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重返人生 第1275节

  毕竟方年的行程安排得很满,除了昨天在庐州多逗留了一个晚上,之前的每一天都横跨了两个城市。

  倒也不是说刚好昨晚累了。

  一方面是庐州前沿的事务确实比较多,另一方面是昨晚有个小宴会推脱不掉。

  孙淦泷高升在省里,吴嵘接任,老熟人了。

  方总现在的身份地位不同往日,能邀请到方年,对孙淦泷来说都算得上是有面子的事情。

  原本依托于庐州的庐州前沿,现在也成长到对安徽也举足轻重的地步。

  庐州更是受益匪浅,吴嵘也逮着机会,打算给庐州造点诸如IC之都、新兴科技城市、新硅谷的声势。

  除此之外,越是体制内的人越是明白方年有多大的资源和优势。

  其它方面一概不提,什么核高基啥的,就说才草草落下帷幕的宣德七连屿事情。

  只要不是傻子,都看得出来这里面到底是什么鬼。

  方总隐隐约约起到了一定的主导作用,以及充当了最前方的背锅侠。

  背锅侠这玩意……

  真不是谁想当就能有的。

  “……”

  …………

  …………

  不大一会功夫,关秋荷踩着细高跟凉鞋,咯噔咯噔从另一侧走进了客厅。

  自顾自坐下,双腿交叠在一起,关总慵懒道:“视察工作还顺利吧?”

  “除了庐州前沿行政部分有点小问题以外,其它很顺利。”方年回答。

  关秋荷又问了句:“在庐州多待了一天,有什么收获吗?”

  方年随口道:“倒是有件小事,安徽、中科大都在征求我的意见,也不知道上面是怎么想的,可能是觉得中科大前沿院发展得不错,打算升级一下。”

  “嚯,不赖啊。”关秋荷笑了笑,“你怎么回复的?”

  方年做了个手势:“当然是同意了,这次升级分两部分,一是扩容院区,理想情况是在下面扩建到100个研究中心;

  二是会升级行政级别,明年九月份以后会以单独的招生单位招收研究生。”

  “本来他们还想改个名字,叫先研院的,我就说也就那么一个字不同,不能这么欺负前沿

  他们一想觉得也对,我又说前沿今年再支持5亿扩建交叉研究中心,于是就还是用现在的名字。”

  关秋荷啧啧称奇:“方总可真有排面啊!”

  因为……

  方年说的是简称。

  实际上现在的全名叫:前沿中国科技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而想要改的名字明显会是: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区别大了去!

  前沿院其实等于是前沿+院,连研究都被缩略了。

  其实自打前沿院被投资建设以来,也不是没有人对这样的名字颇有微词。

  因为无论哪个名字里面都有前沿的注册商标。

  是很明显的能看出来跟前沿公司有关的。

  但无论是西方高校还是国内高校都有这样的形式,前沿并不是特例,最终也只能跟这次一样,不了了之。

  方年不再给钱,名字也改不了。

  之所以给钱,是因为前沿院的风气不错,壮大不仅于前沿有利,也于大环境有利。

  那些微词出现的原因也很简单,前沿院太不一样了。

  无论是做出来的成果,还是加盟院士、优秀教授的数量,还是风气,都与‘主流’格格不入。

  前沿院内里的研究生、教授、以及一些可以配合部分实验的本科生,都太专注学术研究本身了。

  没有什么拼了命的发论文晋升,没有开不完的所谓学术会议。

  只有研究。

  甚至最近还传出来每个前沿院都要拿下一个诺奖的‘不实’消息,更是过于的‘格格不入’!

  “……”

  关秋荷接过又冒出来的方歆小朋友递过来的茶杯,喝了口茶,说道:“对了,说到这个,下月1号,桐凤联合学校正式开园,我受邀去剪彩,你……要不要去?”

  方年一愣:“这么快?”

