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反动派 第1327节

航空运输行业。

随着飞机的发展,航空运输行业的确是在迅猛的发展。如飞机发展最快的美国那边,已经有很多航空公司,开始从事航空运输业务。

太古洋行这是看上了中国的市场。

中国的优势是什么?

人多。

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大爆炸,有钱人也是越来越多。其实一个航空公司,目前来说不需要运太多人,只要一年能有几万乘客,就能够挣很多钱,比任何行业都挣钱。因为目前的世界来说,能够坐飞机的都是富豪阶级。

他们坐一次飞机的飞机票,是普通打工人员一年的收入。如果说是农民,他们一次的飞机票,是农民好多年的收入。

在这样的飞机票价格面前,只要一年有几万客户,航空公司就能够挣大钱。

“这个可以考虑。我回京之后,就会让我们的商业部,空军那边论证一下,开放航空领域的可能性。如果到时候真的允许成立航空公司,我们政府一定会优先考虑太古洋行这样的老朋友的。”

段勋点头。

发展航空有很大的潜力。只要是挣钱的行业,段勋都愿意支持他们的发展。因为他们的发展,会解决很多就业,更重要的是可以推动上下很多领域。以及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税收。

如果中国的航空业发展,那么肯定进一步推动中国飞机制造行业。现在中国的飞机制造厂,生产的飞机都是空军的订单。

他们的发展是依赖于政府的军费。可是如果民间航空公司发展起来,必然会给中国自己的飞机制造厂带来大量的订单。

有钱之后,他们就可以自己发展,而不依赖于政府的拨款。

“谢谢,段将军。”

“我们是多年的朋友,这都是应该的。”

段勋笑笑。

段勋并不怕外资,也不怕民营资本的扩大。因为段勋目前牢牢控制着中国的政权,控制者中国的军队。

然后以政府的名义,控制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从银行开始,往下采矿业、交通设施、邮政、电话电报、钢铁产业,以及其他大部分行业虽然没有直接控制,但都有政府的官股。

所以让外资在某些行业挣钱,段勋是不在意的。让这些外资进入中国,活跃一下中国经济,段勋还是很支持。

“段将军,我想申请一张在哈尔滨成立外汇汇兑银行的牌照,不知道可不可以?”

爱德华多伍德开口。

段勋看着爱德华多伍德道:“你要成立一家银行?”

“是。”

爱德华多伍德和段勋合作最久,目前中国最大的糖厂,四川炼糖厂就是四川省政府和爱德华多伍德合作成立的,中国最大的自行车厂也是四川省政府和爱德华多伍德成立的。

当年段勋在四川的时候,想要发展四川经济,发展四川工业,但极度缺乏资金。所以和爱德华多伍德合作很多。因为当时的爱德华多伍德和金融圈关系很深,和洋行有很多关系,可以帮段勋融资。

所以目前四川很多工厂,包括炼糖厂、自行车厂、四川造船厂和修船厂,乃至于一些铁路和公路都有爱德华多伍德带来的资金投资。

“段将军,你们在哈尔滨成立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的决定实在是太明智了。哈尔滨不仅会成为中国自己在东北的贸易中心,而且还会成为和苏联、日本的贸易中心,就是美国、加拿大他们的商人也是涌入那边。那里必然会成为远东又一个金融中心。因此我也想在那里成立一家银行,从事外汇汇兑的业务。”

段勋点点头。

哈尔滨的确是优势很大。这里是中国东北的贸易中心,和苏联、日本做生意的贸易中心。以及苏联、蒙古、东北这些地区往北美的物资出口,也是经过哈尔滨,最终从海参崴那边出口。所以哈尔滨目前的建设真是如火如荼。

不说中国自己的银行,苏联、日本、加拿大、美国这些地方的银行,都想要在哈尔滨成立银行做生意。申请银行牌照的银行已经排队等候。

可惜自从段勋整理了中国的金融之后,对于银行牌照管的非常严格。地方政府已经没有任何资格发放银行牌照,必须是中国银行发放。

而这两年当中,中国银行是一张银行牌照都没有批准。

不过不代表中国银行以后不发放银行牌照。因为中国这么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金融发展的要求也很高。也需要更多的银行。

只是现在收紧了而已。

爱德华多伍德想要一个银行牌照,段勋是不会拒绝的。

“伍德先生,你可以跟中国银行按照正常程序申请。”

“谢谢段将军。”

“没什么。”

段勋摇头。

对于他们的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段勋都不会反对。因为大家一直以来合作很好,在经济上属于互惠互利。

三个人谈的很好。

他们两个人作为英商,也替很多想要在中国做生意的英商求情。希望中国能够真正按照“中英通商协议”平等对待英商。

对于他们的要求,段勋都很愿意倾听。谈完了经济问题之后,段勋才道:“两位,今天和两位见面,我也有一个事情想要求助两位。”

“段将军,请说。”

互惠互利。

他们两个人靠着中国市场迅速的成为了世界顶级富豪。而且和段勋合作,应该是和中国政府合作,帮中国政府搞定了很多订单。如中国想要进口的不少机器设备,都是通过他们两个人。在这中间利润也很高。

“我想做一笔军火买卖。”

“段将军是想要购买军火?”

“对。”

爱德华多伍德和乔治斯怀尔有些面面相觑。现在的中国又不是清末的中国,全国那么多的军工厂,根本不缺乏军火。

两个人和段勋合作多年,对于段勋的实力还是有所了解的。中国的那些军工厂,如果火力全开一年生产五六十万支步枪都是绰绰有余,以及生产火炮、机枪,满足中国军队很是轻松。

购买军火?

两个人完全不明白。

首节上一节1327/19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