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反动派 第371节

从去年开始掀起的护法战争到现在都没有结束。

虽然湖南那边已经稍微消停一点,可是北洋军和粤军在福建又打起来,而且陕西那边也是陕西靖国军和北洋军对峙。也不知道这场战争到底什么时候能够结束。

这让任鸿隽很是沮丧。

现在又听杨杏佛介绍汉冶萍公司的情况,心里的滋味更是无法形容。

“那你有什么打算。”

“先看看。”

杨杏佛叹口气。国内的情况远远超过自己原来的想法,让他颇为无奈。本来以为在美国留学,学到这么多知识,可以回国干一番事业。

可是没想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太大。

汉冶萍公司的经历,给了杨杏佛巨大的打击。

“不说我了。叔永兄(任鸿隽),你准备去哪里?”

“我已经接受了四川的邀请。四川那边好几个部门都派人联系我,希望我回到家乡。而且四川督军段勋亲自派人跟我联系,说愿意私人资助我十万元,让我可以在四川成立西南科学院。我们四川的状元公骆成骧,目前负责教育,也派人传话,希望我来四川大学任教。还有范旭东也派人和我联络,希望我来他们公司担任工程师。先回去看看再说。”

任鸿隽很随意的回答。

想要任鸿隽的地方也不少。不过任鸿隽是四川人,又是四川早期的革命党,在四川人脉很广。知道他要回国的消息之后,四川好几个部门都向他发出了邀请。

“那挺好。你不是一直想在中国成立科学组织吗?如果有四川督军的支持,事情会顺利很多。”

“恩。正是因为这个,我才愿意去四川。”

“说起四川,你等会。我让你看的东西。”

杨杏佛站起来进入里屋,过了一会拿着一份报纸走了出来。然后递给任鸿隽,指了指其中的一个文章道:“你看看这个。”

“共和之争?利益之争?”

任鸿隽看着题目,往下看了下去。看了前面之后,就已经是深深皱眉。不过任鸿隽没有说什么,继续往下看。大约十来分钟的时间,任鸿隽才放下了报纸。

然后依旧是紧锁眉头。

想了许久之后,才道:“此人说的太赤裸裸,让人看着非常不舒服。”

“是。”

“白坚武,此人是谁?”

任鸿隽看着作者的名字问了杨杏佛。杨杏佛立马道:“我也了解过。白坚武此人曾经是北京那边非常著名的记者,在北京政府机构上过班,也给别人当过幕僚。只是此人个人操守非常好,听闻甭管是当记者还是当官,甚至是给别人当幕僚都从来不收别人的礼物,因此很是受到排挤。后来江苏督军李纯邀请他担任自己的幕僚,前段时间他离开李纯那里,投奔了四川督军段勋,听闻颇受段勋的器重。这个文章估计就是四川督军段勋示意写的。”

“这个写的好啊。”

任鸿隽摇摇头。

然后道:“直指目前护法军的问题。辛亥年我在南京的时候,就见识过一帮只知道争权夺利的那些人嘴脸。看看这里面把陆荣廷、唐继尧这些人剖析的。段勋那里面有非常熟悉护法军内部的人。”

这写的真的太赤裸裸。

里面几乎把护法军的那些高层骂的是狗血淋头。把此次的护法战争剖析之后,直接表示此次护法战争不是什么“共和之争”,只是一次“利益之争”。

直接攻击护法军的命门。

而且说的是有根有据。因为里面对于护法军内部的事情写的是活灵活现,把他们内部怎么争夺权力,特别是孙中山和唐继尧怎么内讧都写了出来。虽然任鸿隽是革命党出身,内心当中更支持南方军队。但是看到这个文章,都忍不住怀疑护法运动的本质。都只能是怀疑,护法战争就是“利益之争”,没有他们自己说的那么正义。

只能说这个文章写得太好。

“有,而且不少。前段时间报界还是很关注这件事情的。当初段合肥(段祺瑞)不恢复旧国会,所以有大批国会议员南下投奔广东。不过几个月前当中不少人又投奔了四川。那些人对于护法军内部肯定非常熟悉。”

“难怪能够写的这么详细。”

任鸿隽不知道该说什么。

想了想道:“不管了,我先去四川看看。宏甫(杨杏佛),你先休息一下也不是不好。”

164陌生的重庆

任鸿隽和杨杏佛见面之后,又在上海见了一些老同学。本来任鸿隽是想要在上海、天津这些地方宣传一下科学。希望大家可以踊跃的支持科学,用大家的捐款办一个中国的科学院。只是自己还没有回国的时候,段勋就已经跟他接触。表示段勋会私人赞助他十万元,让他来四川办西南科学院。

有了段勋的保证,任鸿隽就不想在上海、天津这些地方耽搁时间。毕竟自己虽然认识人不多,可是想要让他们支持自己筹办的科学院这种组织,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现在有段勋这样的人愿意支持,他当然是非常高兴。所以在上海没待几天,就离开了上海,往四川而来。

一路上就看着最近一段时间在上海也流传的文章,好像是一个人民党的组织写的文章。因为听闻是发起于四川,在西南非常流行,因此任鸿隽也拿过来看看。反正从上海坐船到重庆,需要很长时间,如果慢一点甚至需要二十多天。就算是快,也要半个月左右。

所以看看书挺好。

很杂乱。

真的很杂乱。

任鸿隽猜测,印这些东西的部门各不一样。有些印的很正规,有些却是很粗糙。不过甭管如何,这一路上任鸿隽书倒是看的津津有味。

很不错。

任鸿隽只能是这么说。任鸿隽是一个很出色的化学人才,但之前他可是同盟会出身。他非常熟悉同盟会的纲领,以前没少看这些理论性的文件。

因此还是很容易看进去了。

和三民主义绝对有继承的关系。因为任鸿隽从人民党的这些文章里面嗅到了三民主义的味道,孙中山的很多理论都被融入进去。可又不是孙中山原汁原味的东西,里面加工很多。

很多东西挖的比孙中山深,解决的办法也比孙中山的好。

不错。

大约半个多月之后,任鸿隽来到了重庆。

繁华。

离开中国已经五年多时间,这是五年之后第一次回到重庆。重庆码头比自己离开的时候繁忙很多,来来往往的船只是五年前的好几倍。

也非常有秩序。

首节上一节371/19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