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我来自未来 第378节

  最致命的问题则出在了空中掩护上,美国将一部分美军的B26轰炸机涂上古巴流亡者的标志,冒充革命时从古巴逃到美国的前政府战机,以撇清和美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可没曾想有五架飞机被古巴空军击落,古巴将被击落飞机的照片拿到联合国去抗议,当场就被各国记者辨认出那是美国空军自用的机型,跟古巴空军使用的外销型战机外观不一致。结果美帝大丢其脸,在国际社会面前被坐实了公然入侵一个主权国家的罪名。

  而此时的中央情报局虽然也意识到了计划即将流产,但是他们还是一厢情愿的认为,既然肯尼迪总统已经同意了这个计划,那么就绝对不会让计划失败,为了美国的面子,总统肯定会派遣美军公开介入,只要美国的军队开进古巴,别说卡斯特罗了,就算苏联人协助防御也是没用的!

  然而肯尼迪又不是纱布,当他意识到自己被中央情报局忽悠了以后,就决定绝不会让美国地面部队卷入这场战斗,而此时只有34岁的古巴革命领导人卡斯特罗,却早已经在吉隆滩附近一座制糖厂临时改成的指挥部坐镇指挥,他下令:“无论如何,击沉所有地方船只”,随后,他对切格瓦拉说:“现在我们真的在战斗了,胜利属于我们!”

  一方面是美国不肯派遣援军,一方面是古巴方面源源不断的地面部队,这些古巴的公知们根本就无力抗衡,最终,古巴政府只用了72小时就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那些打着“自由”旗帜的入侵军被消灭,1000多人被俘虏,为了将这批战俘赎回,古巴流亡者甚至想出了在公海上绑架古巴渔民,要求用来进行交换的歪招。结果除了进一步坐实他们是一帮无耻的流氓,而让全世界鄙视之外,并未起到任何积极作用。最终美国不得不用古巴急需的药品和婴儿食品将这些人赎回,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向外国支付战争赔款。

  猪湾事件让美国在全世界面前出了脸面尽失。不但没有“收复”古巴,而且还到处徒劳地辩解自己跟流亡者之间没有关系。除了让世界舆论为之发笑之外,就是在拉美各地都引发了挺古反美的风潮。而因为肯尼迪关键时刻半道撤回了美国的支持,而被中情局和古巴流亡者视为造成他们失败的罪魁祸首,有传闻说,几年后他在达拉斯遇刺,就是这两家下的黑手。

  

第1128章 卡斯特罗的采访

  1958年的7月底,此时的卡斯特罗,正隐藏在马埃斯特拉山中,谋划着针对古巴现任总统巴蒂斯塔军队的革命行动。

  此时的卡斯特罗虽然相信着胜利即将到来,但是对于未来他还是抱着谨慎的态度的,当这一天的夜幕笼罩在宿营地的时候,卡斯特罗便和自己的战友以及朋友一起围坐在篝火前,接受起一个美国记者的采访来。

  “卡斯特罗先生,您好,我是《纽约时报》的记者赫伯特。”这个显然比卡斯特罗年长的记者先是礼貌的和卡斯特罗握了握手后,便摊开了手里的记事本,开始了对卡斯特罗的采访。

  “赫伯特,你来的有点迟了。”卡斯特罗开了一句玩笑:“我以为你会在半年前就来这里的,看来美国人确实是很喜欢享乐,要等到我们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候,才会来到古巴。”

  “哈哈……是这样,卡斯特罗先生。”赫伯特解释道:“这次我来采访您,是因为在您部下的帮助下,我被伪装成了一名美国的庄园主……其实我确实应该是在半年前就来这里的,但是当时我的孩子刚好出生……我的老婆是个比利时人,一年前我陪她回老家的时候,您了解的……”

  卡斯特罗笑了笑,然后并没有继续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

  “卡斯特罗先生,我们现在可以开始采访了吗?”赫伯特已经准备好了纸笔。

  “当然可以。”卡斯特罗谈了一下手,又故作无奈的看了看周围:“在场的所有人,你都可以随意采访。”

  赫伯特和善的笑了一下,然后在提了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调节了气氛后,便问道:“卡斯特罗先生,您对美国和美国的政府是怎么看待的。”

