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春 第127节

 两个王家的女仆走进来,分别坐在两辆纺车之前,开始给男人们演示如何使用纺车。

 等大家都理解之后,王渊笑道:“请画出纺车的力学做功图。”

 “这个新鲜!”

 杨慎、杜瑾和宝朝珍顿时来了兴趣,将日常可见的机器,用力学图表达出来,这就是在搞学术研究啊!

 三人蹲在纺车前,反复观察其做功过程,合力画出力学示意图。

 但接下来就苦恼了,大家围绕着如何增加装置,提升纺车的做功效率,这玩意儿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实现的。

 实验室助理钟安的数学水平,已经从小学三年级晋升为四年级。他以前旁听过力学课程,但听得半懂不懂,对大家画出的做功图也一知半解。

 这小子听着众人激烈讨论,自己蹲下去踩纺车,再去瞅那个力学图,突然弱弱地说:“那个……能否在踏条下边,垫一块什么东西。让脚踩踏条时更方便使力,也不怕踩得过猛收不住。”

 杨慎、杜瑾和宝朝珍都没当回事,因为钟安的想法换汤不换药,根本不能大幅度提升纺车效率。

 王渊也对纺织机一窍不通,但为了提升钟安的积极性,还是让工匠过来进行改造。没有什么大改动,就是在踏条下面,钉一根小木桩而已,几分钟就能完事。

 再让妇人坐过去纺棉,那妇人顿时惊喜道:“这下子好轻便,也不用管脚上的力道了。”

 从元代到明中期,将近两百年的时间,一直都在使用这种脚踏式三锭纺车。不但需要织妇心灵手巧,还考验脚踩的力度和速度,熟练工和生手的工作效率有着天壤之别。

 仅仅在踏条下面加个小木桩,就能防止脚踩时用力过猛,让踏条的扬抑运轮更加灵巧。而且,踏条与轮辐所形成的杠杆作用,带动皮弦上的铤均匀旋转更加自如,从而大大提升工作效率,纺出的丝条和棉条也良品率更高。

 “可以啊,你小子脑瓜子很灵活!”王渊笑着夸奖。

 钟安挠头傻笑:“我以前没摸过纺车,刚坐下去试了几脚,不是用力过猛,就是用力过轻。我就想啊,下面如果有个东西挡着,就不怕踩得太重了。”

 就这么简单的事情,近两百年却无人改进。

 所有生手在初学的时候,精力都放在如何控制力道上,却没人想过在下面加一根木桩。这个小改动,要等嘉靖朝之后,南方纺织业大兴,民间商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才发现。

 既然跟学术有关,那就不能随便乱改。

 王渊这次亲自动手,测算此辆纺车的各种力臂、纺轮重量等等。花了整整两天时间,终于测出小木桩的最佳高度,将纺车的整体性能做到最优化。

 可惜,由于纺车属于全手工制作,每辆纺车都存在着差异,如何安装小木桩也肯定不同。王渊测出的数据,只适合此辆纺车,如果推广开来,就全凭工匠的经验和手艺了。

 在王渊的仿佛测试和改进之下,只多加一个小木桩而已,原来同时纺三繀的纺车,竟然可以做到同时纺五繀丝绵。而且操作更加便捷,初学者更易上手,工作起来没那么消耗体力和精力,纺车的机器损耗也大大降低。

 工作效率嘛,大概提升了两到三倍。

 “这是你的赏银!”王渊亲手把五两银子递给钟安。

 “先生,我……我也没干什么。”钟安吓得不敢接,他就灵机一动出主意而已,五两银子也太多了。

 王渊笑道:“这东西非常有用,算是买断你的技术。”

 杨慎、杜瑾和宝朝珍三人,虽然对钟安的改动也感到惊讶,但不认为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因为没有对纺车进行本质改变。他们三个正在密切合作,想要造出同时纺十多繀的纺车,那才是真正实现质的飞越!

 而王渊,正在考虑建作坊,两三倍的工作效率,足够他小赚一把了。

 之所以是小赚,而不是大赚,只因这个改进太简单。等他卖出的商品造成市场波动,必然引来同行暗中打探,百分之百会迅速传播出去。

 真正能赚大钱的,还是杨慎、杜瑾和宝朝珍三人正在研制的复杂机器!

第185章.185【买地建厂】

 经过改进的明代脚踏式纺车,工作效率已经很接近珍妮纺纱机,前者同时可纺五锭,后者同时可纺八锭。

 这两样东西,其实都垃圾得很。

 中国早在南宋末年,就已经出现水力大纺车,一台纺车锭子多达三十二枚,是珍妮纺纱机的四倍,昼夜可纺纱一百多斤!

