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我来自未来 第253节

转眼间,小强回去的日子到了,这次来给小强送行的是副总理陈云。

“小强啊,这次的公共交通的采购,就辛苦你了。”副总理紧紧地握着小强的手。

“放心吧。”小强小鸡啄米一样的点着头:“我会把咱们的想法告诉给那边,让咱们新中国的城市规划不再走老路。”

“好,好。”副总理点了点头:“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小强你多小心,我们在这边等你回来的好消息。”

第695章 走进蓝海

海南的春天没有内陆那般寒冷,实际上,即使是最为寒冷的12月份,在南海这里依旧是酷日炎炎,只有每天日出前,才会感受到丝丝凉爽。

瞭望更的战士伸了一个懒腰,活动了一下脖子,默默的望着舷窗外那漆黑的海天,他知道,再有一个小时,太阳就会从那里渐渐升起。

这是中国海军新年的第一次远航任务,根据中央的指示,中国人民海军不能满足于近海防御,要敢于走出去,去更广袤的大洋中去。于是今年刚过完年,南海舰队就开始进行远洋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在南海进行长期远洋巡航,以及海上综合补给的训练。

其实作为一个成立才三年多的海军来说,这样的步伐实在是有些“太快”。不过海军的官兵们可不这样想,要知道,他们个个都是老部队里的“尖子兵”——在这个识字率不到5%的国家里,他们是少数识字甚至有“小学”学历的战士,因为一句中国海军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战士就此来到了海军;来到海军的第一天,政委同志带着大家看了一部深深刺痛大家内心的纪录片——北洋水师,在大屏幕上,战士们眼睁睁看着北洋水师的铁甲舰因为缺乏养护,士兵缺乏训练,以及没有海洋意识等诸多原因最终被日军的军舰击沉,击毁,俘获;很多小战士看着看着就哭了出来,很快,整个小礼堂到处都是小声的啜泣——有海无防,缺乏海洋意识,让曾经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北洋海军覆没于日本海军的舰炮下;无法拒敌于国门之外、失去了制海权的中国在随后的数十年间只能任凭列强宰割;而日本更是将掳去的“镇远”舰编入日本舰队,成为日本海军第一艘铁甲战列舰,参加过在神户举行的海军大校阅,服役日本海军十七年,1912年4月6日被拆解出售。“镇远”舰所遗铁锚、锚链被日本政府陈列于东京上野公园,以此羞辱中国人。

“从今天,从现在就开始训练,早训练一天,就能更早的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海军。”这样的信念已经深深的扎根在了这一代海军人的心中,所以53年新年刚过,湛江号和珠海号、南宁号这三艘军舰就在第一时间在南海开始了训练。

南宁号的舰长詹竹一起床的最早,在一片漆黑的船舱中,他起身穿好了军装,抬起手腕看了看在夜里也有一抹幽蓝的手表,这是国家给每个军舰的舰长配发的手表,上面除了双表盘之外还带有万年历和指南针以及计时功能,在确认刚过凌晨四点后,詹竹一推开了舱门,习惯性的走向了战士们的舱室。

这次跟随远航的战士中有不少都是第一次上舰的,作为一个老海军的詹竹一知道,新兵第一次上舰的兴奋感很快就会被随之而来的晕船所代替,在大洋上,舰船会以巨大的幅度进行前后,左右,上下的摇摆,很多战士至少要出海几次后才能慢慢适应——至于新兵,往往这第一次航行就成了决定他能否留在军舰上的一次重要的考试。

还没走到战士的休息区,詹竹一就听到离自己最近的一个舱室里窸窸窣窣的声音,詹竹一走到舱室门外,推开了门。

“怎么了?”詹竹一看到几个战士正坐在另一个战士的床前。

“报告。”一个战士站起身说:“新兵寇怀德晕船了,刚刚又吐了一次。”

詹竹一点了点头,走到那个小战士的床前,借着舱室里的日光灯,詹竹一注意到这个小战士的脸色已经好一些了。

“吃过晕船的药了吗?”詹竹一问到。

“刚刚吃过。”那个老兵回答:“这个傻小子估计第一次远航太兴奋了,晚饭前还好好的,晚饭吃的有点多,临睡前吐过一次,我们还以为没事了。”

詹竹一掏出手帕擦了擦这个小战士额头的汗:“还难受吗?”

