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春 第498节

 紧接着,王骥让这位船员随船前往大明,沿途都停下来做煮盐实验。

 结果刚到西非,就发现好几处优质产盐地,最终选定后世的塞内加尔为盐场。因为那里不但适合煮盐,而且有河口三角洲,水资源非常丰富,适合进行移民开发。这里还有大象,可以杀了取象牙,卖到大明非常赚钱。

 最最重要的是,这里属于无主之地,葡萄牙虽然宣称占有,但一直没有设立殖民点。

 当王骥的船队抵达大明时,已经是绍丰十八年。

 留在大明的王澈、王骐兄弟俩,在多次落榜之后,终于双双考中进士。他们两个,会试成绩都非常低,一个第一百八十名,一个第二百五十六名,但殿试文章全部列为一榜!

 拆卷之后,王澈状元,王骐探花。

 朱载堻都看傻了,皱着眉头对阅卷大臣们说:“此为何意?”

 次辅严嵩说道:“陛下,此次殿试并无舞弊之举。若真要舞弊,天竺王的两位公子,何至于今年才考中进士?”

 “倒也是,”朱载堻的怒火稍息,又问,“但又为何如此巧合?”

 阁臣夏言说道:“陛下,恐怕并非巧合,而是两位王公子的眼界非同寻常。”

 朱载堻默然。

 今年的殿试题目,是让考生们阐述,如何在不与民争利的前提下增加朝廷税收。

 王澈从经济学角度入手,阐述户籍改革的必要性。王骐从发展工商业、抑制资本家入手,阐述“义利”这一大话题。

 他们两个家学渊源,又深谙朝政,眼界和学识都远超同类。而且,他们拜师杨慎和罗钦顺,辞章、义理都属于佼佼者,更继承了王渊写议论文的严谨风格。

 两人的策论文章,因此写得高屋建瓴、辞章华美、义理透彻、论述严谨,让阅卷官们一看就拍案叫绝。

 更可怕的是,负责批改试卷的官员,有三分之二是王渊的同僚、旧友或门生。而殿试文章不需要誊抄朱卷,王澈和王骐的笔迹,瞬间就被阅卷官们认出,毫不避嫌的全部评为最优等。

 王渊的两个儿子,一个状元,一个探花,这让朱载堻非常纠结,怎么就摆脱不了老师的影子呢?

 朱载堻再次拿起答题卷,仔细把两人的文章再读一遍,然后他就陷入长久沉默当中。

 首辅田秋低头不语,不发表任何意见,他被戏称为“菩萨首辅”、“木胎宰相”,真正的决策者一直都是次辅严嵩。

 朱载堻仔细思考之后,终于说道:“吕调阳为状元,王澈为榜眼,王骐为探花。”

 众人长舒一口气,总算没把王家两位公子,直接从一榜当中给踢出去。

 至于朱载堻钦点的状元吕调阳,此人的文章写得四平八稳,没啥新颖奇特之处,胜在义理透彻且找不出任何漏洞。

 王澈的状元虽然没了,可以说是被打压,但也可以说是一种保护。

 王渊已经海外封王,他的儿子,在大明有没有科举资格,这一直是个刻意回避的问题。曾有言官,建议剥夺二人功名,满朝王党集体沉默,内阁也不受理此疏,气得朱载堻把捅篓子的言官贬为知县。

 而今,若哥哥考状元,弟弟考探花,传出去必然轰动朝野,然后就是招来汹汹物议。

 朱载堻临时更换状元,失去状元身份的王澈,反而会得到大家的同情,而不是被质疑殿试舞弊。

 “陛下圣明!”众臣高呼。

 朱载堻的手段愈发高明,既打压了王渊的儿子,被打压者还得真心感谢他。

 朱载堻转开话题,问道:“殷洲栎县知县,还未赴任吗?”

 吏部尚书宋沧回答:“一直称病。”

 朱载堻说道:“那就让他别当官了,等病好了重新科举。”

 宋沧说道:“这次会试,有两个落第举子,倒是主动请缨赴任栎县。一个叫海瑞,一个叫李修道。”

 朱载堻赞许说:“这才是能为国分忧之人,便让海瑞去殷洲做栎县知县,给李修道选一个上县做县丞。殷洲太远,往返不易,任期又长。海瑞若欲携妻前往,朝廷赐予银元一百块做安家费。若他还未娶妻,特准其在辖地内婚配,此为特例。”

 大明地方官,原则上不许在辖地内结婚纳妾,这是防止文官和地方势力搞裙带关系。

 就这样,海瑞不用回去当老师了,并且成为大明第一个海外知县。

 至于张居正,这个时空就没有张居正,只有一个叫张白圭的进士。他没有遇到李士翱,因此没有改名叫张居正。他也没有遇到顾璘,因此提前三年考中举人,但还是落榜好几次才中进士。

