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我来自未来 第181节

“不可能。”袁克敌坚决的回复了小强。

“唉。”小强叹了口气,本以为反正东风-15都卖了,自己再加点钱,直接打包东风-21好了,但是看来自己想的还是太简单了。

也许是注意到小强的表情不太好,袁克敌拿起自己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茶,缓缓的说。“不过你也别灰心,你跟你的客户说,假如有一天,他肯站出来了,我国还是会考虑提供东风-21导弹,甚至提供资料和技术支持的。”袁克敌看了一眼小强,又补充了一句。“前提是你的客户站出来。”

小强听到这句话完全没反应,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用户根本不可能站出来,袁克敌说的这些话等于白说,想到这里,他想了想,干脆又往沙发上一靠,一脸非常不满意的样子,语气也硬了起来。

“我说袁叔,咱们国家有点小气了啊,这个也不卖,那个也不卖的,就像上次的核技术一样,说句不好听的,全世界能买到的地方可不止中国一家,我听说最近欧盟那边可是在闹金融危机啊,我要是找英国或者法国,估计凑个全套技术也不是啥难事吧?咱们国家还非得把这好事推出去给别人?”

小强这一变脸倒是让袁克敌有些没想到,一直以来小强给他的印象都是老实和善的,今天突然来这么一下子,给袁克敌的感觉自己面对的好像是一个大国的国防部长一样,袁克敌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但是偏偏还不能说啥,一股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情绪充填着袁克敌的内心,他摇了摇头,说:“小强啊,不是国家提供资料,实在是,里面的事情太多——不过你上次不是说要买核武器资料吗?你袁叔还特意帮你问了这个事情,我们现在可以给你的客户提供一部分比较关键的资料和技术,但是设施,比如重水堆一类的肯定不能提供。”

“可以提供技术资料?”小强眼前一亮。

“是的。”袁克敌点了点头。

“袁叔,您可别说提供的是那些图书馆或者花点钱就能搞到的那种最浅层的资料啊,咱国家要是真这么玩可没朋友。”小强说。

“当然不会。”袁克敌说。“肯定都是你通过普通渠道得不到的图纸和技术资料,但是对于你们国家的研发很有用处,甚至是关键技术的资料。”说着袁克敌顿了顿。“小强啊,有这些技术资料后,如果你的用户再有本事弄到反应堆和相关的设备,想自己造核武器还真不是异想天开了,不过你的客户可要想好后果啊。”

小强心说有啥后果好想的,对于这个世界一点影响都没有,至于1950年那边,谁敢管五常之一的中国啊?

“嗯,我先谢谢袁叔了。”小强兴奋极了,恨不得马上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主席和总理。

“当然,这些技术和图纸资料不是白送的,而且价格不菲。”袁克敌看到小强的神情,连忙补充了一句。

“袁叔您放心,只要我国……呃,是我客户的国家拿到资料,这钱方面都不是问题。”小强豪气云天。

“好,爽快!”袁克敌也很兴奋,其实他也知道,虽然国际上要求核技术不许泄露,但是大家也都心知肚明的,哪个国家敢说自己一点技术资料没流出过?最多也只敢说,我们明面上摆出来的东西是干净的,但是背地里呢?而且这卖技术赚的钱是最多也是操心最少的,这赚到的钱又可以加速中国军队的装备现代化进程,淘汰下来的东西还可以塞给曹小强,这么一想,真是睡觉都会笑出声来。

第四百三十七章 霹雳导弹大采购;两弹一星现曙光

小强自然不知道袁克敌在想什么,只是翻了一下自己带来的资料。

“袁叔叔,我的客户试用了霹雳-8空空导弹后,非常满意,还想再采购一批。”小强说。

“哦?你的客户还挺有眼光的啊。”袁克敌一听就笑了,要知道霹雳-8空空导弹,是我国根据以色列在20世纪80年代末向我们提供的"怪蛇"3导弹相应技术改良制造的优秀的空空导弹,其性能与同时期的美国AIM-9L响尾蛇导弹不相上下,霹雳-8空空导弹最小射程500米,最大射程15公里,最大使用高度20公里,最大速度2.5马赫,最大过载35g,导引头最大离轴发射角20度;引信采用发动雷达加触发式,作用距离7~10米;破片式弹头铸有2500颗钢珠,杀伤半径13米,重11公斤;全弹重120公斤,弹长3米,弹径157毫米,翼展0.86米,是世界上出色的第三代红外格斗导弹。小强的客户那么满意,也是在袁克敌的意料之内。

