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我来自未来 第321节

第一领航员白雨点了点头,注意到标靶临近了,便接过飞机操纵,进行瞄准,片刻后,就凭借丰富的经验迅速求出了投弹诸元,报告了瞄准情况:“航向270度,偏流负4度,中间风修正110米,按照规定的高度、速度和原子弹的标准落下时间,计算结果,用36.3度的投弹角,暂未发现靶标偏离的趋势。”

在白雨的报告后,其他的机组人员也立即互相通报各自情况。

第一飞行员李超坚盯着数据说:“飞机速度没问题,偏流数据确认正常,飞机飞行姿态平稳!可以投弹”

第二飞行员王星云补充着:“航向270,航向正常,高度10236,已经抵达预定高度!”

第二领航员韩重威这个时候也在核对完数据后和其他汇报:“白雨求出的投弹角数据和我计算的一样!没有问题!”

在得到机组成员的确认后,通信员刘涛向地面汇报了情况,片刻之后,他对其他人说:“得到地面回复,准许投弹。”

“好!”白雨点了点头,再次接过了飞机操纵,把瞄准具里的十字标线稳稳地压在靶标中心,并开始做投弹动作。

“打开投弹总开关!”

“是!打开投弹总开关!”射击员申伟伟重复着白雨的命令,并且开起了开关。

“打开投弹器!”白雨一边确认着标靶位置,一边继续命令着。

“是!投弹器已经打开!”申伟伟按照命令进行着手里的工作。

“打开弹仓!”

“弹仓已经打开!”

几秒钟后,白雨注意到观测角和投弹角准确重合,立即命令:“投弹!”

“是!”

申伟伟闻声立即将电路接通,接着,弹仓内的原子弹模型脱钩而出,而减轻了重量的轰-6则迅速开始了爬升。

“怎么样?”李超坚有些紧张的问着白雨:“能命中靶子吗?”

白雨皱着眉:“不好说……十字线脱离了目标,已经开始向左漂移了,可能要落在200米以外了。”

李超坚的嘴巴瘪了瘪,也不再说什么,只是回到驾驶员位置,开始加大油门,按照要求开始模拟投弹后的逃逸。

半小时后,这架轰-6飞回到了机场,在停稳之后,这六个机组成员都灰头土脸的走下了飞机,而迎接他们的,是三十六师的副师长。

“对不起,我们投弹失败了!”作为第一飞行员的李超坚也是第一个站出来承认错误的,而副师长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回去说。”

一路上,几个人都低着头没有什么话,直到坐进了会议室里,射击员申伟伟才抬起了头,看到一旁的训练成绩图表上的这次投弹成绩:偏离靶心294米。

“同志们啊,你们低着头干什么?咋了?是不是头盔太重,把你们脑袋压偏了?”政委这个时候也走进了会场,看到这几个宝贝疙瘩一个个都垂头丧气的,就开起了玩笑。

“报告政委。”白雨有些难为情:“我们这次的成绩太差了,您批评我们吧。”

政委摆了摆手:“我刚才了解了情况,这也没什么嘛,我们之前定下的目标是什么?半个月内能命中300米内就算赢了!我看啊,你们现在是超额完成了任务,这是好事嘛!”

第一飞行员李超坚瘪了瘪嘴:“但是我们之前都很少投出过这么差的成绩,咱们这次的轰-6还是针对原子弹进行过改进,结果我们就拿出这个成绩,真是没脸见大家。”

政委先是看了看一旁的副师长,然后又温和的说:“第一次训练嘛,大家还不熟悉,这也正常,大家一会儿去吃个午饭,然后好好休息一下,下午我们再安排一次模拟训练,然后晚上的时候再开个总结会,分析一下哪里不足,找到问题就改进,这样我们早晚会达到要求,把这原子弹扔进100米的!”

