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反动派 第1905节

最近苏联和英国沟通,双方之间分歧始终是无法弥合。英国依旧是把自己当成是世界霸主,习惯了颐指气使,心里念念不忘的还是要控制欧洲。但这个是苏联不能同意的事情。苏联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才能够在苏德战争当中占据优势,怎么可能允许欧洲重新成为英国的地盘。

在苏联看来,英美是一伙的,肯定是要合作起来挤兑自己。所以苏联需要一个盟友,一个有实力的盟友。虽然中国不算是苏联的盟友,但中苏两国经过这段时间建立边境非军事区的谈判,关系缓和很多。双方非军事区合作当中,苏联开始了解中国的一些想法。中苏两国虽然不是盟友,但在某些问题上却是可以达成一致。为了利益可以暂时性的合作,一起对抗英美两国。

苏联如此,美国也如此。

美国很厉害,但不代表美国就真的可以控制一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美国的伤亡太大,远远超过美国自己的估算。别看英国这边的伤亡大的惊人,但其实英国这边大半的伤亡都不是英国本国人。英军当中伤亡最大的都是他们的英联邦和殖民地的军队。而美国没有英国那么多的盟友和殖民地,所有的伤亡都是自己的。

美国忍不下去了。

特别是在太平洋战场上,目前美国虽然占据优势,但日本依旧是占据那么多的太平洋岛屿。那些太平洋岛屿当中日本都有军事基地,在这些军事基地的日军部队加起来有近200万人。如果美国一个一个打下来,不知道会出现多大的伤亡。而且解决这么多日军部队,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完成的。

这个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对于美国来说,欧洲才是最大的利益所在地。毕竟欧洲是世界政治、经济中心。亚洲这边,你就算是击败了日本,也得不到多少好处。毕竟亚洲这边除了日本,还有中国这个巨无霸存在。中美两国之前的谈判,美国可是答应把亚洲让给中国。就算美国最后反悔自己的承诺,可是在亚洲和中国这样的大国打仗,美国也不占优势。因此对于美国来说,赶紧解决欧洲的事情,把手伸进欧洲才是正道。

而不是在亚洲这边墨迹。

但如果不解决在太平洋的日军,美国也是放心不下。毕竟日本控制了那么多重要的太平洋岛屿,如果不趁着现在继续打击日本,等到日本稳住阵脚,情况又会出现变化。美国是真的不敢随便判断日本的行为,实在是因为日本就像是一个疯子,你根本无法猜测他下一步的打算。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把日本一棒子打死。

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一点都不容易。

不说在太平洋的日军,包括在印缅战场上的日军,美国目前也没有足够的把握完全击败。英美联军发起的英帕尔战役,日军在非战斗减员那么严重的情况之下,依旧给英美联军带来了很大的伤亡。美国航空部队是有制空权,但日本航空部队反抗很激烈。在英帕尔上空美日两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空战,双方都损失很大。美国为了制空权,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往印度那边派遣了30个航空中队。

美国是仔细的评估过英军的实力。

只是靠着英军的地面部队,能够夺回英帕尔已经是极限了。想要解决印缅战场上60多万部队,中南半岛100多万部队,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美国暂时没有计划往印缅战场派遣陆军部队,因此美军实在是不敢肯定印缅战场什么时候能够完全战胜日军。

美国找了一圈,明白解决日军是不可能完全离开中国的支持。只有中国决定出手,才能够缩短击败日军的时间。所以罗斯福也是希望让中国参加会议。虽然英国自视甚高,一直以世界霸主自居,但美苏两国现在都不把英国放在眼里。他们两个国家决定之后,丘吉尔只能是跟随。因此英美苏三国联合向中国发出了邀请,邀请段勋亲自参加会议。

段勋考虑的一下之后,答应了这个邀请。因为段勋知道,英美苏三国元首见面,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为了战争胜利,肯定还会涉及到战后的世界格局。中国作为大国,不能缺席这样的会议,在战后世界格局的划分上必须要表现自己的态度。因此段勋决定接受邀请,参加这一次的会议。

当然开会并不是说要开会就能够开会的。

光是确定开会的地点,几个国家就你来我往。美国开始是想在美国召开会议,英国也同意。但斯大林否决了美国的提议,认为目前苏德战场打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他作为最高统帅不应该离开苏联太远的地方。

斯大林反对在美国开会,因此罗斯福表示可以去北非开会。

因为突尼斯战役结束之后,北非战役彻底结束,英美联军已经是完全控制了北非。但斯大林依旧是反对,认为北非太远。其实斯大林的意思是,不管是美国本土,还是加拿大,又或者是北非,那都是英美的地盘,是英美控制的地区。斯大林并不愿意去英美的主场开会。

