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华 第1016节

第1327章 鸳鸯锅烫黄鳝

早上起来,背起相机到市中心闲逛,市中心的广场前几年经过改造,完全变了模样。

两个圆形的下沉式广场,构成一副太极八卦图,这里出现太极图有点突兀,不知出于什么根据,据说原来请的是法国设计团队,图纸被推翻了,硬是上了这个太极图。

在京城听人议论,说本地主政者为了自己的风水官运,选择了这个太极八卦图,听的时候还不大信,如今实地一看,居然是真的。

本地人倒是富于幽默,把这两个组成太极图案的下沉式广场称为“鸳鸯锅”,锅中间立着一个柱子,串两个圆盘,一条龙盘旋而上。这柱子被叫做“和谐柱”,显得不伦不类。

既然是为风水而设,这龙应该是“飞龙在天”吧,寓意官运亨通,多美的梦啊。

世界越来越荒诞,普通人也只有用幽默来对付,生活还得继续。徐畅然在广场盘桓良久,脑海里浮现出这个广场的前世今生,几十年风云变幻,突然飞来个太极图……

是找个地方吃饭呢,还是另找个地方逛逛,看了看表,才上午十点,吃饭还早了点,要不,还是到邱胜国那里叙叙旧吧?

给邱胜国拨了个电话,得知他在店里,拦一辆出租车过去,刚过沙河堡,接到邱胜国电话,问到什么地方,他开始点菜了,徐畅然说好的。

原本以为和上次一样吃米粉,看来要改善伙食了,蜀州话叫“打牙祭”,应该有回锅肉吧,还要喝点酒。

11点20分下车,邱胜国在柜台后朝他招手,进屋后邱胜国笑着说,“菜马上就端来了,喝点酒不?”

“什么酒?”

邱胜国楞了一下,“你想喝什么,我去拿。”

“啤酒,随便什么牌子都可以。”徐畅然想了一下,这么冷的天,还是喝白酒好,但又不便让邱胜国拿好点的酒,简单点算了。

邱胜国去附近的店拿了两瓶纯生啤酒,两个大婶用盘子端来5个菜,两荤两素一汤,荤菜是水煮肉片和火爆腰花,地道的蜀菜风味,吃起来很对味口,就是不知道油是否地沟。

店里摆满了东西,已经不能算文具店,而是文具杂货店了,邱胜国说现在上课期间,没什么人,中午和放学后人就多了,学校基本是住读生,他们需要的东西各种各样,什么东西好卖就进什么货,慢慢就变成百货店了。

邱胜国说,这店现在是夫妻店,他老婆没有去干别的事,一个进货,一个守店,也省得请人了。上周学校开运动会,持续三天,他们卖了一千多瓶水,还有各种零食小吃,两人累坏了,这周让他老婆回家休息了。

“这个店能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很不错了。”徐畅然说道。看邱胜国脸色比过去红润,显然伙食开得不错。

“我们没有房租,隔壁店每年房租3万元。”邱胜国说道。

“那你们每个月比他们少两千五百元成本。他们经营的东西好像和你们差不多?”徐畅然问道。

“是的,我们的货品要多一些,但是他们做的小吃卖得好,流水比我们多。明年我们还准备做教辅。”邱胜国说,他老婆正在想办法公关,找关系和教务主任、班主任搭上关系。

“看来你们做这个做对了。”徐畅然说道。一个店解决一家人生活,也不用看人脸色,想必邱胜国也很满意。

啤酒刚下肚有点凉,过一会酒劲上来,身子发热,话匣子打开了,徐畅然聊起市中心广场的太极八卦图,感叹荣城人很幽默,说那是“鸳鸯火锅”。

邱胜国说,你看到锅底那个柱子没有,上面还盘着个龙,徐畅然说看到了,邱胜国说荣城人叫的是“鸳鸯火锅烫黄鳝”。

“哈哈,那就是飞鳝在天,这样一说我就满意了。”徐畅然也觉得好笑,他好久没有吃过火锅烫黄鳝了。

吃饱喝足,徐畅然心里承认,这顿饭比上次吃米粉要爽,邱胜国的生活明显提升档次了。两人又聊了会国内形势,到中午12点,学生涌出来,邱胜国开始忙活,徐畅然也和他告别,回市区了。