  卡斯特罗略微思考了一下,摇曳的篝火让他的胡子和脸色忽明忽暗,片刻后,卡斯特罗开口说:“我们对美国,或者美国的政府,亦或是美国的人民,都是没有恶意的。”

  “哦?”赫伯特有些惊讶,毕竟此时美国人都觉得,古巴现任的巴蒂斯塔政权是个亲美政权,而既然卡斯特罗是反对巴蒂斯塔政权的,那么显而易见,他也一定是反美的了——尤其是有传闻说卡斯特罗还是个共产主义者,这更让赫伯特对卡斯特罗的回答产生了质疑。

  “我知道你一定很疑惑。”卡斯特罗不愧是一个精通演讲术的优秀的政治家,这从巴蒂斯塔派兵绞杀卡斯特罗时,还不断提防着自己手下士兵会被他“蛊惑”就可以看出来。

  “很多人都觉得我反对巴蒂斯塔,并且想要把古巴打造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我现在可以告诉你的是,我虽然反对巴蒂斯塔,但是我反对的是他个人的行径,例如他无视宪法,并且违反了选举法……古巴需要的是自由,皿煮,公正,我并不希望古巴在未来变成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点绝对不会改变!”也许是为了增加可信度,卡斯特罗将“这一点绝对不会改变”又重复了两次,随即又开了个玩笑:“人们喜欢喝酒,并不是因为酒有营养,而是因为他们沉迷酒精的感觉,而我反对巴蒂斯塔,也并不是因为我要将古巴变成社会主义国家,单单只是我反对他的做法,我们看问题要抓住最主要的原因,而不要凭借简单的臆想。”

  赫伯特想了想,然后尴尬的笑了一下,便把卡斯特罗的这段话记了下来。

  “卡斯特罗先生,我听说您的父亲是一个富有的地主,是吗?”

  “是的。”卡斯特罗丝毫没有迟疑,立即回答道:“我的父亲来自班牙加利西亚,大约在他十六七岁的时候,有个富人弟子为了避免服兵役,给了他一笔钱,让我父亲顶替他服兵役,随后我的父亲便作为西班牙士兵被派到古巴。”卡斯特罗将他父亲的故事娓娓道来:“1898年战争结束后,我父亲回到西班牙,次年又回到古巴,在身无分文、白手起家,又没有任何关系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努力,建立了自己的庄园,积累了财产,最后拥有了大概11000公顷的土地,所以,你可以说,我出生于一个有钱有势的家庭。”

  听到卡斯特罗的描述,赫伯特笑了笑:“所以,你才要说,自己并不是要将古巴建设成社会主义国家,对吧?”

  卡斯特罗笑着点了点头:“是的,我并没有这么做的理由,对吗?”

  听到卡斯特罗这样说,赫伯特也终于算是放下了心,他运笔如飞的在记事本上记下了卡斯特罗的话,随着手中的记事本渐渐被黑色的子母填满,赫伯特注意到手里的自动铅笔笔头越来越短了,于是便习惯性的按了一下铅笔后端的出铅笔帽,随即,铅笔的笔头处又吐出了一截铅笔芯。

  “哦?你的这个笔……”卡斯特罗注意到这个美国人手中那精巧的铅笔:“这是什么笔?是美国人最新发明的吗?”

  “不,这个是……呃……应该是中国的铅笔,哦,叫自动铅笔。”赫伯特把手里的笔递给了卡斯特罗:“是我的老婆在比利时给我买的,它比普通的铅笔好用多了,也不需要切削,对于我们这种经常要在外采访的记者而言,这种自动铅笔好过钢笔或是其他什么笔,而且也便于修改。”

  卡斯特罗好奇的按了按笔帽,见笔头吐出了长长的一截铅笔芯,便有些感叹:“我还以为这种笔是美国人发明的……没想到居然是中国人。”

  “这种笔在美国也是很少见的,更不要提在古巴了。”赫伯特解释道:“我这次来古巴也只是带了一支这样的铅笔,不然我就可以把这个笔送给你了。”

  卡斯特罗笑了笑,把笔还给了赫伯特。

  在接过卡斯特罗递回来的笔后,赫伯特继续提问到:“卡斯特罗先生,在此之前,古巴的很多报纸都说您已经被击毙了,对于这件事情,您怎么看呢。”

