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 第652节

借助着森林的掩护,再加上秦军根本没有意想到赵军的这个进军方向,所以赵括觉得自己基本上是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抵达蒲津渡的面前。

“听说秦军大量粮草每日都在蒲津渡登岸转运,若是吾能够攻下蒲津关,将关城之中存储的粮草给一把火烧了,那么到时候这功劳还少了得吗?”

一想到这里,赵括就忍不住嘿嘿的笑了起来。

日头渐渐西斜,在赵括的率领下,三千名赵军士兵沿着山脚的这一片片森林,渐渐的消失在了夕阳的晚霞之中。

第五百七十九章 夺函谷(第一更)

函谷关。

曾经有一句俗话是这么说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句话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十分雄伟,险峻和难以攻破的关隘。

函谷关,无疑就是这种关隘之中的佼佼者。

自从建成以来,这里就是整个秦国之中最重要的关隘,没有之一。

秦国人凭借着这座关隘曾经多次的抵挡了来自山东六国的进攻,虽然说也曾经有过失败的时候,但是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这座天下雄关就是秦国人的骄傲,给予了老秦人无限的安全感。

也正是因为这座关隘对于秦国人如此的重要,所以即便是在现在这个战事最紧张的时候,这里仍旧有着四千秦军将士镇守此地,防备可能来自关东的攻击。

事实证明,这样的防备是十分有必要的。

五天前,整整十万赵国大军来到了函谷关的面前,对着函谷关发动了无比猛烈的进攻。

廉坡站在战车上,整个人的站姿挺拔得如同一棵松树,凝视着面前的这座雄伟关城。

在廉颇的身后,无数赵军士兵们正在紧张的忙碌着,投石机的机括被重重地砸了下去,庞大的巨石呼啸而起冲上天空,朝着远处的函谷关城头落了下去。

在关城之前的平原上,成千上万名赵军士兵犹如一只只不知疲倦的蚂蚁汇成了一股黑色的潮水,朝着面前的关城席卷而去。

关城之上许多箭矢射下,将不少奔跑之中的赵军士兵纷纷射倒,但是其余的赵军士兵对此完全熟视无睹,他们高举着云梯推着冲车,心中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将这座关墙给完全推倒,攻破这一座天下雄关。

战斗十分的激烈,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赵军的士兵倒在了冲锋的路上,也有不少的赵国士兵成功的冲到了城墙之下。

一架架云梯被架在了城墙上,赵军士兵们开始犹如蚂蚁一般的在云梯之上攀附着。

在这之前的几天之中,函谷关关城之下的壕沟和护城河都已经被赵国军队给填平了。

从今天开始,双方终于迎来了最激烈的一段的攻城时刻。

在廉颇的身边,十几名赵国将军犹如众星捧月一般将这位老将军簇拥在最中间,每一名赵国将军的目光都紧紧的注视着面前的函谷关城头,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迫切和期待的神色。

是的,廉颇所率领的赵军主力并没有像其他人所认为的那般从轵关陉去增援曲沃方向,又或者是从辽阔的中条山去进攻安邑城,而是选择了另外一个秦国人乃至整个天下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地方函谷关。

这一次廉颇可并不打算和白起去正面对决,而是打算另辟曲径。

只要攻破了函谷关,那么赵国军队就可以长驱直入关中,直捣秦国人的腹地。

到那个时候,廉颇再配合上如今早就已经在关中搞风搞雨、让秦国君臣难受无比的李牧两万骑兵,两支部队加一起完全可以将秦国关中弄得天翻地覆。

只要廉颇大军踏入关中,那么咸阳城就会受到极其严重的威胁,除非秦国君臣们真的已经做好了用自己的性命来换取河东的心理准备,否则的话位于河东郡之中的白起所率领的二十万秦军主力是一定会回援的。

这就叫做“围魏救赵”,或者用更加具体的说法,应该是“围关中救河东”。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要攻破面前这座函谷关。

如果不能够攻克函谷关的话,那么一切都无从说起,甚至等到河东郡那边因为没有援军而战败的时候,廉颇还要因此而背上一口巨大的黑锅。

这是一场赌注,一场非常巨大的赌注。

正是因为攻克函谷关的必要性,所以当廉颇开口说话的时候,他口中所说出来的话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意味。

“吾不管汝等要付出多少伤亡,在今日日落之前,一定要给吾将这座函谷关给彻底拿下!”

想要攻破函谷关这座和赵国高阙塞相提并论的天下雄关,难度显然是非常大的。

自从函谷关建立开始到现在,这座雄关只有一次被别人攻破过,那就是齐国大将匡章带领着齐韩魏三国联军所为。

自从那一次被攻破之后,秦国人重新整修了函谷关,让这一处函谷关变得更加的高大坚固。

从那以后,函谷关就再也没有被攻破的纪录了。

由此看来,即便此时此刻函谷关之中只有四千名守军,想要攻克函谷关其实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廉颇的心中非常的清楚,事情其实并不是完全没有希望的。

函谷关虽然的确是天下雄关,但是它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由于地形的原因,函谷关的重要性对于中原政权和关中政权来说完全是两个概念。

对于秦国来说,如果失去了函谷关,那么就失去能够拱卫秦国关中安全的一大屏障。

而对于赵国来说,有没有函谷关,其实都是一件很无所谓的事情。

赵国所在的中原地区实在是太大了,东南西北拥有着无数的出入口,多函谷关一个不多,少它一个也不少。

而且赵国之前面对着秦国的时候一直是一个进攻的姿态,既然是主动进攻,那么函谷关这种只能用于防守的关隘重要性显然就又要再下降不少了。

这就是为什么在之前的战争之中,原本驻守在这里的赵国函谷关守军当发现了秦军到来之后便立刻十分痛快的撤离了函谷关,将这座关隘让给秦国人的原因了。

但赵军当然也不会白白的就将这一座关隘给拱手相让了。

在赵国人掌握了函谷关的这两年之中,函谷关事实上并没有得到任何的整修,反而变得有些荒废。

大量秦军的守城器械被拆除,关内的许多防御措施也都废置,导致函谷关如今所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只不过是全盛时期的七成左右。

除此之外,如今的赵军也对函谷关从里到外有着一个十分完善的了解,廉颇的帅帐之中就放着一副极其完整的函谷关平面图。

从这个角度来说,赵军这一战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

当一座关城之中的诸多防御措施都被敌人摸得清清楚楚,当敌人知道从哪个地方攻击才是最容易攻破关墙,当敌人知道哪个地方哪个地方是防线之上可能会被疏忽的漏洞,最重要的是当出现在这座关墙之下的乃是十万赵国最为精锐的部队之后,想要攻破函谷关就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只要不停的拿命去填,大抵也就够了。

在这一场攻城之战中,手握十万重兵的廉颇最不缺少的,那就是源源不断的人命啊。

当天空之上的太阳已经渐渐西斜的时候,在函谷关的关墙之上突然爆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之声。

首节上一节652/11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