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反动派 第1724节

“是。”

谈完了日本方面的战事之后,段勋对徐永昌道:“苏联方面的情况呢?”

“苏军和德军在斯摩棱斯克地区反复争夺,德军的进攻在这里停住了。虽然德军占据优势,但并没能够完全占领斯摩棱斯克地区。几天前莫斯科方面给铁木辛哥30个师的预备队,铁木辛哥已经开始反击德军。具体情况我们还没有掌握,但从这些日子双方的态势来看,双方都没有占到便宜,估计双方都损失惨重。”

“其他方面呢?”

“列宁格勒那边德军再次加强兵力,准备攻占列宁格勒。苏军方面从开战开始,这一路损失非常惨重。不过苏军很顽强,德军已经没有了开战之初那种进军速度。目前更大的情况是,德军主要的目标放在了基辅,大量的兵力集中在基辅那边。苏联基辅军区那边虽然号称兵力很多,但据我们得到的情报是基辅军区的部队问题很多。很多部队都是刚刚加入基辅军区,彼此之间并不熟悉。还有基辅军区的大部分机械化部队只有番号,目前没能够装备所需要的坦克。苏联这两年扩军速度太快,武器更新没能够赶上。”

“嗯。”

段勋点头。

已经大致了解了苏德战争的情况。苏德战争的情况,和历史上一样,苏联方面损失非常惨重。虽然苏联高层分析中苏战争之后,总结了不少东西。

但还是那句话。

船小好调头,但苏联这样的大国,很多东西想要完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苏联军队几十年形成的观念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轻易改变的。虽然苏联高层已经总结了一些问题,也给下面的部队传达了一些精神,但只是局部性的改变。苏联高层,包括斯大林在内,都没能够完全的认识到问题。这样的情况之下,只是靠着简单的一些命令,就想要在几个月之内改变之前几十年形成的东西,根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苏军这边的改变很小。

如果说稍微有点改变,那就是关于飞机的部署。经过中苏战争之后,苏联军队为了防备突袭,改变了之前飞机场的位置。苏联军队之前很多飞机场的位置离前线距离太近,一旦被突袭,根本没有反应时间。有了中苏战争,让苏军在这方面有了一些改变。

但就算是改变了,面对德军的突袭,苏联的反应依旧很慢。结果是苏军依旧有大量的飞机在突袭当中没能够起飞就直接被德国空军给灭了。当然损失没有历史上那么大,所以还是留有不少空军部队参加了后面的战斗。

可是同样,这个时空因为有中国的崛起,所以苏联的精力也是分散开来。苏联在远东地区和中亚地区部署了200多万部队,还有大量的飞机、坦克、大炮,这都影响了苏军在欧洲的情况。本来按照历史的情况,这么多的好东西至少有一半会部署在欧洲。

因此综合来说,和历史上相比还真是半斤八两。不过苏军打的越惨,段勋就越高兴。因此段勋问道:“汪副委员长,莫洛托夫已经到了哪里?”

“莫洛托夫乘坐的火车今天就能够进入恰克图。后天中午的时候,就能够来到北京。”

“到时候汪副委员长替我迎接莫洛托夫。”

“是。”

651

“北京的情况如何?”

莫洛托夫的火车并不是直接就来到了北京,而是在乌兰巴托夫停了一会。因为苏联驻华大使潘友新带着苏联驻华武官崔可夫,以及武官助理尼古拉罗申一起迎接莫洛托夫。

当然说是迎接莫洛托夫,其实是双方交换意见。

虽然双方的电报一直没断,但电报和面对面见面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很多东西在电报当中是不能说的,必须要面对面谈。潘友新他们上来之后,莫洛托夫没有丝毫的客套语言,因为没有客套的时间。

苏德战争爆发一个多月时间,苏联的情况非常不好。

几条战线上都是损失惨重。

而苏德战争损失越大,苏联就越需要稳住中国,中国的重要性也是越来越大。这就导致莫洛托夫这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一次一旦失败,让中国和德国联起手来,对于苏联绝对是灭顶之灾。

“气氛很是诡异。”

潘友新脸色凝重道:“最近一段时间德国大使、日本大使、意大利大使他们连连和中国的外交部部长魏宸组见面。前几天中国最高委员会的副委员长汪精卫和德国大使见面谈了一个半小时左右,具体谈了什么我们不是很清楚。不过前两天中德两国倒是签署了一份大额的商业合作合同。”

“是什么?”

“中国这边从德国购买10万台各类机床。”

“十万台?”

“是。”

莫洛托夫和布柳赫尔面面相觑。

机床号称是“工业之母”,是因为机械工业要发展是离不开机床的,而机械工业又是工业的核心。虽然机床多,不见得工业强大。但工业强大的国家,机床数量多是肯定的。

特别是莫洛托夫了解更多。

苏联这些年的工业发展速度也很快,目前苏联拥有的机床数量加起来是60多万台。现在中国竟然一下就从德国订购10万台机床。

作为外交委员,莫洛托夫是知道,自从大萧条之后中国就从德国、美国、日本这些国家大规模引进机床。最大的一次进口机床也是中国和德国之间的协议。

那还是两年前的时候。

1937年的时候,中德两国之间签署过很大的货物交换协定。当时德国正在备战,所以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战备物资,然后囤积起来,为战争做准备。而中国当时要的是机床,一次性的订购了5万台机床。

这一次更厉害,一次性签署了订购10万台机床的合同。

“你们在中国多年,中国自己的机床生产量有多少?”

莫洛托夫想了片刻,问了潘友新。

潘友新立马道:“这些数据中国的工业部是披露的。当然中国工业部的数据是不是准确的,这一点我们不敢保证。但从我们各渠道得到的情报综合分析,中国工业部公布的数据应该问题不大,不会有太大的误差。据今年年初中国工业部公布的数据来看,1939年中国的机床生产量是7.8万台。而中国商业部年初公布的数据,中国1939年进口的机床数量是6.3万台。还有关于中国机床保有量的问题我们也做过分析。中国最后一次公布机床保有量,公布的数据是1933年的数据,当时中国机床保有量是17.2万台,而当年中国机床生产量是2.7万台,机床进口是2.2万台。之后中国工业部每年都会公布机床生产量,商业部每年都会公布机床进口量,倒是没有公布过机床保有量。经过我们计算,到1939年中国的机床保有量应该在65万台左右。而且这是比较保守的数据,中国国内还有不少产量比较低的,规模比较小的机床厂。还有一些小企业,会进口少量的机床,也很难出现在商业部的统计当中。所以真实的数据,应该比这个数字高。”

潘友新这些年在中国当大使,也不是吃干饭的。

这个年代,或者说任何年代都是一样,那些大使馆除了处理外交问题之外,就是搜集情报。就像是苏联驻华大使馆,一半的工作人员都是从事情报工作。

潘友新作为驻华大使,中国工业的很多重要数据都是张口就来。

“65万台,这么高的机床保有量,中国还进口这么多机床。”

莫洛托夫皱了皱眉。

中国的机械工业本来是远远不如苏联的。不仅仅是技术上,包括在规模上,也是差了苏联好几个级别。毕竟俄罗斯当年也是工业国家,就算是差的工业国家,但也比中国强大很多。

可是中国崛起的速度太快。

中国的机床保有量已经如此之高,和苏联已经是不相上下。而且在这样规模的情况之下,竟然还跟德国签署了如此大额的机床进口合同。

“意思是说,两年之内中国的机床保有量就能够超过90万台,甚至可以达到100万台。”

“是。”

首节上一节1724/19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