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反动派 第170节

不过赵德三的级别太低,所以赵德三并没有去成都拜见段勋,段勋也没有精力见赵德三这样级别的小官。赵德三入川之后,直接在重庆面见蒋鸿遇,然后蒋鸿遇给成都发电报。

段勋就任命赵德三担任重庆铁路管理局局长,全权负责那条从煤矿到江边的铁路。

“我想大家都听到了我们要建铁路的消息,我在这里可以明确的表态,这是真的。大家请看,我们要建设的铁路就是这个路段。主要是为了我重庆煤矿能够顺利的拉出来。”

蒋鸿遇拿出地图,给在座的这些重庆本地士绅看看。

很清楚。

这个虽然没有军用地图那么详细,但也已经非常不错。可以清楚的看到需要建设的铁路路段。大家看完之后,蒋鸿遇道:“只要建设了这条铁路,那么我们可以购买一些大型机械,通过铁路运进矿场,大大提高煤矿的产量。而且周围不仅仅只有煤矿,还有水泥生产需要的泥岩,以及岩盐,都储量丰富。一旦建设这条铁路,那么这些矿产都能够开采。”

重庆周围矿产非常丰富。

光是目前勘探出来的各种矿产,就已经让人惊讶的。听着蒋鸿遇的介绍,在场的不少人开始是有些兴奋,但很快大家都冷静下来。

这些人作为重庆地头蛇,对于政府的很多动作消息都很快。段勋入主成都之后,成立了矿务局,然后禁止地方发放矿产开采证。想要矿产的开采证,必须要矿务局、省政府的批文才可以,这个政策对于他们都不是秘密。那么就算这条铁路开通,能够带动矿产的发展,但对于他们似乎没什么好处。反正这些矿产,他们也无法插手。

蒋鸿遇看到这些人的表情,就明白他们的想法。不过蒋鸿遇没有搭理他们,继续道:“按照我们的估计,一旦这条铁路开通,到时候我重庆的煤炭年产量一定会达到几十万吨,甚至是上百万吨。加上其他的矿产,这条铁路一年要运送几百万吨的各种货物。或者一旦这条铁路开通,矿场周围说不定会形成一些小型的县城。到时候他们的日用产品也需要铁路运送。这条铁路就会成为联系矿场和外面最重要的通道。”

蒋鸿遇说道这里,很多人开始回味。

不少人立马是抬头看着蒋鸿遇,认真的听蒋鸿遇接下来的话。蒋鸿遇笑着道:“这条铁路既然是投资建设,那么就不可能让人免费使用。货物运送,当然是要按照重量计算。如果是人,那么就要按人头买票。我们初步估计,只要煤矿的煤炭年产量超过三十万吨,那么我们铁路一年的利润少说也能有十万银元。如果货运重量超过百万吨,那么铁路一年的利润能有四十万元以上。”

画个大饼。

不过蒋鸿遇画个大饼,并不是无的放矢。只要真的开通这条铁路,因为这条铁路连接的是矿场和大江之间的路,一定会盈利的,这是无可置疑的事情。

清末中国开通的几条铁路,都是盈利颇丰。要不是如此清末和民初的时候,中国也不可能出现那么多的铁路热,多少人都想投资铁路。

“矿务局已经决定整合目前在重庆周围的煤矿厂,成立一家重庆煤矿集团公司。而且矿务局也和英国人达成协议,购买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机器来改造重庆周围的煤矿,增加他的产量。春节过后,这一批机器估计就能够入川,最晚明年四月份这批机器就能够安装好。到时候我重庆的煤炭产量会是成倍的增长。”

宋育仁插了一嘴。

“蒋市长,你有什么话可以直接说。”

李阳已经大致明白了蒋鸿遇的意思,但具体的好需要听听蒋鸿遇的意思。在目前的重庆士绅当中,李阳和政府的关系算是非常不错的。

李阳的哥哥李湛阳已经去了成都,要见段勋这个四川省长。因为李湛阳是辛亥年四川革命的功臣,也是同盟会出身,更重要的是从清末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在政坛。现在段勋入主四川,李湛阳要么是退隐,想要继续在政坛蹦,肯定要和段勋见见。因为李湛阳的身份,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出山的。李湛阳早在清末就已经是一省高官,辛亥革命之后在四川军政府的地位也不低。

本来李湛阳还想看看形势的发展,可是随着熊克武、朱之洪,以及宋育仁、张澜都开始出现在段勋的政府当中,李湛阳也等不下去。

以李湛阳的资历和能力、声望,只要出山那就是政府高官。加上最近李家和政府的合作越来越多,因此李阳作为重庆士绅的代表开口。

“好。我也不瞒各位,目前政府要花钱的地方太多,所以建设这条铁路,包括成立一家大型的煤矿集团手头有些紧。因此我们决定接受私人参股。”

“蒋市长,你如何保证不会出现清末‘铁路国有’的事情不再发生?”