“报告,不难受了。”这个小战士说。

“怀德啊,你现在就算过了第一关了。”另一个坐在旁边的老兵笑着说:“不过你这可有点‘后反劲’啊,咱们这可是出海快半个月了,你才晕船,我还以为你不晕船呢。”

“其实俺刚上舰第一天俺就有些不舒服,不过俺一直忍着来的,但是今天晚饭太好吃了,俺多吃了一些,就……”说着,这个小战士有点脸红,声音也就越来越小。

“没事,吐了就吐了,这晕船也是一次考验,吐了就好了,有了这一次后,下次就不会这么难受了。”詹竹一拍了拍这个小战士的肩膀,又嘱咐了一下几个老兵,然后站起了身,走出了舱室。还没走多远,迎面就看到了几个战士正兴冲冲的往外跑。

“那几个兵,怎么了?”詹竹一喊住了这几个战士。

“报告!”跑的最快的一个战士立正站好:“我们是今天负责帮厨的,刚才炊事班班长叫我们说甲板上全是鱼,让我们去抓。”

“哦?”詹竹一楞了一下,借着通道的灯光看了看眼前这几个战士,果不其然,他们的脸庞年轻而又陌生,显然也是新兵。

“去吧。”詹竹一笑了笑:“也见识一下这大海里的鱼,没见过有会飞的鱼吧?”

“啥?鱼还会飞?”一个小战士疑惑的抓了抓头:“舰长,您可不能骗俺们啊,这鱼咋会飞呢。”

“去甲板上看看就知道了。”说着,詹竹一摆了一下手:“去吧,抓好鱼后再好好打扫一下甲板。”常年出海的詹竹一知道,每次甲板上被飞鱼光顾过之后,总是一片狼藉,炊事班班长与其说是让这些战士帮忙抓鱼,还不如说是让他们去打扫甲板。

“是!”这几个年轻的战士敬了军礼,又急匆匆的跑向走廊一侧的舷梯了。

詹竹一走回到了指挥室,副舰长沈其勋正在看着航行日志,看到詹竹一来了,笑了笑:“醒了?”

“嗯。”詹竹一脱下了帽子放在桌子上,拧开了用竹筒做成的茶叶桶,转过身对沈其勋说:“来点?”

“不了,一会回去眯一会,就不喝茶了。”沈其勋摆了摆手:“这茶叶是好东西,一打开盖儿就闻到香味了。”

“这是我老家的茶叶。”詹竹一夹出了几撮茶叶放进了保温杯里,又倒进去了一些开水,很快,茶香味就沁满了整个舱室。

“其勋,先回去休息一下吧。”詹竹一看了看手表:“今天的训练科目是海上补给,你已经熬了一夜了。”

“好的。”沈其勋点了点头,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离开了指挥室。

出海久了,眼睛里除了军舰的白色就是海天的蓝色,南宁舰的伙食也由刚离岗时的蔬菜鲜肉渐渐变成了罐头;正午刚过,南宁舰的甲板上就站满了穿着07海洋迷彩的战士,而为首的舰长詹竹一和副舰长沈其勋更是精神抖索,全然看不出两个人都有些睡眠不足。

“靠过来了,靠过来了。”几个小战士指着左舷旁的那艘巨大的补给舰说着。

“同志们,准备接收补给!”一名老兵看着一旁水兵的旗语,知道补给舰要发射补给钢缆了,接着,伴随着远处钢索发射的声音,一条钢索笔直的飞向了南宁舰,很快,钢缆的一端就准确的落在了甲板上,钢索头部的软胶头还在甲板上弹了几下,几个海军战士连忙跑了过去,将钢索接在了收紧装置上。

“放缆、收紧主钢索……”伴随着指挥,一件件打包好的物资顺着钢索被送到了南宁舰上,而这边的战士也加紧将物资搬运回船舱。詹竹一和沈其勋也帮着搬动补给,很快,补给物资结束,解开的钢索如同冬季里出来晒太阳的蛇一般懒洋洋的回到了补给舰上。南宁舰上的几个的新兵还是意犹未尽的盯着渐渐远去的补给舰,兴奋的讨论着。

“第一次看到补给舰?”副舰长沈其勋笑呵呵的走了过来。

“嗯。”一个小战士兴奋的点着头:“首长,您看到了吗?那么老大的船……”

“那是咱们国家的‘洪泽湖’号远洋补给舰。”沈其勋指着那艘渐渐落在后面的补给舰说:“大吧?”