 可惜,这玩意儿主要用来纺麻纱,不适用于纤维短、拉力小的棉花。明代棉纱成为市场主流之后,水力大纺车就渐渐弃用了,并非是技术失传的原因。

 至于棉纱为啥成为市场主流,只因其便宜、轻便、保暖。欧洲人这时还不会纺棉,棉布将成为明朝对外出口的又一大核心商品。

 中国的小农经济很脆弱,一旦纺织效率成倍提升,将出现两个严重后果。第一,家庭纺织被摧毁,无数小民失去重要财源;第二,棉花种植逼退粮食种植,遇到特殊年份将造成饥荒。

 想解决这个问题,朝廷必须开海,让大量纺织品输出到国外市场。

 王渊只能一步一步来,先搞个纺织作坊再说。

 王渊自己不可能亲自做生意,那纯属在浪费时间,必须找一个职业管理者,而且还得非常可靠才行。

 “不知先生何事召见?”王文素拱手行礼。他都快五十岁了,没有正式拜师,跟王渊的关系亦师亦友,但平时见面都执弟子礼。

 王渊笑道:“尚彬请坐。”

 王文素端正坐下。

 王渊问道:“在户部感觉如何?”

 王文素摇头苦笑:“官小,事多,权微,责重。”

 这就是大机构小官僚的生活常态,没有油水可捞,事情却一大堆,出了问题还得背锅。

 王渊说:“听尚彬的意思,似乎在户部做得不怎么愉快?”

 王文素叹息道:“我因为钻研算学,连先父留下的生意都放弃了,没成想做官比做生意还忙。唉,早知如此,就不该答应陛下当这个检校!”

 “毕竟是个官身。”王渊说。

 “确实。”王文素点头认可,若非舍不得官身,他早就辞职不干了。

 九品芝麻官,好歹也是个官。

 王渊问道:“我欲开设纺织作坊,不知能否推荐可靠之人,来给我担任作坊掌柜。”

 王文素皱眉道:“这个真不好说。我能推荐好几人给先生,但他们是否值得信赖,得日子久了慢慢观察。而我认为值得信赖之人,又绝不可能给人做掌柜,他们都有自己的主见。”

 王渊表示可以理解。

 王文素笑道:“先生何必舍近求远,杜良玉(杜瑾)家中世代经商,他从小耳濡目染,当一个小小的作坊掌柜很轻松的。”

 王渊摇头道:“人家大老远跑来向我求学,连生员功名都不要了,我怎么好意思让他帮忙经商?”

 “那就去别的商号挖人,”王文素出主意道,“必须挖那种大商号的二掌柜、三掌柜,他们注重名声又有本事,不会轻易做背叛东家的事情。”

 王渊担忧道:“我一个小作坊而已,能挖来大商号的掌柜?”

 王文素提醒说:“先生是翰林院学士,又名动直隶。若此人膝下有子,不妨收来做亲传学生,这样就能轻松招徕人才了。”

 王渊对北京的商号毫无了解,他又去跟顾应祥讨论此事。

 顾应祥哈哈大笑:“何必那么麻烦,你就开一个作坊而已。直接去户部请一个算账的,再去工部请一个负责管理的和一个负责收货的,把纺出来的棉纱卖给外地商贾即可。”

 “妙啊!”王渊拍手大赞。

 六部有很多杂官佐吏,杂官肯定请不来,佐吏却能轻轻松松招揽。只要王渊收他们的儿子当学生,这些佐吏恨不得免费帮王学士打工。

 经营人才或许麻烦,管理人才则遍地都是。

 就拿工部织染所来说,一把手织染大使也就正九品小官。他们手下有不少管理人才,而且陆陆续续开始失业,都不用王渊承诺收学生,给点银子便能弄过来当生产主任。

 永乐年间,北京织染所定员近千,现在只剩下二百来人,一大堆失业的不知道该干嘛。

 官方织染所衰败,主因并非官员贪污,而是跟不上商品结构转型。

 明朝初年的棉纺业不发达,官方织染所主要制造丝织品。但到正德年间,棉纺品已经成为主流,养蚕农户纷纷改种棉花。官营项目又没法彻底改变,你总不能让皇帝、嫔妃和官员都改穿棉衣吧,于是织染所渐渐原材料缺乏,只能被迫不断缩减规模。

 现在,大明的主要丝织基地在江南,其次是山西,再次是四川,然后是闽粤,最后是河南,北直隶已经没几个农户养蚕了。

 不过北直隶的棉花种植却异常兴盛,可能是河北太冷的原因。河北、山东乃明中期头号棉花种植带,江南的很多棉纺织品,都需要从河北、山东采购原料。

 直至后来海运走私兴起,江南的棉花种植面积才不断扩大,其贸易对象是东南亚和欧洲客户。

 王渊从户部和工部,一种招了五个佐吏,并将他们的儿子收为学生。

 一个叫常兴,担任总掌柜,类似总经理;