“说吧,想采购多少?”袁克敌笑呵呵的看着小强。

小强想了想,按照一架歼7一次挂载4枚来算,50架怎么也要200枚啊,打个富裕,500枚还是要的。于是直接开口要了500枚。

“好的,一枚霹雳-8空空导弹的价格算你5万元一枚,500枚是2500万。”

“袁叔,你这有点坑人了吧。”小强板起脸,来之前小强可是查过的,就算是美军的改进型AIM-9导弹,折合人民币也才不到5万元,性能一致的霹雳8开口就是5万,这实在让小强不能接受。

“这个已经很便宜了啊,小强。”袁克敌像哄孩子一样。“这可是霹雳-8啊,你客户不也说,非常好用吗?5万一枚真的不贵的,要不是因为咱们合作这么久了,2500万你连一半都买不上。”

“再便宜点。”小强死活不松口。“我还打算买点相关的技术资料啥的,能保证我的客户自行组装制造呢。”

“这样。”袁克敌想了想。“你干脆买1000枚,5千万,然后你再添2.5个亿,我把霹雳-8的技术资料和制造的工厂都给你配一套,再给你配足够你自行组装1000枚霹雳-8的配件,怎么样?”

“成交!”小强一口答应了下来,倒不是小强钱太多,而是这霹雳-8的确是好东西,毕竟美国90年代初的空空导弹技术也就不过如此了,有了这个导弹,在1950年的空战中,本身就具有跨代优势的中国战机更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存在了,小强内心暗自说,嘿嘿,美国的飞行员们,真对不起了,谁叫你们老大犯傻,来惹我们呢,早死早超生吧,哈哈哈……

接下来小强又再补充了一批火箭弹和炮弹,最后这次采购的总价达到了50亿。

“袁叔,上次我要海军的鱼雷艇和导弹艇怎么样了?”小强说。

“你放心,船厂都在加班加点的造着呢。”袁克敌说,看到小强问起海军的装备来,袁克敌准备趁热打铁。“这次还想来点什么船?”

“呃,先不买了。”小强摇了摇头。小强知道当务之急还是朝鲜战争,海军现在还在熟悉新军舰,贸然扩充反而会欲速则不达。

“袁叔,我的客户还想自己研发制造火箭,发射卫星,您看下咱们国家能不能给点技术支持?”小强话题一转。

“非洲要自己搞火箭?还要发射卫星?”袁克敌可真吓了一跳,他甚至怀疑小强这是在开玩笑了。要知道,能发射卫星的火箭基本和洲际导弹也差不多了,这个技术倒不是不能给,但是风险太大,而且投入的资金也不是一点半点。袁克敌不敢自己做主,也不敢直接答应或者回绝小强,只是说他回去问一下上级的意思,原则上应该是可以给提供部分资料的,但是现在只能让小强等消息。

其实小强也不是不知道这个想要这个技术的难度有多大,要知道,我国建国后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制造两弹一星,即导弹,原子弹(后又补充为氢弹),以及人造卫星;历史上我国可是勒紧裤腰带,所有科研人员废寝忘食,日以继夜的努力奋斗,才在1960年11月5日成功发射第一枚中国仿制的近程导弹,1964年10月16日成功试爆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成功试爆我国的第一颗氢弹,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些看似苍白的数据,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是中国人民坚韧不拔,不畏艰险,努力拼搏的成果,更是让中国能够屹立在世界之巅的最重要的一步。

在1950年那边,小强也和主席讨论过,考虑到后世的技术经验非常丰富,主席建议小强从后世获取一些技术资料,最好还有制造设备,来加速中国两弹一星的步伐,最次的情况,也可以让我们自己少走弯路,为科研人员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袁叔,我们的客户也不要求多么尖端的技术,只要能达到我国八九十年代的技术就行,当然,最好能连带设备一起买下来,实在不行,光是技术资料也可以。”小强说。