蒋鸿遇的话刚落,坐在李阳旁边的一个年轻人突然开口。此人今年二十九岁,年纪不算很大,但却没有人忽视他。因为他是重庆巨商杨文光的第三子杨粲三,是杨文光最倚重的儿子。不仅仅是如此,杨粲三本人也是非常出色的生意人。

清末四川保路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一时市场混乱,物价大跌。杨粲三乘机“杀价”,囤积货物。没几个月,辛亥革命成功,蜀军政府成立,市场复苏,物价回涨,聚兴诚商号及其他几家联号获利数十万银两。一时之间杨粲三的大名在重庆各地流传。辛亥革命之后,杨粲三扩大票号业务,先后揽办了重庆铜元局购销业务,取得了代收川北盐税的特权,每年承汇总额逾900万两。民国元年和民国2年的汇水及存放款收益达27万两。

这就是杨粲三。

这些年他开始打理家里一些生意之后,短时间之内就已经帮助家里挣了近百万资产,成为目前四川名声最响亮的商界年轻精英。

杨粲三的名气太大,连蒋鸿遇都一眼认出了此人。

“杨少东家,我空口白牙跟你保证,我相信你们也不一定相信。重庆市政府愿意和大家签署一份合约,盖上我重庆市政府的大章,也让省长亲自盖章。然后这份合同公开在我四川各大报纸上发表,以此来表明我们的诚意。”

四川这些人是心有余悸。因为清末的时候,朝廷一句话就是“铁路干线国有”的政策。

杨粲三听到蒋鸿遇的保证,立马高声道:“蒋市长,我代表我们聚兴诚(杨家公司名称)愿意在重庆煤炭集团公司入股十万银元,在这条铁路上入股十万银元。”

大气。

四川虽然是内陆省份,富豪比不上江南地区,但也不能小觑这里的富商。不说李湛阳、李阳这个号称西南首富的李家,眼前杨粲三的杨家也是身家几百万的巨富之家。因为他们家做的就是银行的业务,杨家聚兴诚本来就是票号,去年他们家还开办了聚兴诚银行。

因此一出手就是二十万银元。

这不是杨粲三多么支持段勋和蒋鸿遇,而是杨粲三没有办法。杨家产业众多,当中收入最高的一笔买卖就是重庆铜元局和川北盐税的业务。每年光是重庆铜元局和川北盐税的金额就有近千万,有了这笔钱杨粲三的银行利润一直很高。

可是现在不行。

段勋入主成都之后,目前杨维把几个官办银行合并,成立了西南银行。这些本来交给民办银行的业务全都交给西南银行,一下就断了聚兴诚银行的业务。没有了这笔业务,聚兴诚的经营立马变得非常困难。

因此杨粲三也在找寻其他的业务。刚刚听了蒋鸿遇的介绍之后,杨粲三对于煤炭公司和铁路都有了很大的兴趣。所以才会如此豪爽的给出二十万银元。

当然也有其他的原因。

既然西南银行崛起不可阻挡,杨粲三希望自家的银行能够有机会和西南银行合作。银行之间可以合作的项目很多,特别是自家的银行在重庆都是大名鼎鼎的。

“我邓家出五十万。三十万入股煤炭集团公司,二十万入股铁路。”

坐的比较靠后的一个年轻人紧接着开口,吓了大家一跳。大家看了一下那个人,很快都转过头。因为敢于拍出五十万的,绝对是重庆巨富,大家都认识。

穿的很是招摇,一看就是土老财。

此人叫邓芝如,是重庆大盐商,甚至是整个四川都数得上号的大盐商。靠着川盐的买卖,成为了整个四川都数得上号的大富豪。

不过他和杨粲三一样。

都在找机会。杨粲三是因为本来做的政府银行生意,突然被西南银行抢走,所以找别的路。而邓芝如就更无奈。本来作为重庆大盐商,邓芝如的家族不仅在内江、自流井地区有自己的盐田,还有自己的盐队。靠着重庆这个码头,在西南省份、中部省份销售食盐,短时间之内就聚敛了惊人的财富。

可是段勋入主成都之后,单独成立一个盐务管理局,还成立了一家四川盐务公司。把川盐的一切都给垄断,全变成了官办的,断了他们这些盐商的买卖。现在想要卖盐,只能是得到政府的批准,然后从盐务公司买盐,再把他们卖出去。而想要得到政府的批号,不仅要交一笔惊人的押金,还需要有政府那边的人脉支持。

本来邓芝如也想做一些手脚。

可是看到内江和自流井地区,敢于反抗的人,都被军队枪杀之后,邓芝如立马就打消了这个年头。之后更是看到段勋的部队强硬的处理哥老会,短短一个月之内死在政府扫烟过程当中有名有姓的哥老会老大就有一百多人。

这种狠辣,让邓芝如明白硬顶不是办法。眼前控制四川的段勋还有他的部队可不是四川人,他们在四川和四川本地人可没有多少交情,用不着看其他人的脸色。该下狠手的时候,段勋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既然硬的不行,邓芝如就选择软的。所以他希望参股政府工程,以此来讨好政府,让政府给自己发放许可证。所以才会喊出五十万。

蒋鸿遇和宋育仁两个人交流了一下,心情都是非常不错。想要开办大型的煤炭集团公司和建设铁路,加起来估计需要千万银元上下。这对于政府的压力非常大。

所以才会选择让这些土财主参股。

首节上一节170/19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