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 第412节

这从来没见过的玩意能行吗?

赵丹笑了一笑,也不解释,直接对着面前的几名老农说道:“老丈们,就劳烦汝等操作这曲辕犁,来给寡人和卿家们演示一番吧。”

几名老农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很快就来到了田地里。

在赵丹的耐心讲解下,当初那位和赵丹交谈过的老农扶着犁,开始驱赶着大青牛耕地。

这头大青牛,正是在春耕的时候带着赵丹来回犁地的那头,性子十分的温顺,一听到呼喝就立刻拉着犁在田间走动了起来。

当大青牛走起来的时候,几名老农立刻就发出了惊咦的声音。

在赵丹的指挥下,扶犁的老农将犁箭向下,犁铧就深深的扎入了这块从未被人耕种过的土地之中,大块大块的泥土随着耕犁的前进不停的被翻起,然后又被犁壁所切碎并翻到一旁。

站在旁观围观的几名赵国重臣们倒也没有什么,但是几名老农明显已经完全被震惊了,一个个几乎是扑到了地上,将被曲辕犁所切碎的那一块块泥土拿起,如获至宝的仔细观察了起来。

“这曲辕犁竟然能够将地翻得如此彻底!”

“这曲辕犁竟然能够如此碎土,吾平日一刻钟之劳作,竟不及这曲辕犁一瞬之间!”

就在这些老农们啧啧赞叹不已的时候,扶犁的那名老农也是开口笑道:“汝等有所不知,这曲辕犁的扶犁所花费之利器,可是远远少于吾平日用耒耜所花费之力气!以吾看来,若是有了这犁啊,吾能一口气从日出耕作到日落!”

“什么?”几名老农闻言更是震惊不已,一个个争先恐后的上前操作一番。

最后全部服气了。

仅仅不到一刻钟的时间,这一亩地就已经被大青牛拉着曲辕犁来回彻底的耕完了。

赵丹笑着对老农们问道:“老丈们,汝等觉得这曲辕犁如何?”

几名老农此时此刻已经是一个个激动得老脸通红,对着赵丹说道:“大王,此物必定是泰一神赐下与大王之神器也!”

“大王,若是有此曲辕犁在手,对于农人耕地必定是极大之助益!”

“大王,若有此曲辕犁,那么耕地时间不但将大为缩减,且吾一人便足以耕完五百亩土地!”

几名老农你一言我一语,将这曲辕犁是夸到了天上去了。

赵丹又转头看向了身边的几名赵国重臣们,笑道:“卿家们以为这曲辕犁如何?”

到了这个地步,赵国的重臣们就算是傻子也该反应过来了。

没错,的确这些大臣们都没下过田,甚至连看着别人耕地的经历都没有,但是大臣们不懂行,老农们懂啊。

只要看着这些老农们那一个两个激动无比的模样,这犁究竟有没有用,好不好用,谁心里还没点数了?

赵胜第一个就开口了:“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得公输班所创之这曲辕犁,乃是为我赵国农耕添一利器也!”

李伯也道:“大王,以臣之见,这曲辕犁应当在全国推广,使赵国民众尽快用上此物才是!”

说道种地的功夫,这几名赵国重臣加起来都不是任何一个老农们的对手,但是论到眼光的话,老农们加起来也比不上任何一名在场的赵国大臣。

“不错!”赵丹满面春风的笑道:“这曲辕犁的确是上天赐予寡人之神器,必须要大力推广!但是寡人想要告诉诸位卿家的是,寡人所得到的好东西,还不止这一件呢,诸卿、诸位老丈,且随寡人来吧。”

赵丹兴冲冲的朝着众人招了招手,快步的向着不远处的某座山坡走了过去。

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辕犁的好伙伴(第三更)

在赵丹的带领下,既好奇又疑惑的赵国众人们很快就来到了那个山坡之后。

走着走着,几名赵国的大臣们眉头就开始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

臭。

实在是太臭了。

看着兴致勃勃走在最前面的赵丹,相邦赵胜放慢了脚步,苦着脸凑到了赵豹的身边,低声对着赵豹说道:“平阳君,汝可闻出此究竟是何臭味?吾怎么觉得似乎是粪便的味道?”

赵豹皱了皱眉头,同样低声答道:“吾也觉得是粪便的味道,而且这粪便似乎还放了数日”

两人的脸都是阵青阵白的,有点难看。

更让这些大臣们受不了的是,越靠近这一处山坡,这臭味就越是浓郁。

倒是那些老农们对于这种味道早就已经司空见惯了,一个个脸上更多的是好奇,不知道为何会在这王家花园之中闻到这般浓烈的臭味。

等到众人转过山坡看到面前的景象之后,他们终于都明白了。

就在山坡的另外一面挖着一个大坑,那种十分浓烈的臭味就是从这里面所散发出来的。

赵丹指着这大坑对着面前的众人们说道:“诸位,寡人想要和诸位说的就是这个粪肥!”

粪肥,顾名思义就是用人和动物的粪便等排泄物来做肥料。

肥料这种东西,对于农田的耕作绝对是毋庸置疑的重要。

通常来说,能够耕作的土地,其土壤之中都是带有肥力的,没有肥力的土地是不能够生长作物的。

但是通常来说,土地之中的这种肥力会在耕作个几年甚至是一两年之后就要开始减退了,即便是所谓的上田也不例外。

礼记之中曾言:“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遂。”说的就是这种状况。

土壤肥力减退的直接后果当然就是导致庄稼减产,作物收成下降,这对于农人们来说显然是不能够接受的。

减产就代表着饿肚子,甚至有可能会饿死人。

因此为了保存土地的肥力,农民们只能够采用休耕、轮耕等极为简单而且原始的方式,或者是三年两季、或者是种一季麦栗再种一季豆子。

当然了,这种是比较被动一些的对策,华夏的先民们也并不是没有采取过对策,也都知道对土地施肥能够保持肥力。

比如说补农书就曾言:“人畜之粪与灶灰脚泥,无用也。一入田地,便将化为布帛菽粟。”

又有一句俗话说得好“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所以粪肥这个东西,还是非常重要的。

和站得远远的几名赵国大臣相比,老农们的表现显然就淡定了许多,不但没有任何的恶心感觉,反而一个个凑到了大坑旁边去仔细的观察了一番。

首节上一节412/11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