袁克敌苦笑着说。“小强啊,你……唉,我真不知道怎么说你好,我可以实话告诉你,别说我国九十年代的技术,就是八十年代的技术,在现在世界某些国家眼里也是遥不可及的目标,你的客户这一口气又要买技术和又要买设备的,这个事我跟你说,上面同不同意先另说,就是同意了,这价格,也不是你的客户能一口气掏出来的,不是我们狮子大开口,要知道,那些资料和技术,可是我们老一辈人反复总结,反复计算,经历了多少失败才得到的,而且你们就算是有中国在支持和帮助,自己要面对的问题也太多太多;你的客户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他真的想走这条路,你转告你的客户,这条路可是布满了荆棘和陷阱,甚至随时都会有敌人从旁边杀出来给你个措手不及,太多的国家甚至还没迈出第一步就倒下了,你可要让你的客户做好这心理准备啊。”

小强当然知道这条路的艰难,不过他还是看着袁克敌,一字一顿的说:“没问题,我的客户和其他那些混吃等死的国家不一样,他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制造属于自己的两弹一星的奇迹。”

在敲定了基础协议和一些后续的进货预定后,袁克敌还是想像往常一样请小强吃个饭,但是看到时间不早的小强还是婉言谢绝了,这一天太累了,小强只想回家好好休息一下,于是袁克敌直接让李慕白带着小强去清点一下之前说好的内部书籍和资料,自己也收拾东西准备去跟上级汇报今天的采购事宜。

“小强啊,你的客户真打算自己搞两弹一星?”从资料馆出来的时候,李慕白随口问了一句。

“是啊。”小强说。

“你的客户心气还真高啊。”李慕白苦笑着摇头说。“这么自强的非洲国家还真少见,我听参加过非洲那边维和的战友说,那边的黑人成天都是唱歌跳舞生小黑孩,干一小时的活要休息两个小时,就这样的国家也想搞什么两弹一星?”李慕白说。“远了不说,就说韩国人,也算是个强国吧,到现在还搞不定国产的火箭呢,这不前段时间发射的火箭还一脑袋栽下来,让全世界看了个大笑话。”李慕白顿了顿。“你觉得你的客户比起韩国人如何?”

小强只是呵呵笑了一下,但是内心却说,你还敢拿那帮人跟咱们老前辈比?不过也没办法,你又不知道详情。

“慕白,这就是我的客户自己考虑的事情了,咱就不管了。”说着小强想扯开话题,下意识问了句说出来自己都想抽自己脸的话。

“李慕云最近还好吧?”

李慕白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小强,似笑非笑的说。“好得很呢,她还说某人的酒量最近见长啊,想约某人哪天再喝一次酒呢。”

小强闻言脸刷一下红了,心想果然李慕白是知道上次的事情了,不过一想也正常,袁克敌都知道了,李慕白怎么可能不知道,只是人家不说罢了,唉,自己还以为天衣无缝呢,谁知道自己早就像培养皿里的细菌一样,被别人看的清清楚楚了。小强呵呵呵的傻笑了几声,也没继续说下去。

“行了,所有资料的目录和数量都在这个簿子里了。”把小强送到他的勇士车前后,李慕白把簿子递给了小强。“大部分重要的资料明天早上我就派人送到你的仓库里,晚上好好休息吧,我就送到这里了。”

“好的,你也是,呃,好好休息。”小强说。

“有你在我们就休息不好喽。”李慕白故意看着小强说。“你的采购事宜我们还要连夜整理上报,今天保不齐还得通宵呢,我们可不像小强你,还有时间约姑娘出去吃饭喝酒。”

“嘿嘿……”小强干脆装傻到底了,逃一般的坐上车,在李慕白一脸坏笑着的注视下离开了国防部。

“看来李慕白是知道自己和慕容若兰以及李慕云的关系了,不过他倒没说什么啊……是因为我是客户所以不好说什么来影响我的心情?不过,我该怎么办呢……”想着想着,小强脑海里又浮现了李慕云的身影,实话实说,自己喜欢在自己面前温柔如水的慕容若兰,但是也很喜欢和李慕云一起相处的感觉,这一瞬间,曹小强甚至希望自己能够穿越未来看一下,看看自己在未来到底选择的是谁。

“算了,不去想这些了。”小强自言自语着,随手把自己的手机设置成了开机,手机的开机屏保闪过之后,李慕云的名字出现在了通讯录的第一行,后面还有个系统备注。

“特别关心;来电优先接听。”