  卡斯特罗哈哈大笑了半天,然后说:“这表示,巴蒂斯塔很害怕我们,我听说,他命令自己的手下,二十四小时围捕我们,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处,事实证明,我还活着,我们的事业也依然存在,因为正义是存在的,是无法用子弹消灭掉的。”

  赫伯特继续提问:“那,您对世界上如日中天的供产主义发展是怎么看的呢?”说到这里,赫伯特想了想,又补充道:“比如现在的华约,还有中国……他们宣传供产主义,并且对国内进行残暴的统治,对于这种行为,你的看法是?”

  卡斯特罗略微皱了皱眉头,他明白,古巴离美国太近了,而且现在的他绝对不能得罪美国——这也是他之前为什么声称自己并不会让古巴变成“社会主义国家”的原因——他太了解现在的美国了,如果他敢喊出建设社会主义古巴的口号,那么美国人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看着他和巴蒂斯塔两个人狗咬狗,而是会玩命儿的支援巴蒂斯塔。

  毕竟,狗死了,换一条狗就是了,但是如果换来的是一头可能吃掉自己的狼,那么这可是“主人”最不想看到的。

  “作为一个地主的儿子,我并不太能理解供产主义。”卡斯特罗笑了笑:“就像我之前所说,我认为古巴目前的制度是最适合古巴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是遵守宪法而已,除此之外,我没有别的要求或是想法,更换体制比更换老婆更麻烦,要知道,结婚的时候你带上的是婚介,离婚的时候,它就变成手雷的拉环,砰的一声,就什么都没了。”

  赫伯特听懂了卡斯特罗的暗示,笑了笑,和坐在自己对面的这个魁梧的男人握了握手,表示自己赞同他的看法。

  在送走了美国记者后,卡斯特罗坐在篝火前,用树枝不断捅着篝火,试图让它烧的更旺一些,现在,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以后的古巴,会适合走什么样的路。

  

第1129章 戴高乐的野望(1)

  此时此刻,除了注定在未来会走亲中路线的卡斯特罗外,在欧洲,另一个“亲中”的人也开始了他一生中将要面对的巨大挑战。

  这个人就是戴高乐。

  如果我们翻看一下法国近代史,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自大革命以及第一帝国倒台以来,法国政府可以说如走马灯一样不断的在变着:第一共和国时期持续了12年,期间领导人更换了5任,首任国民公会主席佩蒂昂甚至只在任了8个多月;第二共和国时期更是短暂,只持续了4年,也更换了2任领导人;第三共和国时期的时间跨度终于长了一些,足足有70年,而领导人则换了16任,而第一任国防政府总统路易·茹尔·特罗胥也是刷新了个记录——在职仅有五个月,大家都知道,无论大到国家,还是小到一个企业,频繁更换领导会导致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政策不断改变,这一点对于任何一个组织都是致命的——第三共和国建立后,法国政府倒台,期间更是无比的混乱,当时最短的一届政府才不过2天,平均每届内阁的任期也不过在几个月。并且由于政府的不持续性,一系列决策问题的失误,都深远的影响了法国的发展,而第四共和国则继续延续了第三共和国的体制。

  而这个时候,戴高乐便登场了。

  作为一名军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戴高乐忠实勇敢地为国服役,并且多次负伤,虽然被俘但也无损军人的荣誉,第二次大战时期,戴高乐没有墨守成规,一厢情愿在故纸堆中翻找经验,而是和英国的富勒和德国的古德里安等优秀军事战略家一样,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原有战术必然需要改变来适应新的战争,于是他就潜心钻研战略战术,并且提出了集中装甲部队进行机动战争获取胜利的战略思想。

  然而,他的想法虽然没有问题,但是并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一战的英雄贝当元帅作为戴高乐的上司,对戴高乐对战略的看法就非常不认可,认为戴高乐的想法很奇怪,并且反对将戴高乐的军衔提升到将军——他认为戴高乐太年轻,当然,更重要的是,戴高乐的理论和他相悖,贝当不喜欢提拔一个和自己想法相左的人。(所以大家看到了吧,人种人情社会可不是中国独有的)

