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太后显然吃了一惊,过了好一会才道:“昌国君,汝莫非掌握了什么证据?”
乐间从怀中拿出了那封来自邯郸的密信,恭恭敬敬的交了上去。
燕太后看着这封密信,沉默了很久的时间。
终于,她愤怒的声音响起了:“好一个赵国,好一个赵王!他这是欺老妇孤儿寡母,想要趁机吞灭燕国?无耻,简直无耻之尤!”
乐间低着头,并没有对燕太后愤怒的言语加以附和。
事实上乐间认为,如果自己和那位赵王易地而处的话,那么自己也一定会作出相同的决定。
历史教给了乐间太多的东西,纵观三家分晋以来诸多霸主之国,无论是魏齐还是秦楚,哪一个不是趁虚而入的好手,卑鄙无耻的行家?
在这个你死我活的世界里,对敌人的仁慈和宽容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残忍啊。
而且乐间的心中其实也很清楚,如果不是燕国率先攻击了赵国在上一场战争之中的盟友齐国,并且完全无视了赵王的警告,那么赵国应当是不会把注意力集中到燕国之上来的。
如果燕国能够在上一场战争之中从齐国人的手中夺得足够多的土地,那么燕国就会拥有着更强的实力去应对赵国的攻击,甚至很有可能凭借着更强的实力而让秦国、楚国这些国家更加愿意出兵和燕国并肩作战。
只能说,自己所做下的事情,终究还是只能够让自己来承担责任啊。
足足过了差不多一刻钟的时间之后,失态若狂的燕太后终于慢慢的冷静了下来。
“谢谢汝,乐间。”
乐间的身体微微一颤,随后很快恢复了正常。
不知为何,他似乎觉得自己好像吃了一块甜蜜无比的果脯,那甜甜的滋味悄然在四肢百骸之中游走着,占据了身体的每一个角落。
或许,这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吧?
乐间再一次深深的弯下了腰:“臣何德何能当得起太后之谢,不过是尽臣子之本分罢了。”
“本分?”燕太后轻摇臻首,脸上的表情认真无比:“若是换成荣蚠栗腹之流,想必此刻早便已经考虑如何出卖燕国了,汝当得起老妇的这一谢。”
大殿之中变得一片安静,安静得连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够听到。
乐间能够察觉到她的目光就在自己的身上不停的游移着,有一股发自体内的冲动想要让他抬起头颅和那阵目光对视,但乐间最后还是忍住了。
那让人心醉的嗓音又一次的传入了乐间的耳中:“昌国君,既然燕赵交兵之势已成,那么以汝之见,如今应当如何是好?”
所有的异样情愫瞬间消失了,乐间又一次的直起了身体,脸上全是严肃的表情。
年轻有为的燕国相邦又恢复了自己的本色。
“太后,以臣之见,如今韩魏两国乃是赵国之犬马,此二国必定不敢和赵国作对。秦楚两国新败于赵国,若是使者能够痛陈利害的话,或许此二国愿意出兵自后方牵制赵国。但臣认为,想要抵御赵国的话,仅仅联合秦楚亦是难以为之。”
燕太后微微点头,道:“难道还有其他国家愿意站在燕国一边不成?”
“有。”乐间十分肯定的点头,然后说道:“匈奴。”
“匈奴?”燕太后明显的吃了一惊。
乐间道:“正是。太后或许不知,匈奴自从数年前败于赵国之后,连续数年东进攻伐东胡并且获胜,如今甚至比数年之前要更加强盛。若是匈奴单于愿意引兵南下进攻赵国,那么便可为燕国分担大量压力。”
“可是那匈奴乃是异族,我燕国堂堂诸夏,又是姬姓王族血脉,怎能与其联手?”
乐间劝道:“太后,如今乃是燕国危急存亡之秋,夷夏之见和燕国存亡相比孰轻孰重,想必太后心中自有决断。”
燕太后犹豫了一会,终于还是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么便依昌国君所言罢。”
乐间站了起来:“臣这便去安排此事。”
才刚刚走了几步,乐间就被燕太后叫住了:“昌国君且慢。”
乐间下意识的转过身来,正好看到了一双让自己魂牵梦绕的眸子。
“昌国君,一切,便拜托了。”
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药(第二更)
这一天,赵丹来到了邯郸工坊之中。
此刻的赵国正在准备着战争,其实赵丹个人是比较忙碌的,之所以会特地赶来工坊,是因为赵丹听到了另外一个消息八牛弩成品制成了。
在投诚了赵国之后,墨家很快就拿出了自己的诚意,那就是赵丹面前的这具八牛弩。
说实话,墨家的很多东西可能在这个时代算是比较先进的,但是在赵丹看来也就那么一回事。
毕竟作为后世来者,赵丹可是明白热兵器在面对冷兵器之时是如何具备压倒性优势的。
但是八牛弩应该算是一种例外,毕竟这种武器说实话已经在这个时代也绝对属于强大的那种,毕竟在千年之后的南宋,金国骑兵都在八牛弩的手上吃了大亏呢。
当亲眼目睹了八牛弩是如何在远距离撕破具装甲骑兵的重甲,又是如何在近距离内将十几个身着铁甲的稻草人通通洞穿之后,赵丹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对着身边的廉颇说道:“大将军以为如何?”
廉颇的脸色看上去颇为严肃,对着赵丹说道:“大王,这八牛弩必将成为国之利器!”
像赵丹这种没有上过战场的人可能会出现判断上的失误,但是如果廉颇也这么说的话,那么就绝对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所以赵丹非常放心的叫来了主持八牛弩建造的腹真:“这样的八牛弩一共有多少架?”
腹真答道:“回大王,大约十天能够建造出一架。”
“十天一架?”赵丹的眉头几乎是立刻就皱了起来。
如果依照这种速度,那么一年也就三十六七架,这点数目能顶什么用?
所以赵丹立刻就对腹真下达了新的要求:“腹真大匠,寡人希望在今年年底的时候至少看见两百具八牛弩,明年年底的时候必须要看到六百具以上!”
腹真显然呆住了:“大王,这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赵丹摇了摇头,道:“汝和寡人说说,影响八牛弩产量的原因是什么,材料吗?”
“不是。”腹真道:“大王的赵国国土万里,各种材料尽皆齐备,难得的是由于赵国据有草原,所以八牛弩所需要的上好牛筋弓弦也是毫无问题。但是现在臣之所以不能够提高产量,主要是因为工匠们的手艺不够,能够拥有完整制作八牛弩手艺的工匠不过二十人而已。”
赵丹摇了摇头,道:“寡人听说秦国有一种流水线工艺,每一个人都负责其中的某部分。照这样看来的话,打熬牛筋的负责打熬,木工好的负责制作弩床,懂得弩弓的去制作弩弓,懂得滑轮的去制作滑轮。只要大家都按照同样的标准去制作零部件,那么到时候再将它们全部拼起来不就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