第914章 国家自然科学奖(1)

而1956年的北京这边,另一个激动人心的颁奖会也在北京召开了,这就是在后世也有着鼎鼎大名的国家自然科学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在设立之初的名字是中国科学院科学奖,这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旨在奖励那些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大科学贡献的中国公民。该奖项分为一等奖和二等奖,作为国家级的重大奖项,普通人能得到二等奖就已经是极为困难的了,例如北京大学曾经在2018年申请了18个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然而最终没有一个获得此奖项,要知道,这18个项目,都是北京大学在2010年以后最为重视的项目了,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在研究中吸收了大量的院士或者和院士同级别的学术青年参与,然而最后还是全军覆没了,这足可看出来,这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难度了,而相较于这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更是难上加难,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必须要获得评审委员会2/3以上的选票,宁缺毋滥的严格筛选条件使得该奖项在历史上有多次空缺,比如一等奖自2000年以来的空缺次数就多达9次。而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更是连续三年都没有任何个人或单位获得过该奖项,直到在2013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科院物理所的铁基超导研究才打破了一等奖空缺的局面。

正是因为审核严格,所以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余年中,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一共也才颁发23次。历史上这第一次颁发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向科学进军”的1956年,有3位科学家获此殊荣,他们就是华罗庚、吴文俊和钱三强。然后直到1982年,才颁发第二次,之后从1987年起,国家决定设立三大国家级奖励,即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间隔为每两年颁发一次。1999年,国家又增设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共五大奖项,每年颁发一次。至此,我国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奖励政策日臻完善,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起了很大作用,并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

而这个时空下,小强就建议,既然我们新中国百花齐放,那么奖项的增加就不要等到以后了,所以这1956年的颁奖大会上,将会一次性授出五个奖项的大奖,

和历史上一样,1956年1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新中国第一次国家自然科学奖的颁奖仪式便隆重召开了,小强的工作虽然和这个奖没什么关系,但是还是应邀来到了现场,并且坐进了前排。

会议还没开始,小强就注意到身边的位置上摆着钱三强的名牌,一想到一会就能看到钱老了,小强也兴奋极了,而他身边的那个人来得早,看到小强这白白胖胖的陌生脸庞,就好奇的问着:“这位同志您好!”

“哦?”小强连忙和身边这个人握了握手。“你好你好。”

“我叫吴文俊。”这个人自我介绍到。“现在在北大数学系任教。”

“哦,我叫曹小强……那个,现在在做武器方面的工作。”小强含糊的说了一句,接着便在脑海里不停的搜索着吴文俊这个貌似有些熟悉名字……吴文俊、吴文俊……哦!就是那个获得了1956年国家自然科学家的吴文俊!

其实也不怪小强对吴文俊有些陌生,毕竟比起华罗庚,苏步青这些数学名家而言,吴文俊的名气相对稍弱一些,但是实际上,吴老却是一个不亚于华罗庚和苏步青的数学家,吴文俊毕业于交通大学数学系,1949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陈嘉庚科学奖获得者,2001年2月,获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来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他的研究工作涉及数学的诸多领域,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

见到眼前这个胖胖的同志表情里夹杂着惊喜和兴奋,吴文俊也有点奇怪:“曹同志啊,我们认识吗?”

曹小强笑了笑:“嘿嘿,吴同志,你不认识我,但是我认识你啊,您在数学上的研究和证明理论,完善了非同伦性拓扑不变量的研究,可以说,是引领了一个新的时代,也不为过呀。”

吴文俊连忙谦虚的摆了摆手,心里却暗暗纳闷:“这个曹同志说是研究武器的,但是怎么会这么了解我?等等,他说他叫曹小强……”随着灵光一现,吴文俊突然想起了一个人,他连忙说:“曹同志,你是不是就是那个提供各种精密仪器,还有那种高速计算机的……那个曹同志?”

“咦?”曹小强愣了一下,心说他怎么知道研究院的计算机是我搞来的?不过还是点了点头:“那个,我是参与过……嗯,不过这个项目主要是491组在做,我……那个我不是主要负责人。”

“哎呀,果然是你啊!”吴文俊兴奋的又和曹小强握了握手:“我之前就听华罗庚说起过你!说曹同志您本事可大嘞,尤其是那些高速计算机,都是曹同志您弄出来的!曹同志啊,那个计算机真是太厉害了,对我们的研究帮助真是太大了!尤其是里面的拓扑学相关的资料海、还有各种高级运算软件,哎呀,要不是我亲眼所见,哪知道还有这么厉害的计算机!”

小强嘿嘿的笑着:“这些其实都是咱们491小组的同志们弄出来的,哦,对,这个要保密的!不能说!”一边说着,小强故意把头凑了过去,压低了声音又重复了一遍:“吴同志,你知道好用就行了,这事儿要保密!”

“哦,哦,对,这个要保密!”吴文俊也是个搞研究的一根筋,见到小强那么神秘,又联想到那么多高精尖的设备,也意识到了自己刚才有点失态,连忙也压低了声音:“对不起啊,我刚才说的话有点多,我终于看到了曹同志您,有点兴奋啊!”