  然而,很快,希特勒发动西线攻势之后,法国陆军瞬间崩盘,而虽然此时的戴高乐已经摆脱重重阻碍,组建起了一支装甲部队,但是无奈仓促之间组建的部队怎么可能抗衡得到德国?战术上虽然这支装甲部队确实创造过一些小的胜利,但是依然无法阻挡法国的失败。

  尽管如此,如果公正角度来看戴高乐的话,他可以说是法国二战时期唯一的亮点了——即使国际上经常拿法国人投降的事情开玩笑,但是对于戴高乐的成就还是要给与肯定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临危受命被任命为了副国务秘书——然而,此时第三共和国已经在德国的进攻下只能苟延残喘了。

  而在贝当掌控法国政府后,他便考虑向德国人求和,但是戴高乐却充满血性的认为,法国人应该坚持下去,不让法国一直沦亡到德国人手中(是不是觉得有点违和),于是他决定贝当你说你的,老子就当你是放屁——然后他就来到了英国组建自由法国,继续坚持抵抗,在这一段生涯期间,他积累了他的第一批支持者,也让他的身份进一步向政治倾斜,但是虽然他在这期间被盟国承认为法国唯一代表,但是众所周知,外交上人家尊不尊重你,是在于你的国家够不够强大,而一个只知道举手投降的法国肯定是得不到什么尊重的,于是在当时,罗斯福和斯大林每每谈起戴高乐的时候,都是以一种轻慢和漫不经心的态度来互相打趣的,大概就是和我们后世乳法的段子差不多——当然,戴高乐对他们的这种态度十分不满意,于是下决心,一定要让法国复兴。

  二战结束后,戴高乐回到法国后也受到了法国人民的欢迎,而戴高乐也认为,自己可以通过人民的支持,而“改变”法国,让法国不再因为政治分裂,而被其所带来的行动拖沓、低效和互相掣肘,但是此时的第四共和国却根本容不下戴高乐,不过好在,1953年,法国丢失了越南的这块殖民地,随即,阿尔及利亚的独立运动又如火如荼,这导致此时的法国陷入了严重的困境,而一个进入困境的民族是渴望英雄的,自然,戴高乐便得到了人民的拥护,随即在1959年的1月8日就任法国的总统。

  而此刻,在1958年的8月,戴高乐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起了第五共和国成立的事宜——法国国民议会此时已经授权戴高乐组阁,并委托其制订新宪法。而戴高乐也很明白,自己要让法国变得强大,那么等待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只会越来越多,且一个比一个大。

  按照戴高乐的计划,首先在第五共和国成立后,他要做的就是先让法国拥有自己的原子弹——是的,在这个时间线下,戴高乐很清楚的知道,现在法国已经快成为五常之耻了,二战贡献最少就不说了,现在连原子弹都远远落后在“后发先至”的中国后面,如果无法在50年代搞出原子弹,那么法国这人可就丢大了;除此之外,戴高乐还准备让法国摆脱美国的“控制”——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法国也该是法国人的法国,法国是独立的,不应该听美国人在哪里指手画脚。

  知道戴高乐计划米歇尔·德勃雷则有些忧心忡忡:“阁下,我也很认同你的看法,不过现在苏联的实力还在不断扩张,我们都来知道,苏联的每一次阅兵都会拿出很多新的武器和装备,从导弹,到战略轰炸机,还有新式的坦克和步战车,甚至连士兵的装具都在发生着变化,无论从整体还是细节,苏联人都在准备着一场大战,这种行为已经极大的威胁到了欧洲的安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和美国因为这种事情翻脸,对于法国甚至整个欧洲的安全都是巨大的隐患吧?”

  戴高乐轻蔑的笑了一下,显然是很不同意德勃雷的看法:“不,你错了,米歇尔,我们的问题不是在于为了对抗苏联而谋求美国的保护,实际上,我们的问题是,此时此刻,我们已经被美国绑在战车上去对抗苏联!”

