 第484节

第二天上午,徐畅然先给陈总打了电话,说要到公司去一趟,然后拿着u盘到复印室,打印了一份稿子,厚厚的一叠,吃完午饭后,赶赴陈总的公司,把稿子递给陈总,说他手里有本还未完成的小说,让他先看看,说下感觉。

“是你写的吧?”陈总问道。

“你先看吧。”徐畅然说道。

“好,我马上看。”陈总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前,翻开了稿子。

徐畅然在陈总的办公室翻了一会书,又到另外的办公室找连哥聊天。连哥现在主要搞教辅这一块,弄了个副主任头衔,经常出差。他说这几年由于教材改革,给教辅带来新的机遇,市场更大,竞争也更激烈,好在陈总运作有方,这几年做得不错。

连哥说,明年春节,年终奖拿到后,他打算换房子,是他老婆暗示的,他在琢磨和计算中,石景山那个房子60平米,而且比较旧,打算换个三居室,地段再往市区挪近一点。

“不错,现在换个大点的房子绝对划算,换个90平米的房子,你的固定资产能增值百万以上。”徐畅然说道。

“只是自己住,又不会卖,增值也没用。”连哥说道。

“有用的,万一哪天卖房子或者又要换房子,你就知道用处太大了。”徐畅然说道。

两人聊了一阵,连哥说,徐畅然的话有股魔力,本来他还有点犹豫,听徐畅然这么一说,他咬咬牙,明年一定把房子换了。

徐畅然告别连哥,回到陈总办公室,屋里没有人,是不是上卫生间了?徐畅然走到沙发前,正准备坐下,突然发现沙发背后有一个人,盘腿坐在地上,低头翻看稿子,咦,陈总也是不拘一格啊,看个书居然这样放松,干脆让他再看一会吧。

徐畅然悄悄在沙发上躺下睡午觉,不知睡了多久,他醒过来,看见陈总从沙发背后站起,走向椅子,陈总朝徐畅然看了一眼,问道:

“畅然,你和作者什么关系,熟不熟?”

第570章 横空出世

徐畅然没想到陈总会这样问他,含糊地回答:“嗯,算认识吧。”

陈总在椅子上坐正,目光炯炯地说道:“我一边看一边想,这是谁写的呢,把国内的作家过了一遍,都对不上号,看到后面,我觉得要打开思路,把全球的汉语写作者都纳入范围……”

“那你猜出来了?”徐畅然问道。他心里也发出一声叹息,陈总,你这个思路真错了。

“不能确定,但是我觉得有这个可能,只是他的年纪比我想象中大了些,这本小说我估计作者年纪在40岁上,50岁下,小于40岁可能性很小,大于50岁没有那种精气。当然,他也许是特例,毕竟他格局很大。”陈总摇晃着脑袋说道,语气颇有些得意。

“你说的是谁呢?”徐畅然微笑着问道。

“如果是已经出名的作家写的,可能是在法国那位……”陈总看着徐畅然,意味深长地说道。

“……得诺贝尔奖那位?”徐畅然问道,他也呆住了,没想到会整出这个答案。

“是的,这只是我的猜测,虽然他那本获奖小说我并不满意,但要说笔力和视野,只能想到他了。”陈总微微点头,继续说道:“当然,有个疑问,他的稿子怎么到你手里了?而且还没写完,所以,我又不得不否定这个方向,难道是国内一个不知名的作者写的?那就是横空出世了。”

“恭喜陈总,你终于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了。”徐畅然笑嘻嘻说道。

“好了,告诉我吧,谁写的?”陈总翻着稿子,笑眯眯说道。

“我写的。”徐畅然平静地说道。

“什么,你写的?”陈总像是被人用木棒打了一下头部,猛地扬起头,盯着徐畅然。

“是的,你是第一个读者,想听听你的意见,还没写完就拿来了。”徐畅然说道。

“真的吗?畅然,我读书没你多,别骗我。”陈总说道。

“陈总,你在这个位置,读书肯定比我多,不敢骗你。”徐畅然脸上带着一丝微笑。

陈总垂下眼睑,表情有些尴尬,小声说道:“开始我也以为是你写的,看了一阵后,对作者的印象就没低于40岁,等于把你排除了……畅然,你今年是……”