“嘿嘿,没事儿,反正这里都是搞科研的同志嘛。”小强笑着又和吴文俊聊了几句——当然,小强的学历是根本无法和吴文俊聊数学问题的,两个人的话题也基本就是和研究院的设备有关,在为吴文俊解答了几个关于计算机的问题后,吴文俊又忍不住感叹:“哎呀,曹同志,你刚才还谦虚说自己什么都不懂,我看啊,你懂得就好多了嘛,就说这计算机,我现在只会用它来辅助计算和证明,哪知道居然还有那么多功能啊!要说曹同志,你和491小组的同志可真是厉害啊!换成别人,哪里能搞出来那么厉害的计算机啊。”

饶是小强这么厚脸皮的人也抗不住吴文俊院士这样的吹捧了,他连忙说:“这个术业有专攻嘛,再说,这计算机也就是个工具,就像刀枪剑戟一样,再怎么锋利,也得在练家子的手上才行,我们搞出来的计算机,没有吴同志这样的数学家,那不就是一堆废铁嘛。”

听到小强的话,吴文俊心里不由得感叹:“这曹同志真是太谦虚了啊,据我说知,目前全世界上也没有体积这么小,运算速度却如此之快的计算机啊,而一手制造出这种计算机的曹同志居然还这么谦虚……一会儿的技术发明一等奖,肯定就是曹同志的了吧?”

而这个时候,钱三强也走进了会场,见到自己座位挨着小强,就打趣道:“曹秘书,我们又见面咯!”

“哎呀,钱院长好!”小强连忙起身和钱三强握手:“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哎呀,曹秘书,我看你比几年前又胖咯!”钱三强还记得1950年的时候第一次见到曹小强时候的一幕,那个时候曹小强还是个有些青涩的小伙子,然而今天的曹小强显然成熟了很多。

“嘿嘿,结婚了嘛,自然就胖了。”小强打趣着,然后侧过头压低了声音:“钱院长,我听说,咱们的原子弹要空投了?”

“对!”钱三强也压低了声音:“这还是多亏了曹秘书你带回来的那些技术和样品啊,不然哪有这么快哟!还有那些计算机以及里面的核试验模型数据,这些东西花多少钱都买不到啊!而且对研究核武器来说,真是太重要了!”

第915章 国家自然科学奖(2)

原来,之前小强除了带回来设备和物资之外,还从现代那边要来了完整的中国历次核试验的数据,要知道,这些数据可都是通过一次次核试验才得来的,研究人员只有通过这些采集到的数据,才能够更加了解核武器,控制核武器,甚至掌握如何应对核武器,而这些数据在世界范围,也只有五常才拥有的,换句话说,只有五常才知道,遇到核武器袭击的时候应该如何应对,而其他国家呢?只知道一个笼统的应对手段,如果未来真的爆发了核大战,那么不用怀疑,只有五大常任理事国才有可能最后活下来,而那些手里没有核武器的国家,就连如何应对核打击都不了解,结果可想而知。

小强拿起桌子上的水喝了一口:“只要能加快原子弹的研发速度,无论付出多少努力都是值得的!尤其是陆基,海基,空基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更是重中之重,如果没有这种能力,核武器就是个样子货!”

钱三强很是赞同小强的话:“要说这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关键还是在于原子弹的小型化啊,只有这原子弹能够装进导弹里,才能够做到路基和海基,甚至使用轰炸机进行发射,说真的,如果不是小强你带回来的资料,咱们国家哪里能这么快就搞出来这种小型化的原子弹啊!”说着,钱三强又压低了点声音说:“到现在法国人也都没有搞出来原子弹呢,我听说啊,法国人眼瞧着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都搞出来了原子弹,就剩下他老哥儿一个了,所以现在啊,都急坏咯。”

小强笑了笑:“嘿嘿,就让他们急一急吧,等他们真逼急了,就会乖乖来找咱们了!”

钱三强有点惊讶的看着小强:“找咱们做什么?是找咱们要技术吗?哎?法国人为什么不去找英国和美国呢。”

小强卖了个关子:“钱院长,咱俩打个赌,我敢说,以后法国人肯定要找上门来和咱们做技术交换,而且咱们国家肯定会好好的敲他们一笔的!”

看到小强这么有信心的讲出来这番话,钱三强感觉有点没底气了,开口说:“曹秘书啊,你这不是那我开涮吗?你是主席和总理的秘书,这国际关系什么的,你肯定知道的多啊,我一个科研人员,哪有你那么多的见识——不过要我说呀,这也不奇怪,咱们国家这几年的工业机床和科研设备可是世界首屈一指的,这法国人来找咱们啊,可一点都不委屈!”