第四百三十八章 做科研保障有力;核武器后发先至

正在小强一边开车一边做着二选一难题的同时,1950年的北京某地。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也就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前身,在这个夜晚,灯火通明,作为所长的钱三强以及副所长为王淦昌、彭桓武。正在不眠不休的进行核武器方面的资料研究和整理。

“院长,该吃晚饭了。”一名年轻的科研人员敲敲门走了进来,到了晚饭的时间,但是院长和副院长以及一些老技术人员还是废寝忘食的在研究资料,他虽然挨个提醒了晚饭时间,但是他们都摆了摆手,要这个年轻人不要打搅他们,没办法,他只好直接轻轻走到钱三强身边,小声的提醒。

钱三强低头看了下手表,才发觉时针已经指到了七点,而且被提醒了,自己才发觉,肚子早就饿的咕噜噜的叫了,而且自己身边的同志的肚子里也时时传来咕噜噜的叫声,但是大家似乎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是在热情饱满的研究讨论着手上的资料和文件。

“同志们,先把工作放一下,大家去吃饭吧。”钱三强知道自己不说的话,这些可爱的同志会一直工作到明天早上,毕竟每个科研人员的心中都充满着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和对敌人无尽的痛恨,为了能早日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原子弹,每个科研人员都废寝忘食的工作,甚至累倒了,累病了,也不肯休息,依然要坚持工作;也正是怕出现这个情况,周总理不止一次的跟钱三强嘱咐过,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同志们的健康更重要,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够让中国科研的步伐迈得更大,走的更远。

听到院长的命令,同志们才依依不舍的放下手头的工作,着急的涌出了办公室,倒不是因为同志们饿急了,而是大家不想浪费一点时间在路上,所以哪怕是上个厕所,都是跑着去跑着回来的。

不过钱三强对最近的伙食改善有些头痛,其实按说之前的伙食也很好了,杂米粥,杂面馒头,配菜虽然都是普通的白菜土豆。里面见不到一点荤腥,但是对于他们这些老一辈的科研人员来说,就已经是非常好的伙食了,甚至钱三强还像国家提出建议,每天的配菜可以不要,省下钱来搞科研,钱三强的这个提议也得到了所有科研人员的支持,大家都纷纷表示,现在吃的饱穿得暖就够了,国家还是要把钱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这就是老一批科研人员的爱国热情和报国宏志,他们吃的穿的,在这个时代甚至都比不上其他大国的一个普通民众,但是他们从来不叫苦,不喊累,就算累死在工作岗位上,也要计算完最后一个数据才能安心闭上眼睛,他们不愧是新中国的脊梁!

但是钱三强没想到自己的提议是递交上去了,但是中央的批示却让他很不安。非但没有像他提出的建议一样减少食堂伙食的开支,反而在原来一日三餐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餐,按照中央的说法,是考虑到研究人员经常熬夜加班,所以每天深夜给科研人员们加餐;如果这点让钱老觉得浪费资金的话,紧接着的每日伙食质量的修改更让他不安,早餐每个科研人员都配给了白面馒头和爽口的小菜,仔细一看,小菜里不仅仅是腌制得恰到好处的菜蔬,甚至还有不少的肉丝,早餐之后一人一杯热牛奶,虽然牛奶是用奶粉冲调的,但是那扑鼻的奶香和浓滑的口感瞬间就征服了科研人员的味蕾;午餐则更丰盛了,除了大米饭管够,甚至顿顿都有肉菜和时令蔬菜,饭后还有水果,要求每个人必须吃,谁也不许剩下!晚餐虽然相对普通了一些,但是依然是白米粥,菜品的质量也和午餐没什么区别,只是为了怕太油腻,肉菜少了一些,也做的更加清淡;至于夜宵,考虑到食堂的厨子不在,所以国家统一配给了蛋糕饼干和奶粉,中央怕同志们舍不得吃,还每个小组选了个小组长监督大家,告诉大家这些东西都是有保质期的,不吃放坏了更浪费;除此之外,每天每个科研人员还要服用复合维生素和果蔬片来补充营养,在这样好的调理下,这半年不到,同志们一个个都面色红润,敬礼也比以前好多了,如果说以前是靠毅力和内心不服输不怕苦的斗志来坚持彻夜工作,现在的科研人员有了好伙食的支撑,甚至工作到天明,身体也感觉不到累,要不是钱三强逼着去休息,那些熬夜的同志还能再工作一整天。