 一个叫李德隆,担任总监事,类似厂长兼车间主任;

 一个叫费玉明,担任账房,类似财务总监;

 一个叫陈贵,负责采买,类似采购部长;

 还有一个叫陈春,负责销售。其实就是跟客商联络,都不用自己运输,客商会上门把货运走。

 在时间上有些尴尬,距离棉花收获期,还足有三四个月,王渊的棉纱作坊找不到原材料,去年河北、山东的棉花早被江南商贾收走了。

 那就先买地建厂,而且不建在北京。

 一来北京的土地太贵,二来达官贵人太多,指不定今后闹什么幺蛾子。

 王渊派那五个佐吏,前往天津卫考察,很快便选定了一块地皮。

 那破地方人烟稀少,因为全是盐碱地,连卫所军官都懒得去霸占——正德年间,天津地区的盐碱化非常严重。直至万历年间,才有登莱巡抚汪应蛟治碱,组织军民囤淡水洗盐,竟让无法种庄稼的荒地,水田亩产四石以上。

 选定地皮后,王渊其实可以请田,反正那里荒无人烟,直接让皇帝赏赐给他即可。但王渊没有贪图便宜,而是耗费一百两银子,向天津卫购买了五百亩荒地。

 这五百亩地皮内,也有少量农户和渔民,王渊另外出钱让他们搬迁。愿意搬迁者,王渊帮他们落户;不愿搬迁者,暂时留下来也行,反正初期厂房面积很小,只占到地皮的一个零头。

 从马匪身上抢来的钱,从战场上搞来的战利品,还有皇帝赏赐的银两,王渊现在富有得很,可以随便任他霍霍。

 五个工厂干部成了工地负责人,先修可以容纳三百人工作的厂房,顺便修建简易的河边小码头,再整一片类似棚户区的住宅区域。

 不怕地方偏僻招不到工人,现在北直隶遍地流民,朝廷正在为如何安置而苦恼呢。

 王渊拜托杜瑾与宝朝珍,请他们出京拜见户部右侍郎王琼,顺便去工地那边查账防止贪污。

 王琼负责整个北直隶的赈济工作,安抚流民也属于他的职责范围。听说王渊想要招收流民搞作坊,顿时一拍即合,直接扔给王渊六七百个,还把户籍问题都一并落实了。

 这些流民大多拖家带口,女的可以招来做纺织工,男的可以搞搬运等体力活,拥有家庭还能减少闹事的可能。

 修建厂房和码头期间,男的可以做修筑苦力,女人则负责浆洗煮饭。就是粮食消耗有点大,米价实在太贵了,至少得等夏粮收获之后才能降下去。

 厂子虽然偏僻,交通却很便利。

 向西沿河可至天津卫,走大运河南北皆通;向东沿河直接入海,今后若能开海,非常方便进行海洋贸易。

 原材料采购更简单,河北、山东属于头号产棉区,负责采购的陈贵已经开始下单了。必须提前高价下单,否则到时候很难买到,毕竟他们是刚刚冒出来的棉纺商,而且河北、山东又遭受兵灾——今年的棉花产量必然锐减,而且收购价格成倍上升。

 天津的厂子还没修完,前线便传来喜讯,似乎在庆祝王渊从事商业活动。

 刘六刘七起义被彻底平息,贼寇主力已经全部消灭,只剩下零星贼寇还在肆虐地方。这比历史上要早得多,王渊居功至伟,毕竟他干掉了几根硬骨头。

 贼寇既除,生意自然更好做了。

第186章.186【皇帝作死啦】

 王渊终于又要去上朝了,曾经肆虐京畿的反贼已平,就连朱厚照都必须出来露面做做样子。

 候朝期间,王渊发现文武百官都面带喜色,一个个高兴得就跟过年似的。

 王阳明正在跟一个年轻人聊天,王渊立即过去见礼:“先生!”

 王阳明冲王渊点头致意,身边的年轻人则殷勤万分,作揖差点作成九十度:“见过王学士!”

 “这位朋友有些面熟。”王渊一时没想起来。

 王阳明介绍道:“这是我新收的学生,陈洸字世杰,跟你同科进士,前日刚刚受任户科给事中。”

 王渊抱拳道:“原来是世杰兄,有礼了!”

 陈洸笑道:“你我皆入先生门下,今后定要好生亲近亲近。”

 潮汕地区的朋友,想来熟知陈洸之大名。他在潮汕被称为陈北科、陈国舅,出现于各种戏曲文学作品当中,而且都是刚直聪明的正面形象。

 但在《明史》里边,陈洸又是奸臣的代名词,与民间形象完全相反。

 其实都不怎么准确,这家伙属于政治骑墙派,在嘉靖大礼议当中反复横跳三次,并帮助嘉靖皇帝对杨廷和派系进行了致命攻击。

首节上一节127/5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