两个人正聊着,就看主席和其他工作人员也进入了会场,知道颁奖仪式要开始的两个人于是都不再说话,只是静静的坐在台下。

“曹同志,您是主席和总理的秘书?”谁成想,这表彰会刚开始,小强身边的吴文俊就轻轻的碰了一下小强,然后侧过头小声的问着小强。

“是啊。”小强也不隐瞒,有一说一。

“哎呀,曹同志,这可好了!”吴文俊见到小强承认了,就连忙说:“我有好多事儿要问你呢!”

小强搞不懂这吴文俊又想到了什么,不过身为理科生的小强太了解这种数学天才的思维了,他们遇到了问题就一定要搞明白,有时候可能吃着饭,突然想到了一个解题思路,那么就会扔下筷子回到书桌前,所以眼前吴文俊那在别人看起来有些“楞瓜”的样子,对于小强来说,简直是熟悉级了。

“曹同志,您知道我是研究拓扑学的,从我回国以后,我就发现咱们国家对于拓扑学的研究已经远超了国外至少三十年!里面的很多理论简直就是为拓扑学开起了一扇新的大门!但是我特别好奇的是,这些书和资料是哪位大能研究的结果?我真的好想见他一面啊!”

看着吴文俊那急切的眼神,小强支吾了一下,只好说:“那个人……是491研究所的一个……呃,一个很厉害的数学家,不过他没什么时间和别人交流,你知道的,有时候你在证明一个数学问题的时候,就像是进入了另一个空间一样,别人打断一下,你可能就回不去了……而我们的工作人员也只是整理了一下他的手稿,然后装订成书的。”

“哎呀,太可惜了!”听到小强这么说,吴文俊叹了口气:“哎,曹同志,您说的那个我很理解,是呀,我们的确不该打扰他!否则那简直就是对数学,不,对全人类的犯罪啊!”

看到吴文俊这么实诚的被自己骗了,而且看样子似乎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怀疑,小强就连忙安慰:“我说吴同志啊,您也别妄自菲薄嘛,您本身已经是天才了,而且……而且那个同志也说了,他看过你的一些研究笔记,认为你的天赋不在他之下,他也说,希望你能够在他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为数学界证明出更多的难题和猜想。”

“真的?”听到小强这么说,吴文俊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曹同志,那位大能真的看过我的研究笔记?哎呀,我……我真是受宠若惊啊……”

其实吴文俊这么兴奋也是有道理的,要知道,这代数拓扑学,是公认的难以学懂、更难以做出成果的一门学问,因此被戏称为“难学”,而拓补学的一个分支示性类理论,作为拓扑学中妙不可言的精品,自然更是“难学”中的“难学”,有人曾经这样打过比方:如果说大家在高中甚至大学能接触到的数学是小纸船,那么拓补学就是星际飞船,由此可见,这拓补学是多么难的一门学问。

1940年,拓扑学的大能H·惠特尼,发表了史梯福一惠特尼示性类的乘法公式的文章。因为证明极为复杂,没有全部刊出,故在论文发表后,他仍不得不保留详细的原稿。而吴文俊,在1947年,在学习和研究拓扑学不到一年之后,即给出了这一公式的较为简短的证明,全文发表在顶尖杂志Annals of Mathematics上。而H·惠特尼于是认为,从此他的手稿可以不必保留了。

所以知道吴文俊能力的小强可不想让那个杜撰出来的大能带给吴文俊太多的压力,两个人又小声的聊了一会儿后,吴文俊突然又提出来一个问题:“曹同志,如果方便的话,您能不能帮忙联系一下那个数学大能,我最近对于那个‘庞加莱猜想’很感兴趣,不知道他对于这个猜想有没有什么思路?”

“庞加莱猜想?”小强心里咯噔一下,心说吴文俊啊吴文俊,你这是知道我国有数学天才了,于是为了证明自己,就要玩命追赶吗?

