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重返人生 第1003节

  最后,方年望向众人,淡笑道:“这些问题院士你们可以仔细想想。”

  听方年说完,包括陈院士在内,在座所有的研发工程师心中都是一阵恍惚。

  从方年简单两句话带来的气场压力,再到现在轻描淡写提到的东西……

  他们终于体会到为什么前沿这么大的体系的实际掌舵人是个如此年轻的青年。

  最后当然也讲到了流片预案。

  张教授娓娓道出:“原定计划是今天下午出发去湾湾流片,考虑到目前只有台积电有28nm制程,并且并不完全成熟等可能带来的影响,第一次流片的结果可能并不会如设计所料;

  ……

  从流片开始到测试结束的整体计划周期是10天,前后冗余1天;

  ……”

  最后,张教授也说到了至关重要的流片费用:“因为是最新制程,只能用全掩膜方案,台积电方面给出的报价是950万美元一次。”

  张教授说完后,沈德民进行了补充:“在费用方面我方与台积电进行了多次协商,是考虑了新制程接纳度后的一个折扣价,已经是没办法再低了。”

  听完,方年露了个笑脸,道:“理想状况下,流片费用也需要2000万美元……”

  “这样,我先把话说清楚,最多可以在目前这个性能标准的设计方案下进行三次流片;

  之后,你们无论如何都必须给出一个能拿得出手的解决方案,最终时间是6月15日,我只看结果,有没有问题?”

  陈院士、张教授等人连忙认真回答:“没问题!”

  “谢谢方总对我们实验的大力支持。”

  “……”

  开口就是三千万,两个多亿人民币的流片费用,这种大手笔在他们的从业经历中也是头一遭。

  要知道大量的芯片设计团队、公司、实验室等,可能要两三年才能流片一次。

  关键这可不是低制程流片,一次三五十万美元就行。

  950万美元的流片费用比45nm流片费用贵了整整3倍!

  就算看在钱的份上,他们也得拿出来点东西。

  毕竟在海量知识积累和资金投入下,还提供了三次实际修改的机会,要还不行,陈院士觉得自己是无颜见人的。

  “……”

  午前,方年亲自送团队去往湾湾:“我在这里预祝各位马到成功……”

  -

第673章 没见过这么‘薅羊毛’的!(8K求订)

  破碗求订阅月票.

  ………………

  原计划领队的陈院士被特地留了下来。

  行政上是沈德民领队。

  研发上是张教授领队。

  一共19人从庐州先飞羊城,再转去湾湾台北。

  这是早就定下来的方案,也是综合时间成本最低的方案。

  整个方案保密性质很高,能知道具体内容的人很少。

  最起码就没有向庐州地方透露此行的真实目的。

  在出差规划上是写的技术交流。

  就算再不懂得如何与地方沟通交流,最起码也不能在明显没有绝对把握的时机释放出某种希望的信号。

  虽然张教授在会议一开始准备不充分,但后续的内容汇报还是很清晰的,方年自然不至于因为一点小事情拦下这次既定计划。

  再说也是属于可以理解的范围内。

  毕竟实际一般情况下,这类事务应该是由产品经理进行总结汇报,那样很难存在遗漏一说。

  但眼下前沿暂未在各个实验室设置这一岗位角色。

  这个岗位的部分职责交由各个实验室研发团队的偏事务领导兼任了。

  比如女娲实验室的黄教授,白泽实验室的张教授。

  这主要是因为前沿的特殊性。

  两个实验室都是在重复造轮子,大方向上更前沿的发展规划,都是方年亲自来确定。

  当然……

  在目送沈德民、张教授一行离开时,方年脑子里就在琢磨这件事情。

  也不用细想,就一条思路:

  ‘让专业的人一心一意负责专业的事情。’

  “……”

  送完张教授一行后,差不多是午饭点。

  陆薇语和关秋荷两人做东宴请了白泽实验室的部分人员。

  有表现优秀的底层员工,也有行政管理等等。

  特地找了个大酒店才装下,一共五大桌。

  方年没有出席,而是单独宴请了陈院士一个人

  在陈院士通过张教授的关系见过方年之后宣布加盟白泽之后,陈院士就是白泽芯片实验室专业技术领域最牛逼的那个。

  毕竟是十分专业的技术领域,多牛逼也没法有确切的形容。

  只知道陈院士加盟以后,张教授等一干教授主动退位让贤。

  只知道白泽芯片实验室新加入的相关专业博士生有一多半是因为陈院士的面子,还有一小部分是陈院士曾经的学生。

  最后的那一小撮才是前沿院的面子。

  “……”

  唠着闲嗑,吃着饭,方年没急着切入正题。

  吃差不多时,陈院士主动提起的话题:“方总特地把我留下来,又单独宴请我,是有什么吩咐吧?”