“院长,今天的晚饭是腊八粥啊!”一个新来的小同志眼睛特别尖,刚走进食堂就看到食堂做饭的大嫂正给前面的同志盛粥。

“是啊,这粥闻着就香。”钱三强同志其实大老远也闻到这阵阵米香了,这股腊八粥的香味勾起了他童年的回忆。

“好喝,真好喝。”钱三强身边的这个小同志呼噜呼噜喝着腊八粥,一边喝一边不停称赞,钱三强也拿起小勺盛到了嘴边,轻轻品了品,才发现这腊八粥里还放了冰糖,喝在嘴里甜丝丝的,而且仔细一看,粥里面还有红枣和桂圆,看到这么好的粥,钱三强又是高兴又是心疼,高兴的是同志们吃得好,身体也就会更好了,工作时精力会更充沛;心疼的是般的好伙食,需要国家出多少钱啊?虽然有小强在……一想到小强,钱三强又想到了小强带回来的电脑,那可真是好东西啊,钱三强知道,这个电脑别看不大,一个成年人甚至可以同时搬走两台,但是这运算速度实在是惊人,要知道,就算是现在苏联的顶级计算机MESM,其运算次数也只有可怜的每秒5000次,而小强带回来的电脑,每秒的运算次数为每秒256亿次。这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配合小强买进的运算处理以及相关的软件,算是彻底将同志们从复杂的运算里解放出来了,以前要所有同志埋头苦算一个月的数据,现在敲几下键盘就有结果了,一些不知情的同志就差点要把电脑当神仙供起来了,也正是因为有这些电脑的帮助,现在整体的工作进度都大大加强了,要不是更深层次的技术以及实验无法通过计算机得出结果,钱三强甚至相信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能比历史上快一倍的速度研制成功!

身边的一个同志看到钱三强院长在默默发呆,猜到了院长肯定是又在想着技术上的难题吧,自己不去打搅他了,想到这里他一口喝光了眼前的粥,又咂巴了一下嘴。这个同志名字叫李志尚,之前一直是在国民党的军工研究院工作,原本他对国民党就没什么好感,加之工作后看到国民党对百姓的态度,以及官僚风气严重,贪污腐败横行,横征暴敛无数,内心一百个不愿意为国民党卖命,但是没办法,老家的父母还要自己赡养,只能咬着牙继续工作;故乡的父母偶尔寄来的信总是会提到共产党的政策好,大家都分到了土地,今年又是丰收了,邻居家的孩子上学识字了……正当李志尚打算辞职回北方的时候,常凯申“转进”台湾,也把他们这些科研人员裹挟着带走了,这一度让他非常绝望,时常和自己的同事抱怨,可能此生再也无法回到故乡,再也没有在父母膝下尽孝的那一天了。

结果正在李志尚绝望的时候,台湾一夜之间解放了,而解放军的纪律严明,不仅不打扰百姓,甚至还为百姓们挑水干活,这让他更是认为自己最初的打算没有错,所以第一时间上报提出要加入中国共产党,要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来为新中国添砖加瓦;组织上在核实李志尚的情况后,考虑到他的文化水平高,而且有一定的理工经验,就将其调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最基础开始学起做起,而斗志高昂的李志尚学东西非常快,加上本来的天赋,也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

三下五除二喝完粥的李志尚看着身边的同志正三五成群的一边兴奋的讨论技术问题,一边喝着粥,似乎没谁像自己一样饿死鬼投胎一般风卷残云的就消灭了自己那份粥,其实也不能怪他,从小就挨饿的李志尚一直都有个毛病,就是吃饭特别快,别人一碗饭没吃饭,他第二碗都能见底,这会他正觉得不好意思呢,食堂大妈注意到了他面前的粥喝完了,又给他盛了一碗。李志尚担心自己喝多了,其他晚来的同志就没吃的了,刚想拒绝,大妈和蔼的笑了。

“放心吃,有的是呢,明天早上的都够。”大妈笑着把粥递给了他,转身又去给另一个同志添粥了。

“大娘。”李志尚不好意思的叫住了身边盛粥的大娘。“那个,我还想要点酱菜。”说完他脸也有点红了,不过身边的同志没有嘲笑他的,只是温暖的看了他一眼,接着又开始热情的讨论起了技术问题;李志尚感觉,这样的氛围是他最喜欢的,也是之前从未有感受到的氛围。李志尚飞快的喝完了新添的粥,最后夹起一块爽口的酱菜嚼了嚼,跟几个同样吃饭快的同志一起,快步的走回了工作岗位。