这个庞加莱猜想是什么呢?亨利·庞加莱(Henri Poincaré),法国数学家、天体力学家、数学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1854年4月29日生于法国南锡,1912年7月17日卒于巴黎。他的成就不在于他解决了多少问题,而在于他曾经提出过许多具有开创意义、奠基性的大问题。庞加莱猜想,只是其中的一个。

这个庞加莱猜想是怎么回事儿呢?一句话概述,就是“任何一个单连通的,闭的三维流形一定同胚于一个三维的球面。” 简单说的话,就是一个闭的三维流形就是一个有边界的三维空间;单连通就是这个空间中每条封闭的曲线都可以连续的收缩成一点,或者说在一个封闭的三维空间,假如每条封闭的曲线都能收缩成一点,这个空间就一定是一个三维圆球。后来,这个猜想被推广至三维以上空间,被称为“高维庞加莱猜想”。

换成网上流行的比较通俗的解释方法就是:我们想象这样一个房子,这个空间是一个球。或者,想象一只巨大的足球,里面充满了气,我们钻到里面看,这就是一个球形的房子。

然后呢,我们发现这个球形的房子墙壁是用钢做的,非常结实,没有窗户没有门,我们在这样的球形房子里。拿一个气球来,带到这个球形的房子里。随便什么气球都可以(其实对这个气球是有要求的)。这个气球并不是瘪的,而是已经吹成某一个形状,什么形状都可以(对形状也有一定要求)。但是这个气球,我们还可以继续吹大它,而且假设气球的皮特别结实,肯定不会被吹破。还要假设,这个气球的皮是无限薄的。

好,接着我们继续吹大这个气球,一直吹。吹到最后会怎么样呢?庞加莱先生猜想,吹到最后,一定是气球表面和整个球形房子的墙壁表面紧紧地贴住,中间没有缝隙。

如果还是不理解,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我们伸缩围绕一个苹果表面的橡皮带,那么我们可以既不扯断它,也不让它离开表面,使它慢慢移动收缩为一个点。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想象同样的橡皮带以适当的方向被伸缩在一个轮胎面上,那么不扯断橡皮带或者轮胎面,是没有办法把它收缩到一点的。我们说,苹果表面是“单连通的”,而轮胎面不是。

第916章 国家自然科学奖(3)

看起来这是不是很容易想明白,似乎每个人都会觉得,这有什么难理解的,但数学可不是“随便想想”就能证明一个猜想的,就像证明1+1=2一样,这需要严密的数学推理和逻辑推理。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的科学家为了证明它,绞尽脑汁甚至倾其一生还是无果而终。

提出这个猜想后,庞加莱一度认为自己已经证明了它。但没过多久,证明中的错误就被暴露了出来。于是,拓扑学家们开始了证明它的努力。

20世纪30年代以前,庞加莱猜想的研究只有零星几项。但突然,英国数学家怀特海(Whitehead)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一度声称自己完成了证明,但不久就撤回了论文。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三维流形的一些有趣的特例,这些特例被称为怀特海流形。

30年代到60年代之间,又有一些著名的数学家宣称自己解决了庞加莱猜想,著名的宾(R.Bing)、哈肯(Haken)、莫伊泽(Moise)和帕帕奇拉克普罗斯(Papa-kyriakopoulos)均在其中。

然而最后事实证明,他们都只是或多或少的证明了一部分庞加莱猜想,就好像挥舞着锄头挖开了一座城堡的一个墙角一样,而更多的数学家则是在朝着相反的地方挥舞着锄头,耗尽一生也没能够证明这个猜想。

在后来的2000年5月24日,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Clay MathematicalInstitute)的科学顾问委员会把庞加莱猜想列为七个“千禧年大奖难题”之一。另外六个分别是:P对NP问题, 霍奇猜想, 黎曼假设,杨-米尔斯理论存在性与质量缺口,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存在性与光滑性,BSD猜想。

这七道问题被研究所认为是“重要的经典问题,经许多年仍未解决。”克雷数学研究所的董事会决定建立七百万美元的大奖基金,每个问题的解决都可获得百万美元的奖励。

到了2003年,俄罗斯一名名叫格里高利-佩雷尔曼的数学家在网络上公布了自己从95年开始针对证明庞加莱猜想的研究成果论文,在很多都认为,格里高利-佩雷尔曼虽然没有完全证明厨彭佳莱猜想,但是至少提出了一个清晰的解题思路,是那种别人用锄头挖城堡的墙壁企图摧毁城堡,而格里高利-佩雷尔曼直接站出来提出,我们可以在城堡里的关键位置埋下炸药,这样一下子就可以把城堡摧毁!他甚至连埋放炸药的地点都已经告知了大家,就等着大家去那么做了!