 如今,张白圭正在福建做知州,以庶吉士身份外放地方,考满之后至少能连升两级。

 大明这几年还不错,除了陕西连续干旱,其余地方可谓风调雨顺。

 就连去年京畿地震,也只例行祭祀祈祷而已,君臣们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这种年月实在太爽了,跟正德朝的灾异相比,朱载堻简直就是老天爷的宠儿。

 盛世修典籍,太平纂鸿帙。

 大明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在籍人口已经突破一亿三千万,国库丰盈,四海安定。

 在王渊主修《武皇帝实录》、《绍丰大字典》、《大明广舆图》之后,朱载堻又命人修订《四书大全》、《五经大全》,对四书五经的理解追及汉唐,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程朱理学的思想桎梏。

 另外,朱载堻还让边镇将领,包括被圈养的海军左都督朱英,一起总结他们的军事经验,令朱英、俞大猷、唐顺之编撰了一本《绍丰武编纪要》。

 唐顺之升得非常快,目前已经是兵部左侍郎,完全不受王渊弟子身份的影响。

 这源于朱载堻和王渊的一封通信。

 王渊虽然远在印度,但每年都会跟朱载堻通信,朱载堻也会请教一些治国当中的疑惑。

 朱载堻有一次问道:“先生诸弟子,以谁为最优?”

 王渊回信道:“唐顺之有宰辅之才,又兼品性高洁,可为太子师。”

 这个评价很高,意指朱载堻哪天出现意外,唐顺之可以辅佐下一任皇帝。就算朱载堻长寿得很,也可以放心的把太子交给唐顺之教导。

 朱载堻立即招来唐顺之,一番交谈下来,皇帝感到非常满意。无论他提出什么疑问,唐顺之都能解答,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农田水利、经学史籍……就好像没这人不懂的事情。

 朱载堻又派出锦衣卫,秘密调查唐顺之的为人。

 结果发现,唐顺之非常自律,每天都是上班、读书、练武,偶尔参加物理学社聚会,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享受。他为官多年,全家还在租住民房,并没有购置房产和土地。

 于是乎,唐顺之获得快速提拔,并且成为东宫主讲老师,明摆着是要培养成今后的首辅。

 唐顺之这种自律真的很难得,因为随着盛世到来,大明从上到下都开始弥漫着一股奢侈之风。

 就连朱载堻自己,都开始花钱大手大脚,将京郊的好山园扩建得无比华丽,而满朝大臣居然对此毫无异议。因为这是皇帝自己出钱,征召的民夫和工匠,都给足了口粮和工资,不但不会惊扰百姓,还能给京郊百姓提供就业机会。

 另外,大明官员和文吏的工资,在王渊改革的基础上,又集体提升了一个等级。

 王渊改革的好处,已经彻底显露出来,涌现出一大批歌功颂德的文人。当然,他们的侧重点是皇帝,将改革之功全都算在皇帝身上,似乎在刻意淡化王渊的作用。

 只有一个行业,一直在歌颂王渊,那就是足球!

 足球联赛的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铁路兴起之后。如今,从北京向东至蓟州,向南至淮安,这些城市搞出大型联赛,球员们经常坐着火车异地打球,关键赛事一票难求,顶级球员的转会费高达白银数千两。

 有朝鲜留学生,在文章里写道:“吾在天津逗留半月,某日万人空巷,百姓皆往郊外疾奔。问一挑担小贩,其言蹴鞠联赛是也。不惟男子喜蹴鞠,女眷亦多趋车而往,车驾轿辇绵延数里。赛场之外,商贩云集,果脯蜜饯有之,瓜果面食有之,亦有新物如炒瓜子、炒花生、烤红薯、烤玉米之类。吾问一路边走卒,其言卖苦力为生,月得官钱千余文,全家饱暖无忧,偶可饮酒食肉。升斗小民已殷实至斯,况呼士绅贵胄?天朝上国,自古无有此极盛者也……”

第770章.768【大明水师的扩张】

 西苑。

 朱载堻一边给大象投食,一边说道:“户部和兵部,都反对造蒸汽船,你就不要再来哀求朕了。”

 “百年之后,蒸汽船必为大势所趋。请陛下谋万世!”工部铁道司员外郎凌夏磕头说。

 朱载堻拍拍手上的灰尘,转身微笑:“你先起来说话。”

 凌夏爬起来跟在朱载堻身边,他只是普通匠户出身,而且没有考取功名。只因带头发明蒸汽机、蒸汽火车,被王渊不断破格提拔,而今升到工部员外郎已经封顶,再升下去必然遭受百官弹劾。

 朱载堻耐心解释道:“蒸汽船,实在是没什么用处,至少现在没什么用处。但朕也算学过物理之人,岂能不知好歹?你勤勉做事,朕一直看在心里,且拨内帑银元五万块,你继续改进那蒸汽船。总得远远优于帆船,朕才有理由多造几艘。”