“一定要尽快研制中国人自己的原子弹。”李志尚在心里默默的下定了决心,他脚下的步伐也越来越快,越来越有力。

李志尚也许不知道,若干年后的中国,在无数个像他一样为祖国奉献了青春的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功试爆中子弹的国家,继而又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功试爆第四代核武器的国家。

第四百三十九章 直八直九大采购,储备技术无后忧

再说回2012年这边,小强回家后一边吃泡面一边回忆今天的采购,想来想去发现还是少了几样,于是连忙打电话给周兰询问公司财务情况,周兰也是个负责任的人,二话不说就打开电脑调出一个月以来的财务总账。

“算上这次的20吨黄金,我们的账上现在还有一百一十亿资金。”周兰很快的回答。

“那就好。”小强确认了资金后才放下心来,第二天一早又来到了国防部。袁克敌知道小强这是又要来采购了,笑呵呵的看着这个狗大户坐在自己的面前。

“袁叔,我的客户想采购一批直升机。”小强干脆利落的说。

“直升机啊?”袁克敌翻了一下资料。“你这次是打算要旧货还是新货?”袁克敌和小强打了这么久的交道也学会了,自己先不用卖力的推荐最新的装备,反正小强多半不会要的,还是看他想要什么,等他说出来,自己再帮他分析购买。

“袁叔啊,我的客户想采购一批直-5。”小强说。

“直-5?”袁克敌哭笑不得的看着小强。“我说小强啊,你客户这是在哪里查到的资料啊?”

“呃……”小强被问住了。“袁叔,这直-5怎么了?”

“不是怎么了,这么说吧,这直-5,是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在1958年1月在苏联米-4直升机基础上研究仿制的一款直升机,1959年原型机试飞,1963年定型并转入批生产,早期苏联人的提供的技术资料标注甚至还要使用木质的旋翼桨叶,而且性能在今天看起来实在是有点……”袁克敌摇了摇头。“不是我们不卖,这玩意现在几乎没几个能飞起来的,你还是换点别的吧。”

“那袁叔,直-6呢?”小强追问。

袁克敌都无语了,只好无奈的继续给小强做科普。“直-6是为改进直-5存在的发动机功率低、高温高原性能差、载荷小的缺点,哈尔滨飞机厂从1966年开始自行研制的,1969年首飞,后来因为一起事故,又对直升机及发动机做出了11项技术改进,1977年正式定型,但由于发动机选型不当,单发动机不安全等原因,直-6未能正式投产,你的客户倒也消息灵通,居然还知道直-6.”

“呃。”小强挠了挠头,无奈的说,那直-7……“

袁克敌干脆合上了资料。“小强啊,你别是逗你袁叔玩吧?当年咱们国家财力有限,无法同时投资研制两种重型直升机,为了全力确保由江西景德镇直升机厂承担研制直-8型直升机项目,直-7只得为直-8让路,不得不在1979年直接下马,虽然直-7的许多研究成果为后来成功研制出最大起飞重量达13000千克的直-8重型直升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你要采购一种只造出两架原型机就下马的飞机,你的客户是不是没睡醒啊。”

“呵呵,我的客户在国外,看的资料可能有点问题。”小强讪讪的笑着。

“如果你的客户真的想要直升机,直-8倒是个不错的选择。”袁克敌说。“直-8是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与昌河飞机工业公司共同研制生产的多用途中型直升机。该机于1976年开始研制,首架原型机于1985年12月首飞,直-8不仅可以陆基使用,而且可以舰载使用。在反潜、反舰作战中,机上可装备吊放声纳、搜索雷达,并发射鱼雷或导弹。 即使是现在,还是有些部队装备着直-8。”说到这里,袁克敌看了看小强。“怎么样,这可是重型直升机啊,你客户拿到手一定满意。”

“行。”小强想都没想,就直接拍板了。“另外轻型直升机我的客户也要买。”

“那就是直-9吧。”袁克敌说。“直-9是我国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引进法国的SA-365N型‘海豚’(Dauphin)2专利、研制生产的双发轻型多用途直升机。1980年10月正式引进专利生产,1982年完成了首架Z-9直升机的装配。直-9可用于人员运输、近海支援、海上救护、巡逻、空中摄影、鱼群观测、护林防火并可作为舰载机使用。此外,Z-9还可改装成反坦克型、海上搜索与救护型、反潜型、侦察校炮型及通信型等。