“嗯。”这几个小战士连连点头。

“这艘船有22000吨,可以连续航行18000海里,续航力90昼夜。”沈其勋说:“海军要走向深蓝,这补给舰可是最不能缺少的,不仅可以补给吃的喝的,更重要的是可以补给弹药和燃料。”说着,沈其勋想了想,说:“同志们,大家已经有几天没吃到新鲜蔬菜了吧?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这补给舰刚给咱们送来了不少蔬菜,大家晚上可以吃新鲜的蔬菜了,哦,对,还有水果,这次补给了很多苹果……”

吃过晚饭后,战士们开始在甲板上跑步锻炼,在海上航行时,船舱里的憋闷,无聊,每天睁开眼看到的都是海天的蓝色,虽然军舰上有休息室,配备了一些棋牌,但是很多战士们还是喜欢在甲板上跑步,按照他们的话说,跑步的时候可以看到海鸥,可以看到随着军舰嬉戏的海豚,还能呼吸新鲜空气,吹一吹清凉的海风,简直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虽然每天的训练任务看起来有些枯燥乏味,但是战士们知道,只有这样的训练,才能够让中国人民海军真正的成为一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深蓝海军。

第696章 老水兵

刘公岛,位于山东威海湾口,它面临黄海,背接威海湾,素有“东隅屏藩”、“海上桃源”和“不沉的战舰”之称。1888年,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海军在这里诞生。1895年,一场悲壮的中日甲午海战,以北洋海军的覆灭而告终。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大清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从南中国海上岸,攻陷了多个口岸之城。为了维持摇摇欲坠的统治,修补破碎的海上防线,晚清政府开始了兴建近代化海军的努力,着力建构北洋、南洋、粤洋“三洋海军”,重点发展北洋海军。而北洋海军投入力量建设旅顺、威海、大沽三个海军基地,形成三角防御体系,以横扼渤海咽喉,内卫京师,外御侵略。从1887年开始,清政府在刘公岛相继建成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水师养病院、电报局、电灯台、炮台、铁码头、船坞、弹药库等一系列重要军事设施和大批营房,成为当时亚洲一流的军港。岛上设有6座炮台,均由德国人汉纳根设计和主持修建,还建有与之配套的地下通道、兵舍、弹药库等,并相互贯通。其工程之浩大、结构之牢固,现在看来仍令人叹服不已。1891年4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赴刘公岛首度组织阅操。看到铁码头上泊满了铁甲舰、炮舰等各式威武战舰,在海上排列出森严的阵列,各炮射击“灵准非常”,舰队登陆“快利无前”,各局仿造之大炮、弹药“实为前此中国所未有”,欣慰不已,顿觉“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

而在此时期,李鸿章亦向西方列强大量购买舰船,优先扩充北洋海军,到1888年12月17日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已有主力军舰25艘,辅助船只近百艘,官兵4000人。北洋海军的快速发展,自然引起了邻国日本的警惕,促使其加快了扩军备战的步伐。1887年7月,日本天皇带头从内库中提取30万元资助国库,不到3个月时间就收到款项达103.8万元之多。至1894年,日本经过多轮海军扩张,共拥有大小军舰33艘,鱼雷艇37艘,总计排水量达到6.3万吨。特别是日军从英国新购的吉野舰,排水量4160吨,速度23节,配备多门火炮,是当时世界上航速最快的巡洋舰。相比之下,北洋海军军费却因诸多原因一直无法保障,自1888年成军后,北洋海军几年时间内只添置了一艘国产巡洋舰“平远”号。短短几年间,北洋海军舰艇性能已经落后。1894年5月,李鸿章第二次到北洋海军阅操之际,仔细察看英法俄诸国的铁甲舰,特别是对比日军海军发展后,发出了“窃虑后难为继”的哀叹。不久之后,李鸿章的忧虑,就变成了血淋淋的现实。1894年7月25日凌晨,日本海军在丰岛海域向清军的运兵船和北洋海军护航舰发起偷袭,酝酿已久的侵略战争就此打响。9月17日,中日海军在黄海大东沟爆发激战。经过近5个小时的鏖战,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重伤,“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等600多名官兵阵亡,“致远”、“经远”等5艘舰艇沉没。黄海海战之后,北洋海军虽然遭受重创,但实力尚存。然而,李鸿章奉行“避战保舰”政策,命令北洋海军躲进刘公岛,不得出海御敌,把制海权拱手让给了日本。1895年2月,日本联合海军舰队和日军陆军,从陆海两路同时围攻威海卫,攻陷了威海卫南北炮台,并用军舰封锁港口,向刘公岛发起了大规模进攻。开战前,北洋海军拥有亚洲最大和最先进的舰队,但战争的结果却是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海军提督丁汝昌等在此次海战中殉国, 而日本人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估计在彼时,谁也不曾料想过,一座仅有3.15平方公里小岛的得失,会关乎着一个王朝的命运。甲午海战之后,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包括承认朝鲜独立,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赔偿2亿两白银等屈辱条款。后在列强干涉下,又以3000万两白银“赎回”辽东半岛。“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梁启超先生这句振聋发聩的警示,至今仍像晨钟暮鼓一样,时刻提醒着国人。