  德勃雷听到戴高乐的这种闻所未闻的看法显得有些惊讶:“我不太懂您的意思……现在苏联对我们的威胁是确实存在的,我们也确实需要美国的支持……”

  “苏联的目标并不是欧洲,他的敌人只是美国,而我们则是被美国人裹挟着对抗苏联而已,而且美国离得那么远,一旦战争爆发,倒霉的只有欧洲——米歇尔,你太不了解美国了,美国人一向是以自身的利益为先的,一旦战争爆发,我们只不过是替死鬼罢了,美国人只会利用我们来购买他们的武器和消耗苏联的有生力量罢了,如果我们想真正维护法国或是欧洲的利益,那么我们就一定要摆脱美国人。”

  德勃雷知道戴高乐这句话很有道理,其实他何尝不清楚美国人在打什么算盘呢?悬于海外的美国当然不会担心一旦爆发战争时自己的安危,所以自然可以让欧洲乱起来,而美国之前不止一次的向法国提议,将原子弹部署在法国,以及联合构建欧洲防控体系,甚至要求法国交出地中海舰队的指挥权,以便“一旦开战时候方便指挥调度”,这种行为确确实实的将法国推到了苏联的对立面,如果此时的法国总统是个甘愿当舔狗的奴才,也许分分钟就应允了美国,但是戴高乐可没有继承这种软骨头思想。

  “我们不是英国那种甘愿做美国人奴才的国家,我们是一个大国,应该有自己的地位,我认为,必要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脱离北约,如果美国人希望合作,那么前提是平等,将法国当做一个常任理事国,这是合作的前提!”戴高乐这样对德勃雷说到。

  

第1130章 戴高乐的野望(2)

  德勃雷虽然明白戴高乐说的没错,但是他很清楚,有些事情虽然理论上无懈可击,但是真的执行下去却困难重重——法国想要独立自主,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是美国人会有什么反应?这谁都不知道,而且一旦法国真的脱离了北约,尽管会获得“自由”,但是自由的代价呢?

  “现在法国虽然要听命于美国人,但是我们不是也得到了美国人的核保护伞吗?如果摆脱了美国,法国就必须要自研核武器……而且法国脱离北约,难道要去和苏联人合作嘛?”德勃雷说出了自己的疑惑:“北约和华约是相互对立的,而法国必然要寻找其中一方进行合作,我们是没有办法做到‘绝对中立’的。”

  戴高乐显然并不赞同德勃雷的说法:“我们没有必要‘选边站’,米歇尔,苏联和美国有什么区别吗?我们脱离北约并不是意味着要加入华约,也并非要绝对中立,我的朋友,世界上很多事情并不是一定要清清楚楚的站好自己的位置的。”

  德勃雷耸了耸肩,似乎不太明白戴高乐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米歇尔,你知道中国吗?”戴高乐说:“是的,中国,我很喜欢这个国家的名字。”

  “当然。”德勃雷尴尬的笑了一下:“世界上谁不知道中国呢,最近几年,中国简直就是像是美军的海军陆战队1师一样,伴随着一场场战斗而名声鹤起,尤其是在欧洲,就算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不管你是工人还是企业家,医生还是律师,都会见过或是用过中国人的商品,看过中国人的电影和图书。”

  “是的。”戴高乐说:“而中国在国际上的外交模式,也可以让我们得到一些借鉴。”

  听到戴高乐的话,德勃雷的眼睛都睁大了:“您的意思是说,我们要学习中国的模式?”

  “当然。”戴高乐似乎对学习中国这件事并没有什么抵触:“中国现在不是很好吗?他们虽然独立于苏联领导的华约,但是实际上和华约国家相处的都非常好,几乎可以看成是一个‘华约准加盟国’,但是却又不需要履行进入华约的任何义务,他们的军队不需要听从苏联或是华约的调动,经济也可以完全自主,但是与华约国家的贸易却不会因此受到阻拦,米歇尔,你想想看,这难道不是最适合我们法国的模式吗?我们也一样可以独立于北约,但是依然和北约的国家保持友好,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真正意义上做到不再受制于美国了。”

  德勃雷点了点头:“当然……中国现在的这种模式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我们一样,中国也经历过战争,丢失过大片国土,其工业和经济也不如苏联,但是却拥有独立自主……既然中国可以做到,那我们也一样可以做到。”

  “所以我的计划是,最好在未来五年之内,能够提高和中国的外交等级,而且一定要是大使级的外交!”戴高乐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计划:“然后,我希望能够去访问一次中国。”