“好,就要这个了。”小强虽然是个伪军迷,可也是听过直-9的大名的,也知道这直-9在后世的驱逐舰/护卫舰上也算是标配了,毫不迟疑的拍板买了下来。

“另外,袁叔,我的客户想得到这些直升机的相关技术和资料,最好还有装配工厂和零件材料工艺。”小强试探着问。

袁克敌眉头皱了一下,说,我帮你上报问一下,我想大部分技术还是可以给你的,但是别怪你袁叔看不起你的客户,一个连直-5都想买的客户,估计是打算从头开始研究直升机吧?小强啊,你不如劝劝你的用户,这路,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想一步登天直接开始搞直-8和直-9,那不是吃撑了吗?

小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那袁叔,直-5、直-6、直-7的技术资料和相应的工厂和设备啥的,干脆您也一并卖给我得了。”

袁克敌早就猜到小强会这么说,脸上又恢复了笑容。“就是嘛,你的客户可以先买直-8、直-9回去用着,但是技术方面还是一步一步做起再说,别的先不说,你的客户要是能自己制造直升机了,完全可以拿去卖给周边的国家啊,能自己造直升机的非洲国家,这个名号放出来,哪个国家都会为之侧目啊。”

小强强忍住腹诽,心说这工业大国忽悠起小国来可真不含糊啊,多亏中国早早的开始搞工业,假设当年晚了一步,现在吃屎都没有热乎的,你这边还没研究完人家六七十年代的技术呢,人家又推出更新的技术了,你生产的产品还没竞争力,到最后要么咬着牙硬顶,要么就干脆放弃,前期努力全部打水漂;最后因为生产不了,只能被大国牵着鼻子走,对方的产品要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你连还价的可能都没有,一句爱买买不买滚,你只能挨宰还得赔笑脸,说道这里,小强突然一愣,哎?这说的好像就是三哥啊……

不过小强曾经也考虑过自己买的这些东西是不是有点超前,但是和主席以及总理聊过后,他们都同意小强采购直升机以及相应的技术,毕竟直升机这个东西灵活性高,不挑机场,对于任何一个大国来说都必不可少;虽然飞行员的训练以及技术的消化吸收需要很长时间,但是这第一步不迈出去,你就永远别想享受到到直升机带来的好处。

和袁克敌敲定了直升机的采购协议后,小强又作死的问袁克敌关于武直-10的消息,袁克敌跟看外星人一样的看着小强,其实小强也是想借着聊到直升机了,打听一下国家最新的装备动向,毕竟网上武直-10传的沸沸扬扬的,小强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1950年,但是偶尔回到2012年还是会关心关心军事方面的消息。

“你也别问了。”袁克敌笑呵呵的说。“今年11月份,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你自己去逛一圈不就知道了?”

“11月份啊。”小强倒是真的想去看看,但是估计那个时候自己得在1950年那边盯着朝鲜战争,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不过转念一想,以后自己肯定也会采购武直-10,到时候没准还能亲自坐一回呢,内心的不爽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这一老一少开心的聊了一上午,中间又敲定了其他的采购方案,中午的时候袁克敌硬是拉着小强在国防部吃了顿午饭后,又一路把小强送到车上,才放心回去。

“哎,袁克敌说货物还要几天才能送到库房……”小强开着车思考着。初秋午后的北京,天气已经有点冷了,大街上的行人匆匆,但是偶尔还是能看到一对对情侣互相依偎着走过,大街上高楼林立,偶尔还能看到掠过天际的客机缓缓的拉出航迹云;曹小强此时只有感叹一声,经历了1949年的艰辛,如果不是老一辈人的努力奋斗,老一辈人的流血牺牲,现在的人怎么可能这么惬意的生活?也许对于现代人而言,那些教科书一般的说教让他们心烦,但是,我们真的应该对老一辈人的奉献和付出,心存感激。

此时此刻,1950年这边,麦克阿瑟正在汉城的总统府里悠闲的喝着下午茶,他对手下这些韩国仆人的服务很是满意,尤其是李承晚干脆把自己的总统府空出来给麦克阿瑟办公,更是让他对这个人的识时务表示赞赏。

首节上一节181/4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