“刘华清同志啊,你看那里。”在一个小土坡上,肖劲光将军指着不远处的遗址对身边的刘华清说:“那里就是当年北洋水师的炮台遗址,即使是今天,站在这里,看到眼前的这一切,我的心里还是不好受啊。”

刘华清点了点头,远远的看着肖劲光将军手指的方向,昔日的大炮上已经爬满了铁锈,遗址也早已不复当年的整齐,但是刘华清很同意肖劲光司令的话,即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站在这片遗迹前,依然能够感受到在那场大战中牺牲的英灵那不甘的愤怒。

“这次我们来刘公岛很有意义啊。”一旁的林遵将军感叹着:“没有强大的海军,就没有办法拒敌于国门之外,甲午海战的失败,让中国彻底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反而却喂饱了日本人,甲午战争四十多年后,1937年,中国的海军总吨位不到六万吨,而同一时期的日本海军总吨位则超过了一百二十万吨;为了抵抗日本人,当时的中国海军只能将军舰自沉长江,期望通过堵塞航道来延缓日军进攻南京的步伐……耻辱,这是真耻辱啊!”

几名随行的海军军官听到林遵将军的话,都沉默不语,就连肖劲光和刘华清,也默默的看着远处的海天交界处,默默不语。

“今天咱们国家的海军有了好多的先进军舰,本来是很高兴的事情,但是我啊,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甲午,想起了咱们中国人被列强侵略的那些日子,哎。”林遵将军意识到自己的刚才的那番话有些沉重,本来今天是他们这几个海军的同志出来放松一下心情的散步,现在大家的心情都不好了起来。

“林遵同志啊,你说的没错。”刘华清说:“有好的军舰,更要有好的训练,警钟长鸣,海军如果只知道躺在军舰里睡大觉,那就是最大的犯罪。”

“忘战必危啊。”肖劲光将军点着头:“我们海军,绝对不能让甲午的事情再发生!”

“开炮!开炮……”突然,一个疯疯癫癫的人一边口齿不清的叫喊着什么,一边从不远处的那个废墟里踉跄的爬了出来,只见他熟练的爬上了一座已经没有了炮塔的光秃秃的炮台,先是俯下身子摸索着什么,然后似乎双手抱着一枚炮弹的样子一般又直起了身子,用力的“填进”眼前那并不存在的大炮里,然后一只手拽着不存在的炮闩绳,用力的向身后的方向拽了一下!

“轰!!”这个疯疯癫癫的人嘴里模拟着大炮的声音,然后又跳下了炮台,又踉踉跄跄的跑向了不远处的另一个炮台:“开炮……”

这个人显然引起了肖劲光将军的注意,这个时候,随行的一个当地的向导连忙站了出来:“首长,这个人是个疯子啊,在刘公岛这边生活好多年了,有些渔民看着他可怜,就定期上来给他送点吃的喝的,他吃饱了就在这炮台附近疯。”说着,这个向导摇了摇头:“多亏现在年景好啊,要是早个十年前,哪有多余粮食喂他啊。”

“疯子?”肖劲光看着远处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看到他身上那件已经脏得看不出颜色的衣服上隐隐约约的还有个“兵”字,再配合上他虽然乱得和杂草一样但是显然能分辨清楚的辫子,肖劲光将军似乎明白了这个疯子的身份。