  “和中国的外交转变成大使级?”德勃雷惊得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这太疯狂了!整个北约……不,整个欧洲,除了那些被纳入华约的东欧国家外,还没有一个国家和中国达成大使级外交的!即使我们在未来脱离了北约,这样的做法也是太疯狂了。”

  原来,在1950年的时候,由于中国已经加入了GATT,于是欧洲的英法等国都筹备着和中国逐步建立外交——首先就是试探性的“代办”级外交,然而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和美苏、中美的绝对对立,外交等级的提升就被彻底搁置了,所以直到8年后的今天,整个欧洲的大多数国家和中国的外交等级也仅仅只是“代办”而已,除了中美之外,都并没有派遣大使以及设立大使馆。

  “你认为这种想法很疯狂?不,我们和中国建立大使级的外交的好处有很多呢。”戴高乐看的很远:“如果我们和中国建交的话,那么法国就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同时与美国、苏联和中国进行对话的国家,这样一来,法国在世界上的战略地位大大提高——你是知道的,尽管我们不想承认,但是自从拿破仑失败后,法国在欧洲的地位就一直在下落,整个19——20世纪简直可以称之为英国和德国的世纪,似乎并没有法国什么事,我们似乎沦为了英国的助手,海上不如英国,陆地不如德国,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如果我们想独立自主,那么就必须要做出些什么,所以我认为和中国建交,将会让我们成为北约和华约之间唯一沟通的桥梁,到了那个时候,北约和华约都会需要我们,尽管我们可能既不是北约也不是华约。”

  说着,戴高乐起身继续说到:“如果法国希望独立,并且变得强大,就要在欧洲拥有话语权,甚至要整合欧洲,但是我们都知道,英国作为岛国,并不希望看到法国整合欧洲,他们的性格,绝对会从中作梗,而美国自然也更不希望看到欧洲团结一致,至于苏联……除非苏联的额领导人是个世界大同的理想主义者,否则统一的欧洲必然会成为苏联的敌人;既然如此,所以我们必须要把目光看向另一片文明的大陆,那就是亚洲,中国,他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我们和中国并没有什么无法调和的矛盾,和中国的合作,从政治上对我们的帮助会是极大的,当然,从经济上更是如此,如果我们能够和中国进行贸易,这将是一件共赢的事情。”

  德勃雷显然是被说服了,他忍不住连连点头:“是的,上次比利时的世界博览会就说明了一切,中国的商品确实如他们所宣称的那样,质优而价廉,苏联的赫鲁晓夫,东德的威廉皮克,匈牙利的道比……就连这些国家的领袖都在使用中国的电器来装满他们的官邸,我听说赫鲁晓夫的家里就有一台很漂亮的彩色电视机,赫鲁晓夫每天至少会在电视机前坐一个小时,皿煮德国连续几年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都在翻倍增长……我想这就足够说明一切了,如果这些中国商品质量很差的话,他们怎么会选择这些东西呢?”

  戴高乐说:“是的,我也看到我们的工作人员带回来的中国商品了……它们确实比我们本土的电器,甚至比美国人的电器还要更好,我记得,你一直都想买一支中国产的手表吧……现在美国人一直以经济援助等条件来试图控制法国,但是如果我们和中国进行贸易的话,那么法国就可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这也是我为什么那么急于和中国建交的原因。”

  看到德勃雷点着头认可了自己的看法,戴高乐总结道:“所以,和中国建交,正如我刚才所说,对于法国的独立,乃至于整合整个欧洲而言,有极大的帮助,我们需要中国,需要和他们合作,我们和中国并没有那么多的矛盾,即使是越南战争时期,我也对于中国的周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上的调停表示赞许,我认为中国是个文明的国家,也是个优秀的朋友,与中国人的合作,甚至要好过与美国或是英国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希望在两年后能够踏上中国的土地,去见一下毛和周,我想我们两个国家一定都有很多值得互相学习和合作的地方,我也很想知道,中国到底是用了什么方法,在十年的时间内将一个贫弱的国家变成了今天的样子,这绝对可以让法国进行借鉴……尽管美国希望围堵中国,但是我认为,中国在未来一定会崛起,甚至可能丝毫不亚于美国和苏联!”

