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的话,大王只需要派出两支偏师来拖延秦楚两国的脚步,而齐国又是现在三国之中疆域最小的那个国家,大王完全可以派主力用最短的时间将其攻灭,如此一来秦楚两国甚至来不及采取什么动作齐国就已经灭亡了,如此才是正道啊大王。”
赵丹砸了砸嘴,算是看出一点苗头来看。
从平原君赵胜的角度来说,他是希望先难后易。
先把最难啃下的骨头秦国给拿下,然后消灭楚国和齐国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而从武信君廉颇的角度来说,则是希望先易后难。
毕竟齐国从地缘上来说完全就是赵国的囊中之物,而且邯郸距离齐国也是很近的,拿下齐国无疑是一件省时省力的选择。
虽然两位巨头都已经表达了意见,但是赵丹仍旧没有立刻做出决定,而是说道:“其他诸卿还有什么意见吗?”
虞信、李伯很快就表达了对廉颇的支持,而剧辛自然是要为赵胜摇旗呐喊,李斯在思考了一会之后也加入了赵胜的伐秦阵营之中。
这么一来的话,就只有郑朱和李牧没有表态了。
郑朱清了清嗓子,率先说道:“大王,臣也觉得攻伐齐国是一个好主意。如今齐国相邦后胜在臣和胡衣卫的努力之下态度极为艾美尔,臣认为只要派出大军攻伐齐国并且让齐国濒临绝境的话,后胜很有可能就会抵挡不住这个压力,劝说齐王建投降。”
赵丹嗯了一声,轻轻的点了点头。
在历史上秦军伐齐的时候,就是后胜这个家伙劝说齐王建不战而降,而齐国也是在秦国的统一战争之中抵抗最为微弱的国家,这不得不说和齐王建与后胜这一对昏君佞臣有着很大的关系。
虽然在赵丹穿越之后这齐王建也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老是要和赵丹作对,但是后胜毕竟还是那个后胜,这位齐国相邦对于齐王建的影响力还是杠杠的,因此劝说齐王建投降这种事情的确不是不可能发生。
赵丹最后将目光投向了李牧:“大都督,汝是这一次的主将,汝也来说说汝的意见吧。”
李牧要成为接下来那一战的主将,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李牧,想要知道李牧的答案。
鉴于李牧一直以来都深受大王的信任,所以在场众臣的心中都很清楚,其实李牧的答案才是分量最重的。
李牧看上去也是早就胸有成竹,所以很快就作出了答复:“大王,臣以为齐国临近邯郸,乃是一个不安定因素。所以还是应该先将齐国解决,这样臣等以后才能够放心的西进南下,去攻灭秦国和楚国。”
李牧同样也认为齐国是适合征伐的目标。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从李牧自己的角度来说,指挥步骑混合的超大兵团作战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选择一个最有把握的对手也无可厚非。
既然所有人都作出了回答,那么赵丹也就不再犹豫,拍板作出决定。
“很好,那么接下来就以齐国作为下一个攻伐目标,诸卿都各司其职,不要出任何的差错!”
第八百九十章 赵国来使(第二更)
齐国首都,临淄。
这座城市看上去一如既往的繁华,人们热热闹闹的在临淄城的街头穿行着,即便是远在大街之上也可以听到市场那边传来的叫卖之声,汹涌的人潮更是证明了临淄的人气比起过去的几年来说不但没有任何的损失,反而还增加了不少。
这其实也是可以预想到的事情,毕竟在过去的几年之中,战火其实是很少烧到这座城池之中的,所以临淄的人气增加也就是必然之事。
即便是所谓的大争之世,但是人们的趋利避害心理依旧是一种本能。
除了极少部分的战争狂人,没有任何人喜欢战争,更没有任何人会喜欢居住在一个战争频仍的地方。
即便是以军功爵制度而闻名天下的秦国和赵国,那也只不过是因为平民们除了参与到战争之外别无出路罢了。
男人都是有责任感的,当必须要通过拼命来保证自己的后代拥有生存机会的时候,即便是不想拼也不行了。
毕竟在上古的蛮荒时代,人们就是这么用一条条人命和野兽搏斗,然后才慢慢的生存繁衍至今。
只不过到了现在,这种搏命的对象从野兽变成了人类自己罢了。
“吾讨厌战争!”后胜坐在马车之上,注视着面前这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默默的想道。
说实话,后胜其实并不反对战争,但是问题在于这几年来,齐国的对外战争就没有赢过!
虽然说这些战争的决定者都是齐国的大王齐王建,但是毫无疑问,人们在指责的时候是一般都不会指责自家大王的。
谁吃饱了撑的要去得罪自家国君啊,万一哪天国君发怒了给自己穿小鞋怎么办
所以理所当然的,国君之下的第一人、齐国相邦后胜就成为了大家的指责对象。
已经不止一次有人当众指责后胜在过去的几年之中误导了齐王建,让齐王建做出了一次又一次的错误决定,从而导致齐国在过去的几年之中屡次参与到战争里,却又往往得不到什么好处。
这种指责其实一开始并没有被后胜放在心上,甚至就连指责的那个人也没有太当回事,毕竟后胜受宠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但随着时间的慢慢过去,随着赵国的一步步强大,这种指责的声音开始变的越发的迫切和强烈起来。
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傻子,当看到魏国、燕国和韩国先后灭亡之后,所有人都能够清楚的感觉到,战争的阴影已经随时都可能笼罩在齐国上空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后胜就非常的狼狈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口水几乎要把他给淹没了。
这一天,后胜的府上迎来了一个十分特殊的客人。
一个来自赵国的客人。
“后卿,许久不见哪。”郑朱坐在后胜的面前,十分热情的对着后胜打着招呼,就好像这座书房的主人并不是后胜,而是他郑朱自己一样。
后胜看上去显然就没有郑朱这么高兴了,他十分冷淡的看着面前的这位赵国大行,缓缓的说道:“不知郑卿这一次前来,究竟所为何事”
到了这个时候,后胜多少也已经回过神来,知道上一次的战争之中其实赵国人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如果当时的齐国能够选择果断出兵的话,虽然也不一定就能够取得胜利,但那却是一个对于齐国乃至是其他三国来说最佳的出兵时机点。
只要在那个时候齐国选择了出兵,就有希望能够对赵国造成最大的伤害。
但是后胜却在赵国人的威逼利诱之下选择了劝说齐王建不必出战,让齐国彻底的在这一次的战争之中保持了中立,坐视了韩国的灭亡。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后胜才会在战争结束之后遭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批评声浪。
多名齐国大臣上书弹劾后胜和赵国人勾结误导了齐王建,让韩国白白的被赵国给吞并。
这些弹劾虽然都被后胜给扣押下来了,但是仍旧不可避免的有一些风声传入了齐王建的耳中。
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情还是真的!