“老人家,你好啊。”肖劲光将军快步的走到了这个“疯子”身边,大声的问候着。

“哦!哦!开炮哦!”这个老人似乎没听到,还是疯疯癫癫的朝那并不存在的大炮里装填弹药。

“老人家啊,您是一个水兵?”刘华清也小心的询问着。

“哦!水兵!对,水兵!”听到水兵这个词,这个老人似乎精神为之一震,干瘦的胸脯也挺了起来:“我,我……水兵!”他一边拍着自己的胸口,一边骄傲的说。

“老人家,这位是咱们的海军司令。”一旁的海军少校高福元微笑着对这个老水兵说。

“哦?海军……司令?”这个老人脸上还挂着疯疯癫癫的笑,但是显然是没明白什么叫司令:“是你大,还是我们丁大人大啊?”这个老人笑呵呵的看着肖劲光将军。

“他说的丁大人,应该是清朝的海军提督丁汝昌吧?”刘华清说。

“呵呵呵……对,丁汝昌……丁汝昌大人……”这个老人的脸上满是灰尘,头发里还夹杂着干草,笑呵呵的上下打量着穿着07式海军天蓝色数码迷彩的肖劲光将军。“你倒是说说,这司令和我们丁大人,哪个大啊?”

“大爷,我和丁汝昌的官啊,一样大。”肖劲光将军微笑着说。

“喔……”这个老水兵脸上的傻笑收住了,突然猛地扎下了身子,单膝跪在地上做了个清朝标准的下级遇到上级的请安礼:“枪炮兵,万家兴,叩见提督大人!”

“哎!老人家,快请起。”肖劲光将军连忙附身扶起了老人。“现在是新中国,不兴这一套了……”

“提督大人啊……弟兄们,我们的弟兄们,他们死的冤啊……东洋人……”这个老大爷一边指着远处那广袤的大海,一边老泪纵横:“他们死的冤啊……”一边说着,老人家一边脱力一般的跪在了地上,伤心的眼泪从干枯的脸颊上不住的滑落“我们真的想打退东洋人,但是……但是……”老水兵哽咽着,后面的话越来越听不清,取而代之的,是伤心的恸哭声。

“老人家,东洋鬼子已经被我们打跑了!”刘华清和肖劲光一起扶着老水兵:“东洋鬼子已经被打跑了,我们中国的陆地,大海,现在都是我们的了。”

“打跑了?”老人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这几个高大的军人。“打跑了?”他似乎不太敢相信,又重复问了句。

“打跑了,老人家,现在我们国家再也不会被洋人欺负了!”林遵将军忍不住擦了一下眼睛,用力的说。

“哈哈,好啊,打跑了!好啊……”这个老人破涕为笑,单纯的就像一个孩子,他欢快的站了起来,又跑向了远处的炮台:“好啊!轰!比瑞沉啦!秋津洲也沉啦……”

“高福元。”肖劲光看着这个老水兵快乐远去的快乐身影,嘱咐着身边的少校:“把这个老人送到咱们海军的医院,一定要治好他,让他再活十年,二十年,让这个老英雄看看我们新中国海军,看看一个强大的新中国。”

第697章 新的问题(1)

“强总,你回来了。”一阵眩晕后,小强习惯性的从勇士车上走下来,慢慢踱步到封闭着的正门,面前的摄像头闪了闪,可以看到镜头正在对焦,在确认了身份后,一旁的扩音器里传来了一声问候。

“嗯,回来了。”小强伸了一下懒腰:“开门吧。”

“请稍等一下。”那边似乎在忙着什么,约莫半小时后,大门缓缓的打开,几个人出现在了小强的面前。

“强总,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走在前面的自然还是钱琨,看到钱琨,小强从汽车机盖上跳了下来:“我说钱琨,你们行不行啊。”

“不好意思,曹总,现在你的安保等级又提高了,而且为了保密,现在库区内部人员都在更换,新旧人员交替中难免会耽误一点时间。”说着,钱琨帮着小强换上了一件合体的迷彩服。“强总,跟我来吧。”

“好。”小强乐呵呵的跟在钱琨后面,走出这个库房后,钱琨并没有像以前那样领着小强走出库区,而是在几个库房里七拐八拐,这个时候小强才注意到,在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里,2014年已经将库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很多库房之间增加了一些通道和密码门,而最令小强有些瞠目结舌的是,在走进一个加密繁琐的库房后,映入眼帘的居然是个直通地下的通道,而通道门口则被几个解放军战士把守着。

“曹总,上车吧。”钱琨指引着小强钻进一辆涂着‘腾飞婚庆’字样的的面包车,缓缓的驶进了这个通道里。

“小强,这回想采购什么?”半小时后,国防部,袁克敌亲切的拉着小强坐下了:“你上次不是说要的弹药和物资都已经放到库房里了。”

