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 第374节

李伯道:“可齐国未来必将是赵国之敌人,若是让齐国凭空得了这三百里土地,岂非是让齐国又变得更加强大?”

“不,汝错了李卿。”赵丹正色道:“齐国人想要这三百里土地,除了要付出士兵的伤亡之外,还会付出另外一样事物。”

李伯问道:“敢问大王是何事物?”

赵丹答道:“齐国和燕国之间的关系必将因此而结怨数十年!”

“”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一脸无语的李伯,赵丹忍不住再一次笑了起来。

他突然发现一点,那就是这位中尉或许对于如何考校官员的功绩,如何治理一方百姓有着足够的心得,但是对于外交方面的这些弯来绕去的东西却又显得不是那么了解。

这很不错。

于是赵丹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虞信。

虞信朝着身边仍旧有些不明所以的李伯道:“若是燕齐之间结怨,那么在日后必定会相互攻伐,如此一来的话赵国便可居中调度甚至推波助澜,对于赵国来说乃是好事一件!”

李伯道:“虞卿此言差矣,若是齐国出兵拥立公子轲,燕后和公子轲照理应当感激齐国,又怎会因此而对齐国结怨?”

虞信道:“欲要让燕后和公子轲感激齐国,前提是燕国不会割让土地给齐国。既然土地已经割让,那么双方便是两清,又有何感激可言?而且割地求位之事毕竟是很不好听的,因此一旦燕后坐稳了太后之位,必定会想办法收回这三百里土地!”

李伯道:“所以虞卿觉得,燕齐之间迟早会因为这三百里土地爆发战争?”

“正是!”

李伯摇头:“吾还是认为,与其让齐国人得了这三百里之地,倒不如吾赵国取之,反正谅那燕国也不敢将赵国如何。”

赵丹看着一脸不爽的李伯,其实是能够理解这位中尉为什么不爽的。

燕国和齐国之间的土地,正是黄河汇入渤海的最后一段平原流域,也是赵国以来一直垂涎三尺的一片土地。

如果以后世的地理观念来看,这里简直就是一片绝佳的出海口啊。

眼睁睁的将这样的土地让出去给齐国人,对于李伯来说显然是很难接受的。

赵丹对着李伯正色道:“李卿,汝需要明白如今赵国之重心乃是在西方而非东方,这就是为何寡人希望燕国和齐国仇怨更加深刻一些的原因。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寡人发兵西方的时候相互牵制,不至于联合起来攻击寡人的邯郸!”

李伯终于被说服了。

和区区三百里地比起来,邯郸的安危无疑是更加重要的。

再说了,这三百里地又不是赵国割让给齐国的,而是燕国割让给齐国的。

能够用燕国的三百里土地让燕后和公子轲上位,并且让燕国和齐国至少在未来二十年之内没有任何联合的可能性,赵丹觉得自己赚得太大了。

毕竟在这个时代,霸主级国家总是最容易成为那个被众人集火的对象。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为了不让赵国遭受一次“六国合纵攻秦”或者“五国伐齐”这样的事情,除了要给赵国多拉几个盟友之外,更重要的当然是让其他任何的国家都沉迷在相互厮杀之中,而不是一起团结起来对抗赵国这个开始变得越发茁壮并且俯瞰整座树林的参天巨木。

赵丹突然发现,在刚刚开始穿越的时候,自己似乎还没有这么腹黑。

是什么改变了自己呢?

赵丹觉得是环境。

环境逼人成长啊。

在这个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世界,想要不成为敌人王座下的枯骨,那么就只有比敌人更加能算计,更有心机,埋下更多的伏笔和暗线才行啊。

伟光正的人在这个时代永远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死无全尸。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赵丹就可以心安理得的用两个字来形容这段时间的自己成长。

成长的不仅仅是赵丹,还有赵丹麾下的赵国。

对于赵丹或者赵国来说,眼下最重要的目标当然是晋国故地,如今的秦国河东郡。

而对于正处在河东郡前线蒲津关之上奋勇作战的赵括来说,眼下最重要的目标当然是干死面前这个秦军二五百主。

“秦贼,受死!”赵括吐气开声,狠狠的举起手中的剑朝着王翦的脖子斩了下去。

王翦冷笑一声,手中的青铜长剑毫不犹豫的一个上掠,朝着赵括而来。

“当!”两件兵器在空中相交,发出一声清脆无比的金铁交鸣之声。

两人同时后退。

赵括的身体重重的撞在了厚重的关墙城垛上,让他的身体一阵气血翻涌,一时间有些头晕眼花。

冷不防耳边一阵风声响起,赵括心中大骇,慌忙一个侧步闪了出去。

“当!”王翦手中的青铜长剑带着一股劈山倒海的姿势重重的落在了刚才赵括所站的地方,剑尖在厚重的关墙上激起一连串火星。

躲过一劫的赵括哼了一声:“卑鄙!”

王翦不以为然的反啐一口:“愚蠢!”

两人四目相对,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完全不加掩饰的杀机。

在两人的身边,几百上千名秦赵双方士兵正在激烈无比的厮杀着。

他们就好像一只只杀红了眼睛的野兽,疯狂的将兵刃以各种各样诸如刺、劈、砍、削的姿势送入敌人的身体之中,然后又在终结了敌人性命之后开始寻找着下一个敌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墙之上的赵军士兵开始越来越多了,而秦军的防线开始被步步压缩。

在整整三万名赵国精锐士兵面前,王翦即便是将手中的这一千人用到了极致,也只不过能够拖延八天时间而已。

事实上在前几天之中,赵国人都对于蒲津关的险要地形无计可施。

直到大量冲车和投石机等攻城器械被赵军的随军工匠们给制造出来后,一切就都完全不同了。

几十上百斤的石弹或许难以撼动咸阳这种大城的城防,但是用来对付一个小小的蒲津关却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首节上一节374/11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