其实讨论在哪里开会的时候,段勋并没有怎么插嘴。不过斯大林表明自己态度之后,段勋也是表态支持斯大林,并不同意在北非开会。

对于段勋来说,北非太远了。而且和斯大林说的一样,北非是英美的地盘,段勋也不愿意去他们的主场。最后斯大林提出了一个地方。

伊朗。

斯大林表示,可以把会议地点放在伊朗。中国还没有表态,丘吉尔倒是认为可以在伊朗开会。不过对于伊朗,美国不同意。罗斯福认为最好的地方还是北非,坚持在北非开会。斯大林不想去英美的主场,罗斯福也不想去英国和苏联的主场。

伊朗大部分地区是英国控制,而伊朗北部则是苏联控制。而且伊朗直接接壤苏联,苏联在这里的影响力很大。相比起来美国作为后发展的国家,在伊朗的实力和影响力都比不上英国和苏联。

这个时候斯大林脾气就大了。

直接跟罗斯福表示,要么在伊朗开会。如果在伊朗以外的地方开会,那么斯大林将不会参加会议,而是派遣代表参加。这个算是有些耍赖,但对于罗斯福来说确实是将了一军。

因为这是罗斯福推动的英美苏,包括中国在内第一次元首会议。这一次需要讨论的问题很多。四个国家都会派遣元首参加。如果斯大林不参加,那么会议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毕竟后面的欧洲战争需要苏联的配合。

如果苏联不配合,甚至苏联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突然撤出战场,那就坑了英美联军。而且只有斯大林参加了,大家才能够讨论怎么划分欧洲势力范围。如果斯大林不参加,战后划分欧洲的势力范围就不容易了。

所以罗斯福决定退一步,答应在伊朗开会。

四个国家讨论之后,最后决定1943年10月23日,在伊朗的德黑兰开会。段勋这边也是做了足够的准备,出席会议的有最高委员会委员长段勋,最高委员会副委员长汪精卫,外交部部长顾维钧,中国驻苏联大使傅秉常、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总参谋长徐永昌、军情副参谋长张治中。

750

德黑兰会议,英美苏中四国第一次的元首会议。也因为这一次的会议,英美苏中四国元首被誉为是二战四巨头。他们在1943年10月23日,下午4点正式开始德黑兰会议。

下午3点半的时候,段勋带着中方与会人员从中国代表团所在的别墅,直接去了开会的场所。而斯大林早在下午3点钟的时候,就已经是穿着苏联大元帅的制服,先去美国代表团所在别墅拜访罗斯福。

因为这一次会议虽然是四国会议,但实际来说主要是美国和苏联推动的。美国和苏联要讨论的事情最多,而且这也是斯大林和罗斯福第一次见面。因此两个人先见见,互相交换一下意见。

大约3点45分左右的时候,段勋来到了会议现场。英国首相丘吉尔已经来到了会议现场。

“丘吉尔先生,很高兴能够见到你。”

“我也是。”

段勋和丘吉尔是第一次见面。

因此双方很是客气。就在段勋和丘吉尔刚刚打招呼没有多久,斯大林和罗斯福两个人也来到了会议场所。斯大林后面跟着的是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以及苏联伏罗希洛夫元帅。苏联这边的阵容最简单,除了一些工作人员之外,真正参与会议的只有三个人。相比起其他三国来说,参加会议的人非常少了。

至于美国这边来的人就比较多。

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罗斯福的总统特别助理哈里霍普洛斯、美国驻苏联大使哈里曼、美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美军海军司令约瑟夫金、美军空军参谋长阿诺德、还有美军后勤部部长索麦威尔将军、海军上将莱格。非常庞大的队伍,军政大佬来了不少。

当然跟着丘吉尔的人也不少。

英国外交部长艾登、英国驻苏联大使凯尔、英军总参谋长布鲁克、海军上将肯宁格海姆勋爵、英国空军参谋长波特尔上将、国防部参谋长伊斯麦将军。

加上一些需要记录的工作人员和翻译的工作人员,会议场所来了40多个人。

“段委员长,一直期待能和你见面。今天见到你非常高兴。”

“我也是如此。”

斯大林和罗斯福进入会议场所之后,都是先跟段勋打招呼。

这其实也是一种态度。

说句实话,丘吉尔参加这一次的会议,更像是一个跟班一样,美国的跟班一样。不管是斯大林还是段勋,更重视的是罗斯福。同样在罗斯福和斯大林眼中,相比起丘吉尔,他们更重视段勋。因为中国在他们心中是越来越重要,甚至要超过英国在他们心中的位置。

当然这不是说英国就没有实力。

其实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的贡献也是很大的,英国的实力也是很强的。英国几百年的霸主,不是白当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英国带领英联邦成员国,带领英国殖民地,动员了千万军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立下了赫赫功绩。

像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没有多少人口,但都为英国贡献出了百万军队。还有南非,也是英国重要兵源基地之一。就连新西兰这种小国家,都为英国出动了十来万军队。

首节上一节1905/19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