  德勃雷知道,其实在每个法国人的心中,都有一颗成为大国的心,而这一点在戴高乐身上体现的更是淋漓尽致。

  “欧洲和美洲的很多国家都不信任中国,认为中国是红色猛兽,是红色苏联牵着的一条恶狗,但是这是带着傲慢和偏见去臆断中国的。”

  

第1131章 全盘接收旧设备

  看到自己的想法得到德勃雷的认同,戴高乐笑着说:“中国很大,他也很古老,也曾经受到过侵略……但是他们依然站了起来,这说明,在未来,中国必将会变得极为强大!他们现在的经济增长,以及在朝鲜战场和印度战场上的表现就足够说明这一切了,预期在等他们强大以后再承认他们,还不如现在就去承认中国,和中国建交,做朋友,进行贸易……中国有六亿人口,他们都是勇敢且勤劳的,而且人口总数超过了美国和苏联,中国的崛起是一定的,我认为,在未来,中国很可能会整合整个亚洲,就像是他们历史上做到的那样,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很可能全部都会听从中国的号召,一个由中国统领的亚洲,和一个由法国领导的欧洲,互相支持合作,来抗衡北约和华约……这一幕是一定会发生的。”

  德勃雷不敢想象这样的场景,但是他是信任戴高乐的:“只要前提是……中国不会亲美,也不会亲苏……这个世界不应该只是两极,而是应该有多极的。”

  就这样,在新中国即将迎来建国十周年的1958年,国际形势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个人想要赢得尊重靠的是自己的能力;而国家层面也是如此,当一个国家在高速崛起,并且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证据证明自己有能力影响到周边国家,甚至影响到世界的时候,那么他赢得尊重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了。

  而这一边,小强也再次回到了2019。

  刚走进国防部,袁克敌和李慕白就拉着小强走进了会客厅:“小强啊,这次你在那边待得时间可够久的了,现在库区的货物都堆满了,还有不少东西都散放在库区外,你要是再不回来,咱国家很多工厂都要停摆咯。”

  小强带着不信任的表情尴尬的笑了一下:“袁叔,您就乱讲吧,咱国家不是一直都说淘汰落后产能,产业升级嘛?怎么我这种只收老旧货的渠道现在也升级成收新东西了?”

  袁克敌顺着小强的话说:“对呀,小强,你也知道,咱们国家在淘汰落后产能,这淘汰下来的东西不就塞给你了嘛……咱国家要淘汰的产能太多了,你就说这些老旧的炼油设备,这次国家低价处理给你的就有十一条生产线;金属冶炼工厂也有五所,都是全套的从筛矿洗矿到冶炼的生产线……这些工厂大多数都是从黑龙江省那边淘汰下来的,咱国家的专家去现场看过,设备保养的没什么问题,拿到你们那边,再用个几十年都不成问题!”

  “黑龙江?”小强虽然是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但是对于这个省份却有着奇怪的感情——也许黑龙江省是全中国最有“毛味”的省份了吧,无论是漫长飘雪的冬季,还是那充满俄罗斯风格的建筑,还是冒着滚滚浓烟的重工业和工厂……这让曾经去哈尔滨旅游过的小强印象极为深刻。

  “袁叔,国家这是要让黑龙江彻底剥离掉重工业了吗?”小强有些疑惑:“黑龙江曾经可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啊,无论是工业基础,亦或是工业人才,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后来出于种种原因,也考虑到一旦中苏反目,黑龙江作为边境省份容易被毛子一波带走,所以将绝大多数工厂、设备、技术人才和院校迁址到中国的腹地,但是现在国家是真的一点重工业都不放在黑龙江了吗?”