邱胜国这下赌对了,经历了漫长的布局和等待,迎来了好日子,眼下的局面,至少能维持10年吧,对于他们来说,已经算不错了。

晚上,蓉来到嘉南苑,看电脑上的宝宝照片,认为“在游”这个名字不错,有辨识度,问徐畅然是怎么想到这两个字的,特别是“在”字,用作名字的不多。

“我取名有个矛盾的地方,不能太大众化,但也不能用生僻字,而是用常用字,让小学文化的人都能一眼念出来,这就有难度了,这个在字就符合这一点,一般人不会这个字,但是又常用。”徐畅然有些得意地说道。

“这个游字,应该是游泳吧。”蓉说道。

“可以这样说,游泳对于我来说,确实有特殊的意义。”徐畅然看着蓉说道,他俩就是在游泳池相遇的。

他指着电脑上宝宝的照片嚷道,“这小子落我手里,算他倒霉,5岁我就把他扔水池里,能爬上岸就能活,爬不上来,哼……”

“乱说,他运气好得很。”蓉也笑了。

聊完新生儿,又提到青青的事,虽然身处蓉城最好的学校,高中阶段算是放心了,又在为读大学的事考虑,蓉说这些年算是体会到华国式家长的难处了,没个轻松的时候。

这所中学集中了荣城最优秀的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没有让学生为了成绩而拼命读书,家长的思想也开明,有实力的人很多,有些学生在高二时就转到美国去了,青青现在读高一,已经听说好几个学生明年要到美国读高中。

“你也想让她到美国读高中?”徐畅然问道。

“现在燕京大学什么状况,好像……这几年出的新闻不少。”蓉说道。

徐畅然以前给蓉说过,现在华国大学情况堪忧,燕大、水木两所学校作为名牌老校,加上近年作为冲击世界一流的重点发展对象,还算是不错的选择。

没想到计划没有变化快,几年时间过去,这两所学校的现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果说十年前还有三分之一的寒门子弟进入燕京大学,现在是什么比例就不得而知了。”徐畅然摇摇头说道,“实行自主招生,本来是更灵活的招生制度,但是在国情的影响下,经不住官僚体系的渗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酒囊饭袋,登堂入室……”

“但是两所学校的人在全国争抢状元,每年都有很多新闻。”蓉说道。

“不错,是有一批状元和高材生进了这两所学校,你知道他们进的什么专业吗?还有,香港的大学也在内地争抢高材生,他们有自己的优势,去的人越来越多。”徐畅然说道。

第1328章 没有新文化

“超一流高等学府是社会的稀缺资源,目的是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放在最具潜力的学生身上,以期学生能学成造福社会。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录取大致能保证公平,那时社会风气尚佳,录取标准统一,能考上两校的很多都是心怀理想、改造社会的人,有修齐治平的理想,但是,这些年变了。”

“当然,成绩好的学生会招进去一些,基础学院的数理化专业、还有计算机,小语种外语,不仅需要天赋,还得努力,否则跟不上。其他的什么国际关系、政府管理、还有光华,就不好说了,特长生、学工保送,一般人弄不清楚里面的名堂。”徐畅然说道。

“嗯,这些年变化太大,跟我读书那阵不一样了。”蓉说道。

“网络刚出现那阵,还算意气风发,当时两校获得大量资金,打造一流名校。我在水木论坛上看到有人讨论,说要以两校为基础,建立新文化圈,逐渐辐射全国。当时我觉得这个提法有点意思,现在局面和百年前差不多,也需要新文化运动。”徐畅然说道。

“那么,结果是什么?”蓉笑着问道。

“当时,燕大有人弄来一笔资金,建立一个新青年网站,和百年前的新青年杂志形成对比,办得还不错,我经常上去看,不过后来消失了,这不算什么,可能是商业运作方面有问题吧。但是一塌糊涂论坛被关闭,就是碰到铁板了。”

“现在没什么新文化,也没有新青年,按照燕大一个老教授的说法,学校培养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老的精气神丢得差不多了。”徐畅然说道。

“看来……青青就算进了这个学校,实际意义也不如想象中那样。”蓉说道。

“我觉得是这样,如果要有大的进步,还是得出国。”徐畅然说道。

徐畅然还讲了他听到的一些事情,比如在各省搞物理竞赛和化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可以进入燕京大学,结果进去后的一等奖获得者是某地老大的公子哥,看他平时表现和成绩,根本不是得一等奖的料。

那么,他是怎么获得一等奖呢?徐畅然讲起了当年他写作文,让尹飞扬的堂姐尹红云进入蜀州大学的事,这种操作很常见,只要掐住关键,非常简单。

首节上一节1016/11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