  “的确。”方年没含糊其词,坦诚道,“有一些事情想跟院士谈谈。”

  稍顿,方年望向陈院士,微笑道:“院士,恕我冒昧,我心里一直有个疑惑;

  院士当初加入白泽实验室之前所说的‘蹉跎半生,惟愿实现年轻时的理想。’,具体何意?”

  迎着方年泛着笑意的眼神,陈院士神色略带有趣:“没想到一句感慨之言,方总竟然记得一字不漏。”

  接着面露回忆,娓娓道来:“大概是三十年前,我国成立了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制定了IC发展规划,第一次从国外引进集成电路技术……

  那时的我,还是个懵懂的少年,一头扎进了集成电路这个领域;

  从此在集成电路这个行业里,蹉跎沉浮数十年,年过半百依稀记起年少时的理想,遇到方总时,偶有所感。”

  说到这里,陈院士略作停顿,和气而坦然道:“三十年前,我的理想很简单,做出属于我们国家的优秀通用芯片,三十年过去了,理想依然只是理想。”

  听陈院士说完,方年眉头轻皱,不解道:“原来如此,那院士怎么还会选择前沿白泽;

  之前在会议上您也说过,没有一家商业公司会重复投入,利用全球化的优势,整合各个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技术,已经是全世界通用的路子了。”

  陈院士露出了和煦的笑容:“话是这么说,但比起来前沿白泽有更强烈的意愿投入芯片设计,而不只是小打小闹;

  过去的五六个月时间里,前沿白泽仅在实验室第一颗芯片上的设计投入便高达51亿人民币,这个理由足够了……”

  “身为专业人士,我更明白在这个极度高精尖的领域里,欧美国家的知识壁垒有多高,想要造出一颗完全自主的通用芯片,已经几乎没有可能了;

  具体到手机SoC上,更是难上加难,单说SoC上的CPU,微架构、指令集等等哪一个是容易自主且通用的?”

  说着这些,陈院士脸上带着笑容,并无遗憾:“能在有生之年不断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事业朝自有化发展,就挺好。”

  最后,陈院士笑呵呵的强调了一句:“毕竟白泽是我这些年来遇到过最有可能性的实验室。”

  听陈院士坦然、平和的说着自己的故事与想法,方年心中有些敬佩。

  中国在各个领域的突破,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背后是千千万万像是陈院士这样的人在努力推动。

  不断积累知识储备。

  最终厚积薄发。

  方年脑子里念头转动片刻,最终开诚布公道:“其实我是希望院士你能用你的人脉继续为白泽实验室招徕人才,现在的白泽实验室,太小了。”

  “在芯片行业,我个人觉得贵精不贵多。”陈院士面露不解。

  方年稍作沉吟,坦诚道:“对于白泽实验室,我有更多的想法,现在的专业研究人员确实可以称得上精锐,但数量上远远不够。”

  稍顿,方年认真道:“院士,恕我冒昧,接下来我要说的事情,暂时不能传出这个房间,因为会涉及一些无法言明的因素牵扯,请您理解。”

  陈院士肃然点头。

  方年清了清嗓子,略有含糊道:“我脑子里面有一份比较大胆的计划;

  我知道院士应该会有疑惑,为什么白泽在某些方面有不必要的投入,而且资金高达数十亿。”

  陈院士点点头。

  方年淡然道:“其实很简单,我希望白泽成为一个尽可能自有化的芯片设计单位。”

  陈院士:“……”

  我刚才的话白说了?

  方年却没多犹豫,继续往下说:“手机SoC分为数个模块,其中有CPU、GPU这样的核心芯片单元,也有一些不太重要的芯片单元;

  我这里有两条路,第一条是先自主化不太重要的诸如多媒体、ISP、DSP模块;

  当然,我不喜欢这条路。

  第二条路是优先自主化CPU与GPU这两个核心芯片单元,同步分出一部分精力自主化其它单元。”

  “……”

  陈院士沉默了片刻,蹙眉道:“第一条路还有一点可能,第二条路,过于曲折了;

  优秀的通用CPU架构和指令集就是个天大的门槛,短时间内根本没希望,这方面的投入也不是现在能比的。”

  方年轻轻一笑,反问了一句:“RISC-V不也去年才出现吗?”

  “院士您应该抽空整理一下白泽实验室所有技术资料,可能会有一些不起眼的东西被您遗漏了;

  此外,前沿学术这家公司您应该有所耳闻,在国内各个高校资助了不少研究项目,其中有基于RISC-V指令集深入研究的,也有纯自主指令集研究;

  当然也包括处理器架构研究项目;

首节上一节1003/1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