然而,就算你知道摧毁这座城堡要用炸药,但是用什么样的炸药,如何进入城堡,都是一个个的难题,而格里高利-佩雷尔曼也很清楚,想证明这个猜想,肯定也要涉及到其他各种艰深的数学理论和工具,其中必然还包括复杂的计算设计与巧妙的推导过程,而最后证明出庞加莱猜想的,则是两个中国的数学家,他们分别是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清华大学曹怀东教授,两个数学家用三百多页纸的艰苦工作,最终证明庞加莱定理。

想到这里,小强看了看眼前一脸热情的吴文俊,只好在心里暗暗对格里高利-佩雷尔曼说声抱歉了,然后定了定神,开口说:“吴同志,这个庞加莱猜想啊,其实,我们491数学组的那个数学家已经写出了三篇论文,并且已经部分证明了庞加莱猜想,只是还没有来得及发表,而且最近因为他忙于其他事情,所以这证明彭佳莱猜想的工作也就放下来了,他说过,如果咱们国家的数学家有兴趣,他可以直接把论文提供出来。”

听到这个好消息的吴文俊,嘴巴都长大了:“真的?曹同志,那个491数学组的同志真的部分证明了庞加莱猜想?哎呀,这真是太好了!曹同志,请您务必把这个文论提供给我们数研所,我相信只要有那个同志的指导,我们国家一定会率先证明出庞加莱猜想的!”

小强点了点头:“放心,我晚些就去联系491小组的同志,等拿到论文后,就第一时间交给数研所!”说到这里,小强又补充道:“其实不仅如此,包括哥德巴赫猜想、霍奇猜想、黎曼猜想等等,我们491数学小组的那位同志都或多或少有了很多思路,并且已经被确认是可行的证明方向,但是一人计短,他也需要向吴同志这样的天才数学家的聪明才智,才能够继续这些难题的证明。”

听到小强的话,吴文俊彻底傻了,什么?哥德巴赫猜想、霍奇猜想、黎曼猜想?这些世界性的难题居然都有了解题思路和证明方向?天啊,要知道,这种题目一般人连能不能看懂都是个大问题,甚至能写出个不错的开头就已经是数学界的佼佼者了,而491小组的这个同志居然能工同时向这么多难题发起挑战……用千古奇才来形容他也不为过吧?

想到这里,吴文俊紧紧地握着曹小强的手:“曹同志,我现在太激动了,真是太激动了,您一定要把这些资料给我!我到数研所已经两年多的时间了,但是我不介意花上2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来解决这些数学难题!”

说话间,国家自然科学奖颁奖的仪式开始了,首先颁发的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后世一样,这个奖项将授予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等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中国公民和组织。

而这一次的获奖者,分别是在拿到051型驱逐舰的图纸后,根据海军官兵的要求和实际技术能力,对该舰进行了优化改良,并且提出更合理造舰流程的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产品设计院,以及在建造歼6战斗机时,对其部分组件维修难度较大而提出改进意见的沈阳飞机制造厂,以及独立组装生产出中国第一辆前进型蒸汽机车,并对其进行改良的青岛四方机车厂,在这些获奖代表上台领奖的时候,小强也忍不住感叹:“还是这些老前辈有斗志啊,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接下来的奖项是国家技术发明奖,这个奖项是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中国公民。产品包括各种仪器、设备、器械、工具、零部件以及生物新品种等;工艺包括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和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各种技术方法;材料包括用各种技术方法获得的新物质等;系统是指产品、工艺和材料的技术综合。

而今年获得此殊荣的是冶金部的攀枝花试验组,他们的获奖项目为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技术,当然,小强知道,这个技术其实是来自后世的,不过能够掌握这种新技术,也是很困难的,而且这种技术就算是在后世被发明的时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随后颁发的奖项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该奖项的授予条件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或是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个人或是组织,而获得这个奖项的人毫无意外的就是钱学森和钱三强以及邓稼先。

在听到讲台上念到了自己的名字时,坐在小强身边的钱三强先是流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然后有点不可思议的看了一下小强,那意思似乎是:“怎么会是我?”

而小强则笑眯眯的碰了碰钱三强:“钱院长,大家等着你呢!”

“哦,好。”钱三强这才站起身,快步走上了领奖台,在和毛主席握手后,接过了金灿灿的奖章。

“恭喜你啊,钱院长!”几分钟后,回到座位的钱三强还沉浸在欣喜当中,而一旁的曹小强也笑呵呵的道着喜:“这下,‘两弹一星’都获奖了!”

首节上一节321/4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