“23岁,半。”徐畅然说道。

“23岁,不敢相信,不过,我还是选择相信你。你这个情况有点像肖洛霍夫,他23岁写出《静静的顿河》,后来成为文学史上的悬案,有人说他这个年龄,不可能写出那种作品,电影和小说我都看过,说实话我也不相信23岁的小伙子能写出那种巨著,但也没有证据表明不是他写的,找不到代笔人,所以只能相信,看来,文学有时是会出现奇迹的。”陈总低头,沉思着说道。

“我这几年在学校图书馆看书,准备了不少素材。”徐畅然说道。

“语言风格变了,你以前那两部小说我是熟悉的,但这本完全不一样。”陈总说道。

“当然,那两本书是通俗文学,这是严肃文学,语言肯定有区别,写这个费劲多了。”徐畅然说道。这段时间为了排解写作上的疲劳和压力,性方面还特别亢奋。

“有意思,完全没想到。”陈总叹了一口气,“小说内容方面,看着看着,我觉得手上拿的是一本《百年孤独》,椅子上都坐不住了,拿着稿子到地板上,躺着看,坐着看,看到后面,像进入一个时光通道,完全沉浸在小说的世界中……这本小说的读者范围相当广,从文学研究者到高中生,都能看进去,太少见了。”陈总感慨地摇摇头。

陈总开始滔滔不绝,徐畅然看着他,微微点头,陈总的反应和他期待的一样,只是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

“看到邓明乡那里,我才明白这部小说的结构,知道了小说名字的含义,三生,很妙啊,很新颖,如果是其他人写,就写成家族小说,读起来会很沉闷,你这样一处理,有意思多了,魔幻现实嘛。”陈总说道。

见陈总正在兴头上,徐畅然只有点头的份,没想好怎么回答,陈总又问道:“畅然,你这个创意是不是来自佛教的三世转生?”

“这个……当时没想到这里,只是觉得这样好处理这一百多年的连接问题,我确实不想写成家族小说,我写不过那些作家。”徐畅然回答。

“嗯,的确有不一样的地方,佛教的三世是前生、今生、来生,你这本小说是前生、中生,最后一个是……?”陈总问道。

“最后一个杨云起,是今生。”徐畅然说道。

“哦,最后一个是今生,有什么含义吗?”

“小说主人公经历三生,终于达到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状态,可以说是实现了人生理想。相比之下,前面两世都被裹挟在历史潮流中,有身不由己的感觉。人处于历史中,人处于自由中,我觉得这两种状态值得思考,人处于历史中应该追求自由,但自由又不能完全脱离历史,这是一个人生的悖论,处理得好,我认为,就是一个成功的人生。”徐畅然说道。这些话都是他临时想出来的,说完就后悔了,心想作者还是不要大谈理论,把小说写好就行了。

“努力三生,才能达到彼岸,这对只活一生的人来说,有点遥不可及。”陈总说道。

“是的,但人又只有一辈子,怎么办呢?我希望读者看完三生,会思考如何在一生走完三生的路,不要只走完前生和中生,而不能体验今生的生活,也不能陶醉在今生,忘记了自己的前生和中生。”徐畅然说道,说完又后悔了,唉,一个作家这样谈大道理,有点好笑。

陈总听了,微微点头,眼睛盯着前方某一点,似乎还在消化这些话的含义。

“陈总,这本书的出版,你有何建议?”徐畅然问道,这也是他早已准备好的问题。

“你既然问这个,我就说,我想出这本书。要是能出这本书,在文学出版方面,我就知足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态度,你要是选择其他出版社,我也会支持,可以帮你联系。”陈总说道。

徐畅然点点头,继续问道:“这本小说涉及到一些敏感的时间段,会不会影响出版?”

“书写到这个份上,就不用担心了,我觉得问题不大,都是讲故事,不是宣传理论,这个他们不好界定,在纯文学领域,尺度本来放得宽一些。万一内陆出版有问题,还可以暂时考虑到其他地方出版。”陈总说道。

从陈总办公室出来,徐畅然对小说的信心更加坚定了——这不是自鸣得意,是倾力之作。陈总是文学研究生出身,又是在不知道作者的情况下表态,这就够了。

回去加紧时间写吧,最后20天,写完它,大学生涯就结束,豹尾,绝对收了个豹尾。

星期五下午,经过一番酝酿,徐畅然拿出手机,鼓起勇气给曾洁打电话,请她晚上吃饭,吃什么由曾洁决定。

首节上一节484/11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