 “陛下圣明!”凌夏大喜。

 初代版蒸汽船真的很废物,发动机又重又大,而且航行效率也不高。

 一艘200料的海船改装为蒸汽船,发动机和煤炭的重量,就已经耗费船只一半的载重,根本就装不了多少货物。

 若是制造400料以上的蒸汽船,耗煤量大大提升的同时,航行速度还慢得像龟爬。这种蒸汽船,不管是拿给海军将官,还是让大明海商评价,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凌夏离开西苑之后,被负责对接内库的近侍太监,带去见内承运库掌印太监,得到一份领五万两内帑的文书。

 接着,又去找佥书太监交割兑现。

 佥书太监喊来司库太监,一番操作之后,凌夏顺利领到四万块银元。

 这些钱,还不能自己拿走,得内库员工帮忙运送,半个京城的距离,需收取运费一千块白银。

 王渊和杨廷和打压太监时,太监们表现得最为清廉。

 朱载堻刚刚继位那几年,也严查太监贪污,搞得太监比文官还要廉洁。

 但十多年过去,太监已经摸清皇帝的脾气,也适应了新的內官监督制度。他们虽然不敢像前辈们那么凶残——张永直接把几十万两库银搬回家,但还是重新形成一套吃拿卡要的潜规则。

 比如朱载堻赐给凌夏的五万两研究经费,按例先抽走一万两再说,由掌印、近侍、佥书、司库瓜分。至于其他小喽啰,则从一千两运费里分账。

 五万两内帑赏赐,实际出库三万九千两,其实已经算很良心了。

 凌夏对此也很无奈,如今的满朝文武,除了金罍、常伦等混不吝,谁敢没事儿跑去触太监的霉头?

 金罍还在当刑部尚书,至于常伦,已经被升去做南京户部尚书,估计这辈子都没法再回中枢。

 翌日,凌夏收到拜帖,一看是王晹的名刺,连忙让家仆约好时间。

 两天之后,物理学社社长、物理学院掌院王晹,亲自前来登门拜访,凌夏站在堂前恭迎。

 一番闲聊,王晹说起此行目的:“听说,凌工部造出了蒸汽船?”

 凌夏解释道:“造是造出来了,但暂时没有实用价值,还需继续改进才行。”

 王晹笑道:“凌工部还不愿去天竺吗?”

 凌夏为难道:“我不去天竺,并非贪恋大明富贵,而是天竺那边不方便搞机器研究。先生出海之时,曾与我有一番长谈,约好了十年之后再去天竺。”

 “原来如此,”王晹点头说,“那蒸汽船的图纸,可否送给先生一份?”

 凌夏说道:“这是理所当然之事。”

 初代蒸汽船的图纸,就这样飘洋过海送去王渊那里,扔给天竺的物理门徒们进行改进。

 移栽吕宋的橡胶树,已经割胶好几年,主要用于蒸汽纺织机和火车。

 王策这个吕宋国王,可谓富得流油,坐拥好多处金银铜矿,卡住南洋香料的两条航道之一,现在又多了橡胶这种战略产品。当然,吕宋的橡胶林,暂时还未形成规模,只陆陆续续移栽成活几百棵而已。

 多年的移民、繁衍、归化,吕宋国的正册人口,终于突破400万大关。

 于此同时,王策开始入侵苏禄苏丹国。

 苏禄国,一共有三位苏丹,可以称作“苏鲁苏丹联合酋长国”。

 这三个苏丹,被大明官方称为东王、西王和峒王。

 东王的领地,是棉兰老岛西部及附属群岛。

 西王的领地,是巴拉望岛及附属群岛。

 峒王的领地,在加里曼丹岛北部沿海地区。

 永乐年间,三王一起随郑和进京面圣,回程路上东王病死于山东德州。大王子回国继任王位,王妃和其余子嗣,全部留在德州定居,其后裔多以安、温为姓氏。

 王策随便找了个姓安的德州籍水手,硬说是东王留下的后裔,然后质疑现任东王血统不纯。

 于是乎,打着恢复正统的旗号,王策开始进攻棉兰老岛西部——棉兰老岛东部,早就已经是吕宋国土。

 在出兵的同时,王策给另外两位苏丹写信,让他们不要掺和东王内政。

 三位苏丹,同气连枝,怎么可能不抱团?

 但是,王策封锁北方了香料航道,又贿赂大明南洋水师提督五千两黄金,让其封锁西方香料航道。在利益受损之下,西王和峒王治下的苏鲁商人,逼迫这两位苏丹不得参与战争。

 两位苏丹大怒,开始整治国内商贾。

 王策趁机出兵,陆军轻松占领东王的棉兰老岛地盘,又集结海军进攻其群岛港口。在西王和峒王还在处理内政时,东王已经损失一半国土,并且王宫被占领,东王仓惶迁都至霍洛岛。

首节上一节498/5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