  袁克敌笑着说:“那怎么会呢,国家不都说了吗,这是产业升级,又不是产业剥离,更换新厂房新设备的黑龙江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嘛。”

  袁克敌想了想,开口继续说到:“小强你是知道的,这东三省在90年代以前,虽然也一直在进行重工业转移和人才转移,但是整体的发展还是很好的,但是我们也要承认,改革开放以后,东北整体经济增长确实在减缓,这里面主要的原因还是东北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越来越凸出,而东北地区工业设备和技术老化,自然也导致竞争力下降,继而出现就业矛盾,加之作为原油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二,木材产量占全国的二分之一,粮食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的资源输出省份,确实也存在因为国家调控的原因,使得这一地区没办法靠‘卖资源’过上舒服的日子……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从2000年以后就提出振兴东北的原因,而要振兴东北,除了调整东北的产业外,最重要的也是对原有的工业设备和技术进行升级和更换,发挥东北的老工业基地的特点嘛——小强啊,如果不是你大量回收老旧设备和产品,现在东北的工业技术升级也不会这么顺利啊。”

  小强也无奈的说:“是呀,国家统一调控的结果就是这样……作为农业大省和资源输出省份,东三省自然没办法像搞金融或是高科技产业的省份一样赚钱,而转型也不是吹口气就成的,除了需要时间外,国家的扶持也是少不了的。”

  袁克敌也说:“平心而论的话,东三省,尤其是黑龙江,作为中国最早解放的省份地区,也确实无愧于共和国长子的名字,就拿人才输出这一点来说,哈尔滨工程大学不可谓不大公无私——它的前身是始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就是从前人们所说的哈军工,第一任校长是我国开国大将,陈赓大将;当时,这所大学一直都在为全国提供大量的人才,但是在六十年代以后,哈尔滨工程大学就应国家的要求进行了拆分,例如南京理工大学前身就是当年哈军工的炮兵工程系;航空工程系并入了现在的西北工业大学;哈军工其它的系拆分出去后分别成立了各兵种的军事高校,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现在的国防科技大学……所以看到东三省现在变成这个全国GDP垫底的省份,我们的心里也不好受啊。”

  小强听到这番话,也无奈的叹了口气,但是只是片刻后,他就反应了过来——袁叔这话里有话啊,难道是……

  果不其然,袁克敌紧接着就话锋一转:“小强啊,你以前收购的工厂和设备都是小打小闹,现在国家有个想法,就是希望你全盘接收东北的落后产能和设备,你看看……”说着,袁克敌看了看小强的神色,见小强表情没有异样后,就继续补充道:“其实设备也不是很多……你之前不是也收了一些嘛,那些设备虽然老旧了一些,但是还是可以用的,那些落后的产能其实也挺不错的,那个……”

  小强苦笑着:“好了,袁叔,您别说了,我都要了!”

  “太好了!小强,我就知道,你肯定不会拒绝的。”袁克敌笑呵呵的说:“国家知道,小强你是最爱国的了,要不是碍于你的保密身份,今年国庆节阅兵一定要邀请你上天安门的。”

  小强无奈的笑了笑,直接开口说:“袁叔,你就忽悠我吧!整个东三省的工厂我门几年前就已经筛过一次网了,差不多的流水线我们早就收购了,现在剩下的那些要么就是不能卖的,要么就是非常落后的,现在还要我出钱收,袁叔您这算盘打得可真是好呀。”

  见到被小强戳穿了自己的计划,袁克敌嘿嘿干笑了几声,然后解释道:“小强啊,谁告诉你设备都非常落后了?你自己不也是说,当时筛网的时候还有一些不能卖的设备吗?我给你说啊,这些不能卖的设备都已经敞开了卖了,毕竟东北要产业升级嘛,还有那些确实落后的设备……虽然落后是落后了点,但是拿过去一样可以用不是吗?我建议你啊,那些老旧设备拿过去后,你可以筛选一下,有些确实落后的就算咱们自己不想要了,也可以卖给越南和朝鲜嘛,那边中国看不上的东西,给朝鲜和越南还不都得是当宝贝供起来?这样一盘算,这生意不亏啊小强。”

  小强苦笑了一下:“袁叔,您这个将军当的可真是委屈您了,我觉得您更适合去经商,瞧瞧您这推销的劲头,世界500强的老总也未必比得过你啊。”

  

第1132章 还要收旧货?

  听到小强这么说,李慕白不轻不重的给了小强一拳:“在你小子眼中,我们和袁将军都是奸商咯?”

  三个人笑过之后,李慕白说:“曹总,那这些设备的事儿就敲定咯?”

  “行啊。”小强点了点头:“为国家分忧也是我应该做的,这些设备我都要了!”

首节上一节378/4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