“袁叔啊,我们想采购公共交通设施。”小强开门见山:“袁叔,您看您有什么好建议吗?”小强知道公共交通领域不是袁克敌擅长的,不过也不妨听一下他的意见。

“公共交通啊。”袁克敌想了想,说:“我记得之前规划局那边不是给那边做过规划了嘛?那边的城市已经开始水泥化和柏油路化了吧?不过这公共交通也是个大问题啊。”说着,袁克敌沉思了一会,说:“小强啊,你先说说你的想法,让袁叔听听。”

“我的想法是要不直接采购一汽的客车吧。”小强说:“毕竟现在的客车配套设施比较好,空调、暖风都有,而且乘坐舒适,外面看着也气派——唯一问题就是维修,这种现代的高级汽车的维修对于那边的同志而言,还是很有难度,还有就是保密问题,这么高级的汽车如果被外国人游客或者间谍啥的看到,显然太嘲讽了,要知道,现在苏联虽然用咱们的产品用的欢,但是还是怀疑咱们这些产品技术是哪里来的,这要是让苏联人看到这种高级的客车,还不得天天堵毛主席的门不走啊。”

袁克敌点了点头,等小强继续说。

“其实我也考虑过采购那些七八十年代的老式公交车,论维修难度,肯定低了很多,而且那个时期的公交车内部装修可以说是简陋,部分车体和座椅甚至都是木质的,更别说暖风和空调了,而且这玩意就算让苏联人看,他们也不会说啥,不过这种汽车现在早就淘汰了,全中国都找不到几辆,让一汽之类的公司重开生产线也不靠谱,哎,两难啊。”

“小强啊,我有个建议——只是建议啊。”袁克敌说:“你看,不如采购一些卡车作为公共交通车辆如何?”

“卡车?”听到这个词,小强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了一个泛黄的画面——自己小的时候,父亲厂子里的通勤车就是这种平时拿来拉配件和材料的卡车,当时的小小强总是会看到身穿深蓝色工作服的父亲每天早上都会在路口等着这辆厂子里的卡车,然后卡车晃晃悠悠的开过来,车斗里的同事和他的父亲打着招呼,伸手把他父亲拽上车,然后卡车又晃晃悠悠的开走,伴随着父亲和那些叔叔聊天的声音渐渐远去……

“对,就是卡车。”袁克敌说:“你看,这卡车的维修比起客车上面那些繁琐的配套设施而言要容易多了,而且肯定不会有什么泄密的危险;最关键是这个东西管够啊,也不用重开什么生产线,你想要多少,就可以买多少,作为很多企业的通勤车也好啊。”

“这倒是个办法。”小强点了点头。“不过百姓平时出门的公交车怎么办?”

袁克敌皱着眉,想了半天,似乎也没什么好办法:“小强啊,这个事情晚些时候你可以回公司和负责交通那边的人聊一下,这方面你袁叔真不在行啊。”

“嘿嘿,好的,不过还是谢谢袁叔,我一直都忘记还有卡车了……嗯,作为厂区的通勤车,这卡车还是挺不错的,平时可以运物资,早晚拉工人,一举两得,还节省经费。”

袁克敌点了点头:“对,就是这个意思。”

“袁叔,上次我要的那些粮食啊,还有钢材,水泥这些东西都运到了嘛?”小强问。

“早就堆在库区里了。”袁克敌翻了一下手里的记事本:“对了,小强,那边的库区扩建了嘛?这回有一些物资都堆放在新扩建的库区里,如果那边没扩建,怕是要出问题啊。”

“扩建了。”小强也掏出了上面印着国徽的小本本:“袁叔您看,我都记着呢……”

在国防部又忙了一上午的小强吃过饭,在钱琨的陪同下又回到了公司,几个月没回来,公司一切显然还是井然有序,增加的很多新面孔在钱琨的介绍下也一一认识了。

“钱琨啊,咱们国家就是效率高。”小强乐呵呵的说:“可是我觉得咱们国安的人安排的还是不够,最好再多点。”

“强总,您老不会是得了被迫害妄想症了吧?这人数还不够?”钱琨满脸黑线:“再多点干脆把国安搬到您公司得了,现在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和主要人员都已经是国安安排的人员了,说实话,要不是你给的薪水实在太高,我们可很难动员这么多同事来你这边任职。”

“嘿嘿,是人才就要给高薪嘛。”小强不在乎的说:“总比被外国人赚了好,给自己人再高的薪水也不心疼。”

首节上一节253/4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