  “都两年了,要不是精益求精,去年都能勉强开园!”关秋荷瞥了眼方年,“比如,明年有5个在9月1号开园。”

  “而且从10年开始这个项目起,到现在为止已经投进去了15个亿,当康公益基金账上都还有几个亿。”

  方年咂咂嘴:“其实应该稍微给当康公益基金搞一点点资本运作,放大资金的。”

  然后说道:“到时候我过去给你当个司机。”

  看还是得去看一眼的。

  “……”

  关秋荷又说:“还有当康的Pre-IPO融资已经完成,材料也提交给了港交所。”

  “这个我知道,沈尼尔跟我打电话说了。”方年嗯了声。

  看了眼方年,关秋荷不无感慨道:“创立贪好玩恍如昨日,没想到眨眼就要上市了,而且可能会是港股史上最大的IPO募资量级,也不知道上市会被推多高的市值。”

  闻言,方年打趣了句:“都还没聆讯,港股的聆讯最长都有两年的,你就说得这么肯定。”

  “……”

  关秋荷都不稀得搭理方年。

  这种事情明显是十拿十稳的,Pre-IPO可不是瞎弄的。

  连基石投资者都已经基本定了,最多最多就是13年年中敲钟。

  更大概率是看大家的想法,在合理的聆讯期过后,挑个黄道吉日之类的。

  毕竟当康游戏这个公司太香了。

  倒是说,方年跟关秋荷的个人持股比例都在迅速下降中。

  关秋荷会保持超过5%的个人持股,方年则不会。

  当然,方年的名字依然会出现在招股书中,但不是个人持股,而是在注后面;

  以类似于‘某某的全部权益以方年先生及其家人为受益人的信托基金持有’这样的形式出现。

  虽然持股比例下降了,每股价值也降低了,但持股股份上涨了很多,总价值约莫涨了12~15%。

  此外,沈尼尔特地来一趟申城,也顺便参与了头条的A轮融资。

  头条的A轮融资依然由前沿天使领投,影响力基金、红杉资本、晨兴资本等机构跟投。

  投后估值2.2亿美元,融了2000万美元。

  虽然方年没出面,但关秋荷代表前沿天使出了面。

  头条的价值,沈尼尔看得分明,刘芹等人也看得分明,但能上船的不多,方年虽然不在,说了算的却依然是方年。

  顺便还有个有意思的事情。

  头条的崛起,以及迅速铺开的战略覆盖,让一个在京城知春路创业的人,失去了全部的梦想。

  这件事情经由美团王兴等人传了出来,最终自然而然落到了方年的耳朵里。

  那位名为张火星的创业者很是想当面请教方年。

  因为多少还有点人脉资源的缘故,张火星也隐约知道,头条商业蓝图的规划者并不是创始人,而是在幕后的方年。

  而他张火星,私底下则被王兴等人打趣:你小子居然敢在方总开辟一个赛道后去比商业布局上的眼光?

  如果更早些时候传出消息,方年倒是可以见一见张火星,但现在前沿都低调发展了,方年也就熄了心思。

  身为资本巨鳄,一手缔造了能呼风唤雨的影响力俱乐部,中国最成功的投资人,方年无惧任何人在任何赛道上的任何形式的竞争。

  最起码在国内,一个新创业者想要发展壮大成为知名大企,都无法避开方年这个名字在资本界的影响力。

  除非……

  马杰克、马珀利这类当过国内首富的人携巨资重新创业。

  否则即便是雷这样的大佬,创业也避不开方年这个名字。

  资本,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无论如何都避不开的。

  有好的创意有好的执行力,要烧钱了怎么办?

  学菊厂号召员工投资公司?

  想想苗为去年差不多这时候着急忙慌跑来申城制止前沿发行虚拟股吧!

  沈尼尔等人现在可太明白方年给影响力俱乐部带去的是什么东西。

  最起码那不是钱能换来的。

  …………

  稍晚些时候,陆薇语翘了个班儿回了君庭。

  下午方歆小朋友就如愿以偿的跟着方年、陆薇语去了香港。

  几日后。

  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

  前沿方面由吴伏城代表出席。

  这次方年没再去京城。

  在会议上,吴伏城并未作代表发言,风头是中芯、龙芯、上微电等几家公司的。

  相关的媒体报道也基本没提到前沿。

  不少吃瓜网友在各自常逛的社交平台表示,前沿真是可惜了得。

  差不多同一时候。

  头条和A、B两站、轻聊等达成战略合作框架。

  一同更新或推出了上十个App。

  覆盖了几乎所有社交媒体类应用范围。

  包括新闻、搞笑段子、ACG等等大品类。

  只要对这消息有一定敏感度,都不用仔细分析,就能看出来,这是对微博这个平台的分流。

首节上一节1275/1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